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匆忙跨省赶考艺考是高考的捷径吗

来源 :电影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又是一年的艺术专业报考热。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成千上万的考生和家长在各个艺术院校之间奔波、赶考,“艺考热”如火如荼,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
  近10年来,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每年都在增加。特别是近两年,很多省市的艺考生数量都在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
  在北京,电影学院门前壮观的报考人潮成为京城一景。在杭州,上万人排队报考中国美术学院。在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招收数百人的考试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考生。为了提高“命中率”,许多考生同时报考十几所高校,考试如同赶场。
  “艺考热”何以持续升温?是由于艺术类院校的扩招,还是艺术专业对文化课成绩的要求相对较低,抑或是文艺和文艺明星的日渐活跃让考生对成为明星有了更多期待。可能,三者兼而有之。
  在艺术专业报考热中,确有部分考生是在圆自己的艺术梦,但也有不少人是在随大流,甚至有部分考生把报考艺术专业当作高考捷径。本来是以培养艺术人才为目的的考试却被附加了太多的功利因素,这是导致“艺考热”不断升温的原因之一。
  上世纪80年代之前,全国只有十几所艺术院校。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增加,全国一千余所普通高校中已有七百余所高校设立艺术专业,艺术院校达到三十多所。艺术院校的不断扩招,也吸引了许多文化课成绩一般的学生选择报考。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长有钱让孩子学艺术了,有艺术才华的人多了,人们对影视艺术有了更多的需求,加之近年各类艺术院校涌现出的大批家喻户晓的明星,成为众多青年人的追求,这也是导致“艺考热”连年火爆的另外一个原因。
  与“艺考热”持续升温相对应的,是艺术院校及专业录取比例的水涨船高,尽管艺术院校扩招、录取分数偏低,考生要面对的是艺术专业录取比例远远低于其他专业的现实。而其大学毕业后,还将面对就业相对较难的问题。
  其实,随着“艺考热”的加剧,近几年艺术专业入学难度已不低于一般专业,把报考艺术院校或专业作为“高考捷径”,在现实中将很难实现。从近两年全国艺术院校录取分数看,其对文化课成绩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考生过了专业考试后,文化课考试成绩高低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可见,艺术类考生的文化素质正在提高,而且今后还有逐年提高的趋势。从高考录取率看,目前艺考类的录取比例已经低于普通文、理科,认为艺术高考相对容易的观点已成历史。
  “艺考”已经从捷径变成了独木桥。对此,考生和家长都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来源:北京高考网)
  
  艺考路艰辛不好走?专业课文化课缺一不可
  
  近年来,艺术类专业招生报考持续升温,各地报考艺术类考生人数持续增长,全国艺术类专业报考规模已经超过百万人。每年被录取的艺术考生也达到了20万人以上。艺术报考可谓是越来越火爆。全国各地高校也纷纷开设艺术类专业,现已有700 余所高校招收艺术类考生。
  接待高考考生和家长咨询时,每年都发现有很多人由于对高校招生政策不了解,混淆了艺术类招生和艺术特长生两类不同形式的招生。
  艺术类招生与艺术特长生是完全不同的两类高考招生,招生办法、招收专业都各自独立,毫不相干。艺术类招生是艺术类高校和普通高校设置的艺术类专业的招生,学生入学后学习相关艺术专业;艺术特长生是普通高校的非艺术类专业根据校园文艺生活需要招收的部分具有某方面艺术特长的考生,考生入学后学习所报考的普通专业(非艺术类专业),即考生凭借自身所具备的某些特殊艺术才能通过高校的测试,在录取时享受一定程度的降分录取优惠。
  
  考生要先过专业课考试关
  
  教育部规定:所有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都要参加专业考试,专业考试包括招生院校自行组织和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组织两种形式。所有按艺术类招生的专业,录取的考生必须通过相应的专业考试。
  因此,艺术类考生要参加两次考试,一次是专业课考试,一次是普通高考文化课考试,这也是艺术类专业不同于一般专业的最大特点。考生首先要参加专业考试,合格后方可作为艺术类考生参加高考(文化课考试)。一般情况下,设置有艺术类专业的高校从去年年底开始陆续公布招生简章,包括专业课报名考试时间、录取政策等内容,考生自今年年初开始陆续参加各高校组织的艺术类专业课考试。通过了学校的专业课考试后,招生学校会寄发给考生专业合格证,考生凭此证在各省市招生部门指定的时间报名参加文化课高考,填报志愿时还可兼报其他非艺术类专业。
  
  文化课分数线如何确定
  
  教育部规定31所艺术院校可自行划定本校艺术类专业本、专科(高职)文化考试录取控制分数线,划定的分数线要在录取前报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备案并通过本校招生网站向社会公布。
  除31所艺术院校外,其他招生院校对考生的文化考试成绩要求,按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划定的艺术类专业本、专科(高职)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艺术类专业本科录取控制线不低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第二批次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60% ,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可根据招生院校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安排的招生计划数和考生的考试成绩,综合考虑后确定。
  
  学校自定录取规则
  
  与一般专业不同的是,艺术类专业的录取规则是招生学校自定录取规则,即使一所学校内不同专业间录取规则也各有不同。
  这是因为不同门类的艺术专业特点不同,无法按照绝对一致的标准选拔考生。大致有以下几种录取规则:在文化课成绩达到分数线的考生中按照专业课成绩排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在专业课成绩合格的考生中按照文化课成绩排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将文化课成绩、专业课考试成绩累计后按照考生排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把文化课成绩、专业课考试成绩各自乘以不同的系数后再累计排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其中既有注重文化课成绩的,也有注重专业课成绩的)。
  对此,考生要在报考前详细了解,再根据自身艺术水平和文化课成绩选择报考院校和专业。
  
  艺术类招生有哪些本科专业
  
  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艺术类属于二级学科门类,包含在一级学科门类文学大类中。艺术类本科专业有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绘画、雕塑、美术学、艺术设计学、舞蹈学、舞蹈编导、戏剧学、表演、导演、戏剧影视文学、摄影、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等20个。
  
  全国年报考人数超百万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艺术类人才需求的增加,全国各地的高校纷纷开设艺术类专业,艺术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在全国2000余所高校中已有700 余所高校设立艺术类专业。除了独立设置的31所艺术类本科院校外,许多综合性大学也设立了艺术学院,甚至一些民办高校也纷纷设立艺术类高职专业。近几年全国艺术类专业招生人数迅速增长,全国艺术类专业的招生总量超过20万人。据估计,最近两年全国每年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总数都在百万人以上。
  (来源:网络)
  
  掌握考场游戏规则?你就是艺考赢家
  
  艺考门类繁多,种类齐全,本文不能一一穷尽,即使兼论概说,也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嫌。但是差不多所有的考生几乎都存在一个问题:对自己身份定位不明显,不能够服从考场规则。
  回答更专业。 2007年中国传媒大学文艺编导专业艺术类考试,当主考官问某考生最喜爱的作家时,该考生迅速做出回答:郭敬明、江南和蔡骏。该考生最后未被录取。这是为何呢?北京电影学院一位教授道出了这类回答被“枪毙”的原因:作为一个即将成为出版人、新闻工作者的名校大学生,文学审美品位直接决定了你在今后工作道路上的成就,喜欢看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与恐怖小说,这无可厚非,但是在考场上,考官更看重的是一个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且希望这个学生能够比其他学生拥有更好的审美眼光,因为自从他入校以后,他不再是一个业余读者,而是一个专业人士。
  考场的游戏规则就是考生、试卷和考官的关系。在很多时候,“说真话”往往会适得其反,个人爱好与今后的职业实际上是不同的两条路子。如何让自己显得更专业、更职业,成为了诸多艺考学生在面试场上头疼的大问题。
  穿着大方得体。正如前文所述,日常生活审美化,艺术家走向了大众,但是考场有着考场的严肃性。头发染成五颜六色,穿着千奇百怪的服饰,打着舌环、鼻环,还有的把烟夹在耳朵上,更有甚者一副港台腔……“没进学校,还真以为自己是明星了!”一位多次参加中国传媒大学面试的主考官曾对笔者说,这种盲目标新立异的学生,往往是老教授们最反感的对象。
  在这里,需要告诉考生的是,考场、求职面试穿正装,这是国际惯例,也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而且我们国家的高校并不是培养明星的演艺学校,虽然鼓励学生在各个领域成才,但“造星”并不是我国高校的育人准则。我国艺术类高校或高校的艺术专业是培养“新闻工作者”、“文艺工作者”、“艺术理论工作者”与“文艺教育工作者”的地方,培养的是造福社会、传承艺术,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的建设者,而不是标新立异,自我膨胀的流行明星。尤其是对于考官而言,他们作为严谨治学的大学教授,更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踏实求学,日后择机有所发展,而不是一味以怪为美,追求出名。
  笔试规范而严肃。随着文化多元化的进入,千奇百怪的“火星文”,莫名其妙、语序混乱的“梨花体”,甚至盲目煽情、语言颓废空洞的“青春网络文学”不断充斥着青年人尤其是高中生的阅读视野。久而久之,走上考场的他们,也将这些莫名其妙的文学、文字形式带入了考场。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这类答卷判为零分,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高校更是将充斥着“火星文”、“梨花体”的作品直接“打入冷宫”。
  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多元化,这无可厚非,但是考生若是将这类审美表现带入到考场,就不妥了。试卷不是网上聊天,不是自己的博客,而是一次严肃的问答。考生要充分地换位思考:自己的信息能否被考官所接受?考官能否认可自己的答卷?如果一味盲目追求新奇特,那么吃亏的显然是自己。
  考生是什么?是走入考场、以自己的表现获得考官遴选的人。哪怕你之前再有名,出版再多的唱片,哪怕你之前曾在社会更为广阔的舞台上拥有很多的掌声,考场上你就是考生。出过唱片、演过电视的“超女”黄雅莉当年因为在艺考中表现不佳,而被中国传媒大学的音乐学专业所淘汰。
  考场拥有考场自身的游戏规则,走进考场,就要服从于这个游戏规则。
  (来源:网络)
  
  北京电影学院:艺考文化课分数越来越重要
  
  每年春节尚未结束,各地的考生和家长就怀揣着对艺术的热爱,远道而来参加各类艺术院校的专业考试,因此,每年的二三月份,都形成了社会、媒体上广泛讨论的“艺考”现象。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从前被视为生活奢侈品的艺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需要,因此,热爱艺术、学习艺术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一位来自山东农村的考生说:原来我以为艺术离我很遥远,但是后来发现,我身边很多同学都在学习美术、音乐、表演或者舞蹈,我突然感到身边都是艺术,我也被感染了,我觉得连观察生活的视角都有了很大改变,我的学习成绩挺好的,这回我也想来到电影学院参加摄影系的考试。而考生家长说: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各家都有能力提供给孩子们一些艺术方面的培养,孩子自己也喜欢,我们带着孩子来参加考试,不是说非要孩子成为另一个赵薇或章子怡,而是觉得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艺术,具备这样的能力,艺术考试等于是多了一条升学通道,来电影学院进行一次尝试,就当是一次考试锻炼,即使没有考上,就当是一次很好的心理素质的锻炼吧。现在高考和就业的竞争都很大,没有一技之长很难就业。艺术院校的很多专业都是社会需求比较大的,我们也希望孩子掌握一门技术。
  正是因为考生和家长们的需求,使得报考艺术院校的考生逐年增多,而电影学院因为较高的知名度和众多星光璀灿的校友,更是成为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学院深知,生源是学院生存、发展的基础,招生工作是学院培养合格专业人才的根本。如何吸引高质量生源,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专业考试方式选拔到高质量、高素质人才,如何通过监督机制促进招生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是学院更多研究探讨的课题。近些年来,北京电影学院生源素质越来越好,许多艺术中专的优秀学生都来报考北京电影学院。近几年在全国的报名人数大幅增加,为选拔优质人才提供更充足的生源基础。在学院近年的本科生招生中,文化素质有着显著的提高,绝大多数考生都是来自各地的一中、二中等重点中学的文艺骨干、宣传干部;还有近1/3考生来自艺术中专,如舞蹈学院附中、民族大学附中、中央美院附中、北京工艺美术学校等艺术学校,入学前就有相当的专业基础。
  从近三年录取本科生分数段分部情况分析:2006年文化课成绩在400分以上的共计220人,占录取总数的71.2%;2007年文化课成绩在400分以上的共计273人,占录取总数的79.1%;2008年文化课成绩在400分以上的共计280人,占录取总数的81.2%。数据表明,近几年来,学院各专业(方向)文化课录取分数线有明显提高,而且500—600分段甚至更高分数段的考生数目在持继增长。体现出报考电影学院的考生的文化素质逐年提高,也体现出社会整体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以及人们对文化艺术产业有了更加科学、理性的认识。
  从录取分数线角度分析:2004年北京电影学院本科新生录取共258人,文化考试平均分438.3分;2005年本科新生录取共343人,北京电影学院录取文化考试平均分422.12分;2006年本科新生录取共309人,北京电影学院录取文化考试平均分439.12分,分别超过当年北京市艺术类本科录取分数线的1.6倍,1.7倍和1.5倍,基本与北京市二本分数线持平。
  而2007年本科新生录取共351人,文化考试平均分457.23分,2008年本科新生录取共351人,文化考试平均分460.16分。其中摄影系的多媒体影像创作方向从2006年到2008年连续三年文化课平均成绩都在577分左右。优良的生源,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培养合格影视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近几年来,各专业(方向)文化课录取分数线的明显提高,表明报考艺术院校不再是文化成绩不好的考生的专利,与其相反,从事艺术行业更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专业成绩录取比例的角度分析:在北京电影学院2009年招生考试中,单纯看专业成绩录取的艺术类专业正在减少。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电影剧作方向,文化考试成绩要求须达到北京市本科第二批录取分数线后,按专业考试成绩占录取总分数60%,文化考试成绩占录取总分数40%综合排序,择优录取。而以往只要求达到学院分数线,按专业考试成绩排队录取的录音艺术方向和音乐录音方向,文化考试成绩在今年被要求达到北京市本科二批的调档分数线。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影视广告导演方向在今年,按50%的比例折算后再加上专业课的成绩,排队录取。此外,北京电影学院在今年按照高考成绩录取的专业也从去年的7个增加到今年的9个,其中包括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影视文化与传播方向、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影视媒体理论方向,摄影专业的多媒体影像创作方向,摄影专业的图片摄影方向和商业摄影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影视管理方向和文化经纪人方向,动画专业的电脑动画方向和游戏设计方向。考生尤其要注意的是,今年摄影专业多媒体影像创作方向的考生高考成绩必须达到一本线。
  今年摄影专业多媒体影像创作方向的考生高考成绩必须达到一本线。
  近年来,学院各专业在招生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考核办法,把以往单一的招生专业考试与今后的培养目标、关注毕业生动态和全方位分析、考察应试心理及综合素质结合起来,多渠道探讨考试形式,确保生源的质量。比如,关注已毕业的学生,回顾培养全过程,总结选拔优秀生源应侧重的考察点。在已毕业的学生中,尤其着重对那些作品多、出成绩的毕业生进行调查、了解,结合他们在校学习期间培养的全过程,了解他们在艺术感觉、学习能力、专业精神、兴趣阅历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方面的优势。根据考察考生上述方面的潜质,对今后艺术考试的内容和考试方式设计进行改革。
  
  2009年新高考艺考“开战”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停招新生,上海确定高招艺术类统考合格线,中国传媒大学2月7日开始报名……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里时,2009年这场高考大战的序幕因为艺考提前拉开了,一批批身怀艺术梦的考生,成了牛年里最勤奋的赶考者。
  
  我拿青春赌“艺考”:每年考生几十万
  
  竞争惨烈,花费巨大,学费高企,前途难测……每年,参加艺术类高考的学生及其家长都被折磨得痛苦不堪,像西绪弗斯推着巨石上山。有人比喻“艺考难”,这是比高考“独木桥”还要难走的一条“蜀道” ……
  
  录取率100:1 挤爆艺考路究竟为哪般
  
  “艺考”培训 圆了谁的梦
  一边是“艺术人才饱和”的权威言论,一边是“100:1”的惊人录取率,虽然今年的“艺考”略有降温,但全国仍有200万考生踏上这条独木桥——
  
  挤爆艺考路 究竟为哪般
  北京两所著名艺术类院校表演系的招生今年依然火爆,北京电影学院将从报名的6000人中选择30人,中央戏剧学院将从6000人中选择50人,进入三试的幸运儿正在北京等待最后的消息。而不久,南方艺术表演重镇——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招生的大幕也将拉开。
  在每年三月这个艺术高考的“忙月”,美术、音乐、表演、编导等艺术类专业的招生都吸引了数以百万的“追梦人”,北京、上海、成都等艺术高校聚居地,往往出现“全家总动员”的壮观景象。而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窘境却是不争的事实,人们不禁要问:挤爆艺考路,究竟为哪般?
  黎曼从去年8月开始一直“漂”在北京准备油画专业的艺术考试。她租住在北医三院家属楼,而这幢家属楼里还住着至少10个来北京“赶场”的艺考生。“每年2、3月,是艺术高考的专业考试时间。”黎曼说。
  近些年,除了本来就有的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老牌著名高校之外,各地的综合性大学也纷纷开设艺术专业,艺术教育规模急剧扩大。据统计,近10年来全国开设设计艺术类专业的院校猛增到近1400所。目前名目繁杂的艺术考试主要分为三类,一类以表演专业为代表,这类考试因传说中的“神秘性”,最受大众关注;一类是美术专业,在艺术考试中几乎占据了统治地位;第三类是播音主持、编导、戏剧文学等专业,对艺术基础要求相对较低。
  据统计,2009年全国参加艺术考试人数相比去年有所减少,但仍将达到200万左右。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艺考的录取率已逐渐低于普通高校的录取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并未改变。再加上今年紧张的就业形势,让更多家长希望孩子进入名牌大学的艺术专业,艺考竞争将更为激烈。
  
   “艺考”——进名牌大学的捷径?
  “6小时油画培训班课程,2小时文化课复习”,这是黎曼每天的备考时间表。她的文化课成绩一般能达到300分,在普通高考里能否达到专科分数线还是个疑问。但在艺考生里,这个成绩却处于中上水平。只要她艺考发挥出色,考上名牌大学“希望特别大”。
  “我们的目标就是冲着中央美院、清华美院来的”,据黎曼介绍,班级里的同学在艺考报名时,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同一所学校里报几个不同的相近专业,比如选择清华美院的油画专业和美术设计专业,另外一种方式则受到更多艺考生的推崇:报名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比如同时报考清华美院和中央美院的产品设计专业。“第二种方法更节省时间,提高录取命中率。”黎曼说。
  过恩均是北京朝阳区一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他参加了2009年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编导专业的艺术考试。他告诉笔者,他并不怎么关心艺考形势,“报名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参加考试的会有多少人”,报名之后,即使知道报名人数太多,那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据笔者了解,像过恩均、黎曼这样的大部分“90后”艺考生,对艺考形势都抱着“无知者无畏”的态度,“我们目前的任务就是考上大学”。
   “参加艺考的一部分学生的确是出于对艺术的热爱,绝大部分则是因为参加普通高考的成绩欠佳,希望通过艺术考试跨过高考独木桥。”刘望说。他今年28岁,参加过2次“艺考”,5年前毕业于北京某著名院校电视编导系。
  刘望来自山东某小县城,他当年的文化课成绩加起来不足300分,山东又是高考大省,“若不是参加了艺术考试,我可能连大学都上不了”。在大学毕业之后,刘望专职“揽私活儿”拍DV。据他透露,他原来的拍片起步价是3000元,因受经济危机影响,调整到目前的2000元。“一个片子大约拍一周吧。”提到他在山东本地的一些中学同学,“没考上大学的,中学毕业后当了普通工人,一个月几百块钱。”
  北京朝阳区某艺术考试职业培训学校的沈老师告诉笔者,他执教的美术班一共60个学生,“单单凭文化成绩,绝大多数很难进入普通高校,没学历,以后出路就成问题。”
  北京西城区一位姓张的家长认为,就目前来说,成绩不好的孩子通过艺术考试进入大学,是一条捷径。“大多数艺术生若走普通高考的路,得到的学历肯定不如现在的好,能否找到满意的工作就成了问题。”
  
  梦想——“高投入低产出”中坚持?
  美术考生林林的家长李女士算了一笔账,除了学画画必要的水彩、铅笔、纸张等,单单林林双休日上培训班的费用一个月就要2000元,另外,补习文化课的家教每小时50元。“一个月加起来起码4000多吧。”让薪水不高的李女士发愁的,还有以后大学四年的学费,以及另外的专业投入。
  黎曼参加的培训班在北京郊区,月制3000元,半年制12000元。班里的30多个高三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中,20个孩子选择了集中住宿,“一个月大概4000多元”。黎曼和其他租住民房的同学则“一个月大概6000多元。”
  沈老师表示,即使投入甚大,还是有家长争先恐后带着孩子来北京参加艺术考试。来自浙江的家长刘女士,带着学钢琴的女儿,租住在甘家口的居民楼里,“一个月租金2500元,往返京、杭机票3000元,还有水电费、伙食费等”,但刘女士乐观地认为,只要女儿能顺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毕业之后,付出的高额投入就能得到回报。
  刘望认为,参加艺术高考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行为,“竞争太激烈,只有少数人才能梦想成真。”
  北京电影学院每年以红地毯方式公布复试名单,不少落败的考生泪洒当场。近日,3100多人中脱颖而出的541名考生,进入北影表演系三试,争夺200个入围名额,而最后只有75人才能真正圆梦。
   “艺考投入的财力甚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回报。”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美术设计系的张琦岳透露,他4年前参加两次艺术考试,花费将近7000多元,在毕业将近一年之后,“才把钱赚回来”。
  专家指出,参加艺术考试的考生一般都带着艺术热情,但未必所有的艺术考生都适合走这条路,加上参加“艺考”必然需要大量的时间、金钱投入,学生必须想明白是否真的喜欢艺术、适合艺术才去挤这座“独木桥”。
  
  失业——没有出路还要“艺考”?
  四十平米大的半旧房间,一台高内存台式电脑,石灰墙壁上乱七八糟的梵高式涂鸦,这是“北漂”周礼在北京海淀区学院路的暂栖地。这幢楼龄20多年,外表呈现灰黑色的居民楼里聚居着十几个和周礼同属“80后”的“艺漂”。
  周礼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高职班,依靠个人“揽私活儿”拍小片子生存,“说好听点,我们是soho一族,说白了,就是待业青年。”周礼坦言,“吃两顿,饿一顿”是“艺漂”们的日常生存状态,像他这样的“艺漂”在北京至少有上千人。
  大型高校BBS水木社区曾热议过“艺漂”生存边缘化的问题,ID为lovely的网友表示,她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舞蹈编导系,经历了一段“失业”状态后,最后选择在一个小广告公司当普通文员。
  Lovely的真名叫张幻幻,她坦言,她们年级一个班大约20个人,但因为就业困难,最后能够从事本专业的不到5个,“最好的就是在电视台当当舞美”,其余不是做自由职业者,就是做着和专业不相关的事情。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黎光在2009年度电影学院招生通讯中表示,面对就业形势,艺术类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并不一定都从事艺术工作,艺术院校普遍存在“隐形就业”现象。
  百度贴吧“艺术生”专版中关于《地方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问卷最新数据显示,55%的被调查者从事的都是和艺术专业无关的工作,2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自由职业的“艺漂”状态。同时,80%的被调查者认为艺术专业就业形势相对严峻。
  据了解,以山东省为例,去年其一般专业有效就业率不足50%,甚至多数维持在20%上下,艺术类尤其是美术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是用“惨淡”来形容,部分高校的美术类专业就业率很难达到10%,有的高校美术类学生就业率为零。
  应届生网职业顾问小林表示,因为艺术生就业的形势艰难,70%的艺术生在毕业选择职业时,关注更多的并不是专业相关问题,“希望更多的艺术考生在关注就业形势后,再选择投身艺术高考”。
  王黎光认为,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生活中大部分人却并不是去做数学家的,学习数学只是在于培养人的思维结构和逻辑能力。同理,艺术院校的学生选择经商或是自主创业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生活的磨练,能为他们以后的艺术创作积累更多的阅历。
   “艺考”培训 圆了谁的梦?“高分速成”惹争议,专家呼吁对这一暴利产业加以规范
  刚刚从北京赶来的艺考生李文文上周参加了上海戏剧学院影视戏剧文学专业的考试。据悉,上戏本科招生中的影视戏剧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和媒体创意三个专业率先于上戏华山路校区开考,报考学生近1000人。
  尽管报考人数比往年略有下降,但“艺考”培训生意却依然十分红火。每年二、三月,北京、上海等艺术院校的门口会聚集着各路培训机构的“托儿”,他们见人就塞各类印刷品,“艺术类考试三十天速成”,“名师教学,保你过关”等广告语赫然在目。
  
  “艺考”培训商机无限
  刘青来自陕西,梦想是考上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从去年12月开始,她一直在北京某职业培训机构接受表演班特训,三个月花去将近2万元。“结果还是没能进入复试。”刘青显得十分沮丧。
  笔者走访7个艺术考试类培训班发现,考生参加培训的月花费在3000到5000元不等。北京海淀区一位职业培训机构的周老师透露,全职培训师身份会给他带来每月将近3万元的收入。“我们这里是公司制,如果是私人经营,收入将更可观。”周老师说。
  据业内人士透露,北京至少有相关注册培训机构300多家,上海培训机构在200家左右。至于私人以家教模式经营或未注册的培训班,更是多如牛毛。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艺术高校招生网站的不显眼处,往往也有一些培训机构的网站链接。针对是否付费“联营”的疑问,周老师告诉笔者,一些培训机构本身就是高校的产业,而一般专业的培训机构,也都会和学校保持“良好沟通”,“其他问题,不好说”。
  
  “高分速成”误导考生
  据曾任教于北京吉利大学现代艺术设计学院的张琦岳介绍,艺术类考试一般分为专业考试与文化考试,大多属于高考前的“提前招生”范畴。艺术考试范畴非常繁杂,包括表演、声乐、美术、编导等专业,其中美术是一大头。单纯就美术专业来说,参加培训班“高分速成”基本上不可能,“突击培训,只适用于有一段时间荒废画画的考生,最多也就是锦上添花。”
  上海戏剧学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考官认为,至少表演系的考生没必要参加培训班,理由很简单:考生是否适合表演系,是否适合娱乐圈,在他走进考场的瞬间,考官心中就“有谱”了。“我做考官这么多年,能不能走艺术这条路,看的是天赋”,他认为,一般来说,考官是通过感受考生的“气场”来决定取舍的。
  但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周洲持不同意见。她透露,类似播音主持、编导、表演等专业的艺术考试内容,无非是演讲、小品、朗诵之类,并不需要雄厚的专业基础。考生只要自身素质不是特别差,都可以通过培训班来学习技巧。
  某网站“艺术考试”专版的随机小调查结果显示,不管突击培训是否奏效,占样本量80%的艺术考生都会选择去参加培训班。“考生都有从众心理。”张琦岳这样解释。
  
  提高素养岂能靠应试
  在专家眼里,培训班是艺术考试产业链中必然会有的一环。正是因为市场需求的上升,才使得“艺考”培训班年年火爆。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当今社会比较浮躁,艺术高考出人才快,考生今后容易一夜成名,出现“趋之若鹜”现象在所难免。当然,参加艺考的学生也不乏真正热爱艺术的青年,但在投身艺考之前,应该先衡量下自己的条件,例如外表、性格、思想等,而不是试图通过突击培训来达到应付考试的目的。
  以《车逝》一片在韩国釜山电影节获得“亚洲电影之窗”大奖的新锐导演书亚表示,在一定程度上,培训班有利于艺术技巧的普及,这本身是一种好现象。但是,艺术一般主要靠考生自己的审美和天赋。培训班浓厚的“应试教育”痕迹,并不能给艺术素质的提高提供很大的帮助。
  笔者在北京电影学院的2009年招生通讯中看到,学校明确表示将减少单纯看专业成绩录取的艺术类专业,而按照高考成绩录取的专业则将从去年的7个增加到今年的9个。这意味着“艺考”培训班的专业市场将逐年受到限制,艺术院校招生向文化课成绩倾斜的趋势,可能直接影响“艺考”市场资源的分配机制。
  而专家也指出,如何对艺考培训班这一暴利产业加以规范,帮助真正热爱艺术、适合艺术的考生走上求学之路,是有关方面应该深入思索的问题。
  导演、社会学家、表演系老师透视“艺考”怪现象——这是一场选秀,你适合吗?
  随着艺术考试的大热,艺术考试的功利性、公平性,是否任何人都适合去挤这一座“独木桥”,艺术生毕业后面临的就业问题,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为此走访了四位相关人士,分别是1991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毕业、现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陆绍阳副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获得韩国釜山电影节“亚洲电影之窗”大奖的新锐导演书亚,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导演表演系讲师刘硕。
  
  为名利而来,一定走不远
  书亚:艺术考试“一窝蜂”是一种正常现象。这主要由三种情况造成,一是考生喜欢艺术但并不了解,片面地以为这项职业特别光鲜,因此纷纷参加考试。二是50%以上的考生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够好,在老师、家长的建议下,走上艺术考试这条路。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家长从事艺术方面的职业,刚好有这个路子可以给考生提供方便。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从事艺术主要靠的是自己的审美和天赋。
  刘硕:不排除有些考生,比如表演专业、播音专业的孩子,是怀揣着五颜六色的“明星梦”参加考试的。他们可能认为学了这个专业,就可以像一些演员、主持人一样家喻户晓。事实上,这需要你的资质、你的努力,当然还有机遇,总之是很多元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前辈的成功也是不能复制的。
  一直以来,家长陪着孩子来考试,全家齐上阵的现象屡见不鲜,家长比孩子还着急、还紧张,这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家长除了对孩子生活上的照顾之外,还应该根据自己对孩子的了解,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艺术类考试、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
  陆绍阳:我当年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的时候,大概是80多个人中最后录取了,竞争非常激烈。据我了解,近年来艺术考试的竞争激烈度应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艺术考试的淘汰率非常高,任何时候任何环节,竞争无处不在,考生应该有心理准备,保持平常心,没有录取是常态。
  艺术让人有机会开始一种新的生活,让人生变得更丰富。但是,如果考生并不热爱艺术,只是为了名利而来,那么就一定走不远。艺术道路上的发展和才情、运气、身体状况有关,但热爱是第一位的。
  
  “一窝蜂”赶考中透着浮躁
  书亚:“一考定终身”,填鸭式教育使很多无法考上好院校的学生选择走艺术考试的路子。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社会上一直有一种顽固观念,沿袭旧时代的观念,孩子怎么都不能学艺术,这不是正道。然而到了八、九十年代,社会环境使艺术热情高涨,学生追求理想主义,对艺术抱着纯粹的前所未有的热情。社会流行文化和观念的变化,学艺术的人往往受到名利场的影响,带着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迷茫。如此状况,自然造就了价值的全面贬值,社会的全面浮躁。
  夏学銮:社会流动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艺术考试”正是社会实现流动的一种方式。家长投资,寄希望于孩子,希望通过孩子参加考试、毕业后获得丰厚经济收入,改善、改变家庭的社会地位。但值得注意的是,艺术类高考类似于“选秀”,淘汰率非常高,付出不一定能得到回报。而且,并不是人人都能当艺术家,对不适合搞艺术的孩子,赶鸭子上架是不对的,要给他们自主选择其他专业的机会。
  
  “被动失业”和“自主择业”的两难
  书亚:艺术考生选择自由职业是被迫的,是改变自己初衷的选择。比如,我们班以前的同学大多数都从事了和本专业无关的职业,是社会的就业形势使艺术生改变了从事本职业的初衷。
  刘硕:现在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艺术类学生不好找工作。我认为,这样的说法既不准确也不负责任,对学生来说,主要看你的目标、你的愿望是什么,你的想法是不是切合实际。
  比如你是学导演的,大部分人不太可能一毕业就做导演。做导演除了需要努力、需要机会之外,还需要一个时间的积累,也就是你的阅历、经验不断地丰富。那么在你还不能当导演的时候,你可以先找一份工作先干着,毕竟生存还是第一位的。有些学生非电影不拍,非要在北京呆着哪怕漂着,那找不到工作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陆绍阳:艺术类毕业生完全可以凭他们的特长在社会上立足,不需要体制来保障。在刚刚离校的时候,必然有一个积累期,保持平常心,只要一步一个脚印走,是完全可以闯出一条自己的路的。
  夏学銮:政府做了大量工作,支持创业园区建设,解决艺术类学生的就业问题。艺术类专业应该多学点其他的应用技能,这样可以在本专业无法就业时,迅速找到工作。
  
  过来人谈经验 选报专业勿盲目
  李晓雨是2006级中央美术学院学生,她参加过两次艺考,“第一次是因为报考中国画专业,但其实我的风格并不符合中国画严谨的大家风范”。第二年艺考,李晓雨找准自己的特点:灵活的笔法,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报考了北京理工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的设计专业,并被两所学校同时录取。
   “选报专业,在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之外,更要清楚自己的特质适合什么专业。适合是最重要的。”李晓雨说。
  
  慎重选择培训班
  陈爽2003年以高分进入中国传媒大学编导专业,他表示,选择培训班要慎重。比如以编导班为例,教师职责在于教授应试技巧,剔除考生面试中的软肋,培养学生以语言、眼神以及肢体动作与考官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因此,培训班教师的素质十分重要,由“草台班子”组成的培训班反而容易把考生教坏。
  
  警惕“中介”骗局
  “塞钱是最不值得的。”上海戏剧学院的刘坤表示,他有一位同学曾经想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听信传言,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了一个所谓毕业于北影,与招生负责人非常熟悉的圈内人,最后连初试都没过。后来,他们多方打听到,这个“圈内人”是专职以社会“中介人”的作用骗钱的,像这样的骗子在艺术考试中屡见不鲜。
  
  文化课不能“短腿”
  北京某职业培训机构沈老师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叫小夏。去年,小夏在专业考试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自认为进入清华美院没什么问题。但却因为文化课成绩不佳而落选。
  “过分注重专业课,忽视文化课成绩在艺术考生中的现象非常多。”沈老师认为,专业考试和文化考试是走入艺术名校的两条腿,万万不能“短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艺术院校更加注重考生的文化素质,因此,艺术考生在准备专业课的同时,“咬紧”文化课成绩。
  
  拿艺术当“干粮”
  网友zara在网上论坛上感叹,艺考热持续高烧,众多赴汤蹈火的考生,其动力来源不是对艺术的天赋和热爱,目标并不是为艺术献身,而是看中了艺术专业对文化课成绩要求较低的“好处”,他们想争取先跨进大学的门槛,这样就能为将来保住一个饭碗。
  
  隐形就业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黎光在2009年招生通讯中表示,诸多艺术院校存在学生“隐形就业”的情况。个别同学毕业后从事看似与艺术无关的职业,也是很正常的。这就像基础教育中的数学教育一样,生活中大部分人都不是要去做数学家的,而数学却能培养人的思维结构和逻辑能力。所以,不必要求毕业生去做什么,能做好任何一件事,学校都会为他们感到无上荣光。
  
  北生南移
  北京电影学院2009年度导演系停招,导致考生赶赴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甚至上海戏剧学院报考相关专业,形成了浩浩荡荡的“长征”大军。网友把此现象戏称为“北生南移”,即北方的考生跑到南方来参加考试。
  
  多校考霸
  今年有一名考生被称为“艺术类考生的考霸”,他填报了60所院校,平均每天考一所大学,前期的各项投入就达到20万元。
  招生专家认为,考生到底应报考多少所艺术院校其实很难说清,但考生深思后再选择高校是必要的,毕竟考生盲目应考既无意义地放大了艺考的“盘子”,还增加了自己的经济压力。
  
  潜规则
  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副院长钱态表示,所谓的“艺考潜规则”在一定范围内的确存在,但是,大多数艺术类院校依然是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依才录取”。他认为,艺术院校教师私自收学生、开办考前辅导班,和“托熟人”“找关系”形成的社会“考试中介”是“艺考潜规则”的两大基本方式。(撰稿周凯莉)
  
  艺考肩负两代人梦想 娱乐圈成名需付出更多
  近日,北京两所著名艺术类院校表演系的招生考试进入了最后阶段,北电将从报名的6000人中选择30人,中戏将从6000人中选择50人。进入三试的幸运儿正在北京等待最后的消息。
  今年,从北京体育大学退学的李月报考中央戏剧学院。1978年,她的父亲也曾来到北京参加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考试,不过落榜了。李月希望能考上表演系,帮爸爸完成心愿。
  
  国家运动员退学考表演
  李月从小就学艺术体操。2006年,高三毕业的她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作为国家运动员,北京体育大学直接录取了她,为求保险,北电进了三试的李月还是选择北京体育大学的竞技健美操专业。上大学期间,李月经常有机会参加演出,内心对表演的渴望日渐强烈,“我觉得自己还是更适合学表演,于是就想退学再考北电和中戏”。
  退学重考,面临的压力远比应届生或落榜复读生要大得多,李月的决定遭到身边很多人反对,“当时我们的系主任也劝我不要退学,说要演戏不一定非得考中戏和北电,他还跟我说赵文卓就是学体育的,他可以介绍我们认识,看能不能有机会让我拍戏。”而在众多反对声中,来自李月爸爸的反对最强烈也最复杂。
  
  父亲也曾报考中戏
  李月告诉记者,其实她的爸爸也曾经报考过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我爸以前是唱样板戏的。刚恢复高考那一年参加了中戏的考试,当时他和丛珊在一个考场。但是那一年中戏只招一个男生,我爸就没有考上。”李月说,她对表演的兴趣就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小时候他经常给我讲他考试时候的事情,说他当时声乐考试唱的是《冰山上的来客》,唱得特别好。但形体的分数比较低,因为他也不懂跳舞,是穿着皮鞋跳的”。
  当李月告诉爸爸,要退学考表演系的时候,爸爸坚决反对,“他觉得考试竞争太激烈,这个行业就更残酷,觉得女儿用不着受这样的苦”。
  
  提前当自己是中戏学生
  只得到妈妈一个人支持的李月,还是毅然退学。因为北京电影学院规定要退学一年后才能报名考试,2008年退学后,李月就在中戏附近租了房子,开始为第二次高考做准备。
  没有受过系统表演训练的李月,每天奔波于各种培训班,培训费就花了五六万。而除了上课,李月还得继续做爸爸的工作,“我每天给他打电话,跟他说我在中戏这边看到了什么,学了什么,他其实都挺感兴趣的,再加上看我态度这么坚决,也就同意我的决定了。”虽然父亲没说过希望李月帮自己实现当演员的梦想,但李月说如果她能考上中戏,爸爸肯定会非常开心。
  
  愿意为梦想再试一次
  因为是第二次考试,也有了比较充分的准备,李月只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的表演系,“因为是第二次考试了,不像2006年第一次考试时,一看都是俊男美女就紧张了。这次去北电第一轮面试我就有预感自己能过,二试没有这么自信,但已经不紧张了”。
  目前,李月刚刚结束了北京电影学院的第三轮面试,正全面备考中戏,对于考试结果,李月比较有信心,但也做好了坏的打算,“如果我今年没考上,我打算再复读一年”。
   (记者 罗媛媛 )
  
  记者手记
  梦想的代价
  在去北京采访艺考前,记者还感慨当初自己上高中时怎么就没做过明星梦。但看到数以万计的艺考大军,看着他们眼中朦胧的热情,记者有些担心,这些年轻且有些狂热的孩子,是否真的懂得明星光环背后需要付出的是什么。
  尽管娱乐圈一直在强调演员靠实力说话,但大家看着荧屏上的面孔就知道,这是一个比任何行业都重视外貌的圈子。而在未成名前,无论是金钱还是精力,学艺术远远比其他专业付出的都多。
  在北京务工的景妈妈让记者印象深刻,她在农村的儿子也想考表演系,所以她来现场看看,报名的火爆状况让她震惊,竞争的激烈也让她有些退缩,但她依然表示如果儿子坚持要考,就算贷款也会让他试试。我不知道,对于这样一个家庭,是否能够承受来自金钱、精神甚至心理的压力。
  记者采访了解到,大部分考生报考表演系的理由都是热爱,而他们对表演的认知,仅仅来自明星。所以与其说热爱,恐怕“明星”光环更加具有诱惑力。演员苗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可能会让这些孩子理智一些,“演员这个光环看上去光鲜亮丽,但这背后要付出的努力也不是外人所能想象的,希望他们在选择前,搞清楚自己是否真的热爱这个行业,并做好为之付出一切的准备”。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宾方法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19例晚期胃癌患者,给予多西紫杉醇30mg/m2第1、8、15天静滴卡培他宾1000mg/m2,2次/d,第1~4天,口
以毛泽东为主角的红色电影是潇湘电影集团的一个品牌,不过描写低潮期的的毛泽东,影片《通道转兵》是第一次。几无文字记录的通道会议以前也有影视作品涉足,但大多一笔带过,笔
《南京!南京!》——一个从内部构造到外部接受都呈现出巨大意义断裂的文本。面对它,我们首先要区分的是:这部电影具备的多重属性之间,创作者有没有倾向性的选择?影片的核心意
洛政[2009]59号2009年4月23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洛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奖惩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Luozhen
在 Si,Ge,KC1,Au,Cu 衬底上制备了非晶碳氢膜(a—C:H)。由红外透射谱分析得到膜中 SP~3键占主导地位。对 Si、KC1、Au、Cu 衬底上非晶碳膜的激光破坏作了研究,指出非晶碳膜的
针对目前快递派送过程中存在的效率低、容易丢失、操作使用不当及功能单一等问题,我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设计出一种智能、高效的快递系统。设计思路智能快递派送系统,能够快
现在到了动漫产业洗牌的时候了,最终会像美国迪斯尼、梦工厂一样,剩下几家行业巨头。2008年末,一片争议声中,《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成功地将全国成千上万的小朋友们拉
引言  考试评价,是中国教育一个公认的痛点和改革难点。以科技教育为例,我们应该很看重的一些核心素养,比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于很难在高利害的考试中得到体现,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往往得不到真正落实。学校的科技课程,如果是考试科目,就成为教与学都应试的一个学科,如果不考试或占分偏少,就成为一个被边缘化的学科,一个被随便挤占的“副科”,一个发配教师的“闲科”。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早已成
隧道等地下工程开挖后,围岩会产生许多贯穿裂隙,为保持围岩的稳定,通常需要对围岩进行锚杆加固,而锚固方法的好坏对锚固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基于库仑强度准则,利用1 3-坐标面
一、继承中国传统戏曲演剧体系焦菊隐是我国著名的戏剧导演艺术家。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戏剧艺术事业,特别是在使这种西方舶来的艺术形式和中国本土民族传统文化的结合上,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