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ERVQUAL模型高校校园网络使用满意度研究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U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大学教育对校园网络的依赖度越来越高。然而在校园网络的使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弄清影响顾客使用校园网络的问题,有助于网络管理者提出后续改进措施及开展下一步工作。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校园网络顾客(用户)满意度的第一手数据资料,运用SERVQUAL模型并经过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科学的分析,找出影响顾客(用户)校园网络使用满意度的问题,为学校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从而帮助高校校园网络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 顾客满意度 SERVQUAL模型 校园网
  作者简介:罗翊萑、罗应萍,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地方政府与城市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4-171-0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校园网络成为了高校师生获取校内外信息资源和互联网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国内外大多数高校,通过校园网络实现学校网络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为学校的内部管理、师生服务、社会咨询等提供便捷、高效和准确的管理手段。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呈现的对校园网络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在改善和服务于师生方面,高校校园网络到底能否满足高校师生不断变化的需求,高校师生对校园网络的使用满意度到底如何,什么因素影响着高校校园网络的满意度,是我们需要弄清楚的问题。通过对校园网络使用满意度的调研,找出现存问题和不足之处,从而帮助改进高校校园网络的服务质量。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顾客满意度
  顾客满意度,又被称为客户满意度,于1986年由美国的消费心理学家提出来。这个概念最初被作为一种商业用语,用来描述顾客在购买商家提供的商品及服务时是否达到或者超过预期程度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体现了顾客对产品性能或服务的满意程度和自身评价,给出了关于消费满足感的快乐水平,是一种内心体验,而通过内心体验衍生出的顾客满意度指数,逐渐成为一种被广泛运用的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测量方法 。瑞士最早创建CSI体系——顾客服务测评标准(SCSB),此后最具代表的,是美国的ASCI模型。ASCI模型将顾客满意度定义为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则是顾客感受的和期望的质量、感受的价值,并用多元线性回归计量模型分析。模型主要由6种影响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构成:顾客的期望、对质量的感知、对价值的感知、顾客的抱怨、顾客的满意度及忠诚度。
  (二) SERVQUAL模型
  SERVQUAL是Service Quality的缩写,由美国服务管理研究组PZB提出。1982年,北欧服务质量学者Gronroos首次提出“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Gronroos把服务质量分为企业形象、功能质量和技术质量三个部分,1984年他又对此进行调整,认为企业形象对功能质量和技术质量起到过滤作用,而最终决定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是消费者期望的质量与感知的差距,而不是功能质量和技术质量本身。随后,美国服务管理研究组PZB(Parasuraman,Zeithaml and Berry)于1985年,在Gronroos提出的感知服务质量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零售银行、信用卡、证券经纪及家电维修四个服务行业的实证研究,提出了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该模型通过了解服务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帮助企业管理者改进服务质量。1988年,PZB对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测量维度进行了定义,最终确定为五个维度:有形性、可靠性、敏感性、可信性以及移情性 。SERVQUAL模型自问世就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被广泛运用于服务质量的评价和改善中。SERVQUAL模型为其后更多服务评价方法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依据,但PZB也表示,把SERVQUAL模型应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或行业中,应该适当调整问题及其维度,根据具体需要使SERVQUAL模型适用于各种行业 。
  三、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
  本研究所编制的问卷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背景资料的信息调查,主要包括学历、性别、专业三项;第二部分按照已经设计好的指标体系提出相关问题,这部分问卷旨在调查用户对贵州大学北校区校园网络的使用满意程度,包括四大类:第一是用户对校园网络的有形性感知;第二是用户对校园网络的可靠性感知;第三是用户对校园网络的可信性感知;第四是用户对校园网络的移情性感知。
  (二)问卷调查
  考虑到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贵州大学花溪北区校园网络,所以以贵州大学花溪北区校园网络的主要使用者为调查对象,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本次研究共发放“高校校园网络用户满意度调查问卷”70份,共回收63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0%。
  (三)数据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根据上述四大类指标收集数据,从有形性、可靠性、可信性以及移情性四个方面来分探究高校网络使用满意度的具体情况。
  1. 有形性。有形性是指使用者在服务消费的过程中看到及感受到的校园网络呈现的服务状态和质量,主要体现在网络速度、网络稳定以及网络资源下载能否满足需求三个方面。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我们将有形性设置在问卷中的问题是:“目前的信息化程度能否满足您在学习、工作中的需要”。
  调研数据显示,18人表示目前信息化程度能够满足其在学习、工作中的需要;16人表示目前信息化程度不能够满足其在学习、工作中的需要;剩余29人表示目前信息化程度基本满足其在学习、工作中的需要。
  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目前信息化程度能够基本满足46.03%的人群需求,28.51%的人群对目前信息化程度非常满意,但仍然有25.39%的人群认为目前信息化程度不能满足学习和工作的需求,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网络在资源提供方面无法跟上学生日益增长和更新的需求;(2)资源提供(包括资源更新、资源共享、资源获得)是用户关心的,每一位网络使用者使用网络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得到自己需要的资料,为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提供方便,同时能与别人分享这些资料,这样才是充分地发挥了网络的作用。   2. 可靠性。可靠性是指高校网络服务部门可靠准确地履行所承诺的校园网络服务的能力,主要体现在顾客有问题需要解决时,关心并帮助其解决问题、能在准确的时间为消费者提供承诺的服务、校园网服务中心是可依靠的三个方面。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我们将其设置成问卷中的问题为:“在学校回应网络故障修复过程中技术人员的行动力如何”。
  调查数据显示,8人表示校园网络服务中心针对网络故障当天就做出了回应并解决了问题,10人表示校园网络服务中心针对网络故障1天后做出了回应并解决了问题,17人表示校园网络服务中心针对网络故障2天后做出了回应并解决了问题,剩余28人表示校园网络服务中心针对网络故障未作出任何回应,需要学生自行关注相关通知。
  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13%的人群表示学校网络服务中心回应网络故障的过程中当天进行了联系并解决了问题,16%的人群表示学校网络服务中心回应网络故障的过程中1天后进行了联系并解决了问题,27%的人群表示学校网络服务中心回应网络故障的过程中2天后进行了联系并解决了问题,说明校园网络服务中心对所承诺的服务给予过兑现;(2)44%的人群表示学校网络服务中心回应网络故障的过程中并未进行联系并解决了问题,说明校园网络服务中心在网络故障修复中技术人员履行服务承诺的行动力并不足以支撑其为所有服务群体提供完善的服务;(3)网络管理与服务是用户关心的,随着网络逐渐的走入高校生活,高校学生很难离开网络生活,所以当出现网络问题,网络顾客(用户)都希望能及时得到网络技术人员的支持,只有当拥有了良好的后备保障之后,顾客(用户)才能愉快和高效地使用校园网络,而且满意度会提高。
  3.可信性。可信性是指服务人员的知识与礼貌使顾客产生信任的能力,包括服务人员可以信赖、服务人员有礼貌两个方面。我们设置在问卷中关于可信性的问题是:其一,“当您上网出现故障时,您通常求助于谁?”其二,“当您成功报告网络故障后,技术人员如何回应?”
  (1) 在谈及网络故障求助对象时,2人表示会尝试自己解决,13人表示会求助周边同学,12人表示会求助楼管处网络管理员,36人表示会求助于学校网络中心。
  因此可知:其一,大多数用户在遇到网络故障时,学校网络中心会是首选求助对象,说明用户对服务人员是信赖的;其二,仍然会有42.85%的人群不会把学校网络中心作为首选求助对象,其中3.17%的人群选择自行解决网络故障,20.63%的人群选择求助周围同学解决网络故障,19.05%的人群选择求助网管解决网络故障,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顾客对学校网络中心服务人员是信赖的,这也说明学校网络中心提供服务是仍然有不足之处。
  (2)谈及技术人员对网络故障的回应情况时,17人表示求助时技术人员会耐心回答问题,8人表示求助时技术人员态度不耐烦,38人表示求助时技术人员电话无人接听或忙碌状态。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知:其一,26.98%的人群表示得到技术人员的耐心帮助和解答,这也说明技术人员在对网络故障作出回应时提供过优质服务;其二,12.69%的人群表示技术人员在接受求助时态度不耐烦,而60.32%的人群则表示进行网络故障求助时,技术人员电话无人接听或忙碌状态,这说明技术人员在进行网络故障援助时效率很低,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质量不高。
  4. 移情性。移情性是指服务人员关心顾客并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包括服务人员了解顾客需要、服务时间符合所有顾客需求以及针对各类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三个方面。我们将其设置在问卷中的问题为:“维修时间能否符合您的需求?”;“提供维修服务时能否根据不同需求提供个性服务?”
  (1)对于维修时间的确定,21人表示虽然不能预约,但技术人员进行维修的时间在其需求期限内,也就是说,能够满足其需求;剩余42人表示技术人员进行维修的时间未在其预期的需求范围内,技术人员在维修前虽然会打电话咨询是否有人在宿舍,但顾客表示接到电话的时间段会因为上课或外出而无人在宿舍,因此维修无法按时进行,只能延期。
  根据以上数据可知,大部分人群对维修时间的确定是不满意的。维修时间会因为与顾客需求时间的不切合而产生不必要的耽误,这也是学校网络服务中心在提供维修服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对于所提供服务是否能因需求不同而不同,39人表示接受过技术人员提供的个性服务,剩余24人表示未接受过技术人员提供的个性服务。
  由上可知,61.90%的人群表示接受过技术人员提供的个性服务,38.10%的人群表示未接受过技术人员提供的个性服务。这说明学校网络中心具备制定个性服务的能力,也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过个性服务,但這项工作并未对所有顾客开展起来,因此这是学校网络中心需要改善的地方。
  四、对策建议
  首先,学校网络中心应该准确把握用户对于高校校园网的关注重点。高校网络用户对校园网络的使用需求首先建立在对各类资料的需求上,丰富数据库资料、延长下载时间、拓宽可下载使用对象范围都是学校应该考虑采用的途径。
  其次,高校校园网应该准确定位用户所需的其他服务内容。学生既能够方便地在其提供的学习平台上进行日常学习又可在娱乐平台上放松心情,教职工既可以在其学习平台上获取资料、对学生进行教授还可以在其办公平台上处理日常行政事务,这都可以作为改善后的理想化模式。
  最后,校园网络管理部门应及时对高校校园网络运行的能力进行鉴别和维护。对校园网用户的技术指导、网络及机器出现故障后的维护以及网络设备的优化,都是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工作内容。
  注释:
  周军,田澎.顾客满意度指数及其在中国的实践.上海管理科学.2004(4).28-40.
  陈春荣.校园网管理与维护策略探讨.大众科技.2012(7).98-101.
  周涛,鲁耀斌.基于SERVQUAL的消费者网上重复购物行为研究.管理科学.2007(6).61-67.
  参考文献:
  [1]李金晖.顾客满意度测评方法介绍.北京迪纳市场研究院.2005(7).
  [2]黄国青,张会云.基于SERVQUAL的信息系统服务质量评价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10).
  [3]沈俊媛.高校校园网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云南财经大学为例.物流科技.2014(3).
  [4]高原.大学校园网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学园.2013(35).
  [5]吴隽,王兰义,李一军.基于模糊质量功能展开的物流服务供应商选择研究.中国软科学.2010(3).
  [6]刘益,赵阳,高长安.笔记本电脑服务质量测量模型及其应用研究.管理评论.2010(1).
  [7]李永利.基于 SERVPERF 的我国旅行社服务质量提升途径.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8]张龙,鲁耀斌,林家宝.多维多层尺度下移动服务质量测度的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9(12).
  [9]颜忠娥.基于顾客满意的质量经济性研究.生产力研究.2011(7).
其他文献
摘 要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是为盗窃。但是,在某一特定的犯罪现场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有的情节能使罪名发生转化,例如转化型抢劫;有的情节会成为另一罪的构成要件。对于任何一个案件我们都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方法,从犯罪发生的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明确区别此罪与彼罪,量刑的幅度,达致罪刑均衡,既惩罚犯罪,又保护刑事被告人
摘 要 民族乡是我国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的重要形式,建国以来我国民族乡法制建设稳步进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建立健全民族乡法制是民族乡的发展及未来的保障,也是我国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民族乡 民族乡法制 民族区域自治  作者简介:张敏,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族法及国际法。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
摘 要 新市民子女是伴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和户籍制度改革逐渐成长的一代新公民。本文基于对洛阳市890名青少年的问卷调查。从学习适应、行为适应和人际适应等方面考察了不同学校类型的新市民子女学校适应状况。结果表明,新市民子女的学校适应类型校际差异显著。在第三类混合型学校中,新市民子女在学校适应的各个维度上都不如非新市民子女。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同阶层的区隔。要让义务教育阶段的吸纳真正产生正面效果。 
摘 要 2011年,国家发改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就宽带接入问题进行了反垄断等相关问题的调查,这一调查行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很多人将此视为我国反垄断领域的一次具有特别意义的举动。但这次反垄断调查究竟能取得多大成效,现在看来似乎并不乐观。这不单是由于相关立法的不完善,也是我国反垄断执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所造成的。而反垄断法是保证充分竞争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这就要求我国在反垄断领域,需要尽快做
摘 要 本文指出,党员思想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就是通过学习教育,建设以党的宗旨为最高境界的党性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文化是一个政党的魂。而文化从本质上讲,它是精神、思想层面的,既有型而又无型,以无型的思想影响有型的行为,有型的行为体现无型的思想。  关键词 共产党员 思想教育 党建工作 历练  作者简介:袁丹,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 被害人,顾名思义,指犯罪行为直接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人,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被害人作为诉讼当事人也是必然的。然而,就现行的刑事诉讼结构而言,并未给予被害人完全独立的诉讼地位,而是被国家所代表,这几乎成了受害者进入监护关系中,从而被排除在“国家——行为人的民事诉讼模式。传统的复仇思想根深蒂固,所以“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等观念深深存在人们的脑海中,被害人的两大诉求即惩罚犯
摘 要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作为一项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由原先仅适用于无固定住址的犯罪嫌疑人,改变为不仅可适用于无固定住址的犯罪嫌疑人,还可适用于在住处执行有碍侦查的犯罪嫌疑人。这种制度变迁,功能在于保障国家刑事诉讼活动顺利开展,目的在于有效惩罚犯罪,维护法制秩序。秩序和自由是两个十分重要的法的价值,二者之间的关系定位首先应强调秩序价值,其次再谈自由价值。法贵在行。本文认为要充分发挥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
摘 要 关于权利担保(以指名债权为例)的两种方式,债权质押和债权让与担保,在中日两国司法实践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虽然中国和日本在民法系统中都仅对债权质押制度做了规定而未对债权让与担保设置明文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两国对于这两个担保制度的选择倾向却有着明显的差异。本文将以指名债权为中心,探究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选择倾向的差异。  关键词 债权转让担保 债权质押 指名债权  作者简介:蔡雯娴,
摘 要 经济类犯罪是指以不法手段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或除侵犯人身权之外,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犯罪。经济类犯罪是经济、政治、法律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单方面依赖法律上的威慑力实现对经济类犯罪的防治,不足以弥补其他因素对经济类犯罪的促进作用。基于罪行均衡的考量和现实中对于“死刑不引渡”导致的司法协助困难,大部分经济类犯罪的死刑应当取消。但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等经济类犯罪,因其可能带
摘 要 本文立足于我国《侵权责任法》有关多数人侵权的规定,通过比较德国、日本等地区的两种共同侵权类型发展模式,认为应当适当定义“共同侵权”行为的概念,抛开对“共同性”的主观交织客观的复杂考察。原因在于“共同过失”概念在理论上无法界定,在实务中价值有限;客观关联共同行为与有意思联络的多数人侵权存在诸多不同,不宜合并规定。因此,《侵权责任法》第八条规定的是有意思联络的多数人侵权,第十条规定的是加害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