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巧设“埋伏”,学生自然“发现”--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学片段与反思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f2l3x4j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巧设“埋伏”,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学科认知,形成数学思想方法,最终有所“发现”,真正习得数学知识。
其他文献
上课铃响了,语文老师进了教室。可奇怪的是,她并没有讲课,而是拿出两本教科书,神秘地说:“同学们,我们来做个实验吧!”  “好啊!”同学们欢呼雀跃,十分期待。  只見老师把两本书翻开,并将两本书的内页如洗牌一般交错在一起。两本书重叠在一起之后,老师笑眯眯地说:“有哪个同学能把这两本书拉开?”同学们都积极举手,跃跃欲试。  拉开两本书而已,这有什么难的呢?小罗同学第一个上台,她兴奋地接过了两本书,可是
1.图的基本要求(1)图应主题明确,具有进一步说明和补充文字的功能,可用于强调事物的性状或参数变化的总体趋势,或者提供实证。图的内容不要与正文文字、表格内容重复。图的性质应与资料性质匹配。(2)图应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图文或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为保持图的自明性,图中使用的缩略语应有注释.且图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需与正文一致。(3)图随文排时,一般排印在相应正文段落之后,即先见文字后见图。(4)中文版期刊图题、图例及图内其他文字说明应该使用中文,也可以中、英文对照,但不宜仅使用英
俗话说,气大伤身,中医也讲,怒伤肝。不仅如此,近期美国弗雷明翰州立大学的研究小组,发表在《实验心理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报告认为,人在生气时还会增加对错误的记忆,容易被虚假和错误的信息所迷惑和欺骗。  研究人员招募79名参与者进行了一项实验,参与者先观看了一部电影的8分钟节选,之后被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采用不规范的语言,即杂乱无章、不得要领,甚至不当的语言,进行愤怒的诱导,使参与者生气并产生愤怒;另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5例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常规组(32例)和研究组(33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MDA、SOD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改良Rankin’s量表(m RS)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MDA、SOD水平,NIHSS及m
通过苹果树腐烂病拮抗放线菌的筛选与鉴定实验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和鉴定技术,提升学生微生物学实验能力和数据整理分析能力,同时树立学生生物防治理念,激发学生对微生物实验浓厚的兴趣。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护理需求,评价社区护理门诊干预对患者授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3月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社区糖尿病门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情况,包括患者授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情绪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情况等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刊执行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参考文献表采用顺序编码制,即参考文献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从[1]开始编号,以后按自然顺序顺排。所有参考文献表中的文献在正文中都要标出。文献类型和文献载体标识代码如表1所示。
依据学生原有认知创设一系列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分析解释自由组合现象,运用模拟实验设法求证,深化学生知识运用、迁移能力,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性、思维的逻辑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基于第一性原理,模拟分析了Ni、Te的掺杂对CoSb3热电材料能带和态密度的影响。计算得出其带隙值由0.350 eV减小至0.199 eV,带隙值减小使其热电性能提高。对比各原子的态密度发现,掺杂后样品呈现N型半导体的性质。采用固相反应法,在600℃、40 MPa条件下,通过热压烧结制备了In填充的In0.3Co4-xNixSb12-yTey系热电材料。结果表明,制备的In<
个人阅读史写作需要开掘记忆世界中那些具体的阅读情境和阅读经验,带有浓厚的个人生命气息;同时,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必须保持相当大的自由度,在中外诸多文本、在当下和历史、在现实和记忆、在个人和外部世界之间自由穿梭,因而眼光、学识与才情缺一不可,平庸的作家,一般不敢轻易尝试。在我有限的阅读经验中,最吸引人的个人阅读史写作是博尔赫斯的《私人藏书》、卡尔维诺的《为什么读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