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bj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体验式教学的科学指导下,能够营造和谐友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进行课堂学习,同时需要对学生自身的情感加以重视和关注,并合理设计体验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体验,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和思维等能力,进而保障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对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实践应用展开了详细的探讨,旨在不断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课;具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5-0093-02
  【Abstract】Under the scientific guidance of experiential teaching,we can create a harmonious and friendly classroom atmosphere,so that students can learn in a relaxed and happy mood. At the same time,we need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and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own emotions,and reasonably design experience situations to guide students to carry out self-experience,and constantly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independence,innovation and thinking,so as to ensure the moral and legal education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ourse managemen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experiential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oral and rule of law course,aiming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moral and rule of law course.
  【Keywords】Experiential teaching;Junior high school teaching;Moral and rule of law course;Specific application
  通過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合理应用,能够起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学习效率的重要作用。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教材内容合理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与计划,并设计合理的体验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和感悟。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进行友好的互动和交流,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体验,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通过体验情境的科学设置,能够让学生在情境中真正感悟和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难点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而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分析体验式教学的内涵与主要特征
  (1)体验式教学的具体内涵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通过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境或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通过合理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的一种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或者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合理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体验情境中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内容,进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综合道德素质,正是因为通过体验式教学的科学应用能够起到更加显著的教学效果,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作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
  (2)体验式教学的主要特征
  第一,实践性。
  体验式教学重点在于“体验”,只有让学生自己进行体验,才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才能真正深入理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知识点,所以实践性是体验式教学的主要特征之一。例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在学习《我与社会》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合理设置问题,如在参加社会生活的时候所产生的是什么样的感觉?在暑假期间有发生过什么事情能够与同学分享的?这些问题比较贴近学生的体验生活,能够让学生有感而发,并且能够获取更深层次的感悟和体验。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时,应清楚认识到实践性的重要意义,实现教学与实际生活的相互结合,准确把握让学生记忆犹新和影响深远的实践事件,不能以敷衍了事的事件进行教学,如此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第二,个体性。
  每个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及心理需求和自主精神等也会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作为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即使在面对同一件事情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能够有着不同的情感认知,由此可见体验的主要特点在于无法雷同和具有个体性。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合理设置:对于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你们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会喜欢校园生活/社会生活?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看法以及喜欢的理由,有些学生认为校园生活更好,原因是可以跟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学习和玩乐,有些学生则是认为社会生活更好,主要是觉得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悟到社会生活中的残酷之处,以及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社会生活中的不美好之处,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为建设美好社会贡献个人的力量。   第三,双重性。
  每个人在面对某些事情的时候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主要分为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这也是充分体现出了双重性的特征,实际上指的是体验存在着消极和积极这两种属性,积极的体验能够起到激励学生的重要作用,当学生遇到困难时,通过积极的体验能够让学生精神受到鼓舞,促使学生能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困难;而消极的体验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沮丧感和无力感,这对学生的正常学习和心理状态容易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体验,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进行情感体验。另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体验过程中进行观察和评价,并认真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有着消极体验的时候应当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2.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措施
  (1)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与学生进行和谐有效的互动和沟通,详细掌握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重要事件或是关键问题,并结合所了解的详细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通过运用体验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感受,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遵守规则》部分的知识内容时,首先根据如何维护规则这部分教学内容进行设计,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社会上不遵守规则的相关图片和新闻事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与分析这些事件和图片,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发表对不遵守规则事情的看法,可以让学生思考和分析有效改变这种情况的具体方案,有些学生提出的方案主要是:在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寻求专业工作人员進行批评和处理;有些学生所提出的方案是:我会告诉他们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其次鼓励全体学生围绕“你的方案是什么?”进行讨论和分析,并组织学生根据这些方案进行模拟表演,也就是根据方案创设体验情境,使学生在进行体验过程中能够明白在规劝别人遵守规则的时候需要讲究沟通技巧,在提醒别人这样做不对的时候需要做到有礼有节,而不是以强硬刻薄的态度提醒别人,只会起到事与愿违的规劝效果。通过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合理应用,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置体验情境,能够让学生清楚掌握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并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做到自觉遵守、维护和改进规则,也就是在遇到不遵守规则的事情勇于面对和规劝,以及树立自觉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的精神意识,进而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2)加强教材内容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用心感悟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存在紧密的联系,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进行体验和感悟,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重难点知识。因此作为教师,可以采取合理的方法加强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用心感悟和理解,并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深入感悟和掌握课程知识,勇敢地表达和讲述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我创造认知,从而不断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整体效果。
  例如在讲解《敬畏生命》相关知识的时候,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一些图片,如清明祭祖的图片,5.12人们寄托哀思和献上花篮的视频等,同时还有通过微纪录片和最新的新闻事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新闻事件,进而使学生产生对崇高生命的敬畏之心和敬佩之情。接着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和分享个人经历的空间与机会,通过播放植物、动物和人类的相关照片,通过观看和思考这些敬畏生命的招聘有效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植物、动物和人类都有着坚强的生命力,以及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各种生命都有顽强不息和努力生存的伟大精神,使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感悟生命至上和珍爱生命的思想内涵。
  (3)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互结合,引导学生遵守法律法规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精力旺盛和不服从管教的叛逆时期,作为教师应当严格教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和学习,同时也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在学习《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单元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的环节:生活中有经历过被抢钱的情况以及处理方式,通过学生的积极发言可以知道大概有15.3%的学生存在被抢钱的经历,总体来说处理方式主要是有:第一,先交钱顺利脱身后寻求家长和老师的帮助;第二,当时先交完钱,事后找认识的人报复回去;第三,交完钱后没有声张也没有寻求帮助。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这几种处理方式进行分析和思考,能够知道第一种方式是最合理的,既保护了自己还能够借助大人的力量对不法行为进行法律制裁;第二种方式最不可取的,生活在法治社会严禁以暴制暴的事情发生,不能以违法犯罪的方法去解决抢钱这种不法行为,作为青少年应当做到遵守法律法规,并学会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理权益;第三种处理方式只会犯罪分子变本加厉,在遇到这种情况应当确保自己顺利脱身后进行依法维权。如此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学习法律知识、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权益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作为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教学和指导,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严格遵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合理发挥和利用教学体验式教学的应用优势,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合理应用体验式教学,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合理设计体验情境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不仅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起到升华学生思想情感的重要作用,进而有助于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勇.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0)
  [2]周昭玲.体验式教学促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外交流,2017(18)
  [3]沈秀芝.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体验式教学的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7(34)
其他文献
摘 要:节气时令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生产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绘本都以节气时令为素材来展开内容设计,由于绘本中的内容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利用这些绘本来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学,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节气时令等的全面认识,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对生活的观察,促进学生美术创作能力的不断提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节气时令美术绘本的
期刊
摘 要:情感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理解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在诸多学科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从小学开始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在对培养学生积极的审美情感乃至日后的“三观”的形成,都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在课堂实践活动中落实能够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使学生能动地融入到课堂实践活动当中,绽放出精彩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全面进步与成长,教育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中课程不只是理论知识,还是学生生活经验、实践活动的综合,将学生自我建构过程视为获取知识过程。新课程要环境、学生、教材、教师有机统一,教学情境、师生关系、知识体系共同构成教书育人生态系统,以学生个性化、和谐性成长为核心理念并加强教改。本文在新课程下探析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以助推初中化学课程稳健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化学;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小学科学课程越来越引起高度的重视。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小学科学教师开展的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探究-研讨”教学法,该教学法的创始者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兰本达女士。“探究-研讨”教学法从字面意思上看很好理解,分别为“探究”与“研讨”这两个环节,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由教师正确引导,安排学生运用实物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期刊
摘 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构成,是以有组织的乐音构成艺术形象,以节奏和旋律展示其独特的美学,以此传递人的情感,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音乐课堂是高中课程中至关重要的课程,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与时俱进革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效率;策略;灵活
期刊
摘 要:音乐课堂在所有教育课堂中,是相当富有激情、充满活力的,并能给学习者带来快乐的一门学科。但是这种快乐并不会贯穿在课堂始终,对于音乐学习的实际应用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并不能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加有效、更加具有实用性,应该构建更加活跃、更加欢快、更具有应用性的多样化课堂。  关键词:小学音乐;打击乐器;应用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伴随时代不断发展以及进步,针对人才提出一些更高要求。如今,在新课改这一背景之下,强化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其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与探究能力十分重要。进行课堂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把知识教学与核心素养加以有效融合,这样才可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在对核心素养加以概述的基础上,对核心素养之下高中阶段数学教学相关的设计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
期刊
摘 要:课堂互动是促进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氛围的有效手段,但并非所有的互动都能发挥积极作用。形式化的互动容易固化学生思维,影响教学效率,不利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养成,应分析课堂互动中的问题,以合理的手段优化教学,提高学生主动性。本文先分析师生互动的作用,进而对当前课堂互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师生互动;作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期刊
摘 要:在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机械式的教学,在课堂上缺少互动性,而且在整个课堂中常常是老师在讲而学生在写。在教育工作不断创新的形势下,并且基于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在实施化学教学工作时,应注重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管理能力。对于高中生的化学学习,除了对基础知识加深记忆,还要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自我分析,只有不断地自我学习,才能提升自身的化学知识水平,提高自主学习管理能力。本文就如何
期刊
摘 要: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如何把合理、巧妙的教学设计与培养学生的素养结合起来?这都是作为语文老师在备课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设计;核心素养;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5-0089-02  【Abstract】The teaching design of Chinese 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