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学科开展第二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ianxi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应用型人才培养已逐步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趋势,也是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项长期而重大的课题。深刻理解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内涵,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践行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第二课堂教学;学科竞赛;社会实践
  【分类号】G643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我国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本科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目标定位。独立学院作为国家高等教育机制大胆探索创新的产物,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具有先天优势。河南大学民生学院理工学院立足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理论基础与实践并重的教育理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大力推动学科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逐渐形成全面系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内涵的理解
  1、“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用性”是独立学院发展的特色和优势,“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而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高等教育”[ ],这就决定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必须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应用”作为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其培养标准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2)具有自主学习、自觉创新的能力;(3)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就业适应力和发展竞争力。
  2、“开放性”教学理念深化发展。开放性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其核心在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组织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空间上不再拘泥于事先规定的若干范畴,而是各种教学要素和时空因素的组合方式上朝着更有利学生成才的方向进行组合和配置,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生成和创新潜能,进而形成实践能力。这种教学理念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和自主活动。[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牢固树立开放性教学观念,使学生有效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更多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创新、实践能力应成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的办学原则。
  3、“实践性”培养模式创新探索。重视学习和研究实践教学,根据专业学科特点设计实践教学方案,积极认真思考,从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逐步完善教学体系,是加强人才培养的实践性维度的基本出发点。因此,紧紧围绕市场人才需求培养目标,将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紧密结合,在教学体系中设置实验、技术实习、毕業实习、生产实习、社会调研、课外科研训练等主要实践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1、以学科竞赛为支撑,坚持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拓展学生的创新实践平台。学科竞赛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创新能力,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依托学科竞赛推出优秀人才,使学生能够通过竞赛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教师也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比赛,不断发现课本与实践之间的差距,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2014年,理工学院学生参加“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和创业大赛”、“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等国家级、省级大赛,学院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制定比赛方案,选派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给予指导,从筹备到竞赛历时9个月,最终获得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32项。此外,经过精心指导,学生在“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二等奖3项;在数学建模、力学结构比赛中,获得校级奖项10余项;先后获得河南省第十四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一等奖、第二届“宋韵杯”全国高校征文比赛三等奖、河南大学英语演讲比赛三等奖、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优秀奖。
  2、建立开放的科研、教学改革团队,不断提高科研、教改层次和水平。师资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理工学院通过鼓励教师开展多方位的学术交流活动,使教师们在学术活动中学习知识、开阔眼界、接受熏陶、提高能力。同时,将优秀科研、教改成果推广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发挥优秀科研的引领与促进作用,切实提高科研为教育教学的服务功能,例如教改项目《工科电子线路课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革新》应用于课堂教学,采用多样化、灵活性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使大多数学生高效率地掌握电线路理论知识,充分体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积极开展丰富的科技创新活动,逐渐自发地成立了学生科研小组并完成了部分电子线路作品制作,大力拓展了学生的学术创新、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
  3、鼓励学生开展课外科研训练和实践,使学生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应用型能力。通过为学生搭建科研实践平台,吸引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教改项目,例如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践场所,部分优秀学生参与了专业教师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强化了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学生课外研发的JYSK-Ⅱ型全自动智能张拉自控系统,适用于各种预应力桥梁的全自动智能张拉施工和水利大坝、核电站等工程,加强了施工的方便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已在某桥梁建造公司销售成功。应用化学、生物工程等专业的学生开展大学生创业,利用专业知识制作手工肥皂、酵素饮料、酵素日常用品等销售,辅导员帮助其在市场上大力推广,销售业绩良好,真正将具有实用性价值的创新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重视实践环节教学和基地建设,促使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理工学院选取几家单位作为学生长期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对校外实践基地规定了工作任务,健全了规章制度,提出了预期目标,并对实践活动做出合理评价。根据理工类专业需要,长期、有序组织学生开展暑期实践实习,2014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应用化学、土木工程、建筑艺术等专业共514名学生分赴日照、连云港、南阳、嵩山、新乡、郑州、开封等7个地市开展假期专业实习活动。毕业实习时,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全面的实习实践,使他们将整个学习阶段学习的知识、技能运用于各项活动中去,为就业创造有利条件。部分专业开辟第二课堂,带领学生到工厂参观产品生产制作全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实践应用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实习实践活动,实现了教育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预就业”模式,学生与用人单位近距离接触学习,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需求,更好地提升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拓宽创新视野,面对社会和市场的激烈竞争,学生们感到了压力,也认识了社会,认清了自己,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为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因材施教,精心培养,实现人尽其才。理工学院不仅致力于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要求辅导员关注学生发展动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深入发掘学生潜力,给予针对性的培养和规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使学生的突出能力和特长得以应用到自身发展上。2014年,部分学生考入北京大学等211、985重点院校攻读研究生,应用化学专业考研率达43.75%,生物技术专业考研率达37.84%,环境科学考研率达35%,更让人振奋的是,经过精心培养,理工学院先后涌现出4个全部考取研究生的学霸宿舍;在就业方面,学生考取公务员、海关,或与中铁建工集团、上海绿地集团等大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人才培养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新的突破。
  三、几点思考
  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实践过程既是探索创新的过程,也是不断思考的过程,通过调研、总结几年来的实践经验,发现几点问题,需要接下来进一步思考解决:1、人才培养体系亟需完善。应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在培养模式上,“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2、拓展人才培养的措施和途径。进一步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努力建好现有的合作平台,并突出重点,构建有影响力的新的合作平台;优化课程体系设计,把教学评估引入行业规范体系,通过吸引用人单位深度参与学生培养过程、把工作环境植入到学校培养体系中,在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加强解决问题的导向训练、为学生提供职业目标导向的个性化训练、分享快速更新的信息化应用,以帮助学生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3、加大开放办学力度。通过“2+2”、“1+3”等办学模式,拓展中外合作办学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国际交流的机会。
其他文献
该文从中国四川省及周边地区采集的12个桤木种源以及"九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长江中下游防护林植物材料选育与培育技术研究"中初选出的21个优良无性系为试验材料,结合从欧美
【分类号】G633.3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中必须掌握的一门综合艺术。怎样进行有效提问,如何通过有效提问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是值得仔细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教学课堂提问策略探索  “课堂提问又称课堂问题,是教师通过和学生相互交谈进行教学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好的问题是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并且能够激发
摘 要:英语是全世界通用语言。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实施生动活泼的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创设有利于英语教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为了使聋生适应社会的发展,我校開设了英语课程。英语情境教学通过一些具体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进行英语知识的展现和传达,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活动,从而构建聋
摘要:化学是一门生动有趣的学科,学生在初中三年级才开始学习化学。学生在面临中考的最后一年引入化学这一门奇妙的学科,这对于学生来说,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  关键词:师生交流 课堂实验 课堂效率 解题思路 题型专项练习  【分类号】G633.8  有的学生因为化学成绩优秀而提高了自己的中考成绩,从而进入到自己理想的重点高中。同样,也有的学生因为自己的化学成绩不理想,拖了中考成绩的后腿,与自己的
证券行业具有营业分部分布范围广,业务活动频繁,业务品种变化多,业务数据增长快的特点,因此要求其存储设施具有处理能力强、扩展性强、可用性和可靠性高,以及有很强的安全性
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都明确将建设生态文明写入了党的报告,新《水土保持法》的颁布明确规定了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相关工作,使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在全国范围内广
摘要:初中英语不光是单纯给学生传授英语理论知识,同时,要注重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积极融入了课堂活动的环节,大大增加了英语课堂的丰富性。课堂活动的合理运用,活跃了课堂的氛围,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全程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有效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效果。本文深入分析了课堂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活动;设计策略  【分类号
六月的空气里不尽是花香,更多的是太阳炽烈的味道,但如果是在四五月的春天,路过湖南的某处山野,扑面而来的就是生命的绽放、花开的馨香!
摘要: 教学是人的教学,教学因生命而精彩。师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一瞥一笑都可能造成教学的“一波三折”,引出无限精彩,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意外的收获。这种精彩,虽然无法预约,但是可以捕捉、可以放大,关键在于教师须具备一定的生成意识和高超的调控技术。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意外 精彩生成  【分类号】G633.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应拘
内容摘要: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如何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好《科学》,已成为我们广大“科学”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问题。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的课必须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自觉产生对新知识的迫切需要。良好的导入会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深入学习正课内容奠定基础。在新课程下,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本文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历对课堂中的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