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2
自新课改以来,能买到的与新课程改革配套的练习题较少,加之教材中个别习题的表述和问点与教材正文内容之间的跨度偏大,市场上的习题教辅资源往往偏难、偏繁、偏旧,出现了学生“一学就会、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现象。鉴于此笔者对黔西南州贞丰中学部分师生对习题课时的认识进行了调查研究。
经过访谈,教师们对习题课的认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68.8%的教师开展习题课,对典型例题的挑选和讲解都做了专门的备课,也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然而有少数教师在习题课上满堂灌,几乎每一次教学中都有习题讲解,甚至于用大量的教学课时进行习题讲解,只追求学生会做题,会考试,未对题目进行挑选。根据访谈调查得知:有94. 9%的教师和61.3%的学生认为新课程有关的习题太少。只有20%的教师和35.3%的学生认为现有的练习题能帮助你较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由于学生的考试成绩是每个学校对教师的重要考核之一,因此每个教师都非常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对习题课的教学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对教师的访谈中,甚至于有教师认为搞实验探究不如多讲解习题,不论题目是偏难偏繁还是偏旧,一律都搞“题海战术”。在深入课堂听课时也发现了这一现象:教师往往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习题的讲解上面,出现这种情况,是学校至上而下对新课程认识的不充分,没有彻底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
1、优化习题教学
对于习题教学的处理,应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要关注习题教学,不能将习题课简单处理成练习课,更不能搞“题海战术”,要培养学生将新知识运用到习题的分析和解答中的迁移能力,以及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新课程评价所倡导的,也是中学化学教育评价的趋势。
在习题课中应注意激活反馈,提高课堂效率。所谓激活反馈, 一是指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提高效率。二是指把课堂练习的形式激活, 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巩固和运用知识。激活练习形式是激活思维的基础。如何激活练习形式呢? 根据初中生求新、求趣、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 在设计练习形式时引入开放式练习题,如一题多解、一解多题,开展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竞赛, 小组间开展做化学接力赛题,趣味性化学游戏练习,化学小论文演讲,启发思维的探究性练习,联系生产、生活的研究性练习,家庭小实验设计展示。让学生把产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当作一件趣事和乐事。课堂教学还应注意讲练结合,适中的课堂练习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实施教学反馈的一种好方法,还可以暴露出他们知识接受上的错误和漏洞,经过讲评更正,可使学生准确、完善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25]。
其次,教师要对习题教辅资源进行筛选,选择难度适合、考查点适合的题目,真正做到因教施材,不要让习题牵绊教师的教学,更不要因为习题教学而花费大量的课时,以致于总是在赶进度[26]。市面上有的教辅习题质量较差,挂着新课程配套资源的字样,内容却是原来教辅资料的简单重组,教师要根据学生来选择教辅资料,在某些班级中,教师按照新课程进行教学后,学生不会做教辅中的习题,教师不是对习题进行筛选,而是将习题中涉及到的内容(新课程中不作基本要求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大量补充,这是不倡导的错误做法。
2、优化作业的设计
作业是课程与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的布置与设计,体现了教育者的教学思想与教育机智,表现了对受教育者的深刻认识。新的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对作业有新的认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作业观。“温故而知新”,传统作业在“温故”方面的作用不可否认,但也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传统作业往往是专家学者或教师根据课堂讲授的重点、难点编排的,不管设计得多么巧妙,多么富有启发性,体现的都只是专家或教师的智慧和创造性。这样的作业训练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延续,其师生关系仍是一种工程师和建筑工人的关系。而新课程环境下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如何按照图纸盖房子,更应该锻炼学生设计出自己作品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工程师”[27]。作者通过问卷和访谈对贞丰中学化学作业的量和形式进行了调查:
在调查中得知有56.8%的学生认为习题作业多,做不完。作业的设计必须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有利于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有利于让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有利于每个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前人对各所中小学作业形式进行过很多调查,结果如图13所示:
笔者也对贞丰中学进行了作业形式的调查,见下表:
经调查得知,贞丰中学作业形式主要来源于书本或教参上的题目,新课程理念下化学作业的优化设计和实施在实际教学操作中还不完善,有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对作业情景的设计、作业的难度和数量的把握有困难;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教师如何去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本质;开放性作业的设计形式与考试模式脱轨造成的学生可能在考试中分数的下降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和研究。本文的论述还有很多不成熟、有待于推敲的地方,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一定保持高涨的研究热情,继续探索钻研,日臻完善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论与优化设计作业形式的实践工作,为培养新时代栋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自新课改以来,能买到的与新课程改革配套的练习题较少,加之教材中个别习题的表述和问点与教材正文内容之间的跨度偏大,市场上的习题教辅资源往往偏难、偏繁、偏旧,出现了学生“一学就会、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现象。鉴于此笔者对黔西南州贞丰中学部分师生对习题课时的认识进行了调查研究。
经过访谈,教师们对习题课的认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68.8%的教师开展习题课,对典型例题的挑选和讲解都做了专门的备课,也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然而有少数教师在习题课上满堂灌,几乎每一次教学中都有习题讲解,甚至于用大量的教学课时进行习题讲解,只追求学生会做题,会考试,未对题目进行挑选。根据访谈调查得知:有94. 9%的教师和61.3%的学生认为新课程有关的习题太少。只有20%的教师和35.3%的学生认为现有的练习题能帮助你较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由于学生的考试成绩是每个学校对教师的重要考核之一,因此每个教师都非常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对习题课的教学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对教师的访谈中,甚至于有教师认为搞实验探究不如多讲解习题,不论题目是偏难偏繁还是偏旧,一律都搞“题海战术”。在深入课堂听课时也发现了这一现象:教师往往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习题的讲解上面,出现这种情况,是学校至上而下对新课程认识的不充分,没有彻底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
1、优化习题教学
对于习题教学的处理,应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要关注习题教学,不能将习题课简单处理成练习课,更不能搞“题海战术”,要培养学生将新知识运用到习题的分析和解答中的迁移能力,以及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新课程评价所倡导的,也是中学化学教育评价的趋势。
在习题课中应注意激活反馈,提高课堂效率。所谓激活反馈, 一是指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提高效率。二是指把课堂练习的形式激活, 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巩固和运用知识。激活练习形式是激活思维的基础。如何激活练习形式呢? 根据初中生求新、求趣、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 在设计练习形式时引入开放式练习题,如一题多解、一解多题,开展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竞赛, 小组间开展做化学接力赛题,趣味性化学游戏练习,化学小论文演讲,启发思维的探究性练习,联系生产、生活的研究性练习,家庭小实验设计展示。让学生把产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当作一件趣事和乐事。课堂教学还应注意讲练结合,适中的课堂练习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实施教学反馈的一种好方法,还可以暴露出他们知识接受上的错误和漏洞,经过讲评更正,可使学生准确、完善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25]。
其次,教师要对习题教辅资源进行筛选,选择难度适合、考查点适合的题目,真正做到因教施材,不要让习题牵绊教师的教学,更不要因为习题教学而花费大量的课时,以致于总是在赶进度[26]。市面上有的教辅习题质量较差,挂着新课程配套资源的字样,内容却是原来教辅资料的简单重组,教师要根据学生来选择教辅资料,在某些班级中,教师按照新课程进行教学后,学生不会做教辅中的习题,教师不是对习题进行筛选,而是将习题中涉及到的内容(新课程中不作基本要求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大量补充,这是不倡导的错误做法。
2、优化作业的设计
作业是课程与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的布置与设计,体现了教育者的教学思想与教育机智,表现了对受教育者的深刻认识。新的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对作业有新的认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作业观。“温故而知新”,传统作业在“温故”方面的作用不可否认,但也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传统作业往往是专家学者或教师根据课堂讲授的重点、难点编排的,不管设计得多么巧妙,多么富有启发性,体现的都只是专家或教师的智慧和创造性。这样的作业训练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延续,其师生关系仍是一种工程师和建筑工人的关系。而新课程环境下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如何按照图纸盖房子,更应该锻炼学生设计出自己作品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工程师”[27]。作者通过问卷和访谈对贞丰中学化学作业的量和形式进行了调查:
在调查中得知有56.8%的学生认为习题作业多,做不完。作业的设计必须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有利于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有利于让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有利于每个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前人对各所中小学作业形式进行过很多调查,结果如图13所示:
笔者也对贞丰中学进行了作业形式的调查,见下表:
经调查得知,贞丰中学作业形式主要来源于书本或教参上的题目,新课程理念下化学作业的优化设计和实施在实际教学操作中还不完善,有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对作业情景的设计、作业的难度和数量的把握有困难;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教师如何去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本质;开放性作业的设计形式与考试模式脱轨造成的学生可能在考试中分数的下降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和研究。本文的论述还有很多不成熟、有待于推敲的地方,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一定保持高涨的研究热情,继续探索钻研,日臻完善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论与优化设计作业形式的实践工作,为培养新时代栋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