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之源”

来源 :浙江人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changyou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被称为“生命之源”。地处浙江中部山区的磐安,缺水成为老百姓心头之忧。近年来,磐安县人大常委会对城乡饮用水安全工作实施了不懈的监督,被称为“生命之源”守护者。
  磐安县地处山区,巍巍大盘山纵贯全境。这里是钱塘江、瓯江、灵江、曹娥江四大水系的发源地之一,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称。
  尽管磐安县的水资源较丰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倍,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蓄水工程,枯水年缺水较严重,甚至城乡居民饮用水都难以保证。
  近年来,磐安县人大常委会把城乡饮用水安全工作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实施了不懈的监督,被老百姓称为守护“生命之源”的使者。
  
  要让县城居民喝上放心水
  
  2004年夏天,磐安县出现了历史上少见的旱情。
  是年8月10日,磐安县环境保护局局长急匆匆地向县人大常委会送来了一份两月一次的例行监测报告,反映县城第二水厂取水口饮用水水质的总磷指标已为Ⅳ类水。
  此事引起了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高度重视。当天下午,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隆基率部分委员赶赴实地调查了解情况。
  磐安县城自来水供应主要由县自来水公司下属的第二水厂承担,而第二水厂的水源来自于上游的马蹄坑二级水电站尾水。从马蹄坑二级水电站至第二水厂取水口,沿途经过5个村庄,要受到这5个村庄农业面源、生活用水的污染。再加上近年来连续干旱少雨,第二水厂的源水质量在逐年下降。县城饮用水污染问题成为县城老百姓和人大代表关注的焦点之一。
  如何最大程度地避开污染源,提高县城饮用水质量,成为磐安县亟待解决的大事。
  县人大常委会调查组的调查报告摆到了主任会议上。主任会议对报告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讨论,决定对县城饮用水安全工作进行监督,并决定对县水利局、县卫生局等有关部门开展工作评议。
  “县水利局要重视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特别是要重视解决城区饮用水源的污染治理问题,加强水政执法,切实有效地防止水源污染,确保饮用水安全。”在当年10月25日的评议大会上,县人大常委会委员陈坚慷慨陈辞。
  “要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县人大常委会委员施仁土也提出了意见。
  最后,县人大常委会代主任、党组书记周义妹严肃地指出:“我们身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却喝不上‘放心水’,这需要我们好好反思!”她提出:“县城饮用水问题涉及水利、建设、市政、卫生、环保等多个部门,大家要树立整体观念,形成合力,把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提出的整改事项真正落到实处。”
  评议会对政府有关部门触动很大,他们表示,一定改进工作,落实好县人大常委会的评议意见。
  11月1日,县人大常委会又将县城饮用水污染等涉及多个部门整改的重点问题,郑重地交由县政府牵头协调解决。
  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经过认真研究,把县城饮用水改造工程列入了2005年至2006年全县十大实事之一,具体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
  2005年1月7日,磐安县人大常委会代主任、党组书记周义妹率县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和部分县人大代表,顶着寒风,踏着积雪,从第二水厂取水口至马蹄坑二级水电站,实地察看县城饮用水源情况。当看到沿途一处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厂取水河道,视察组成员表情凝重。周义妹代主任对随同视察的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和有关部门领导严肃地提出:要按照安全彻底、科学合理的原则,采取切实的措施,真正解决好县城饮用水质量问题,保证城区居民的用水安全。
  这次视察,促使县政府加快了县城饮用水改造工程的实施步伐。
  2005年5月,县政府确定了县城饮用水改造工程方案:一方面,直接引马蹄坑二级电站尾水经隧洞到县城第二水厂调节池,上游建三级水电站,三级水电站尾水汇入经加高后的调节池进行供水。同时,在第二水厂调节池上游修筑一座小堰坝,把受过污染的溪水引入导流隧洞排到原取水口堰坝下游。另一方面,打通2050米隧洞,跨流域引水每年300万立方米,通过增加供水量来进一步改善水质。
  2005年10月,县城饮用水改造工程正式施工。
  2006年6月,主水源地建造了垃圾中转站,并分别建立健全了垃圾收集机制和水面保洁机制。
  今年春节前,作为县城饮用水改造工程的“咽喉项目”——跨流域引水工程隧洞和马蹄坑二级电站尾水直接引水隧洞分别全线贯通。预计到今年4月底,磐安县城的居民将彻底告别饮用水污染的历史,用上卫生、安全的自来水。
  
  农村饮用水工程要尽快上马
  
  今年1月24日下午,磐安县城所在地安文镇政府六楼会议室,磐安县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代表团正在这里审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来自双溪乡礼府村的傅长菊代表发言说:“县十届人大常委会对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监督得很到位,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
  据了解,双溪乡礼府村有农户205户,总人口646人。2006年,该村投资17.5万元实施饮用水改造工程,修建拦水坝、80吨蓄水池各一座,重新安装了通户管网和水表。12月底,全村通上了安全洁净的自来水,盼望已久的村民们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礼府村是磐安县2006年实施饮用水改造工程的一个缩影。这项工程的建设,倾注了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一片心血。
  在2005年3月举行的磐安县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共有46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要求切实关注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建议》。
  磐安县人大常委会在监督县城饮用水安全工作的同时,把视线进一步投向了广大的乡村。
  为加强代表建议的督办工作,2005年6月至8月,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隆基率部分委员对全县乡村饮用水建设和管理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乡村走访座谈,形成了翔实的调研报告。
  磐安县是个纯山区县,村庄布局分散、高低错落,绝大部分农村无法实行集中供水,只能实施以村为单位的分散式供水。上世纪80年代,该县由村集体投资修建了一批饮用水工程,但因缺乏管理、管网老化,供水得不到保证,陷入了“年年修、年年破、年年没水喝”的恶性循环境地。并且,许多已建的饮用水工程都是简易的“自流水”,没有经过净化过滤,水质安全难以保障。调查表明,全县农村饮用水不安全人数达14.2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9.56%。其中,水质不达标的有8.97万人,水量不达标的有2.85万人,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的有0.17万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的有2.28万人。农村饮用水改造工作已是摆在全县干部群众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
  面对全县八成农村人口存在饮用水不安全的问题,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心里如同压上了一块沉重的石头。
  2005年11月29日,磐安县十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四次会议,专题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情况的报告。
  会上,县人大常委会委员陈志平列举了在调研中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激动地说:“农村饮用水改造工作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生存和健康。县、乡镇政府要把农村饮用水改造工程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重点考核内容。”“要立足长远、科学规划,每年解决一批行政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特别是要把用水困难、污染严重、水质不达标的村优先列入实施计划。”
  县人大常委会委员杨渭川也提出:“县政府要进一步确立民本意识,将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作为大事要事来抓。”
  县政府认真落实县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编制了《磐安县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十一五”规划》,决定从2006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800万元资金用于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用3年时间,完成8个集镇供水工程和200个左右行政村的饮用水工程,让全县百姓基本实现安全用水的目标。其中,2006年已实施了63个村的饮用水改造项目。
  
  要创新机制保长远
  
  修建了农村饮用水工程设施,如何避免再一次陷入“建设——破损——瘫痪”的怪圈,成为了磐安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一度担心的问题。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
  在磐安县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调研中,尚湖镇大王村把市场机制引入农村饮用水建设和管理的做法,让参加调研的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眼睛为之一亮。
  尚湖镇大王村是一个拥有1600多人口的村庄。早在20年前,该村就安装了自来水,但由于无人管理,用水不收费,不仅使水资源浪费严重,而且造成了管网的提早老化。经过短短的几年,村内自来水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出现了“有自来水工程,无自来水可供”的现象。2005年,该村决定重新实施饮用水改造工程。工程总投资80万元,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同意,采取竞标投资建设和管理的方式,出让30年的饮用水经营权,确定工程投资业主。今后30年的水费收入及工程的管护维修均由投资者负责,核定水价每吨0.7元,竞投出资额,高者中标。通过在全镇范围内进行公开招投标,最后邻村的袁光平以出资17.5万元中标,成为今后30年的饮用水经营权所有者。农户只需付每吨0.7元的水费,就能喝上放心的自来水。
  2006年5月30日,磐安县十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七次会议,专题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审议中,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人大代表充分肯定了尚湖镇大王村的做法,要求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扎实推进以改水、改路、改厕(圈)、改环境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为督促落实县人大常委会意见精神,7月3日,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率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尚湖镇大王村等地就农村饮用水建设和管理改革作专题调研。他强调指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集中物力、财力,打一场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攻坚战。”“建设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关键是解决好机制问题,一是要完善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的投入机制,二是要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使农村饮用水工程低成本、高效益,形成良性循环。”
  为了早日让农民喝上放心水,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大了工作力度。到目前止,采取竞标投资建设、产权拍卖和长期承包等方式,对105个村的饮用水管理制度实施了改革,基本达到了有效解决农村饮用水建设难、管理难,保证农民能长期喝上安全水、放心水,经营者有一定效益的“三赢”目标。
  2007年的春天已经到了,大盘山的杜鹃花开了。虽然磐安县已实施饮用水改造工程建设和管理制度改革的村庄还不到三分之一,但我们相信,新一届的县人大常委会必将接过县十届人大常委会的接力棒,始终如一地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全县20万城乡居民都能喝上“放心水”、“健康水”!
其他文献
江苏:立法防治噪声污染      《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从3月1日开始实施,该条例对与百姓密切相关的噪声作出约束性规定,不少过去的敏感问题也得到很好的明确。  条例规定,建设城市道路、城市高架桥、高速公路、轻轨道路等交通工程项目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避开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确需经过已有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建设单位要设置隔声屏、建设生态隔离带、安装隔声门窗等
期刊
为加强与选民的联系,有些地方的人大有关机构公开了人大代表的家庭地址、电话和手机号码等,对此,有人认为,人大代表作为公众人物应当公开个人资料,随时方便选民联系,接受选民监督;但有人认为这涉及代表个人隐私,必须慎重。    嘉兴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徐寒飞公开联系方式是人大代表履职的应有之义    人大代表决不是单纯的荣誉,它包含了义务、权利和责任。代表法明确规定,“代表应当与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
期刊
看病贵、看病难,小病扛、大病拖,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只“拦路虎”。即使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民看病难问题也十分突出。为促使政府尽快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在杭州市萧山区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徐栩羚等33名人大代表提出了“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  代表们认为,萧山区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具有信息化管理程度高、便民理念强、受惠面广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
期刊
河南为节约能源立法      日前,《河南省节约能源条例》在河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获得通过。条例规定,政府必须优先采购节能产品,工程项目不节能不审批,重点用能单位要有节能资金。条例还将每年的6月设为河南的“节能宣传月”。  条例规定,国家机关和公共财政支持的单位应当完善节能规章制度,对建筑物及采暖、空调和照明系统进行节能改造,优先采购节能产品。同时规定,取得节能质量认证证书的节能产品
期刊
1998年1月,王鹏飞和张小玲登记结婚,婚后张小玲将每月工资2500元交由王鹏飞主管。2003年2月起,双方因感情不合开始分居。在分居期间,王鹏飞用婚后私下积蓄的私房钱购买了住房一套,价值24万元。当时因资金不足,王鹏飞向父母借款8万元,并且以自己的名义在房产管理部门办理了房屋产权证。2004年8月王鹏飞将该房屋以45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他的好朋友李卫东。2005年2月王鹏飞与张小玲离婚。2005年
期刊
早春之际,乍暖还寒。温岭市箬横镇国土资源所里的“镇人大代表信访接待室”,却洋溢着融融的春意。  2006年3月16日上午,台州市、温岭市、箬横镇的人大代表吴福明、朱恩来、杨福生、谢若娟、陈冬英与镇党委、政府领导一起,与前来上访的村民促膝交谈。光线透过窗棂照在桌子上,伴随着浓烈的香烟味,来访村民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绷紧的面孔慢慢洋溢出会心的笑容……  这是箬横镇第十六个“人大代表信访接待日”呈现
期刊
和谐社会不是一个锦上添花的抽象理想,而是一个有着明确指向的现实战略构想。尽管在理论上和谐社会涉及多方面的关系,但在中国目前情况下,和谐社会的最基本含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一种大体均衡的利益格局。这样一种均衡的利益格局是和谐社会最主要的基础,也是关涉到我们这个社会未来前景的根本之所在。    协调利益关系,机制是根本    □有人提出,当前的一个现实背景是,我国建立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但理应与市
期刊
春光明媚,新柳吐芽。1月29日至2月3日,全省人民瞩目的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在团结奋发、务实进取的气氛中,隆重举行。  会议期间,出席会议的600多名省人大代表,抓住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条主线,围绕扎实推进实施“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的新任务,纷纷建言献策。有的就抓转型、抓创新、促协调发表真知灼见;有的就促发展、抓民生、促和谐带来民情民意;有
期刊
在现实生活中,人类总是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袭击。怎样把灾难所造成的危害缩小到最低的范围,一直是倡导“以人为本”的政府在着力解决的问题。4月12日,浙江省政府发布了《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这个预案的产生,标志着我省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  一场台风、一场暴雨、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一系列突发事件向人们展示了其惊人的“杀伤力”。曾经发生过的灾难,带给我们的警示
期刊
上世纪末以来,全国部分城市陆续开展了城管综合执法的试验,将“七八顶大盖帽”合成“一顶”。然而,暴力执法、暴力抗法这对“冤家”,在当下各地打造城市品牌和提升城市形象进程中,冲突和矛盾却有愈演愈烈之势,由此而引来了社会各方对改革的质疑:城管综合执法究竟是向后退,还是向前走?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各地进入城市化快速扩张的阶段。各类人员纷纷涌入城市,小摊、小贩剧增,“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