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妖鬼”的异曲同工之妙

来源 :文史月刊·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ng9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志怪在中国文学史上由来已久,虚幻的妖鬼成为叙写的主题。蒲松龄与鲁迅同为短篇小说的圣手,写妖写鬼各有特色,但殊途同归,都借写妖鬼刻画人性,针砭社会时弊,警醒世人。
  关键词 妖鬼 志怪 蒲松龄 鲁迅
  自古而今,鬼神志怪在中国小说中多有涉及。战国有《山海经》、魏晋有《搜神记》、宋《太平广记》中的40卷、明的《封神传》等。明朝《封神传》之外,又一志怪的名篇即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及至现代,纯粹的志怪小说已罕见,但在一些名家名篇中,鬼神精怪时常出现,作为现世人对来生的寄托,在文学史中意义非凡,如鲁迅的小说。
  一、妖鬼的心理意义
  鬼,《说文》释为“人所归为鬼”,《论衡·订鬼》释为“鬼者,老物之精也。”现代汉语字典则谓之“某些宗教或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说,鬼是人们受睡梦中,潜意识里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对无法用科学原理进行的现象的一种归类,是人们对害怕,压抑等负面情绪的一种掩饰。妖,异于常态而害人者。无论是妖是鬼,都与生命相关,鬼为生命所归之物,妖为祸害生命且易于常态之物,这正是常人惧怕妖鬼的真正原因。蒲周作品与妖鬼密不可分,两家对生命的重视可见一斑,这重视是对生与命的尊重,是对生命自然状态的珍视,是现实世界不伸之志于虚妄的寄托。
  此说恰合蒲周之生活事实。“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语出鲁迅《呐喊自序》,结合鲁迅诸多作品可以推断,在鲁迅眼里,大概世人的真面目要比令人惧怕的妖鬼可怖的多。然而由小康坠入困顿的又何止鲁迅一个,“穷神穷神,我和你有什么亲,你怎么整天寸步不离地跟着我,我就是你一个护院的家丁,我就是你护驾的将军,你也得放我几天假呀,但是你一步不放松,好像是两个缠热了的情人?”便是出身商贾之家的蒲松龄对穷困生活的质问。
  鉴于此,蒲周两家发现,原来世人的真面目远比让人可怖的妖鬼要凶恶许多,妖鬼至多要命,但现世给予蒲周两人的折磨远比要命沉重。
  二、蒲周两家小说之“异曲”
  虽然蒲周生活境遇如此相似,且文章都中意写妖鬼,但两家“妖鬼”却有不同。
  (一)蒲松龄的“妖鬼”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中国情致。鲁迅的“妖鬼”虽出自中国,但内里却沾染了日本和西方文化因素,这表现在鲁迅描述其“妖鬼”时诡异的情致和嬉戏的态度。
  蒲松龄的“妖鬼”是中国的鬼,中国鬼只在夜间出现,且中国鬼是属于他界的东西,因此,《聊斋志异》里的“妖鬼”都是夜行昼伏,有着统一的行动规则和秩序。蒲对“妖鬼”也有统一的态度标准,即善则近,恶则远。
  鲁迅的“妖鬼”虽然出自于中国,但更接近于日本的妖鬼。鲁迅笔下典型的妖鬼都以浙东驱邪的社戏形式出现,而鲁迅对社戏中妖鬼的描写隐约透着歌舞伎般的神秘与诡异。
  (二)蒲松龄笔下妖鬼同性,皆有人情,而鲁迅笔下的“妖鬼”泛且乱。蒲松岭的文化思想单纯完整且执着,所以,蒲笔下纷纭的妖鬼共同体现蒲对善与恶的泾渭分明地判断。
  这种多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使得鲁迅与王国维类似,在现实和文化的驱使下变成了一个撕扯着的矛盾,都在现实与理想、欲清醒和欲混沌、中国与西方的思想碰撞中挣扎,这与当时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事实不无关系。鲁迅胜于王国维之处在于鲁迅在诸多矛盾中站偏了一点点,偏向了现实和清醒一点点,正是这一点点造成了鲁迅一生的纠结和苦痛,也正是这一点点让鲁迅没有像王国维一样选择终结挣扎。
  三、蒲周两家小说之“同工”
  (一)蒲松龄与鲁迅的创作皆以短篇见长,能在有限的篇幅内完成主题的铺陈,可见两家笔力之深厚。虽都是一介书生文人,但洞世事如观火,深谙人情,纤笔一支,却如尖刀入骨三分。
  蒲的《聊斋志异》被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二篇《清之拟晋唐小说及其支流》中给予了“最有名”的评价,鲁迅的文章也被后人奉为经典,根本原因在于蒲周两家对人性的认识。正如温如敏教授所言:鲁迅对人性的了解也是最深的,很敏锐,有时候会觉得他批判性太强,说话很难听,甚至有点过,但有一条,读鲁迅能让我们读懂中国,知人论世,了解国情,了解国民。
  (二)蒲周两家都善于使用假借手法,通过写鬼狐精怪批判社会抨击时弊。在批判社会抨击时弊并不直抒胸臆,而是正面话反面讲,颠倒事颠倒说。
  《聊斋志异·小翠》“异史氏曰:‘一狐也,以无心之德,而犹思所报;而身受再造之福者,顾失声于破甑,何其鄙哉!月缺重圆,从容而去,始知仙人之情亦更深于流俗也!’”蒲松龄以赞狐而贬人,无心之德,一狐犹思所报,何况人乎?“但是,和无常开玩笑,是大家都有此意的,因为他爽直,爱发议论,有人情,——要寻真实的朋友,倒还是他妥当。”
  (三)冷嘲热讽是两家文章主调。通过嘲讽,讲出道德人心,恶鬼有情,人却无德。“诸戚闻拾得贫家儿作新妇,共笑姗之;见女皆惊,群议始息。”通过对众亲戚见小翠前后态度的变化,讽刺世人以贫富识人。
  “当没有开场之前,就可看出这并非普通的社戏,为的是台两旁早已挂满了纸帽,就是高长虹之所谓“纸糊的假冠”,是给神道和鬼魂戴的。所以凡内行人,缓缓的吃过夜饭,喝过茶,闲闲而去,只要看挂着的帽子,就能知道什么鬼神已经出现。”二十年代,高长虹与鲁迅争论时,高长虹给鲁迅贴了一个标签,“鲁迅遂带其纸糊的权威者的假冠”,“纸糊的假冠”在鲁迅叙述“女吊”时被顺便提到,起到了讽刺和幽默的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体育学院体育社会科学系)
其他文献
摘 要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是王笛继《街头文化》之后又一研究公共生活的力作。该书分别考察了茶馆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怎样在近代中国不断被国家现代化所吸纳并随之变化的“强国家驾驭弱社会”画面。本文分别对这三个部分进行分析并剖析作者的研究倾向。  关键词 公共空间 现代化 国家 地方 茶馆  《茶馆》是从新文化史和微观史的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
期刊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当我把点点滴滴的心血化为浇灌花朵的雨露时,我惊喜地听见了花开的声音。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小学低年级正是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阶段,是对学生一生幸福奠基的关键时期。由于学生在校时间短,还没有形成很强的纪律意识。
期刊
摘 要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经过多年的英语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我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关键词 主体地位 激发兴趣 互动学习  一、转换传统思想,建立主体参与教学模式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想要全体学生都
期刊
摘 要 一直以来,辛亥革命都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往学界对其研究都集中于国内的视角力图从内部寻找答案,对于列强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通常从其“伪装中立” “企图干涉” “企图瓜分中国获取更大的利益”角度来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从英国的外交文献中对这样的观点进行考证。  关键词 辛亥革命 英国 严守中立  辛亥革命是一场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背景下发生
期刊
在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秦末农民战争中》的教学资料里面有专门针对秦朝灭亡年代的说明。原文如下:  秦朝灭亡的年代,《史记高祖本记》记载:“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壩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此处的“汉元年”有误,实为秦子婴元年。唐代学者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改写为“沛公乙未年十月至壩上”。这也是正确的,故可以说秦亡于乙未年十月。查陈垣编《廿史朔闰表》
期刊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  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往往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是中、小学阶段重视的教育,大学生们都具备了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不用再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了。其实,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是一个长久性、终身性教育,但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的关键阶段,且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育人工作
期刊
摘 要 “大管弦”是正字戏正音曲戏的传统领奏乐器。笔者从演奏实践中吸取经验,对传统大管弦进行了改造,提高了它的领奏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 正字戏 大管弦 改造 领奏  一、“大管弦”是正字戏正音曲戏的传统领奏弦(头弦)  大管弦又称“提琴”(或作“奚琴”);用龙舌兰根茎做琴筒,故方言俗称“蓝兜狗弦”。传统大管弦的结构是:圆琴筒,桐面板,中长弦杆(接近二胡琴杆);以贝壳作码,丝弦线
期刊
摘 要 新闻和历史是一对同胞兄弟。新闻是明天的历史,而历史则是昨天的新闻。古人认为当时是“新闻”的,今天已成为历史资料;今人认为是现在“新闻”的,明天也将成为历史。新闻学与历史学是紧密的联系的两门学科。  关键词 新闻 历史 真实 记录  新闻和历史是一对同胞兄弟。新闻是明天的历史,而历史则是昨天的新闻。  古人认为当时是“新闻”的,今天已成为历史资料;今人认为是现在“新闻”的,明天也将成为
期刊
摘 要 荒诞派戏剧的特点包括信仰缺失和人类的悲剧命运,在存在主义看来,这一切都折射出当代世界人类精神处于困境之中,而同时和命运的抗争也正成为必然摆脱方式。等待既然是人类唯一的选择,那么希望就存在于等待之中,这一过程最好的阐释就是前行。  关键词 荒诞 存在主义 等待  文学评论家惯于强调文学是时代的一面镜子,但文学其精神除了反映时代外,还可以超越时代而存在。因它所折射出的人类生存困境常常
期刊
摘 要 大型跨国媒介集团在传播全球化的浪潮中承担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关注传播全球化背景下,大型跨国媒介集团利用全球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并购和重组以及多种创新战略的应用等策略,迅速兴起并在全球传播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其未来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多元化的经营、新媒介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和资本市场的运作。  关键词 传播全球化 大型跨国媒介集团 经营管理  一、经济全球化与大型媒介集团的互推式前进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