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伦大经:“五行”与“五常”

来源 :孔学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hicahg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代中国,"五行"是贯穿天、地、人"三才"之道的重要范畴,"五常"(亦称"五行")是贯通人道(人伦世界)的大经大法。董仲舒将人道之"五行",由仁、义、礼、智、圣改造为仁、义、礼、智、信,并从道德本原论的角度论证伦理道德的"三纲""五常",将其概括为"五常之道",最终建立了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体系("名教纲常")。自西周以至明清,国家、社会、个人都在提倡"五常"、遵守"五常"、奉行"五常"。对于"五常",应该进行"实事求是"的理性审视,应该进行"与时俱进"的推陈出新。
其他文献
中华民族正在稳步迈向伟大复兴的征程,也在透过自身之努力坚韧推进着和谐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此过程中,经济的腾飞无疑是坚实的后盾,而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则成为更
以一种过约束3自由度并联机构2-RTR&RSR为研究对象,利用解析法对其位置正解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个只含一个未知量的16阶多项式,给出了该机构位置正解的所有可能解的解析表达式
白鹿原的文化意蕴包含白鹿意象以及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的传统、习俗、心理、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白鹿原》建构在白鹿原的地理坐标上,历史与现实、真实与想象、思想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