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客观要件

来源 :今日湖北·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ao1983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法律制度、行为方式和既遂标准三个方面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客观方面进行论述。重点论述了该类犯罪行为方式的作为和不作为,并且对司法实践中销售金额的确定予以探究。
  关键词:作为 不作为 销售金额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产品质量管理法规,违法故意生产、销售各种伪劣商品,不仅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秩序,而且侵害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并非是一个独立的罪名,而是一类犯罪的统称。其最初的设置可以追溯到1979年刑法,而后1997年刑法对其进行了细致的修订,随后又相继出台了三个司法解释以保证其正确适用。但是,理论和实践中围绕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争议仍然很多,本文试图就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客观方面进行探析。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客观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制度上违反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法规;二是在行为方式上采用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手段;三是在既遂标准上以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为既遂标准。以此本文将从上述三方面展开论述。
  一、法律制度问题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在罪状设置上大多增设了一个前提条件,即有关行为人必须违反有关国家产品质量的法律法规。否则,任何人不构成该犯罪。例如在生产、销售假药罪中有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的设置;在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中有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的规定等等。由于有关国家产品质量的法律法规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法律制度问题在实践中也不会造成疑问,我们在此也不过多赘述。
  二、行为方式
  关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行为方式,有学者提出该犯罪在行为方式上只能采用作为的方式实施,而不能采用不作为方式。其认为“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同“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一样只能以作为的方式进行。语义学上认为“以假充真”的“充”字只能表现为作为,因而“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中的“充”与“冒充”应该是一种身体的积极动作。
  也有学者认为,该类犯罪既可以由作为构成也可以由不作为构成。我们也赞同该观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行为实质而在于“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四种非法行为,而不是就生产、销售行为本身而言。因此,不能错误地认为“生产”、“销售”活动就是犯罪活动。同样,不能因为“生产”、“销售”只能以作为的方式进行而认为本类犯罪只能由作为方式构成。作为和不作为是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其中不作为的实质在于应履行、能履行而不履行某种积极义务。就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四种表现形式而言,“掺杂、掺假,以假充真”只能以作为的方式实施;而“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则可通过作为和不作为两种方式实施。《产品质量法》第15条、第24条也规定:“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含量的,应在产品或其包装上予以标明。”如果行为人为按照上述法规要求履行该积极义务,则其构成不作为方式生产伪劣商品罪。
  三、既遂标准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是一类犯罪,根据97年刑法分则140条至148条规定,该类犯罪的既遂标准有以下四种情况:1)数额标准,即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销售金额的额度作为犯罪既遂标准,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2)结果标准,即以犯罪行为造成一定结果为犯罪既遂标准,如生产销售劣药罪;3)危险状态标准,即以具有一定的危险状态为犯罪既遂标准,如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4)行为标准,即以实施了某种行为为犯罪既遂的标准,如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在上述四种既遂标准中,数额标准是学者们争论最为激烈的方面。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为例,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构成本罪。“销售”是对金额的限定修饰,仅指已经卖出的伪劣产品价值。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2条规定:“刑法第140条、第149条规定的‘销售金额’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出售伪劣产品后所得和应得的全部违法收入。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达到刑法第140条规定的销售金额3倍以上的,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定罪处罚。”从该司法解释中,我们不难看出两高其实是对“销售”一词进行了扩大解释,使其含义既包括已经售出的产品,又包括已经生产尚未售出的产品。
  那么在司法实践中界定销售产品的数量时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所生产的伪劣商品全部没有出售,此时按照解释第2条确定即可。二是所生产伪劣产品全部出售,此时直接按照法条规定即可处理。三是一部分伪劣产品已经出售,还有一部分伪劣产品尚未出售;该情况也是实践中出现最多的情况。我们认为,在该情境中,仍然需要继续分情况论述:(1)已销售部分金额超过5万的,我们认为应该按照己销售部分金额作为处罚的依据,忽略未销售部分。(2)己销售部分金额未达到5万,但是两部分产品的总价值超过15万的,应该按照两部分产品的总价值定罪处罚。(3)己销售部分金额未达到5万,两部分产品的总价值也未达到15万的,则其不构成犯罪。
其他文献
枝叶总关情,点滴见初心.民生问题不仅事关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和未来发展,也直接关系着社会稳定和人心向背.rn自治区成立60年来,我区补短板、兜底线、出实招,出台一系列举措,
期刊
今年3月以来,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减负通知”,到浙江省两办出台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二十条”,一系列为基层松绑减负的务实举措,彰显了党中央和省委对广大基层干部的关心与
期刊
偏路不再“ 偏 ”rn位于支锅山头的纲纪村委会偏路苗寨,过去是一个僻居高山的深度贫困村.村子虽离213国道不远,但因地处公路下方的半山坡,村民“只闻车鸣,难见车行”.rn偏路
期刊
2019年8月6日,葡语国家新闻官员和记者一行,伴着夏末的高温走进沈阳故宫.故宫的磅礴气势让一行人忘记了暑气闷热,游走其间,兴致勃勃.rn沈阳故宫始建于1625年,是中国仅存的两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信息技术走进了生物课堂,改变着以往的教学模式,那么如何能够在这样的课堂中有的放矢,让学生喜欢学习这门不中考的“小科”,值得我们生物教师去思考和研究。  一、给每节课开好头,激发兴趣  每一个课程的第一堂课都十分受到重视,第一堂课上的好坏,绝对会影响到学生今后对于这一科的听课状态。所以,精彩的开场白不仅能够一扫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抵触心理,还能够调动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兴趣。不同的讲课
刚刚落幕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
期刊
职务犯罪预防告诫约谈,一般是指检察机关指派专人,对有职务犯罪苗头的国家工作人员就其本人或单位存在的职务犯罪隐患等进行提醒、教育和告诫的警示性谈话。笔者以所在院为例,谈谈当前基层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告诫约谈工作概况、存在问题及深化措施。  一、当前基层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告诫约谈工作概况  近3年来,笔者所在基层院共开展预防告诫约谈12人,回访12人,有效防止了职务犯罪行为由“小错”变“大案”,减少了职
随着移动通信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越来越大,人们也开始逐渐重视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与运作模式.为此本文主要从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问题及其现状和有效运作模式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