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小学生发展语言的策略刍议

来源 :教育·综合视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ixiahei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必须加强听说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因此,发展学生的语言是提高语文素质的关键。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经验与做法。
  积累词语是发展语言的基础
  词是语言中的最小单位,学生积累的词语越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就越强。所以,笔者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多渠道进行积累词语——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景物、课堂教学以及语言练习游戏等多种形式来加强学生词语的积累。
  在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时,选择学生熟悉的实物。观察景物时,带领或指导学生观察自然景物。如夏天到了,万物生长茂盛,树木开花挂果,笔者把学生带到野外,让置身于大自然的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有的说:“炎热的夏天到了,数不清的荔枝树上挂满了鲜红的荔枝。剥去果皮,露出了晶莹洁白的果肉,尝一口,直让人甜到心坎里。”有性急而又好表现的同学立即说:“夏天是火辣辣的。”有的说:“漫山遍野都是荔枝树。”有的说:“荔枝是鲜甜可口的。”在这种训练中,既积累了学生的词语,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为学生发展语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敢说是发展语言的途径
  敢说能发展学生的语言。在发展语言的过程中,通常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总是“难开金口”。因此,在课堂上要发展学生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首先要解开学生的思想包袱,让其敢说、想说。如何培养学生在课堂上敢说呢?笔者认为,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情感,对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尽管学生说错了,也要尊重、诱导。
  如讲授《小守门员》一课时,笔者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去描述小守门员的神态和动作。有个学生说:“小守门员弯着腰,叉着两手,瞪着像太阳似的眼睛。”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全班同学“哄”的一声,大笑起来了,因为同学们从来没有听说“像太阳一般的眼晴”这句话,而那个同学也立刻满脸通红地低下了头。笔者立刻制止了这现象,并和蔼可亲地表扬这位同学说:“把眼睛比作太阳,有正确的一面,太阳是明亮的,眼睛也是明亮的,但这个比喻不够贴切。”笔者便因势利导:“谁能说得准确一些?”那个同学立即说:“眼睛瞪得大大的。”笔者马上带头鼓掌说:“说得好!”那位同学在同学们“表扬他,顶呱呱”声中露出了高兴的笑容。这样,同学们见尽管说错了,老师不但不批评,反而得到了表扬,于是发言更积极了。之后,课堂上敢说而又想说了,为学生发展语言排除了障碍。
  朗读是发展语言的手段
  语言是语文的根本,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朗读是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所以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通过准确到位的朗读来感悟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内容。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通过有效的“读”的训练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呢?
  如《可爱的草塘》中这样一段话:“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这段文字写得很美,笔者先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初步领略草塘动感的美,再指导学生以一种赞叹、抒情的语调去朗读,指出朗读时特别要注意轻重缓急。第一句突出草塘“大、美”的特点和置身大海的感受。读这句话,要读出惊叹的语气,语速稍快,把“大、美、第一次”等词读重音。第二句用拟人手法写浪花的颜色和动态变化,既写了草塘的动态美,也写出了作者愉快的心情,读这句时,应是先缓后急,读出动感和喜爱之情。边朗读边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情感:“又大又美的绿色草塘,微风中,碧浪涌动,向远方延伸,犹如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这是一幅多么美妙、多么令人神往的画面啊!置身此景中,赞叹之情、喜爱之情、激动之情交织一起。”这样,学生的感情朗读便水到渠成。通過朗读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促进了学生语言的发展。
  体会语感是发展语言的关键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语感,简言而之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觉。当帮助学生积累词语有了一定的基础,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进入一定程度时,笔者十分重视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言外之意,训练学生的语感。良好的语感体现为具有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作者的思想、情感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或含蓄,或奔放。奔放者,如大江之水,一泻千里;含蓄者,如山间小溪,九曲八折。要体会作者隐含在文章背后的这种思想感情,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言外之意。
  语感训练主要训练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准确性、逻辑性,体会语言文字的生动性、情味性等。而这“体会”的过程就是训练学生良好语感的过程。如教学《赤壁之战》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体会:“他只等兵士练好了水上打仗的本领,就下令渡江。”一句中的“只”字。虽是一个“只”字,但背后蕴含的意义何其多。教师问:“曹操单是教兵士练好水上打仗的本领吗?”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多读,领会语感。表面上只说曹操单是教兵士练好水上打仗的本领,而言外之意则是说曹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对这场仗自己感到已经稳操胜券。从深层次看,这体现了曹操狂妄自大的性格,也间接说明了导致曹操在这一战役中失败的原因。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体会到句子中的言外之意,深刻领略语感,这样,发展学生语言将达到一定的高度。
  这样看来,只要多渠道加强对发展学生语言的系列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就会有效提高。
其他文献
道德素养是人在道德认识及其行为习惯方面内化的、较稳固的品质或特性,它在人的素质结构体系中具有主导作用,它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处事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历史课是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要在自己的课堂上充分挖掘历史道德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素养,本文主要从历史史料的运用、道德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历史教学语言的锤炼三方面提出了初中历史课
'秀峰其麓,苑丽圃新皆为福地;湘水之滨,青围翠涌别有洞天。'长沙市开福区新竹第二小学,坐落于秀峰山下,学校因竹而名,源于清代文人郑板桥的《新竹》诗'新竹高于
腹泻一般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的病症,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危害极大。治病的方法很多,可继发其他疾病,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死亡。此病的发生会给畜牧场带来极大的损失。积极
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新教育,让我们在最美好的季节里相遇!让我有机会向各位汇报山亭区的教育工作。山亭区是山东省枣庄市的市辖县级区,素有"亭台古韵、欧情山城
为减轻学生负担,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效率,每个教师都会思考如何导入才能更加轻松、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果导入得当,教学活动会事半功倍,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笔者认为&#3
在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指出:“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如探究的机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机会,讨论辩论的机会,关心与环境、资源等有关议题的机会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
摘要:自然教育是近些年兴起的一场新型教育思潮,作为多元教育理念融合的自然教育正在被社会各界关注着。然而,目前在国内关于自然教育的研究还处于相对初级的探索阶段,大多自然教育经验来自于别国,本文结合实际以“蝴蝶”养殖与研究为载体,针对学校如何开展自然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了一些实施策略。  关键词:自然教育;学校;蝴蝶养殖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与自然渐渐疏离,人类享受现代生活、依赖
犊牛腹泻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本病于各季均可发生,尤其以初春及夏末秋初多发,出生后3周龄以内的新生犊牛多发,以出生1个月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致命的腹泻多侵害生后2星期内的犊
2014年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区域中高职专业设置管理的宏观协调机制”。在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行备案制的背景下,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转变职能,进行宏观指导、间接管理,探索构建专业的、规范的政策框架,并努力構建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的机制和动态调整预警机制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为此,笔者对山东省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门及全潍坊市中职学
针对畜禽养殖场流行病学的特征,一般通过消毒以达到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目的。同时,可提高畜禽的抵抗能力,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工作实践,现将养殖场的消毒应意的同个环节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