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效性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li2010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物理学科来说,科学探究性学习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比较理想的一个载体,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者用能有效地激起问题的事物或现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实验、收集资料、查找证据、提出假设、求证假说……通过交流甚至辩论,学生不仅能扩展知识,加深理解,而且提高推理和批判性的思考能力,通过真正的“做”科学,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掌握思维方法和正确的态度,所以,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凸现科学探究的教学方式,使之成为新课程物理教学的一大亮点,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物理科学探究正在逐步向前发展,通过实践,不少教师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物理科学探究在很多的学校受重视程度不够,难以得到深入实施,究其原因,传统的教学思维和因科学探究中许多新观点的形成,是阻碍物理科学探究的根源。
  如何在现有条件下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效性是我们教师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兴趣,诱发探究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因此,在教学中,应设法激趣,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而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把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如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教学时,提前一天布置学生在家寻找一些能够发声的简单物体,如木片、梳子、铃铛、音叉、鼓、纸哨、笔套、橡皮筋、纸盒等,并把它们带到课堂;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摆弄这些器具并使其发声,学生用敲、拨、拉、吹、弹、摇、拍等方法,都使物体发出了声音,这样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声音的世界”,由此进行“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情景导人,然后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物理探究角色,学生通过看、听、摸,动手做各种发声的实验,然后再经学生讨论,老师点拨,得出物理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了解这一规律后,还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物理走向生活”,如让学生用手触摸自己讲话时的喉咙振动,观察和解释蝉鸣现象等。
  
  二、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便于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他们在科学探究中去体验、去学习、去感悟,从而真正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在愉快而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基本技能,如在学习“光的折射”一节时,我为每一名学生分发了一烧杯热水(热水的水雾可用于显示光在空气中的光路),一只激光手电筒,一张硬白纸片,一只空塑料杯,一只长吸管等,让学生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反射的基础上,结合自习,自主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得到的结论比平时单纯由老师演示得出的结论要好得多,学生探究实验后的总结交流中,共提出了这样一些有意义的探究结论:1.光线在水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改变传播方向,且偏向法线;3.增大入射角,折射角也随着增大;4.光从空气中垂直射向水中时,不改变光的传播方向;5.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且偏离法线;6.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时候,没有光线进入空气;7.光斜射到空杯底某点,慢慢加水后,光斑的位置发生了偏移;8.斜插入水中的吸管看上去向上弯折了;9.竖直放的吸管从上面看上去在水中的部分好像变短了,而从旁边看过去,好像变粗了……
  真是不探究不知道,相信学生们在经过了这样的活动过程后所获得的知识,一定会比通过常规的学习方式所获得的有质的升华,再如研究“怎样利用磁场获得电流”时,我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学生提出:感应电流的有无与磁场强弱有关,与磁场方向有关,与电路是否闭合有关,与闭合电路在磁场中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有关,与闭合电路在磁场中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有关,与闭合电路在磁场中的面积大小有关,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有关,在判断猜想正确与否的途径上,学生采用做实验、读课本、查资料、问老师等多种方法,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思维活跃,可见,具有开放性教育环境是保证探究式学习的重要前提,有了这种环境,才能造就勇于探索、富于创造性的新人,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给学生提供一种宽松、活泼的学习情境:允许学生打断老师的讲话或对老师的观点提出批评,随时讲出自己的探究体会或好的解题思想方法;容忍那些与众不同、行为古怪、有独创性的学生;鼓励学生指出老师的不足,修正老师的错误,战胜老师,超越老师;有计划提出问题,有意识地设计错误,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创设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氛围。
  
  三、摆正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重视引导。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教师要摆正角色,正确引导学生,不要把学生当成“容器”强行灌输,进行“填鸭式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但又不能改“填鸭式教学”为“全方位放权”,把课堂全权交给学生,自己去当“观众”,沦为“放羊式”教学,初中学生由于心理和生理的特点,自主学习能力差,若把课堂全部交给学生,最终会导致课堂混乱,学生收获少,不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所以教师一定要摆正角色,是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转变成引导者和促进者,成功地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近科学,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学会观察、实验的学习方法,真正使课堂“活而不乱”,能灵活地处理课堂中突发的疑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与教案,既放得开又收得拢,有效地创设课堂教学的新境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同时,我们还要从实际出发,努力推进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把学生真正培养成具有科学素质的人,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重视引导,教给学生独立学习、研究。自行获取知识的方法,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起到了“授之以渔”的作用,此外,在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教育,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控制变量法,研究“电压”的类比法,研究“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的推理法,研究“力的概念”的归纳法,另外,实验、观察、假说、比较、尝试、模型、理想化、抓主要因素等都是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结合具体学习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上述研究方法的教育,是给学生一把金钥匙,是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前提。
  
  四、注重生活实际,培养探究能力
  
  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相当密切,我们要学会将
其他文献
主要介绍混凝式间接空冷、表面式间接空冷和直接空冷的冷却原理和工作特点,同时将这三种冷却方式从运行、性能、投资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鄂政发[2019]21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
只要在阅读方面时尚一点的年轻人大多数都知道台湾漫画家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这本只是用了几十张精美的手绘插画、只有几千字的短诗编成的小书,何以轻易地俘获了国内一大
当环保开始介入印刷行业,水性油墨以其独有的环保特点突显而出,水墨对柔性包装市场已产生巨大的影响。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又称微型教学,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运用教育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方法。根据微格教学的系统模式,在教师的实践应用中,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组织理论学习。  对被确定的受训教师开设有关微格教学理论的课程,指导教师学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分类、教材分析、教学技能分类、观察课堂方法、教学评价方法等教育教学理论。  第二
在高等数学的《级数》教学中,应采用创新方法,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正> 从2000年开始,教育部提出了学生减负的要求,中小学教材随之在定价、版本及内容上逐步分批地或全部地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和改动。2001年,随着减负的进一步落实及注重学生素
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常常会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所谓数学方法就是以数学为工具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即用数学语言表达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经过推导、运算与分析,以形成解释、判断和预言的方法.数学线性函数y=kx b,k为斜率,而非线性函数中则有k=ΔyΔx来表示斜率.在物理学中也叫变化率,如:v=ΔxΔt,a=ΔvΔt,E=ΔΦΔd,F=ΔEkΔx,r=ΔUΔI等.下面几例是通过分析斜率来解决物理问题
网点相关信息检测是胶印质量检测和控制中的重要数据,直接关系到印刷质量检测的精度。本文主要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胶印印版网点的进行检测和比较。主要利用最大类间方差法、K均值算法、迭代阈值算法以及基于遗传算法的分割技术,通过不同算法对网点扩大结果进行比较,并计算网点的圆形度、中心坐标等信息。
中学历史教育不但要求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同时还要进行文化史教育。但如今中学的历史教育存在严重问题,文化史部分在历史课中的地位显得无足轻重,这部分的教学同时又是大多数历史老师的“软肋”。究其原因,主要有:  (1)这种课知识面太宽太深,教学时不好把握。面对学生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再也没有了政治、军事、经济史内容的那种游刃有余的感觉,让我们去解释一些相当专业的问题又有点勉为其难,比如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