广西中小学同步互动课堂建设与应用分析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a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充分了解广西中小学同步互动课堂建设及应用情况,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探索视频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2019年,我中心分批次赴“北部湾经济区四市”视频教学资源系统建设试点地进行抽样调研,2020年分别到柳州市、凭祥市进行调研,2021年通過电话、面谈等形式对全区各地中小学校进行抽样调查,收集试点项目建设与应用数据。本次调研采用集中座谈、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现场查验、课堂观察、电话访谈等方式,调查了14个市共34所中小学校(城区初中11所、乡镇初中1所、县城小学及乡镇中心校20所、村小2所),访谈学校领导32人、学科教师32人、学校电教负责人32人,现场听课11节,从中了解试点项目建设与应用的保障机制、实施情况、面临的困难等。
  一、我区中小学同步互动课堂建设与应用情况
  (一)试点项目学校同步互动课堂设备安装及运行情况
  视频教学资源系统试点项目设备包括录播设备和互动设备。本次调研的47个项目点,有32所学校的录播设备已安装完毕并正常使用,自治区级和14个市级平台的设备已安装,但尚未连接使用,所以还未能实现双向视频互动。例如,来宾市第十中学视频教学资源系统设备主要用于校内录课、教师培训、教研活动,并未用于同步互动课堂教学;来宾市第七中学实现了校内同步互动课堂教学,但未能实现校际的同步互动课堂教学。
  (二)非试点项目学校同步互动课堂开展情况
  防城港、柳州、钦州、凭祥等城市在探索同步互动课堂应用过程中取得初步成效。凭祥市已经建设了两个主播点:一个是凭祥市第一小学主播点,该主播点连接着7个教学点,还有两个教学点正在建设当中;另一个是凭祥市凭祥镇中心小学主播点,该主播点连接着8个教学点。以上两所主播学校均采用无生教室建设模式,都有一间精品无生主讲教室,教室具有广播、直播、点播、录播、交互、监控等功能,主要装配主机系统(台式计算机工作站及显示终端,内含视音频处理及交互控制软件)、音视频系统(摄像和拾音设备、控制设备)、LED大屏幕(用于观察各教学点学生情况)、交互式一体机(用于展示课件以及选择各教学点进行互动)。各教学点使用普通教室(未装修),在普通教室装配音视频设备(摄像和拾音设备)、计算机和LCD电视机等。主播学校网速为200M,各教学点网速为50M。
  (三)我区中小学同步互动课堂项目实施情况
  有32所试点学校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并且已经召开课题开题会,由于缺乏课题研究经验,因而还存在一些问题。经过专家组指导以后,课题研究小组重新梳理了研究方向,确定了研究的方案和基本框架,已经在开展具体工作。有些学校制订了课题研究规范,如来宾市古蓬镇中心小学制订了设备使用计划和管理制度,安排教师外出参加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等事宜。
  总的来说,试点学校正在积极探索同步互动课堂应用机制。如,凭祥市成立了试点领导小组,由教育局成立授课团队,团队成员由主播学校学科骨干教师构成,学科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等,每个工作日与教学点开展3节同步互动直播课。2021年春季学期,凭祥市第一小学实施常态化教学11周,凭祥市凭祥镇中心小学实施常态化教学5周。为激励参与试点工作的教师,凭祥市参照走教标准给予主播教师课时补助(每个课时补助100元),经费由市财政支出。同时,凭祥市正在研究试点教师的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激励政策。
  二、我区中小学同步互动课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试点项目尚未实现双向视频互动
  视频教学资源系统要实现同步互动,需要先安装高清互动设备终端,再通过自治区教育信息中心视频教学资源平台,最后实现同步互动功能。目前自治区级视频教学资源平台尚未开通,已经安装的高清互动设备终端还不能正常使用,无法进行视频同步互动交流。因此,一些学校只能与第三方公司合作解决这个问题。如,桂林市二塘中心校共有7个校区,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后,7个校区实现了互联互通,不仅同步互动课堂教学可以正常开展,而且学校管理、教学教研、教师专业成长方面都得到了提升。教师使用双向视频互动平台上教研课、展示课、汇报课,有效推动了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但是,高达35万元的建设成本加重了该校的负担。这也是制约学校顺利开展双向视频同步互动课堂教学的原因。
  (二)厂家售后服务不到位
  虽然学校购置并安装了相关的设备,但是技术支持、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设备经常出现故障,突出的问题是厂家售后服务滞后、设备返修时间长。
  (三)技术人才匮乏
  学校缺少管理录播教室的技术人员,教师缺乏系统的、专业的技术培训,不熟悉视频互动技术。
  (四)学校认识不到位
  学校对同步互动课堂的应用研究思路不清晰,在研究同步互动课堂应用过程中,有的学校没有确定研究目标、实施路径,研究方向模糊,研究工作缺乏动力。
  (五)录播教室面积小,音频效果欠佳
  录播教室面积小,导致录播、教学和教研等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同步互动课堂教学的效果。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声音啸叫大。因此,消除声音啸叫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三、推进中小学同步互动课堂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同步互动课堂的功能
  目前,网络同步互动教学平台还存在以下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是视频延时明显,双向互动效果受到影响;二是主播教室LED屏幕显示的教学点场景不够清晰,不利于主讲教师观察教学点学生的神态表情,不利于教师调整教学行为;三是不同教学点的视频呈现,尚未能够从有利于教师快速观看和管理教学方面实现自动调节,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四是网络同步互动教学平台各自独立,尚未实现互联共享。
  (二)完善同步互动课堂运行管理机制
  多所学校共同开展常态化同步互动课堂教学,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步互动课堂运行管理机制。首先,统一制定管理体系。试点团队由多所学校和多个教学点组成,工作不易协调,责权不明确,因此,需要建立行政上的层级关系,以便统一管理。其次,教学平台的运行和维护机制有待完善。从调研情况看,在同步互动教学平台开展教学,需要依赖现场技术人员的技术支持。因为参与试点的部分学科教师还不能熟练操作设备,所以,对他们来说,技术操作存在一定难度。教师要利用这个平台开展常态化教学活动,需要保证平台的稳定性,而这个稳定性与操作的熟悉程度具有一定关系。因此,平台维护的责任人、维护时限、经费使用等要有明确的规定,这样才有利于建立城乡联动、反应迅速的运维机制,确保平台使用的高效与便捷。   (三)明确同步互动课堂教学管理规范
  各教学点之间的距离比较远,导致同步互动课堂教学活动受到一定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主讲教师不熟悉各教学点学生的学情,难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二是主讲教师不批改作业,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根据学生的学情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三是教学效果评估和检查方式有待规范。在同步互动课堂中,主讲教师与教学点的教师、学生是分离的。也就是说,主讲教师属于主播学校,学生属于教学点,主讲教师负责整个教学流程的课中教学,教学点教师负责课前和课后的教学。在尚未明确教学过程的检查责任人和检查方式之前,不好对两名教师的教学成效进行评估。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問题进行思考,尽快明确同步互动课堂教学管理规范。
  (四)探索同步互动课堂教研机制
  从我区开展同步互动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主讲教室同时与3至5个教学点开展同步互动课堂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点开不齐课的现实难题。与主讲教室同步教学的教学点越多,主讲教师就越难实时掌握教学点的学情,这就对主讲教师的备课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发挥同步互动课堂在线协同教研的优势,引导教学点教师和主讲教师在课前与课后协同备课、上课、讲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协同教研不仅是针对学科教学进行研讨,还要加强同步互动课堂平台使用培训,让教师了解平台的优点和缺点,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有特色、有实效的“一点对多点”同步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五)挖掘同步互动课堂资源共享优势
  从凭祥市同步互动课堂教学实践看,主播学校主讲教师的现场课并未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录制,教学点的师生不能通过“重看方式”回顾教学。项目平台的录播、资源汇聚、资源点播等功能优势尚未得到发挥,生成性资源和校本资源建设尚未起步。因此,教育局可以从资源共建共享的视角,组织教研人员和教师挖掘同步互动课堂教学系统的技术优势,利用项目平台建设和完善本地特色教学资源库。
  四、推进同步互动课堂建设的思考
  推进同步互动课堂的建设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边远山区学校、贫困地区薄弱学校以及乡村教学点的师资不足、不能开足开齐课程、教师教学水平不高等问题。从凭祥市开展同步互动课堂教学平台建设与应用情况看,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应用模式是否可以在全区范围内大规模推行,有待进一步检验。同步互动课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宽带网络、音视频传输、资源存储、互动管理等技术支持,否则无法真正满足同步互动课堂教学的应用需求。因此,在全区大规模推进同步互动课堂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尽快制订同步互动课堂技术规范,全区逐步统一技术规范,包括统一教室终端建设技术规范、统一互动接口规范、统一管理平台接口规范等,统一技术标准是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的基础;第二,自治区本级先行开展试点示范建设和教育信息化教学实践,创建共同体,与市(县)、高校协同开展同步互动课堂、专递课堂、网络名师课堂等试点应用与研究,进一步总结成功经验;第三,给予同步互动课堂项目建设与应用指导意见,根据财政事权划分,按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设同步互动课堂项目;第四,建设全区同步互动课堂管理信息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实现同步互动教学应用、教学资源汇聚、网络教研、数据采集分析、在线巡课等。
  (责编 欧孔群)
其他文献
文化是民族之魂,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广西境内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今,我区大批量的民族文化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刘三姐歌谣、壮族歌圩、桂剧、那坡壮族民歌、彩调、桂南采茶戏、壮剧、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等,还有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侗族大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们的民族之魂,需要青年人一代代传承下去。
“区域大气联防联控政策”的颁布是我国重点区域防治大气污染的新举措,科学客观评价其实施效果和机制,将为大气联合防治区创新大气治理形式推广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撑与借鉴经验
“在林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成长很快,而且喜欢上了教学研究。”桂林市永福县第二明德小学教师曾庆梅说。曾庆梅口中的“林老师”,是永福县物理教研员林雪荣。一直以来,她始终以教育为乐、科研为本,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用心积累自己的教育“财富”,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教研员。
作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在多年以来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职业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弱,不愿意开口,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我们选用趣味性比较高、实用性比较强的《E时代
自从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近百名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课题组在2016年9月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后,“核心素养”的概念开始进入各级各类学校各个学科教学研究的视域。2018年1月,《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2017年版)》和2017年版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正式出版,“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强化,“为建立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教学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
社火是一种中国民间汉族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表演仪式和民俗活动,它体现了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定西市巉口镇龙尾山社火祭祀活动,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农村社会伦理观念.本文从社
新闻采访作为新闻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为新闻工作良好进行的铺垫,在有效的新闻采访之下,必然会呈现优质的新闻内容,进而使得新闻具备真实性的特征,可是,就具体的采访过程中,
分析程序设计类课程目前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工程认证标准,将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毕业要求进行分解细化,针对每一指标点的达成设计了相应的教学环节与措施,提出了面向毕业要求
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既是我国音乐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部分,又是当下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载体.而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与高职音乐教育发展具
在2016年9月柳州市北雀路第四小学(以下简称北雀四小)建校之初,笔者作为第一任校长,亟待厘清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等一系列问题:我们要办一所怎样的学校?培养怎样的人?怎样有效提升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内驱力?如何引领学校实现特色、内涵发展?从兄弟学校的办学经验来看,学校文化不仅是一所学校实现内涵发展的“定海神针”,而且是将全校师生紧紧凝聚在一起的“粘合剂”;基于学校文化构建学校课程体系,不仅有助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