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人的“善之禀赋”:康德论人性与道德教育

来源 :教育研究与实验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ebug_c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德认为,人是一种兼具自然与理智的双重性存在。其中,自然存在体现了人的经验取向,它所彰显的是人的生物性本能与直接性意欲的满足与实现;理智存在体现了人的理性取向,它所强调的是人的道德自由与意志自律。并且,人的理性与自由、尊严以及道德密切关联,因为人的理性要求人遵从自己通过意志自律所立下的道德法则,由此实现人的道德自由。但是,由于人性之中同时含有感性与理性两种成分,故而康德将人性理解为"善之禀赋"与"恶之倾向"的共居,也由此暗示了人性向善的道德可能。在康德看来,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消解人的"恶之倾向",继而使人能够均衡地激活其本性之中的"善之禀赋",培育受教育者敏锐的道德判断力和激发受教育者遵守道德法则的兴趣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两种必要途径。
其他文献
传播学视阈下,中央文献翻译是一个跨语际、跨文化的信息传播和交际的社会实践过程。因此,中央文献翻译策略呈多维性,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综合运用语言策略、文化策略和过程策略。语言策略是指翻译操作应涉及句法、语义、风格、语用等不同层面;文化策略强调以异化为主,彰显源语文本的中国特色;过程策略则是对翻译参与者主体性的观照。中央文献译者通过运用翻译多维策略,使译文能让译语受众读得进、读得懂,从而有助于“自塑”
在豫东地区使用空调控温技术、空调控温+内环流控温技术、空调控温技术+氮气气调技术3种绿色储粮技术应用于玉米储藏,研究不同技术对玉米品质、控温效果、储粮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方式均能很好地延缓玉米品质劣变,脂肪酸值上升控制在4(KOH/干基)/(mg/100g),实现了玉米的安全储藏。使用空调控温技术+氮气气调技术能实现控温目标、防止虫霉发生,但是能耗高达3.0元/t。使用空调控温技术可以有效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线教学已成为新常态,国际中文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亦随之更新与丰富。本文以八位从事在线教学的国际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深度访谈法,从教师自我、学生、课程、教学策略、教学媒介、教学环境六个角度,揭示在线教学环境下中文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容构成,探讨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机制,即知识的生成是一个包括观察与体会、外化与接收、实践与反思、生成与强化四个阶段的实践行动。在动态、开放的发展过程中,实
触感是虚拟现实电影区别于传统二维电影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虚拟现实电影中常见的触感包括两种,一种是诸如触摸及肌体运动等真实触觉体验,另一种则是内生于视觉中的触觉质感。在虚拟现实影像中这两种类型的触感通常交替发挥作用,赋予影像以鲜明的具身性;触感既拓展又限制了观影者的主体经验;虚拟现实电影弱化叙事、重视影像触感,以及为观众提供了间歇性疏离的空间等特征呈现出重返早期吸引力电影的美学倾向。
在现代性问题上,阿多诺、哈贝马斯与詹姆逊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反思维度:“悲观”“乐观”与“总体辩证”。阿多诺通过对启蒙理性的反思,对理性的解放力量进行彻底的颠覆和瓦解。哈贝马斯认为现代性是一项未完成的事业,由此转换范式继续完成启蒙规划。詹姆逊则认为现代性是一种叙事类型,主张在现代与后现代的连续性中以总体、历史和辩证的态度对待现代性,并提醒人们对资本主义全球化背景下“单一的现代性”保持警惕。当前中国正处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以下简称《等级标准》)为海内外中文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参考框架。本文主要探讨如何通过对接与调适使《等级标准》词汇量化指标在词汇教学实践中有效发挥作用。本文对《等级标准》词表的内涵进行了深入解读,指出“对接”的实质是对《等级标准》所体现的中文词汇教学理念及目标框架的理解和认同;从交际需求、词汇系统内部关系以及本土化语境等角度为多元环境下的词汇教学如何弹性使用《等级标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