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果子怎么吃

来源 :初中生学习·博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pag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勤俭节约”是国人崇尚的一种美德,于是,那些摔坏的苹果被老妈紧急做成了果盘;出现褐色斑块的鸭梨变成了梨汤;还得从长出青霉的橘子中抢出两瓣来吃,碰到水果烂了一部分,就把烂掉的部分剜掉再吃,以为这样就健康了。这些抢救性吃法究竟对不对?我们还得从烂果子的来源说起。
  一般来说,产生烂果子的原因可以分成3类:一是由于磕磕碰碰引起的机械性损伤;二是由于低温引起的冻伤;三是由于微生物侵染引起的霉变腐烂。
  碰伤的苹果还是好苹果
  这3类损伤中,机械性损伤是最常见的。比如,车筐里装一袋子又红又大的苹果,然后经过了一段正在挖沟的小路;又或者一个品相完好的苹果,在洗干净甩水的时候飞向了地板。结果就是,你只能直面一堆“鼻青脸肿”的苹果了。还好,这样的碰撞并不会引起什么。
  那些变软的部位,只是因为碰撞,细胞发生了破损,细胞质溢出。同时,由于细胞损伤,一些无色的多酚类物质被转化为深色的醌类物质,使得伤口呈现出特别的颜色(其实,切开的苹果不立即吃完,也会变成褐色)。不管怎么说,纯属碰伤的烂苹果只会给人带来感官上的不悦。只要在碰撞后短时间内吃完(别让细菌在上面安居乐业),这类“坏果子”并不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冻伤的香蕉也是好香蕉
  夏天时,我们通常会把水果送入冰箱。但是,在冰箱里放了一晚的香蕉,变成了烧火棍的模样。如果时间再长一点儿,整个香蕉都会变成酱了。于是,“扔还是不扔”又成了难题。实际上,香蕉就是因为温度过低而“患病”的。
  在低温条件下,香蕉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会急剧降低,不能及时清除细胞内的自由基。越积越多的自由基就会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破坏细胞结构。另一方面,低温还能提高果胶酯酶的活性,这种酶会分解不溶性的果胶,从而使香蕉组织变软。
  放在冰箱里的香蕉果皮还会变黑,这是因为果皮中的聚苯氧化酶(PPO)把香蕉皮中天然存在的酚类聚合为多酚,这种多酚是一种与人体皮肤中黑色素类似的物质。此外,香蕉果皮的细胞膜破损之后,会释放出多巴胺,在氧化酶的作用下这种物质会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生成棕色物质。这样一来,香蕉就变得又黑又软,不能食用了。放在冰箱里的黄瓜表面也容易出现一些水渍斑,那也是由于低温影响了细胞膜作为“城墙”的功能,最终引起细胞坏死。
  虽然成因不同,但是冻伤香蕉和碰伤苹果的结局是相似的——都是细胞的破损。如果没有细菌去抢占这些破损细胞的营养,这类坏果子也是相对安全的,虽然味道和口感会差一点儿。不过,由于细胞的破损,氨基酸、糖和无机盐等从细胞中流出来,给致病微生物,特别是真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一旦被霉菌侵占,问题就不同了。
  霉变的水果,还是送进垃圾桶
  与碰伤、冻伤不同的是,霉变的水果,垃圾桶才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在水果上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以扩展青霉为代表的青霉,它们产生的展青霉素会引起动物胃肠道功能紊乱,肾脏水肿等病症,并且因为展青霉素与细胞膜的结合过程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他们会赖在细胞上不走,会对细胞造成长期的损伤,甚至有致癌的可能。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把霉变部位去除再食用也未必安全,因为霉菌产生的展青霉素可以扩散到果实的其他部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一项调查发现,霉变苹果上外观正常部位的展青霉素含量为霉变部位的10~50%。正常部位的苹果的展青霉素含量可能高达3毫克每公斤。这样看来,还是把已经霉变的水果都送进垃圾桶更保险。
  酒味果子,区别对待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外观有明显变化的烂果子,我们还经常碰到一些变味的水果。比如,放久的苹果散发出了酒味,还能不能吃?如果在外观上没有明显的异常,口感上还可以接受,本着节约的原则,还是可以吃的。因为,水果(特别是苹果)在长期储存过程中,可能因为缺氧,转而进行无氧呼吸,将苹果内部的糖类物质转化为酒精。于是,我们就闻到酒味了。
  这里还要同那些已经变软变黑发出酒味的苹果区别一下。因为,这种发酵的苹果上很可能存在其他有害的杂菌,这样的果子最好参照霉变果子处理。
  不同的烂果子要区别对待。那些因为碰撞和冷冻造成的烂果子,还是可以吃的。至于那些因为霉菌感染变质的果子,还是尽快送入垃圾箱吧!
  编辑/丁俊玲
其他文献
有些应用题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要求的数量,数量关系比较复杂、隐蔽,如果按照一般的解题思路,用分析法或综合法去分析推理,往往难以找出各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用假设法,将题中的某一个条件假设成已知条件,促使题目中隐蔽的数量关系变得明朗,复杂的条件变得单一,再与其他的已知条件配合,就能比较容易地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使问题顺利得到解决。      例1育红小学买来两筐橘子共220千克,取出甲筐的和乙筐的共5
摘要 小学数学课堂中常会出现超出教师预料的“意外发言”。对此,教师首先要认真倾听,准确把握学生言语表达的意思。其次要深入理解,挖掘学生言语表达的价值,变“意外”的发言为动态的教学资源。最后要积极应对,在巧妙点拨中促进精彩生成。  关键词 意外发言 倾听 理解 应对    面对课堂中学生“意外”发言,很多时候,教师采取了回避的处理方式。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教师课前钻研教材不深,教育智慧储备不够。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