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漕粮折色的派征方式

来源 :中国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h860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漕粮主要出自东南“有漕省分”的实物田赋,其设立目的是旨在供给北京贵族、官僚及京边卫军的粮食需要,以维持封建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转。因此,自成化初年确定全国岁征漕粮的固定常额之后,明朝政府便严格限制漕粮的“蠲免”和“改折”,并对漕粮折色的派征工作极为讲究,逐步制定出一套相当严密而苛刻的措施。本文仅就明代漕粮折色的编派、征收、兑运及漕粮改折后的拨补办法进行初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近十几年,我国不少地点出士古代的简牍帛书,其内容多为前所未见的佚籍,已引起海内外学术界普遍注意。这些佚籍大都湮没近两千年,分属晚周到汉初的许多家派,对当时学术史的研究关系重大,所以在每一种整理竣事,公布以后,都有不同学科的学者群起探讨。
中国是个多神教的国家。在封建社会里,散布在中国广袤土地上的神,就像夏夜密布高空的繁星一样,其数量之多,谁也数不清,其名称之多,谁也说不清。从京师城镇、名山大川那些宏伟瑰丽的庄严宝刹,直到穷乡僻壤的一个土疙瘩,一块路边石,都可以是他们楼息之所。
在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中,城市中的行会制度,就如同封建土地制度一样,都是很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但是,中国行会史的研究,过去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以致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比国内还多。直到五十年代,在我国大陆学术界展开了关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讨论后,行会问题才逐渐受到关注。
熊铁基教授撰写的《秦汉军事制度史》一书最近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近年来国内秦汉史研究的又一个新收获。在这部27万字的学术著作中,作者全面认真地分析了秦汉400余年间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士兵的组成、军队的编制、营垒设制、军法和兵法的内容及运用,论述行文体现了作者踏实严谨的学风,值得认真真读一读。
《诗经》与渔猎文化王廷洽《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大体反映了从周初到春秋中叶的五百多年间中原及附近地区的社会文化的历史情况,其中有一百二十余首诗歌间接或直接地涉及到这一时期的渔猎文化,约占全诗集的1/3强。所谓间接,是指诗歌中或用作比兴,或用作祭...
秦人傅籍标准试探马怡傅籍是秦汉徭役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云梦睡虎地秦简》中有关于“傅”的法律条文《傅律》。《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曰:“傅,著也,言著名籍,给公家徭役也。”秦汉时代,男子到了成年,就要去官府登记,开始正式为国家供应劳役,这就是傅籍...
一、黄钟秬黍定度量衡的问题 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完整的度量衡专著——《汉书·律历志》中说:“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本起黄钟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
《史学理论研究》(季刊)是新创刊的国内唯一有关史学理论研究的专业性学术刊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历史研究所联合主办。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双百方针,深入探讨有长处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各种问题,探索史学的跨学科研究,分析、评介国外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流派。
自从西汉张骞通西域,中西交通畅通之后,我国的丝织物沿着这条道路源源不断地输往欧亚大陆各国,远至西方的罗马。因此,中外史家把这条道路誉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在汉代有南、北两道,以后又发展为南、中、北三道·南道从汉代到南北朝时代一直使用,而且是最早的一条国际交通大道,到唐代才衰落下来。这条道路西出阳关后,经白龙堆沙漠的南缘到楼兰(鄯善)、经且末、精绝、于阒,越过葱岭,继续往西到达罗马。
折变是宋代实施的一项重要财政制度,在两宋经济领域里占据一定的地位。但长期以来在有关的论著中,折变制仅被作为宋朝政府扩大对劳动人民剥削的一项苛法来看待,而对其具体内容、发现形式、社会实质以及宋代实行这一制度的社会历史条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