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时机的把握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u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习中,阅读和写作密不可分,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也是体现语文能力的关键,小学语文写作并不仅仅在写作课上实现,随文练笔也是锻炼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并且随文练笔很好地将知识学习和联系结合到一起,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发挥个人主动性。简单来说,随文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字词、语段、课文等知识时,教师借助这些正在教学的知识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这种练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比较短小,学生容易思考和动笔,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又巩固了阅读知识。在这种随文练笔中,学生可以较快地找到思路,并且获得一定的成功喜悦,提升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兴趣和自信。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给学生构建一种全方位的学习体系,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在品味新词语中巧练笔
  在语文课文的学习中,每节课都要学习一些新的字词、文章,教师在教给学生分析课文时,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多注意一些新的词语,在学习的同时学会应用,不仅仅是应用一些新的词语,还可以同时模仿作者的一些语言。在模仿中,学生不仅可以巩固这些词语的应用,还提升了写作的语感,久而久之,能够消化成自己的知识。比如教师在教授五年级课文《梅花魂》时,文中对梅花的表述是“这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地愈精神,愈秀气。他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这一句中,将梅花的精神特点表述出来,后文还引申到了民族英雄的气节方面。古语道,梅兰竹菊是四君子,教师可以结合这篇文章的这一个段落,让学生从兰竹菊中选一种植物来进行随文练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写100-200字的小段落,并让学生起来读自己的练笔作品,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借鉴。这种练笔是在新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学生快速学会某种词句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谋篇布局中巧练笔
  谋篇布局是写作的关键,对于作文的中心思想和逻辑关系的正确的表达都有帮助作用,在作为课上干巴巴地讲谋篇布局,学生很难理解,而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课文在谋篇布局方面都值得学生借鉴,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教学来讲述谋篇布局的使用,帮助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到了小学六年级,学生们应该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写出一篇论述有序合理的记叙文,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教师可以着重讲解文章的谋篇布局,也就是全文的段落设置,第一段中,作者引出对伯父鲁迅的回忆,在后面的段落中,分别讲述了我与伯父之间的一件小事、我看到的伯父与车夫的一件小事、我从伯父家女佣口中听说的一件小事,从这三件事中得出本文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最后一段的一句话: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在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中,这样的谋篇布局方式是经常用到的,也是小学生最容易理解的。在学习完课文之后,教师可以接着让学生模仿这篇课文的谋篇布局,写一篇短作文,题目是《我的某某某》,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三、借助诗歌意境巧练笔
  小学课本中要学习的诗歌有古诗和现当代诗两种,不管哪一类型的诗歌,都凝聚着诗人的情思,在凝练而富有跳跃感的诗文中,学生们可以体会到诗歌中所表达出来的美的意境。这种意境会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借助这种意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做一些随文练笔。比如在学习《天上的街市》之后,可以结合多媒体播放图片,让学生体会银河之美,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所见过的美丽夜景,写四行短句。不自觉中,学生就将诗歌中的意境也融汇到了自己的习作意境中,帮助学生提升作文写作的美感表达。
  四、情到深处巧练笔
  小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也能够体会到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有欢乐的,有深沉的,有压抑的,有激情澎湃的,尽管小学生在情感表达方面并不能表达地特别细腻,但是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课文学习锻炼学生的情感表达。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后,学生们的爱国之情被激发出来,借助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段一二百字的随笔,来表达自己在学习完课文后的感受,让学生们的情感能够及时抒发出来,学生们也有感可表。
  总的来说,随文练笔能够帮助小学生在课堂上找到写作的思路,阅读和写作本就密不可分,适当的随文练笔可以是小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本中的情节、内容、布局、思想等,结合小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让学生在模仿中不断充实自己的写作素材、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海军.适时而动顺势而为--关于小学语文阅读课中随文练笔的几点思考[J].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15(07)
  [2]金晓梅.论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契机的把握[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5(06)
  [3]李康龙.论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契机的把握和分析[J].快乐学习报(信息教研周刊),2014(04)
其他文献
Under barometric pressure,groundwater flow in well-aquifer systems is a kind of hydro-mechanical coupling problem.Applying the flux boundary conditions on boreh
摘要:高一是初中向高中的过渡阶段,易造成两级分化,怎样才能使学生顺利完成这一过渡呢?高一英语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学习方法;习惯;教学艺术;训练;心理素质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一,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英语新课标教材中的词汇量巨增,语法难度增大,老师又几乎完全用英语授课,面对这种突变,使学生感到不知所措。而且学生
摘 要:汉语和英语在衔接的问题上具有较大的区别,其应用的手段和意义均有所不同,这是英汉翻译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现阶段,国际上惯用的翻译手段都在于对源语言文章中衔接方法的重新调整,从而促使译文在表达中拥有连贯的衔接。本文从认知环境的差异探讨入手,展开对衔接手段及意义处理方法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希望对英汉翻译事业的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英语翻译;衔接;意义;处理  在
在运算中经常会遇到形如(√m±√n)的根式(其中m、n∈Q+,且√n是无理数),有的能化简为两个二次根式的和或差,即(√m±√n)=√A±√B(A、B∈Q+),那么m、n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化简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纯净的及带有不同数目的Stone-Wale拓扑缺陷下的扶手椅型单壁,双壁和三壁小管径碳纳米管的能带结构和电子输运性质,通过计算并分析
对圆柱凸轮数控加工中实际进给速度的变化做了理论分析,推导出其变化量计算以及编程修正的计算公式,利用数控系统的参量编程功能对编程进给速度进行修正,能够保持刀具切削进
期刊
什么是习惯?习惯就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习惯促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事。从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说,它与兴趣、气质、能力等是构成个性行为的基础。习惯是人们行为的一种动力定型。从生理机制来谫,习惯又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条件反射。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的作用。  但是,当今不少中小学生的习惯不尽人意。就拿写字来说,我班有39人,
题目过双曲线2x2-y2-2=0的右焦点F作直线l交双曲线于A、B两点。若|AB|=4,则这样的直线有几条? 分析:把双曲线化为标准方程x2-y2/2=1,这里a2=1,b2=2,点F(3~(1/2),0)。若l⊥x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