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的“建构”与“解构”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654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赏诗歌需要鉴赏者有敏锐的感知能力,良好的文学素养,丰富的人生阅历,但是现在的高中生阅历浅,读书少,虽然积累了一点诗歌鉴赏的术语,却常常只会机械地乱贴标签。他们的生活更是与那个真正诗意的年代相去太远,所以常常对诗中的意境误解、乱解。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在教学中常常努力去帮助他们营建一个体系,希望他们懂得知人论世,懂得常见意象的含义,懂得古诗的表现手法等等,目的是帮助他们“建构”一个诗歌鉴赏的知识库,让他们能够跨越自身以及时代带来的隔阂,顺利进入美丽的诗歌殿堂。但最后我发现:这样“建构”的诗歌殿堂是美丽的空中楼阁,虚幻缥缈,学生依旧是一个“游客”,而不是“画中人”。
  学校的校本教材《文学苏州》中有一首唐寅的《把酒对月歌》,这首诗浅显易懂,单独教学没什么深度可挖掘,我特意选择在上完《(史记)选读》的《渔夫》《屈原列传》《太史公白序》后上这首诗。我把唐寅放在以屈原、司马迁为代表的这一群人中看,他们都是遭遇了人生大困厄的人,是在大困厄前思考过“生存还是死亡”的人。屈原为什么选择死,司马迁、唐寅为什么选择生?因为他们都是追寻梦想的人!屈原的梦想是楚国的强大,楚国亡,他必死,正因为他死了,他才伟大。司马迁、唐寅的梦想是留下自己生存的证明,即使受辱,即使被冤,活着才有实现梦想的可能。偷生和赴死一样伟大!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我希望学生能把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发生1+1>2的“化学反应”。让学生懂得结合作者的经历和社会背景来读作品,并且让他们体会到由于作者经历的相似,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也会相似。课堂讨论进行得很顺利,由于在上前面的课文时,我已经有意识地引导过,在结论的得出上也没有多大困难。
  可是我一直有一点遗憾:学生的某些发言给我一种空谈的感觉。他们没有强烈的意识去结合《把酒对月歌》以及补充的《桃花庵歌》中的具体诗句,来分析支持自己的观点,有些发言谈的不是诗,是人。他们把生动的诗句扔在一边,无限地从诗人的经历上挖掘素材,发言不可谓不精彩,可是不从文本出发的发言再精彩,还是让人觉得不接地气。
  高二除了《(史记)选读》外,《唐诗宋词选读》是另一本重要的选修课本。为了让他们更容易发现诗句的妙处,我提醒学生注意诗词中的表现手法:拟人、比喻、夸张、借代、对比、衬托、想象、联想……特别注意一些特征性词语写色彩的,写时间的,写数字的……特别的动词、形容词……
  总觉得这下他们的鉴赏能力该突飞猛进了,可是由于一下子接触到大量的诗歌鉴赏“专业技巧”,学生一下子觉得自己似懂非懂的理解,有了可表达的词语,因此兴奋之余,开始乱用:分析诗句时,他们让每一个名词都成为意象,每一句诗都硬找一个到多个表现手法。结果诗句被他们解剖得“鲜血淋淋”。
  直到听了我校老教师徐老师上的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忽然有一股清泉流过我迷茫的神思。徐老师在预习中布置了一个任务:以诗人的口吻,用描述性的语言再现诗歌情境。高明之处就在“诗人的口吻”和“描述性的语言”上。我们也会要求学生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解释诗句,我们也一直抱怨学生解释诗句太过粗糙,不到位。徐老师的两个暗示:“诗人的口吻”提醒学生把自己代人意境,身临其境地去体会;“描述性的语言”要求学生不是像做文言翻译那样去字字落实诗句,而是要描绘!一描绘诗句立刻多姿多彩、摇曳生姿起来,一描绘诗句立刻晦明变化、多愁善感起来。于是这堂课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让解不开的春愁可感可知,伸手可及。
  我以往的教学太过于重视“术”的指导,而忘了“道”的熏陶。从知人论世到意象手法,我总想教给学生方法技巧,去帮他们建构一个诗歌鉴赏的体系,以为这样就能帮他们走进诗歌,其实这个过程应该是反过来的。学生有一个明净纯真的心灵,他们对千古以来人类的美好感情有天生的敏感,当然由于他们的稚嫩,他们会浅薄,但只有当他们在一次次的阅读中入了境,移了情,真正用“心”读了诗歌,真正成为了“画中人”,才会产生积淀,这是一种通过感受而得到的浸润。只有有了积淀,才能体会到方法技巧的妙处,方法技巧才能被他们融会贯通,而不再是死板的标签。读诗没有捷径。
  在《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中,我宁肯什么都不讲,也要学生去用“心”读诗。要求他们展开想象联想,进入诗境,徜徉遨游,与那些伟大的灵魂对话,并且把自己的点滴理解与体会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达出来。不长的时间,在上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时,我就收获了惊喜。这首词不容易懂,上阕写景,看似平淡,但学生却解读出了波澜。学生在进入诗境后,在发言中谈到:诗人在开头营造了一幅壮阔的秋景图,这是给人物设置一个背景,目的是慷慨生悲,用天地的辽阔壮丽衬托个人的渺小。然后就自然引出了“愁”,这些山和水只是为了“献愁供恨”,用了拟人手法,把人物的情感投射到了景物上。然后人物出现,在黄昏的楼头,在鸿雁的悲鸣中,我们看到了游子孤独的身影,看到他看吴钩、拍栏杆的动作,于是他内心无法排遣、无处倾诉的孤独不用说就让人能感觉到。诗人从景写起,不但写了人物身形上的孤独,更刻画出了人物精神上的孤独。
  这是多么高明的鉴赏,这是多么鲜活的解读,这是多么可爱的知音! “解构”了“术”的束缚,才能筑成通衢大道。只有当鉴赏者完全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中忘了方法技巧,才能真正读得到诗歌的美。就像太极拳,无招胜有招。有招即有所待,无招才无所待,无所待才能游于无穷。
其他文献
人具有生产、消费、文化、生态的本质属性,这要求我们在经济社会中,必须满足居民的这几个方面的本质需求,提供好的物质产品、文化产品和生态产品,保障居民对这些产品的需求,
《西方经济学》是教育部审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财经类院校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但是,由于财经类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思维方式偏重感性、实践经历不足,并且西方经
目的了解沈阳市大专院校学生肺结核疫情,为加强大专院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8年沈阳市30所大专院校学生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a来30所
目的:探讨胃Dieulafoy病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胃Dieulafoy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内镜检查确诊18例,手术确诊4例,血管造影确诊1例。13例首次内镜
随着时代的发展 ,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封闭的、传统的德育方法在当今社会面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谈话作为德育的重要方法 ,运用最为经常和广泛。然而 ,在实际谈话时 ,教师
3年多前,也就是2008年底,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到访伦敦经济学院,向一干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没人意识到危机的到来?后来,她又给英格兰银行行长打电话,问了同一个问题。于是,英国人文和社会科学院召集顶尖专家专题研讨,以回复女王陛下的询问。后来,这些专家给女王的答复是,有一件事每个人都忽视了,那就是系统性风险(Systemic Risk)。  这是一个极具反讽性的回答,一大批最聪明的人竟然不
大家都知道世上既有天才,也有“笨蛋”,那到底靠什么来判定呢?这时便有了智商的概念,那“智商”是如何测出来的呢?这就要求助于心理测量学了。今天我们就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心
发达国家是在完成工业化以后实行信息化的,而我国则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就出现了信息化问题。随着以汽车行业为代表的工业产业的技术改革加快,“两化”融合切入点将得到一步突破。尤其是在工业4.0时代,实现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的高度集成,引领制造时代的新思维。  如今,中国汽车产业将驶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通道,技术标准、工作流程、专业人才、新商业模式都将面临着全面挑战。2014年11月28日,《汽车科技》带着这些思索
美术是一种源于生活的艺术形式,是生活实践与生产相结合的结果。在目前的中职学校教育中,对于专业美术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主要是由于美术教学不仅可以培养个人的艺
摘 要:反馈又称回馈,是现代科学技术理论的基本概念之一。注重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及时反馈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反馈效应;高中教学;效率  心理学家赫洛克曾经做过一个有名的心理学实验,他把接受实验的对象划分成4个同样的小组,要求各组完成相应任务。每次任务完成之后都能得到较为客观的激励和表扬的是第一组,“激励组”;每次任务完成后都会被挑出各种问题受到严厉训斥的是第二组,“训斥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