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教育功利化的思考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liang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转型的今天,高等教育也陷入了追逐功利的洪流中,功利主义让大学校园陷于喧嚣和浮躁,高等教育成为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学会生存的工具。高等教育功利化从近期来看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合格的人才,从远期看则关乎受教育者和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及国家的建设大局。走出教育和办学思想上的误区、转变管理方式、提倡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等途径可能有助于祛除高等教育的功利化。
  [关键词] 功利化 高等教育
  
  所谓功利化,“是指以强烈的终极利益为欲望及追逐的动力,完全忽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目的,仅求得结果速成的一种心理和行为模式。”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转型的今天,高等教育也不甘寂寞,陷入了追逐功利的洪流中,功利主义让大学校园陷于喧嚣和浮躁,高等教育成为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学会生存的工具。
  高等教育功利化主要体现在学生、教育主管机构及高等学校本身等几个层面上。
  在学生层面上,高校学生的功利化思想和行为非常严重。如利用竞争学生干部和评优等追名逐利,许多学生当学生干部的出发点不是为了服务同学,而是为了争权力地位以及为毕业找工作铺设台阶,其动机具有很强的功利性,甚至于为当学生干部和评优不择手段,如给辅导员或院系领导送礼、利用不当手段挤压竞争者等。又如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追捧热门专业、在校学习时重文凭而轻知识和技能、在择业上标准上只追求工作的稳定性和物质待遇等等。
  在教育主管机构层面上,从许多事实上能看出其功利主义的苗头。例如将高等教育推向市场化,一些高校被迫将自己变为捞钱的经营者。又如最近教育部出台文件,高校学生就业率连续2年不满60%的专业将减少招生计划或停招。再如把所有大学放在一起排名的做法,更是一种对高等教育不负责任的、急功近利的表现,既不科学,也不公平。
  从高等学校本身来看,其功利性表现的更加明显。如将高校变成官场、名利场,推行官本位的管理体制;学科建设上的功利化,盲目扩建大学、增开热门专业、将大学变为文凭加工厂;为争夺生源“掐尖”不择手段;教师学术造假、滥用科研经费等等。
  高等教育功利化从近期来看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合格的人才,从远期看则关乎受教育者和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的建设大局。如何祛除高等教育的功利化,使其朝着良性的轨道发展,成为我们必须深思的问题。下面几个关于祛除高等教育功利化的途径可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一、走出教育和办学思想上的误区
  1、明确教育的目的。现在许多人都在强调教育应该为社会发展服务,但却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人,它更应为人服务。教育服务于社会的结果也应是通过社会进步使人得到更好的、全面的发展。过分强调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的功利化教育往往压制了人的自由发展,这就使许多人感叹自己的学历越来越高、薪水越来越多,但是个性发展却越来越受到束缚,感受不到自由与幸福。爱因斯坦曾经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实际上,教育不仅仅是帮助人获得知识和收获财富,教育的终极目的应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改善人生,获得幸福,提升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这才是教育的本源。
  2、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人才观是指对人才本质及其发展成长规律的基本观点和看法。许多高校在对人才的认定与培养上越来越趋于功利化,这样的例子近年来屡见不鲜。如某大学的教授曾对学生说:“当你四十岁时,没有4000万的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的学生。”还有,如果我们留意媒体报道过的各名牌大学的校庆,就会发现这些大学在校庆时待为座上宾的多是经济上的或政治上的成功人士,这无疑是在宣扬一种危险的人才观,即所谓的人才应该是“非富即贵”。一些有识之士曾感慨过:就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太急功近利,总是在商场上或官场上验证所谓的人才,所以这些年我们没有产生过真正的大家或大师,而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投机钻营的人。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一般来说,正确的、科学的人才观最起码应该包括这些内容:即人才应是德才兼备的人、人才应是全面发展的人、人才应是拥有不断学习和创新能力的人。
  二、高等学校应转变管理方式
  1、去行政化。高校的行政化、官僚化、衙门化被认为是高等教育功利化的罪魁祸首,高校管理的去行政化也成为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应首先明确两个基本概念,即行政和行政化。所谓行政,指的是国家行政机关为实现国家目标和统治阶级利益依法对社会事务、国家事务和自身内部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活动。所谓行政化,说白了也就是官本位化。高校的行政化分为外部行政化和内部行政化。外部行政化指高校在国家行政管理序列中的行政级别问题,内部行政化指高校内部的官本位问题。高校是一个组织系统,组织系统需要管理,所以,行政是高校管理所必需的,但是高校的行政化却是危害其自主发展的毒瘤。高校的行政机构应该为学术发展服务,而不是凌驾于学术发展之上,正如美国密歇根大学校长柯尔曼女士曾说过的,在大学里,除了给师生创造好的教育环境、学术环境,为师生服务外,她没有任何其他权力。
  2、坚持特色办学,不被就业率牵着鼻子走。热门的专业和热门的职业也许过些年后就不复存在或变成冷门专业和职业,所以跟风扩建热门专业不如走特色办学之路。高校好坏的衡量标准不在于是不是综合型学校、不在于热门专业开设的多少,而在于是否能培养出具有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学生。立足于本校实际,在竞争中找准立足点,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办出自己学校的特色,才是学校长久发展的根本。
  3、对学生管理应坚持严进严出,把握学业标准。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在学生管理方面实际上都是实行的严进宽出的管理模式,只要不犯什么错误,学业上还算过的去,那一纸文凭就算混到手了。这种管理模式在今天的功利化的背景下有愈演愈烈之势,许多高校为了让学生顺利毕业并顺利就业,不惜在学业标准上降格以求,或明或暗地鼓励学生牺牲学业时间考取各种资格证和从事各种副业,致使学生学历的含金量越来越低,专业水准越来越差。这样做的结果可能使学生和高校获得了一时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肯定危害学校的发展,而且助长了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和弄虚作假的行为,学生在学业上和人格发展上都将留有缺陷。所以改革高校学生管理体制是十分必要的,坚持严进严出,把握学业标准,是高校学生管理体制应遵循的一条底线。
  三、提倡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重塑大学灵魂
  所谓人文精神,“是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最高展现,它诱导人以真善美为旨趣,在自由创造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逐渐逼近真善美的理想境界。”人文精神的养成是人类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使自己越来越高尚、越来越文明的奋斗历程。在教育领域,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导致教育功利化的一个重要诱因,反过来,教育的功利化进一步模糊了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生的人文精神进一步沦丧。在许多高校,人文专业受到冷落,人文教育成为装饰,教师和学生的人文素养都很弱。与人文精神的衰落相比,是否是科学精神大行其道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虽然现在的高校普遍重理轻文,但真正的科学精神却日渐衰微,科学已成为获取功名利禄的手段而不是学子们孜孜以求的目标。无怪乎,许多学者都在痛心疾首地高呼让大学远离浮躁和功利,重塑大学精神。
  具体说来,在高校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培养其人文素养可以通过如下几个途径来实现:一是在思想上重视人文精神对高校自身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只有思想上做到深刻认识才有可能把其当做任务去认真完成;二是打造一支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的引导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当前高等学校的教师的人文精神积淀也不算丰厚,为了给学生当好指路明灯,高校有必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力求打造一支能对学生人文精神养成起示范作用的教师队伍。三是在课程建设上重视对人文学科的投入,突出其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阵地作用。四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时刻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如提倡积极向上及符合社会公德的言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提倡积极协作和谐发展的人际关系等。
  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方面,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追求科学精神的重要意义。科学精神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正是以往的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执着探索才使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高校学生应肩负起追寻科学真理,推进历史发展的重任。钻研科学,必须摒弃功利思想,耐得住寂寞,扎扎实实做事、做人,不断探求、创新。
  参考文献:
  [1] 王欣. 高等教育功利化的超越 [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0,3:18-20.
  [2] 杨东平.《大学精神》[M].辽海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简介:
  郭华伟,女,1976年生,黑龙江省望奎县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其他文献
1988年乔治·布什在新奥尔良接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时曾向选民许诺:“要把美国建成一个“更加宽容大度的国家,”为此“我决不增税。……如果国会压我增税,我将告诉他们:
在我访问阿尔巴尼亚的时候,访问了提奥里德·马洛。他于1947年被希腊的反动政府逮捕,送到雅典附近的荒凉的小岛——马克洛尼肖斯岛去,流放了十一年。去年,在阿尔巴尼亚人民
在贫困山区九龙县,普遍拥有大量的林业资源,然而长期以来很多地区发展种植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过程中大量采伐树林和破坏生态环境,使得当地林业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导致部分
我们于1981年4~6月结合膳食营养调查在吐鲁番、哈密、阿勒泰地区,对维、汉,哈族农牧民共8,234人进行了口腔粘膜白斑罹患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三民族白斑检出率有明显差別
期刊
《谭嗣同》一文选入通用教材高中语文课本后,有些教师对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及其真实性问题提出了一些疑问,顾振彪同志在《河南教育》(1981、6)和《中学语文教学》(1981、3)
一李志珍下完溜砂坡,四野已是一片漆黑。她打亮电筒,一口气又走了十多里路。到了长石街口,就看见联合加工厂内闪灼着电灯光,乒乒乓乓的敲打声,不断的传出窗外,她忽然起了个
在国土资源领域,作为行业权威检测技术机构的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为加强行业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建设,从2000年开始开展行业内的能力验证计划,本文作者在2000年至2009年间组织
会议
资源共享是解决物流末端配送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企业各自为政无法进行配送资源共享的情况下,政府如何发挥作用才能激发各企业进行资源共享.构建物流企业与第三方服务平台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