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初探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tongq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很多老师在进行备课、讲授、辅导、作业的布置和批改都采用同样的标准,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对存在一定个体差异的高中生来讲,很难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为了更加有效地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本文对“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谈谈我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方法
  所谓“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就是在教学中,根据教学任务和目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教学计划、教案、学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规定不同的学习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对物理学习感兴趣,都能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有所收获,进一步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激发学习热情,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具体做法是:
  一、 调查研究,了解差异
  对全班学生的入学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包括学生的入学成绩、家庭背景、在学校的表现等等,并在学生的学习进行中不断地观察,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心理状况等,对学生情况综合分析,得到“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按实际情况,特别是学习能力的情况将学生分组,教师要清楚地知道每个学生所在的某一阶段的教学层次。在具体分层教学时教师应注意根据分组情况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但同时应注意学生都有其独立人格,应尊重其个别差异,一般不应在班级公布分组情况,让学生的学习具有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实际能力,强调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在书本内外去发现学生的兴趣点,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去激发他们。
  二、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分类要求
  以完成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任务、基本目标为基础,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合理确定各种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
  对班级中的学优生,在他们正常学习,达到基本要求,解决基本问题之外,可适当地提高要求,加强能力的训练。可适当增加难度,开拓他们的视野,对他们进行各种思维方法的归纳总结,为他们专门编制一些体现高考题思路的训练题、检测题,从高一年级就开始尽早地进行体现高考能力的训练。对这部分学生要充分发挥他们学习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的特点,在强化他们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全面提高他们的学习、思维、反应等各方面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好基础。
  对班级中的学困生也应从实际出发,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注意采用低起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把教学任务和目标进行适当的分解,分解成有梯度、逐渐提升的几个分目标,让学困生明确其阶段性学习的分目标和要求,允许他们从自身实际出发,一步或几步达到学习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在拟定层次教学要求和目标时,既不能太高,学生努力后仍然达不到要求,这样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太低,降低要求,放慢进度,以致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 分步推进,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指导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分层教学
  (一) 教学目标的分层
  分组之后,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分组的不同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分层是分层教学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教师要在充分了解每组学生的前提下,仔细地研读教学大纲和教材,然后为每组学生“量身定制”属于他们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符合大纲要求,层层递进,而又环环相扣,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能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充实感以及目标渐渐达标的成就感。要使每个学生都理解掌握基本知识点,而对于要求较高的部分,也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要求。
  例如,在课程难度的分层上,教师最好是事先做好详细的教学计划,要做到对知识点的合理分层。高中物理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对于知识点的记忆,有的需要死记硬背,有的则需要不断地观察,并发现其内在的规律。比如说,对于《电磁感应》这一章节的学习,涉及到的知识点多而且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此时,教师对知识点进行分层,可以让学生轻松地了解到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并对症下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有不同的优势、不同的发展空间,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根据学生设计不一样的教学目标,对于理解能力强的同学可以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但是对于理解比较慢的同学,教师应当查缺补漏、多加强化,促使他们也能够理解该部分的知识点。
  (二) 教学作业的分层
  對于高中物理这样一门理科学科,学会应用知识点来解决问题更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课堂练习和作业的分层也是分层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根据不同小组对于知识的接受理解程度不同,可将作业分为三个层次:(1)基础类型题。这类题型主要是针对基础较为薄弱、接受能力比较弱、对于课堂知识还是不能够充分理解的小组,通过这一类比较简单的基础题,也能够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信心,避免学生出现畏难情绪。(2)基础变形题。主要是针对中等的同学,在基础题之上稍作变形,使学生通过思考来解决问题,培养爱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3)拓展发散性题。这类题目主要是针对于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都很强且善于动脑的学生,这类学生总是比较活跃,不满足于对课堂知识的接收。
  四、 总结
  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近年来取得明显效果,在我校的实验班中能较好地转化学困生,进一步提高了中等生的竞争力,培养了优生,提高了教学质量。“分层教学,分步推进,分类指导”,较好地解决了个体与全体的需求矛盾,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增强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參考文献:
  [1]吴木财.浅谈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读写算,2015,(9).
  [2]方远祥.中学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改探讨.小作家选刊,2012,(6).
  作者简介:
  刘永强,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农垦红兴隆管理局第二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课程研究范式的主要论派及历史变革,并归纳出其三方面发展趋向.
摘 要:英语作为一种通用语言,已深入到各个学段的课堂中,这就给老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授课,比如,小学英语教师在授课时可采用故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小学英语;应用探究  英國教育家曾指出“Storie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lives of our ch
临床能力考核是衡量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该文介绍了该校内科学教研室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的方法,在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中进行临床能力考核,评价临床医学生各项临床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