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忠实义务探讨与反思

来源 :大经贸·创业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公司收购已经成为市场资源优化,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收购层出不穷,反收购也随之愈演愈烈。在公司收购与反收购中,涉及到收购方与目标公司之间,目标公司董事与股东之间等各类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博弈。而目标公司董事在此过程中做出的行为和建议,往往影响着公司收购的结果。在现有立法中虽对于董事忠实义务有一定的规定,但这些规定缺乏更加细化的标准和体系,在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缺位。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入手,分析我国公司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忠实义务的内涵、必要性、针对不足,进行反思,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公司收购 董事忠实义务 必要性 完善建议
  一、董事忠实义务内涵
  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8条中明确规定了在公司收购过程中,董事对公司负有义务,包括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忠实义务是指要以公司最佳利益和适当目的为行为目标,在履行职务中竭尽忠诚,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与公司利益冲突。我们可将违反忠实义务的表现分为两类,其主要包括:利用职权为己谋利;以及与股东和公司利益相比,将自身利益置于二者之上。作为诚信原则在公司法中的具体表现,忠实义务以克服董事贪婪自私为目标。①在我国《公司法》第147条中对董事忠实义务作了概括性规定,第148条中对董事的忠实义务作了列举式规定。与勤勉义务相比,董事忠实义务对于董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忠实义务要求董事忠诚于公司利益,是道德标准;而勤勉義务属于董事经营能力范畴,其作为对董事称职的要求,要求董事做到合理注意。②在实际审查中,因为忠实义务还涉及到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的利害冲突,所以对于忠实义务的审查相比勤勉义务更为严格。因此在公司收购过程中讨论董事忠实义务的构建与完善,具有重要价值。
  二、公司收购中完善目标公司董事忠实义务必要性
  我们对于公司收购中完善目标公司董事忠实义务的必要性进行讨论,需要对于公司收购性质和内容、董事地位和作用、立法实践等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将理论和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充分理解其价值。具体如下:
  (一)公司收购中利益冲突普遍存在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通过购买公司股份来实现公司收购,当股份达到一定数量程度即可取得控制地位,获得目标公司控制权。通常情况下,取得了公司控制权就意味着在公司活动中能发挥巨大的能量,能依照自己意志来支配公司的人事和资产。③因此,目标公司为了维护自己的控制权和利益,通常选择发起反收购措施,以避免被吞并控制的命运。由此可见收购方与目标公司存在着利益冲突。另一方面,在收购过程中,有时收购给公司带来更好的资源配置,收购方用更高的价格来收购股东手中的股份,此时收购是符合股东利益追求的。这就造成了在收购中,目标公司与股东利益存在冲突。同时,董事更是处于收购与反收购的核心,一旦公司被收购,董事通常面临着被更换的威胁,为了维护自己地位和职务,其通常会选择采取反收购措施。而在另一些情况下,董事存在着被收买的情况,收购方与目标公司董事达成私下勾结,在收购过程中损害目标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正是由于在公司收购与反收购过程中,广泛的利益冲突存在,这就对于董事的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于董事忠实义务的规范来规制董事行为,以期待在公司收购中达到各方利益平衡保护的目标,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二)董事在公司收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我国现有的立法模式来看,我国对于目标公司采取反收购措施的决策模式是股东大会决定模式,也即是否采取反收购措施的决定权由股东大会掌握。虽然相较于董事会决策模式下,反收购措施的决定权并不由董事掌握。但是随着现代公司理论发展,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中小股东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在公司收购过程中,目标公司董事对于收购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董事可以寻求其他竞价者,发挥着不容忽略的作用。另一方面,目标公司董事与普通股东相比,其区别在于,目标公司董事作为公司经营管理者,有着更加专业的知识和判断能力;同时,其作为公司收购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通常掌握着更全面及时的信息。正因为如此,目标公司董事对于公司收购所做的提议往往影响着股东大会的决定,从而影响着收购活动的进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是由于董事发挥着重大作用,因此对于董事在公司收购中的行为应给予一定规范,而构建董事忠实义务是一个有效的切入方式。
  (三)我国现存立法缺陷和实践中困境
  结合我国《公司法》对于董事忠实义务所做的规定,《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对于上市公司收购中的董事忠实义务做出了进一步的规定。其中第8条做出了概括性规定,第80条对于未履行忠实义务的后果给予了一定规范。但这些规定在实践中存在着一定问题。一是现有法律规定较为分散,缺乏系统性规定,同时对于公司收购中董事忠实义务的规定仍不够完善,缺乏健全的相关机制。二是虽然对忠实义务有一定的类型化规定也做了兜底性条款,但在实践中,由于收购过程中董事行为的复杂多样性,对于董事忠实义务履行情况,缺乏审查判断的标准,在实践中运用困难,可操作性不强,仅依靠现有法律是远远不够的。
  三、公司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忠实义务的完善建议
  公司治理是公司法领域的热点话题,董事义务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机制,通过对于董事义务的规范,可有效约束和规制董事的行为,使其对公司进行有效经营管理,实现公司治理目标。这些也同样体现在公司收购中董事忠实义务上。通过对于目标公司董事忠实义务的规范,从而规制目标公司董事的行为,防止其滥用职权,有利于保护公司和股东利益。对此,我们应对于公司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忠实义务进行构建和完善,从多方面角度出发,提出建议,包括立法和司法,理论和实践、对董事忠实义务本身以及相关制度措施的规范完善,具体如下:
  (一)完善现有法律体系
  针对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的缺陷和不足,对于公司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忠实义务给予一定规定,完善相关内容。一方面对于公司收购与反收购过程中的董事忠实义务给予更加系统、全面的规定。其次,完善监督制度,对于董事在公司收购和反收购过程中的忠实义务履行,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监督应充分发挥公司内部监督的作用,需强调监事会在公司收购中对于董事的监督职能。监事会监督公司事务,是依法产生的机构,其作为公司权力制衡的重要一环,独立行使监督职权。对于董事忠实义务履行情况的监督,应克服现有不足,充分发挥其监督职权,这样才能进一步实现监督效果。再次,对于董事忠实义务的履行给予一定的原则性认定标准,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规定何种反收购措施能采用,何种反收购措施禁止采用。只有建立标准,结合反收购措施实施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才能适应我国越来越复杂的收购与反收购市场形势,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发挥董事忠实义务在收购中的作用,避免流于形式化。最后,还应对于董事违反忠实义务建立责任机制,当董事因违反忠实义务对于收购中目标公司造成损失的,根据其造成损失大小,要求董事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并对责任追究方式、主体、期限做出一定的规范。   (二)建立审查标准
  在公司收购和反收购过程中,还需建立一定的审查标准,才能把董事忠实义务真正落到实处,发挥效用。具体如下:
  1、对于收购行为不能绝对禁止,同时不能滥用反收购措施,目标公司董事应保持理性,不得阻碍公平竞争。④对于收购行为进行绝对的禁止,是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也是不符合商事立法目的的。因为收购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实现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符合公司长远利益,这要求董事不得随意阻挠收购行为。另一方面,合理的反收购行为,有利于维护公司、股东利益,促进经济良性发展,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对其全盘否定。但反收购行为,也应有合理限度,不能滥用。过度的反收购行为,会不利于公平竞争,损害公司、股东利益。所以董事在收购和反收购过程中履行忠实义务,要从理性、中立的角度出发,合理采取措施,才能维护经济健康发展。
  2、坚持从保护公司和股东利益角度出发,不能仅仅为了个人私利发动反收购措施。⑤在公司收购中,要求目标公司董事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随着现代公司发展,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使得董事与股东利益存在不一致,致使利益發生冲突。目标公司董事作为独立的经济人,在公司收购中,不可避免的追求自身利益,维护自己地位。公司收购一旦成功,目标公司董事则会面临被更换的风险,从而丧失其地位和收益。这就致使目标公司董事在采取反收购措施时,难免具有维护自身利益的考量。因此,在公司收购中,董事对于反收购措施的采取,一般都有着出于公司利益和维护自己地位利益的双重考量,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仅仅从董事私利出发,而没有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的做法,则应认定为是违背董事忠实义务的。
  (三)完善救济途径,规范举证责任
  在公司收购中,对于董事忠实义务的违反,我们可以采取一定救济方式,提起诉讼。在公司收购和反收购过程中,当公司利益受到侵害,公司拒绝或怠于以诉讼方式追究责任时,股东可以采取股东衍生诉讼的方式进行救济。这里的股东衍生诉讼,是对于违背忠实义务的董事发起,股东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以保护公司利益。此外,我国目前关于举证责任的分配,依据现有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多为“谁主张,谁举证”,权利主张的一方如果不能充分证明自己的主张,则会承担相应的不利后果。如果依照此举证责任方式,在董事违背忠实义务时,由股东来承担举证责任,是有失公允的。因为相比之下,股东处于弱势地位,对于收购过程中的信息、具体情况了解有限,举证存在困难。我们将举证责任倒置,由董事来承担相应举证责任,此种做法更加具有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也更具有公平性。⑥
  四、结语
  正是由于商事经济的快速发展,收购与反收购的迅猛增多,与之伴随的问题也广泛出现。这对于我国公司收购与反收购过程中,董事忠实义务的构建与完善提出了迫在眉睫的需要。同时,董事忠实义务在公司收购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却缺少合理规范。我们一方面,通过弥补现有立法不足,完善法律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董事忠实义务审查标准,提供判断准则。从立法和司法两方面入手,对于公司收购中董事忠实义务给予规范,为董事忠实义务在实践中的运用提供可能性。这一措施,反过来对公司收购中的利益平衡和保护提供了有效手段,符合商事立法目的,具有重大意义。
  【注 释】
  ① 李建伟.公司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360.
  ② 赵旭东.公司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312-314.
  ③ 朱锦清.证券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40-242.
  ④ 郑佳宁.公司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的忠实义务研究[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6):83.
  ⑤ 郑佳宁.目标公司董事信义义务客观标准之构建[J].东方法学,2017(4):45.
  ⑥ 张琪苑.论反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的信义义务[D].济南:山东大学,2017:28.
  【参考文献】
  [1] 李建伟.公司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2] 赵旭东.公司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 朱锦清.证券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 郑佳宁.公司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的忠实义务研究[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6).
  [5] 郑佳宁.目标公司董事信义义务客观标准之构建[J].东方法学,2017(4).
  [6] 张琪苑.论反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的信义义务[D].济南:山东大学,2017.
  [7] 汤磊.论公司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义务[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3.
  [8] 李燕.论上市公司收购中目标公司的董事义务[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3).
  [9] 刘俊海.论公司并购中的小股东权利保护[J].法律适用,2012(5).
  [10] 赵万一.公司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信义义务研究[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2).
  作者简介:田林艳(1994—),女,汉族,四川省广元市人,法律硕士,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律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经济法。
其他文献
【摘 要】 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对企业员工的经济保障,可以使得员工在退休之后能够享受经济支持,但由于我国养老保险金制度成立相对较晚,在应用的过程中也是主要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开展的,所以这就造成国内和国外的养老保险金制度有着一定的区别和差异。本文从三大方面简单分析介绍了中外企业员工养老保险的差异性,进而不断完善和优化我国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关键词】 國内外企业 养老保险 差异性  
期刊
【摘 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成长性的企业对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然而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资金、制度等方面的环境问题,有时候甚至会遭遇成长危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再加上中国是一个经济分权政治集权的国家,因此,对于企业来讲,与政府建立关系是很重要的。但政治关联在为企业带来利益的同时,企业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成本。因此,政治关联会为企业带来利益,但不一定提升企业价值。
期刊
【摘 要】 综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本文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应用于如何促进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中。全文包含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剖析经济增长理论的诸多因素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如何运用经济发展理论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高质量发展  经济增长理论是研究解释经济增长规律和影响制约因素的理論。目前现有的文献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分为四种
期刊
【摘 要】 根据十九大所作出的报告可知,当前我国已经开始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也就是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与此同时,我国正在逐步开展脱贫攻坚战,农村地区便是本次策略的主要开展地点。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来,我国的农村建设也都取得了一些较为优异的成果,但是现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在制定经济目标的同时,也对农业经济管理该方面的内容做
期刊
【摘 要】 自计划生育以来,我国的人口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然而也带来了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导致目前农村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人口流失,农村的空巢现象居多,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现象逐渐突出。老人的晚年得不到应有的照料。独居老人因年龄较大,身体状况下降,没有得到及时的照顾很容易出现问题。近些年来不断有报道独居老人在房子里已经死亡好久,直到尸体腐烂发臭才被邻居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首先要做的就是规范自身的经济管理模式,以实现经济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无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问题,尤其是经济管理模式中的问题更是层出不穷,本文则是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 企业 经济管理模式 制度  引 言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原有的企业经济管理模
期刊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一环,也要加紧国际化的进程。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接着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中的机遇与挑战,最后提出了若干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国际化 发展战略  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尤其体现在金融市场中。在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发展过程
期刊
印度洋多年来得到了巨大的重视,现在已成为全球经济活动与政治利益相结合的最协调的地区。它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和海峡的所在地,如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所有这些海峡和水道对世界上正在崛起的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主要的经济和政治集中转移到与整个印度洋接壤的亚洲和非洲大陆。这是为了揭示印度洋正在出现的经济和地缘政治意义,通过描绘这片海洋的地理特征,强调印度、中国和美国在印度
期刊
【摘 要】 多边开发机构共同运作是推动全球经济渗透发展,调控经济风险和深化金融治理的重要方式。现行的多边发展机构体系面临着发展中国家遭到过度干预、官僚主义造成的低效贷款、资金投入与基建设施需求失衡等严峻挑战,严重阻滞国际经济的发展。本文从现有的多边开发机构体系的建立、运营机制及其存在问题入手,探索亚投行在多边开发机构并行背景下的运营发展及未来定位,并提出发展策略:以发展中国家国情为基点、大力推动基
期刊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自身价值的评估与提升,为了分析与衡量企业的市场价值,为投资人与管理者提供相关的经营管理信息用于决策参考,用于评估企业内在价值的自由现金流逐渐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指标,从自由现金流的角度来研究企业价值的提升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本文利用上交所上市公司数据,采用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FCF)对兖州煤业的股票每股价值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通过自由现金流计算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