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项目引导的“螺旋式”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zhoude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高职项目化教学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很多程序设计课程也实施项目化教学。整个教学贯穿一个大项目,然后,把大项目拆分成一些子项目,然而,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连贯性太强,有些项目太牵强。因此,笔者采用相对独立的小项目进行教学,实践并归纳出小项目引导的“螺旋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项目教学;“螺旋式”教学模式;C语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6-0106-02
  传统C语言教学模式虽然在知识传授上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但学生最后掌握的情况不理想,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因此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还比较弱。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关键还是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近几年,很多高职院校都在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特别是计算机类课程,很多课程把一个大项目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再将大项目拆分成子项目即小项目进行教学,很多教材也如此。但是经过实践,笔者发现,这种模式存在一定问题。首先,由于小项目是由一个大项目拆分而来,因此必然存在一定的连贯性,如果学生对这个项目不感兴趣或者前一个项目没有完成好,就会直接影响后一个小项目的进一步学习;其次,为了遵循项目所谓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有些小项目的安排或设计不是很合适,过于牵强,对这个相关知识的介绍或者讲解不一致。因此,笔者进行了改革,采用相对独立的小项目进行教学,并采用“四重循环”的“螺旋式”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效果更好。
  教学模式设计思想
  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在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小项目引导“四重循环”的“螺旋式”教学模式。所谓“四重循环”,指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知识模块采用一个小项目作为课堂教学项目,学生上机实训采用类似的另外一个项目,课外作业另外再设计一个项目,课程结束后,再安排一个综合实训项目。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循环练习四重项目,真正提高学生实际编程能力。而在每次课堂教学项目中,其实施过程具体如下:第一步,一般先安排“温故知新”,考虑到高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不强,再加上程序设计类课程知识的连贯性很强,学生若是没有掌握好前面的知识,会影响后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会使学生的学习情况产生“恶性循环”,因此尽量安排5分钟左右的复习时间,就会起到督促学生复习,巩固知识,提高编程能力的目的。第二步,通过创设小项目情境引入任务,接着讲解相关语法知识,进行算法分析,然后解决提出项目。第三步,让学生“依葫芦画瓢”,通过让学生进行一些相对简单的实训练习,对这个相关知识有个基本的熟悉和掌握。第四步,就是对知识进行扩展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际编程能力。最后是总结和巩固环节,完成配套自编习题。
  以C语言课程为例
  (一)C语言课程地位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及有关专业中专业主干技术基础课程,与其他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衔接紧密,为学生进行后续课程学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参加工作提供必需的程序设计基本理论与技能。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今后学习其他课程有很大关联。从实用角度讲,目前大部分操作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嵌入式系统及工业控制的软件都可以用C语言来完成,可以用“基础地位显著,实用前景广阔”来概括该课程的地位。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偏向理论,实训操作相对欠缺,而且一般理论和实训的课时安排大多都是1∶1,即一半课程安排在多媒体教室,另一半课程在机房进行,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比较薄弱。
  (三)“螺旋式”的教学模式
  为真正提高学生实际编程能力,笔者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践并探索出一种小项目引导“螺旋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小项目不是从一个大项目拆分而来,该模式的好处是项目相对独立,学生如果对前一个项目不感兴趣,对下一个项目的学习也不会有很大影响,而且,这样的小项目比从一个大项目拆分出来的子项目更适合相关知识和语法的讲解。整个教学模式是一环套一环,层层递进,“螺旋式”进行,对学生而言,他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项目选择 在教学模式中,项目的选择也十分重要,要遵循典型性、适用性,趣味性等原则。首先,项目的选择应该和需要讲解的知识相对配套,具有典型性;其次,应该选择对学生而言相对比较熟悉的项目,这样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再次,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选择有趣味性的,或者他们相对比较感兴趣的项目。
  项目举例 例如,传统教学过程中,C语言的“数据类型与表达式”这一章语法知识很多,讲解起来十分繁琐,学生不容易接受,以本章为例,笔者对该内容的教学模式进行如下设计:首先,由一个计算器导入项目情景,提出项目的目标是设计并完成一个简易计算器,并且完成最常见的加减乘除运算;其次,学生学习要完成该项目所需要掌握或使用相关语法知识,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常量和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等;最后,实现完成项目。学生模拟完成简易版的计算器,并要求学生对其功能进行完善,进一步对知识进行扩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编程实战能力。又如,在介绍函数时,考虑到高职学生的特点,笔者设计了一个打字母游戏的项目。游戏较为传统,即从屏幕上方随机掉下一个字母,然后快速敲打相应的键,该字母就消失。此游戏只是做了简单的实现,功能并不完善,比如生命数和分数等都没有完成。要求感兴趣的同学自己课后完成。在教学过程中,这样的项目,学生比较感兴趣,课题气氛活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有余力的学生,自行对该游戏功能进行完善,不同学生有不同要求,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项目顺序安排 笔者教学过程中发现,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函数一般是放在最后几章讲授,函数就知识点来讲不难,主要是在教授过程中,在没有介绍函数之前,程序的编写一直都是写在一个main函数中,学生对这种方式习以为常,再加上教学进度等各种原因,结果学生对函数的掌握和使用不理想。因此,笔者做了一个尝试,把函数放在三种结构语法介绍完成之后讲授,即介绍完顺序结构、选择结构以及循环结构之后,设计一个模拟ATM取款的流程,结果教学效果更好。其具体安排是:首先提出项目情景,模拟ATM工作流程,然后提出完成该项目需要掌握的语法知识,条件语句、循环语句以及函数等,接着完成该项目。学生可以边学边用,一步步实现模拟ATM的取款流程。当然,等基本工作流程完成后,要求学生对其功能进一步完善。在此后的项目中,都运用本项目中的函数的知识,这样学生更好地掌握了函数应用。
  “四重循环”的“螺旋式”教学过程 笔者把每个循环项目都拆分成一些子项目或是子任务。而且,每个环节在难度等各方面的设计都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从教学效果看,学生比较适应该教学模式。
  实践证明,教学模式对高职计算机程序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影响很大,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从“满堂灌”的教学过程,转换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导演式角色中来,学生也只有在自己不断实践的过程中,真正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建青.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案例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26.
  [2]李永明.程序设计课程“螺旋式”教学法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1(9):72-73.
  [3]刘锦峰.高职院校C语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12(35).
  作者简介:
  相方莉(1979—),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数据库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程序设计和数据库教学。
  (本栏责任编辑:但红光)
其他文献
魚雷是现代海战中以水面舰船和潜艇为攻击目标的重要武器。它可以从军舰、潜艇和战机上发射,具有航行速度快、隐蔽性高、破坏力大和制导精确的特点。一般情况下,鱼雷可以分为雷头、雷身和雷尾三个部分,分别起到战斗引爆、燃料装载和动力推进的作用。  鱼-3型鱼雷(又名“中华鲟”)是我国海军的第一种自制大型声导深水反潜鱼雷,代号YU-3,于1980年中期进入海军服役。今天我们就来制作这款“中华鲟”鱼雷电动模型。
俗话说“船到江心堵漏迟”,意思是当船航行到了茫茫江面,突然发现船底破了个洞,这时再想办法堵洞已经太迟了。按照常规思路,这艘船必沉无疑,不过世事无绝对,早在东晋时就有一个叫卢循的人,能让船底破洞的船继续带“伤”航行。  卢循是东晋末年的义军首领,发明了八槽舰。据《宋书·武帝纪》记载,这种八槽舰“起四层,高十二丈”。东晋时的一丈折合现代的245厘米,那么“十二丈”就是29.4米,相当于十层楼的高度。由
出發,去看看未来的海洋
退潮了。  海风轻拂,波光粼粼。  金色的沙滩,一平如洗。  一堆沙子,窸窸窣窣地动起来。很快,如同无数小精灵降临到了沙滩上,许多沙子堆都窸窸窣窣地抖动起来。  年轻的招手蟹从沙堆里伸出头来,深深吸了一口气。  涨潮时,只能待在沙洞里,真闷。他斜着肩膀,笨拙地让身体右边的大螯先挤出沙洞。好大的螯钳啊,金黄里透着铜红,像一块厚实的盾牌,足足挡住了半个身体。  招手蟹始终没弄明白:为什么在整个螃蟹王国
浩瀚的北印度洋是连接亚洲、欧洲与非洲的枢纽,也是古代一大海上贸易中心,而这片海域上最精明的商人,非阿拉伯人莫属。在中世纪,阿拉伯人建立起阿拉伯帝国,驾船往来于印度洋沿岸,从事着各地之间的中转贸易。毫不夸张地说,航行在印度洋上的阿拉伯商船可都是货真价实的“宝船”。本期就和海贝贝一起去看看古代阿拉伯商船有哪些特别之处吧。阿拉伯人的印度洋贸易网与沉没的“黑石号”  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一艘来自阿拉伯的商船
海洋真奇妙!在海底深处,住着一群可爱的小伙伴,它们每天都在一起嬉戏。  有一天,小美鱼和小伙伴们在珊瑚丛中捉迷藏。突然,小美鱼的尾巴被一个大贝壳夹住了。小丑鱼看见了,就在小美鱼的身旁转了一圈,幸灾乐祸地说:“哎哟,这不是漂亮的小美鱼吗!”“小丑鱼,你快救我出去!”小美鱼焦急地说。  小丑鱼眼珠咕噜一转,把贝壳连带受困的小美鱼一起搬到一个“无鱼处”。  天黑了,当大家都在焦急地寻找小美鱼时,小丑鱼回
在陆地上,我们能够看到高山、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等不同的地形,那么在海底也有各种地形吗?答案是肯定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海底高原吧。  什么叫海底高原呢?顾名思义,首先它是存在于海底的,其次它是比周围海床相对高和平坦的,最后它的面积必须是大的,否则就不是海底高原,而是海底高山了。让我们以这三点为标准,来看看在海底究竟有多少能称得上高原的地方。地质学家考察发现,全球海底共有184个海底高原,总面积约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是世界上靠北的国家之一,全国1/4领土在北极国内。这个冰天雪地的国度,给了我们太多的新鲜感受:在北极圈里,我们住过闻名遐迩的玻璃小屋,驾驶雪地摩托驰骋于莽莽雪原,尝试了在冰湖上凿洞钓鱼和乘坐狗拉雪橇,在童话般的圣诞老人村里与圣诞老人合影……  桑拿浴,冰火两重天  到了芬兰,不亲身体验一下正宗的桑拿浴怎么能行!  在芬兰留学的女导游领着我们兴冲冲地来到一幢漂亮的木屋前,一行十几人
摘要: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为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了100所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其中,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首批39所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培养路径等现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师资队伍建设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并从适度调整专兼职教师资金投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激励性政策、提升多样化培养路径质量等方面提出加强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1997年,世界上首台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在美国圣地亚国家实验室落户,2016年,十亿亿次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问世。短短20年间,超级计算机单台性能整整提高了10万倍。“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的最大特点就是运算速度快,其整机系统峰值性能可达每秒12.5亿亿次,它1分钟的计算能力相當于全球72亿人同时用计算器不间断计算 32年。计算性能、持续性能和性能功耗比这三项关键指标在系统发布时均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