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音乐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er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阶段音乐教学中,完成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提升是极为重要的,还有学生具备了核心素养能力,才有助于推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进步,教师首先应转变教学观念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及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并逐步强化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以此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掌握程度。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音乐;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5-0099-02
  【Abstract】In junior high school music teaching,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omplet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music. Only when students have the ability of core literacy can they help to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music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first change their teaching concepts,build good teaching content for students,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music ability through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core literacy And gradually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music aesthetic ability,so a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mastery of music.
  【Keywords】Core literacy;Junior high school music;Teaching methods
  隨着现阶段新课标的推动,教育行业中各学科都在积极推行教学观念的创新,从初始的核心素养构建,逐步细化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音乐学科中,核心素养组成部分可大致分为两类。其一,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音乐意识及音乐能力的培养,通过音乐技巧及思维的培养,逐步树立学生音乐学习与赏析能力。其二,通过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学生的音乐水平能够得到提升,从而促进音乐成绩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进行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应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性,为学生构建正确的音乐观点,逐步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现将具体措施综述如下:
  1.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受到诸多教师的认可。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必要的能力,且教师能够通过对能力的培养及,完成学生的学科素质水平的有效提升,且具备一定程度的自主思考能力及思维的发散性。
  而音乐作为历史悠久的艺术,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艺术思维进行启发,激发学生的艺术天赋,并帮助学生通过音乐提升对艺术的认知能力,逐步提升其审美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对音乐教学目的及组成部分的了解,引导学生完成音乐知识的学习,强化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对于学生而言,良好的音乐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其更好地完成音乐内容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音乐天赋得到发展。此外,通过音乐核心素养的构建,还能够帮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更深层次的领悟音乐中的内在思想及情感,通过对音乐的充分解析完成学生心灵的净化,为学生后续的音乐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音乐教学策略
  (1)丰富中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
  学生在初中阶段对音乐的接触相对较少,知识量也不足以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普遍停留于自身主观认知的程度,在对音乐进行品鉴的过程中,难以准确表达出其含义及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从基础知识进行学习,通过基础的乐理知识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养为基础目的,展开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在进行乐理知识学习时,往往会因其相对枯燥且抽象,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知识的吸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于实际教学内容与学生现阶段认知能力等综合情况进行教学方式的选择,以趣味化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完成乐理知识的讲解,避免学生因乏味可陈的教学内容产生厌倦情绪。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音乐核心素养的基础要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设计,并通过教学目的的构建帮助学生完成乐理知识的学习,为学生构建良好的音乐基础。
  (2)激发中学生独立学习音乐的意识
  在音乐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音乐赏析能力是学生在学习中必备的重要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着重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对自身传统教学观念进行正确的转变,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结构,融合学生音乐能力及个人表演兴趣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以趣味性较高的方式及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对初中阶段学生进行良好的兴趣引导,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并为学生构建良好的音乐自主学习意识。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审美的差异性,学生的学习及发展过程不同必然会导致其审美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音乐赏析的过程中学生的差异会以较为明显的方式进行展现。教师在面对学生差异时应对学生产生的错误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学生产生学习方向上的偏差。学生在喜好上对小众音乐较为重视时,教师也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爱好,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进行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及个性化审美的构建。   例如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喜爱的音乐种类或歌手选择音乐赏析的内容。教师可通过结合学生个人兴趣的方式,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兴趣进行有效融合,促使学生提升学习音乐的兴趣感,比如学生们喜欢听流行歌曲,教师则可以利用多媒体,网上搜索一些歌曲作为赏析的内容,在赏析过程中进行播放,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感,参与到音乐课堂学习中。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通过对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引领学生学会赏析音乐内容,学会创作音乐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如学习了某乐理知识后,让学生们组成不同的小组,6-8人为一组相互探讨,相互沟通,从而使其不同的思维意识碰撞出不同的创作想法,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促进,进一步促进学生音乐知识网络的构建,在这一教学方式的应用中,学生能够在对自身思维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进行培养的基础上,还能够强化自身音乐赏析能力,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良好发展。
  (3)加强中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基础乐理知识的掌握十分重要,但学生的实际表演能力同样不容小觑的。在课堂中教师若着重于基础知识的教学,会导致学生的音乐兴趣下降,对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也相对较差。故而,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良好的音乐实践,为学生预留充分的实践空间,使学生能够充分的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快乐,提升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升。
  首先,教师应在教学中深入贯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观念,为学生构建良好音乐基础的同时,通过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音乐的演唱或乐器的表演,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活动为学生构建正确的音乐价值观。在校园生活中,教师应通过对校方教学设施的充分运用,引导学生在相关活动中进行表演,且能够在空余时间中自主进行乐谱的编写等。其次,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自身教学方式的运用,致力于通过多元化教学为学生进行生动、活跃的教学过程,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讲解小提琴、琵琶、古琴等知识后,然后可让学生通过亲自弹奏的方式,掌握教师所提到的理论知识,明确理论技巧。除此之外,通过这种实践的方式,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快乐,可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学生们会积极的进行弹奏。教师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一个组别以演唱、配乐的方式将作品呈现给大家。让学生正确完成音乐的认知,促进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升。
  (4)培养中学生的音乐发散性思维,提高创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于现阶段教学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组织者及引导者的课堂结构。教师在教学中应着重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完成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强化学生音乐思维及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通过多种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避免学生思维产生一定程度的固化。在面对问题时,不同认知能力的学生能够产生不同的思想,教师面对问题的看待及处理方式相对学生而言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师在教学中应清楚认知思维的差异性,充分尊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避免学生在后续的教学中不愿进行自身观点的表达,影响学习效果。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阶段学生音乐能力的要求日益提升,在初中阶段为学生构建良好的音乐创造能力对学生而言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为学生进行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将生活中收集的音乐素材进行正确地运用,强化学生的創造性思维。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教学学生能够充分理解音乐创造性的重要性,逐渐完成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良好培养。
  在教学中完成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首先教师可通过现代新技术的应用为学生强化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学生在对音乐进行赏析的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对音乐中表达的情感及内涵进行思考,且对其表达方式及旋律的应用进行充分的解析。在教学中教师还应为学生构建良好的音乐批判能力,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及本质进行探索,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其次,教师应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人特质,进行自身音乐能力的拓展,以跟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教学内容逐层递进,与学生共同成长,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带动学生对音乐学科的认知,帮助学生将自身爱好融入到学习中,完成学生学习兴趣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及音乐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良好发展。
  (5)培养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自主意识
  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着重于课堂结构的构建,避免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被动学习的局面,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为学生从互联网中汲取知识,进行良好的基础奠定,并引导学生积极完成自身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在基础乐理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应用互联网的方式,提高自主音乐意识的培养,通过对音乐的欣赏验证掌握的理论知识,为学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在空余时间中积极完成自身能力的提升。教师可通过比赛、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身份完成知识的学习及讲解。比如当组织乐理知识的比赛,若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则可获得相应的鼓励,并得到相应的奖励,学生在比赛获得促进下,有了音乐学习的动力,从而愿意自主学习,推动音乐知识的进一步学习。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进行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为学生构建良好乐理知识的方式,奠定学生音乐学习基础,并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强化学生的音乐兴趣及音乐赏析能力,通过良好的教学设计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创造能力,逐步完成学生音乐能力及音乐核心素养的良好提升,为新时代人才进行正确的能力及兴趣培养。
  参考文献
  [1]罗秀梅.音乐核心素养在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策略探究[J].北方音乐,2019(14)
  [2]吴菁菁.以美施教以乐育人——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J].考试周刊,2019(18)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小学科学课程越来越引起高度的重视。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小学科学教师开展的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探究-研讨”教学法,该教学法的创始者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兰本达女士。“探究-研讨”教学法从字面意思上看很好理解,分别为“探究”与“研讨”这两个环节,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由教师正确引导,安排学生运用实物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期刊
摘 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构成,是以有组织的乐音构成艺术形象,以节奏和旋律展示其独特的美学,以此传递人的情感,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音乐课堂是高中课程中至关重要的课程,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与时俱进革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效率;策略;灵活
期刊
摘 要:音乐课堂在所有教育课堂中,是相当富有激情、充满活力的,并能给学习者带来快乐的一门学科。但是这种快乐并不会贯穿在课堂始终,对于音乐学习的实际应用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并不能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加有效、更加具有实用性,应该构建更加活跃、更加欢快、更具有应用性的多样化课堂。  关键词:小学音乐;打击乐器;应用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伴随时代不断发展以及进步,针对人才提出一些更高要求。如今,在新课改这一背景之下,强化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其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与探究能力十分重要。进行课堂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把知识教学与核心素养加以有效融合,这样才可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在对核心素养加以概述的基础上,对核心素养之下高中阶段数学教学相关的设计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
期刊
摘 要:课堂互动是促进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氛围的有效手段,但并非所有的互动都能发挥积极作用。形式化的互动容易固化学生思维,影响教学效率,不利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养成,应分析课堂互动中的问题,以合理的手段优化教学,提高学生主动性。本文先分析师生互动的作用,进而对当前课堂互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师生互动;作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期刊
摘 要:在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机械式的教学,在课堂上缺少互动性,而且在整个课堂中常常是老师在讲而学生在写。在教育工作不断创新的形势下,并且基于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在实施化学教学工作时,应注重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管理能力。对于高中生的化学学习,除了对基础知识加深记忆,还要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自我分析,只有不断地自我学习,才能提升自身的化学知识水平,提高自主学习管理能力。本文就如何
期刊
摘 要: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如何把合理、巧妙的教学设计与培养学生的素养结合起来?这都是作为语文老师在备课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设计;核心素养;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5-0089-02  【Abstract】The teaching design of Chinese c
期刊
摘 要:在体验式教学的科学指导下,能够营造和谐友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进行课堂学习,同时需要对学生自身的情感加以重视和关注,并合理设计体验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体验,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和思维等能力,进而保障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对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实践应用展开了详细的探讨,旨在不断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初中教学;道
期刊
摘 要:化学是初中科目中一个较难的学科,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与一定的记背基础。化学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特别对于以后选择理科的学生来说,初中是做好化学基础的关键时期。而目前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一些消极现象,需要引起教育者的重视。要通过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来带动化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现状;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当前,在新课程改革日益激烈的教育形势下,现代教育技术正在广泛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中,以实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科学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支持教育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课堂气氛,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提升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可以从多个方面,多角度的进行。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