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防空导弹家族战力全透视

来源 :海事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ct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防空战略的革命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近年来的发展非常迅速,除了更新装备外,人员素质、战略战术、教育训练、后勤维修、 C4lSR和网络化、三军联合协同作战能力等各方面更是得到了强化和提高。1993年,根据海湾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再加上苏-27SK战斗机的引进和首批歼一日HM战斗机的服役,中国空军新的高科技军事理论、教材和作战条令开始颁布实施。中国空军提出了“首当其冲,全程使用”、“要在战斗中担当主角”、“进行相对独立的战争”等全新的提法和口号,从中可以看到,中国空军的发展战略已开始转变。为了适应新的战略形势,更加密切地协同空军其他兵种作战,相对于空军航空兵的“四大转变”,作为空军一部分的防空部队也做出“三大转变”:由单一型号的防空武器作战方式向多种型号方空兵器协同作战转变;作战空域由中丘程、中高空防域向中近程、高中低空全空域作战转变;作战任务由要地防空句区域防空、支援空军进攻作战转变。
  
  现役的防空导弹
  
  目前,解放军陆军野战防空部队和空军防空部队的导弹部队装备有多种型号的防空导弹,其中低空/超低空近程地空导弹包括便携式“红缨” HN)—5/5A/5B、由“毒刺”导弹发展而咸的“前卫—1”、 由“霹雳”—9空空导弹改进而成的“地空”—9防空导弹、“通古斯卡”弹包合一野战防空系统上的9M311(SA- 9)等;中低空近程防空导弹有“红旗” HQ)-61A、“红旗”—7从俄罗斯引进的9A331(SA-15)“道尔”;高空远程与空导弹有“红旗” (HQ)-2/2J/2B,为对付SFI-71战略侦察机而研制的“红旗-3已经退役。1992年,中国从俄罗斯采购了S- 00PMU(SA— 10)防空导弹系统。据俄罗斯《军事检阅》杂志称,解放军对S-300PMU非常满意,认为它有效地结合了俄罗斯成熟的机械工艺和电子技术,其总体性能不亚于”爱国者”一.因此决定引进生产技术实现国产化。据罗斯联邦武器及军事装备出口集团称, 中国生产的型号将是较新的s— 300PMUl。此外,S-300系列导弹和其他俄制武器一样,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改进余地,可通过更换电脑软件、模块化单元及少量新部件的方式来提高其性能达到在1997年莫斯科航展上首次露面的 S-300PMU2的性能。中国生产的S-30(导弹已被命名为“红旗”—15。
  
  我们都叫“红旗”
  
  


  自1995年“红旗”-1号导弹设计工作开展以来, 中国已发展出“红旗”一1/2/3/4中远程中高空防空导弹,“红旗”—1导弹于1964年定型,“红旗”— 2导弹在1967年定型,“红旗”—3导弹在1974年定型,它们主要是用于对付中高空的侦察机。其中“红旗”-2导弹性能较好,曾多次击落过美制U-2高空侦察机,特别是能够在u—2侦察机实施电子干扰的情况下将其击落,这说明“红旗”一2防空导弹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由于“红旗”-2导弹的数量较多,所以上世纪80年代中国将一部分“红旗”—2防空导弹改装成战术弹道导弹。另外,中国研制的还有“红旗”—61中低空近程防空导弹,它是通用型中低空防空导弹。可以车载机动发射,也可以作为舰载防空武器。实际上,“红旗”—61导弹最初是为海军设计的,装备在护卫舰上,后来因为“红旗”—61性能较好,当时又没有性能出色的陆基中低空防空导弹,因此就被搬到了陆地上。从最初的“红旗”—1发展到后来的“红旗”—7,再到以后的“红旗”—15、“红旗”—17、“红旗”—161等,“红旗”系列防空导弹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担负着中国的防空重任。
  
  “旧瓶新酒”的“红旗”—2号乙
  
  在1999年国庆阅兵中,很多人诧异为什么参加过1984年国庆阅兵时的“老兵”——“红旗”-2导弹方队又出现了?据海外军事观察家分析,“红旗”-2号导弹总共发展出了5种型号, 1984年阅兵时出现的是“红旗”-2J型, 1999年出现的“红旗”—2号导弹为最终投产型——“红旗”—2号乙。
  “红旗”—2号乙于1979年开始研制, 1986年定型,1987年服役。它采用了几十项新技术,与原来的“红旗”-2导弹相比,可以说是进行了彻底的改装,只有外形相同而已。“红旗”-2号乙换装了大威力引信和弹头,改善了弹道特性,适应了作战空域扩大和目标速度提高的需要。准确可靠的抗干扰数位指令传输使导弹更难被摆脱,全新弹载电池重量大幅减少,并大大提高过载负荷,导引系统全部实现数字化,指挥控制系统全面电脑化,雷达系统增加了测距雷达、电视追踪、单脉冲体制等抗干扰功能。另外,“红旗”—2号乙增设大屏幕作战指挥图,以方便指挥员了解最新情况,添加了动目标显示(MTl)和敌我识别功能,有效增强了低空作战的能力。搜索雷达以E/F波段工作,辅助测距雷达以I/J波段工作,照射雷达以D波段工作,另有光电追踪系统。“红旗”-2号乙弹长10.8米。弹体最大直径0.5米,重2233公斤。最大速度4.2马赫。射程?~35公里,射高1—27公里,再装填时间为10--15分钟,能同时攻击3个速度在560--750米/秒的目标,单发杀伤概率达90%。在引进S—300系列之前,“红旗”—2号乙是中国高空中程防空主力,其作战性能与过去的“红旗”--2号相比,已是天壤之别了。 值得一提的是,参加1999年阅兵的该导弹部队拥有世界上首次用导弹击落飞机的纪录,还有3次击落U-2高空侦察机的纪录,因此成为闻名全军的王牌部队,并在1964年被中国国防部授予“英雄营”称号。在1996年东南沿海大演习中,该导弹部队曾用“红旗—2号乙导弹在不良天气和强电子干扰情况下击落全部靶机。近年来,他门又苦练快速架设和撤收导弹本领,达到48秒内完成导弹再装填的水平。
  
  “红旗”—61中低空防空导弹
  
  “红旗”—61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中低空近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1965年9月开始设计,最初命名为“红旗”—41号,1966年1月改名为“红旗”一61号。由于当时中国每军急需防空导弹,1967年改为舰空寻弹系统设计,海基型为“红旗”— 61B。“红旗”一61防空导弹装备海军后,性能良好。1976年,中国在此基础上进行地空导弹系统的研制,并于1986年定型,生产型为“红旗”—61A。“红旗”- 61A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由导弹、双联装发射架、 6×6越野车底盘、跟踪照射雷达和指挥控制站等组成。导弹采用半主动连续波雷达寻的制导,弹长3.99米,弹径0.286米,翼展1.166米,发射重量310公斤,最大速度3马赫,最大射程10千米,最大射高8千米,战斗部为连续细杆杀伤式,单发命中率 64%~80%。“红旗”—61B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由导弹、跟踪照射雷达、射击指挥仪、弹库、发射架和发控台以及各种技术保障和辅助设备组成,具有机动能力强,命中精度高,杀伤概率大,使用维护简单等特点。在护卫舰的艏、艉各配1套发射装置,每套武器系统都能独立作战,可实现舰艇的全方位防卫,能同时攻击两个来袭目标。“红旗”-61经历了由陆到海,再由海到空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第一种三军通用型导弹,为以后发展三军通用的基本型防空导弹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红旗”—7号防空导弹
  
  1979年3月,总参谋部提出研制新的低空、超低空地空导弹用来替换日益落后的”红旗”-6t防空导弹,以加强野战防空和要地防空能力。同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下达研制任务,命名为“红旗”-7号导弹(出口编号“飞蠓“80/FM-80)。这是中国为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提高地空导弹的快速反应、抗干扰、对付多目标等性能而研制的一种比较先进的、具有第二代武器特征的低空、超低空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红旗”—7号导弹采用了很多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是:低空、超低空性能好,能跟踪和拦截超低空目标;近界拦击性能好,可在近界拦击敌机;作战反应时间短,正常反应时间只要几秒钟,紧急情况下反应时间更短;制导精度高,杀伤效果好;抗干扰能力强,采用了新的、综合的抗干扰措施,提高了武器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红旗”—7号导弹使用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不仅作战过程实现高度自动化,而且具有系统自检和二级维护测试功能,可在计算机控制下按预定程序运行,此外,它还有火力转移快,对付多目标能力强,机动性能好,系统安全可靠,可维修性和全天候性能好等优点。“红旗”—7号出口编号为“飞蠓”80,其改进型“飞蠓”90 (又称“飞蠓”80M)在2000年珠海航展上首次亮相。与“飞蠓”80相比,“飞蠓”90系统各个车辆的设备配置、功能划分没有大的变化。其主要改进在于导弹发动机推力加大,因而速度更快,射程更远,机动能力更好,拦截时抗干扰能力更强,火控系统搜索、跟踪距离提高到25千米和20千米。“飞蠓”90最大射程为15千米,比“飞蠓”80提高 25%;最小射程也变为700米;射高提高到6000米,能更早地拦截高空来袭的飞机和导弹;导弹最大速度900米/秒(超过2.6马赫)。值得注意的是,“飞蠓”90导弹提高了拦截飞行高度1 5米的超低空目标的能力,这对于对抗海湾战争后发展势头越来越迅猛的巡航导弹和低空直升机很有帮助。“飞蠓”90还采用了双波段雷达,改进了电视跟踪系统,增加了激光跟踪器。“飞蠓”90于1995年开始研发,并吸取了海湾战争的经验。整套装备由搜索指挥系统、发射导引系统、千瓦电站和导弹4部分组成。全部可装在总重11吨的拖车上,牵引速度50千米/小时。”飞蠓”9 0采用四级维护体制,平均故障修护时间小于30分钟,防御面积超过60平方千米,反应时间为S秒。能拦截20米以下、最高速度500米/秒、雷达反射截面小于1平方米的目标。“飞蠓”90能以3种不同导引方式同时对付来自3个不同方向的目标,导引方式有4种:雷达、电视/雷达、红外成像,/雷达、电视或红外成像手动追踪。雷达搜索距离25千米,跟踪距离20千米,对巡航导弹、空地导弹、反辐射导弹的跟踪距离为17千米。连发间隔时间为3秒,导弹全程接受无线电指令导引,弹头为高能破片式。“飞蠓”90导弹有效射高15~ 6000米(“飞蠓”80是15—5000米),有效射程0.7-15千米(“飞蠓”80是 0.5~12千米),飞行极速3马赫(“飞蠓”80是2.3马赫),但单发杀伤机率从85%~90%降为80%。从外形上看,“飞蠓”90与”飞蠓”80的区别只是增加了垂直天线和发射车上的红外成像仪。“飞蠓”90采用了超大规模电路,同时大量采用数字化、模块化设计和其他改进措施,在严重主动、被动干扰和地面杂波、气象杂波等干扰条件下,该型导弹仍有很强的抗干扰、作战和生存能力。 2002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推出了“—飞蠓”系列的最新成员——“飞蠓”90N。此次展出的“飞蠓”90N是一种舰空导弹系统,可为海军水面舰艇提供低空、超低空防空保护。值得一提的是。它可以有效地抗击当前对水面舰艇构成威胁的掠海反舰导弹。如“迦伯列”、“鱼叉”等。“飞蠓”90N具有抗击多目标的能力,当火控系统发现有多今目标相继来袭时,它可以先行发射一批(通常为一到两枚)导弹,制导攻击其中威胁最大的目标;在第一批导弹击中目标前,抗击第二个目标的第二批导弹可以先行发射。当第一批导弹击毁目标后,“飞蠓” 90N的火控系统立即转向,引导第二批导弹击毁第二个目标。这样就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抗击多目标的能力。当然,“飞蠓”日0N作为点防御舰空导弹,也存在着射程近等种种缺点。最突出的缺点是,随着“饱和攻击”成为反舰作战的热点,“飞蠓”90N在对抗多目标时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红旗”—15及后续引进
  
   在1994年的某次演习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动用了新引进的俄制S一30C防空导弹进行实弹射击,在国庆50周年阅兵式上的一大亮色便是S-300PMUl防空导弹方队。据俄罗斯媒体介绍,中国是在1992年购入早期型的S-300PV发射系统,后来又添购了几套较先进的 S一300PMUl。S-300PMUl的最大速度6马赫,射高10—20000米,射程5—150公里,可以攻击速度为2700米/秒的目标,导弹最大速度1 900米/秒,发射速度为每3秒一发,能同时制导12枚导弹攻击6个不同目标,系统反应速度少于5秒。据悉,当S-300PMUl国产化程度达70%时,它被正式命名为“红旗”—15,并将成为中国防空武器的新锐。中国对“红旗”一15导弹进行了对高空、低空、远距离、近距离、小型高速和强干扰等目标多次模拟实战条件下的严格测试。结果显示,这种先进导弹具有射程远、速度大、抗干扰能力强等技术特点和应对各种战术环境下对目标的不同打法,完全适应了导弹防空部队在高科技条件下的作战要求,形成了全方位、全空域的战斗力。
  据俄罗斯媒体称,正是由于S— 300PMUl所表现出的优异性能,中国除了已经确定:阵要把“红旗”-15升级I为“红旗”—15甲(S-300PMU2)外,最先进的S-400及S-300V系列的发展型”安泰”-2500(Antey 2500)的引进计划也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
  
  
  预研的“红旗”—16?
  
  在2000年的珠海航展上,一些媒体称,中国和俄罗斯正在研制一种“红旗”-16中程防空导弹。虽然目前尚未有公开的资料显示该导弹的具体研制情况,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该导弹项目是双方合作,就不会是俄罗斯“唱独角戏”,因为中国自身的技术水平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已是日臻完善。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总公司(CPMIEC)在 1994年向国际市场推出的“猎鹰“-60 (LY-60)中低空防空导弹,其制导雷达采用的自动目标追踪处理和显示(MTl)及频率捷变等技术已具备西方国家上世纪90年代初的水准,其自行研制的微处理器智慧模组技术,整合成为一个有人工干预能力的指令控制系统,在目前世界上更是处于领先水平。一个“猎鹰”--60导弹连可同时处理40今目标,追踪其中的1 2个,攻击其中3个威胁性最高的目标。
  据悉,“红旗”—16将会结合中、俄两国先进技术,同时还会采用一些先进的西方技术。“红旗”—16采用垂直发射技术和相控阵雷达的可能性极大,这也正是21世纪防空导弹发展的必然趋势。
  
  “道尔”-M1等于“红旗”-17?
  
  “道尔”-M1由俄罗斯KUPOL电子机械厂生产,目前拥有4大系列.即“道尔”M1、“道尔” M1TA、“道尔”M1TB和“道尔”MIS。其区别是,“道尔”M1 为履带运输型号,导弹系统、搜索雷达、跟踪雷达集中于一辆发射车上;“道尔”M1TA为轮式运输型,搜索跟踪雷达和导弹系统在无动力拖车上,同火控指挥车分离,火控指挥车为URAL5323型;“道尔” M1TB也是轮式运输方式,搜索跟踪雷达、导弹系统同分离的火控指挥系统分别装在两辆无动力的拖车上:“道尔”M1S是固定发射方式,仍采用搜索跟踪雷达、导弹系统同火控指挥系统分离的方式。据外界报道。中国计划仿造“道尔”MI,并命名为“红旗”一 17。该系统设计紧凑,导弹、跟踪雷达、搜索雷达系统全部集中在一辆履带车上,机动性强。“道尔”—M1是前苏联用来替代 SA-8“壁虎”(Gecko)系统所发展的中低空近程防空导弹系统,于1991年开始服役。它以GM-352M型履带式底盘作为武器平台,整个系统具有机动性高、反应时间短、作战程序自动化和可在全天候条件下操作等特点,整个系统是由多辆9A3311型发射车、9T224型运输装填车、保修车组成,这些车辆的底盘都是由GM一352M型中型履带式底盘改装而成,其中导弹发射车是全套系统的核心装备。导弹发射车装有完整的指挥控制系统和两套设置在炮塔中央的导弹储存发射箱,每个导弹储存发射箱内装有4枚9M 334型导弹。该导弹采用无线电指挥控制系统,配备高爆破片弹头和近炸引信,有效射程1.5--12公里,有效射高10-- 6000米,可对付过载为23—30G范围内的目标。如果攻击失败,导弹将在飞行22秒后自毁。“道尔”一 M1的最低飞行高度仅10米,有能力拦截在海上 7~15米高度飞行的“战斧”巡航导弹。
  
  走向21世纪的 “红旗”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九五”期间开制和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的武器装备,其中导弹类占很大的比例,这为打赢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从1992年开始深入探索,中国空军的防空部队在参加空中进攻战役、支援陆海军的作战使用等方面已取得了许多成果。在训练上初步形成了战法和训法相结合、静态训练与动态训练相结合、在营地训练与野外训练相结合等训练手段.并大力强调实战化训练,每支部队每年都走出营地,进行野外驻训和实弹打靶训练,以切实提高部队的机动作战能力。
  展望21世纪的防空任务,中国空军防空部队将以“红旗”系列导弹为主力,配合一批新型战斗机,构成绵密、多重空域的蓝天火网。“红旗”导弹家族将演变成结合中、俄两国及少量西方先进技术的系统。
  可以预测:21世纪的“红旗”导弹家族将有下列共同点.采用垂直发射技术和相控阵雷达技术,能同时追踪和攻击多个目标,具备抗有源和无源强电子干扰以及饱和攻击能力,反应快,维护保养方便,效费比高,适合批量生产,可“一弹多用”,涵盖广阔空域。
其他文献
“江卫”级是中国海军装备的新型护卫舰,装备比较全面,特别是其流畅的外型设计和布局、合理的武器装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为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刊认同或证实其真实性。    舰体结构与动力装置    “江卫”级导弹护卫舰的舰体线型与苏老舰只不同,比较接近意大利的“西北”级护卫舰。《简氏舰艇年鉴》提供的该级舰的主尺度是:标准排水量2250吨,全长115米,宽14米,吃水4米。外观上,“江卫”级具
期刊
世界进入21世纪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21世纪被世人称作“海洋世纪”,各国纷纷向海洋进军,竞相向海洋要宝,发展中国家指望靠它脱贫致富,发达国家更想富上加富,开发海洋资源已成为一股强大的潮流。美国海军自恃其实力横行在世界的海洋,为美国称霸张目。俄罗斯历经15年的改革后,其海军也要在世界海洋上再展风采。日本近年来也蠢蠢欲动,大肆扩充海上力量,且兵进印度洋。中国也是世界上的海洋大国,中国海军舰船虽曾多次出
期刊
众所周知,战略导弹是国之利器。而对于发射平台来说,潜艇由于具有高度的隐蔽性,使其优于陆基、空基和车载机动平台,潜射弹道导弹也就被誉为第二次核打击力量,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  潜艇上有一套完整的导弹武器系统,保证导弹的作战使用。导弹发射前需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虽然潜载导弹的类型和型号很多,但导弹武器系统的组成都基本相同,导弹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和发射方法及步骤原则上也是相同的。现结合弹道导弹的武器系统来介
期刊
刀自古以来就是英雄和权力的象征。作为武器,它被战士视为生命一般重要;作为工具,它是日常生活和应急生存的好帮手。据说美国的精锐部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One knife,one life”,有人直译为“一把刀,一条命”,意译可理解为“好刀伴一生”。一把好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能协助战士完成特殊使命,保护自己和战友的生命安全,而且作为随身战斗工具,它还能给予战士坚强的信念支持。所以要了解战斗工
期刊
2004年8月中旬,美国向我国台湾地区出售了一架E-2C“鹰眼2000”型预警机。这是美国和台湾在1999年签订的价值4亿美元、出售两架E-2C预警机合同中的第一架。在这两架预警飞机交付之后,连同以前获得的4架E-2T,台湾空军将一共拥有6架E-2型预警机。从单机性能上看,台军这次获得的E-2C“鹰眼2000”型预警机,相比它以前拥有的E-2T飞机,改进并不是特别大,但是对于台湾空军整个作战体系的
期刊
2004年6月23日,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官员陪同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以及日本资源能源厅的勘探专家乘坐海上保安厅的飞机飞抵东海上空,对中国的“春晓”、“天外天”、“平湖”三大天然气田进行了大约1个小时的观察,其目的就是了解掌握中国东海海上油气田的开发建设情况,确认我国是否“侵犯”了日本在东海的经济权益。7月12日傍晚,接到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情报后,日本海上保安厅第三管区海上保安本部的巡逻艇迅速前往日
期刊
Bv 222“维京”(Wiking)是二战小最大的军用水上飞机,这种飞机的翼展有46米,高10.9米,机身长37米,长度是B-29的一倍半,最大起飞重量49吨,在尺寸和重量上大大超过同期各国研制的水上飞机。这个海上巨兽配备 11名机组人员,最大航程7000公里,最大留空时间达到了惊人的33小时!堪称德国航空工业在大型机方面的杰作。Bv222仅生产13架,对战局的影响甚小,但由于与希特勒出逃的“格陵
期刊
古往今来,凡用兵打仗,无不强调“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其用意在于,通过在敌意料不到的时间和地点,使用敌意料不到的力量,运用敌意料不到的战法,对敌实施突然的打击,以达到作战目的。对于装甲部队而言,达成突然性是攻防作战,特别是进攻作战的一条重要战术原则。突然性达成得好,就可能实现作战效能的倍增,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如果达不成突然性或突然性不强,按部就班地与敌正面决战,纵然实力强大,也很可能因敌作好了充
期刊
本文原载于美国《外交政策》杂志2003年12月刊,作者史蒂芬,费奇为美国资深国际关系与民族学专家,他长期研究苏联解体后形成的独联体中亚国家的社会及政治问题。本文所提及福尔加纳山谷地区一度是受本·拉丹影响的中亚极端势力训练培养各国恐怖分子的温床,近年来已在全世界反恐怖斗争的大环境下土崩瓦解。作者在本文中所介绍的情况只是代表了他个人的观点,本刊编译此文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材料的可靠性,仅供读者参
期刊
颠覆中世纪城堡体系的革命者    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攻破君士坦丁堡城墙的隆隆炮声并没有动摇城堡在中世纪军事史上的主导地位。事实上;火炮早于13世纪初就已出现在攻城武器的队列之中。由于技术发展迟缓;火炮一时还无法改变当时战场的攻防格局。有趣而且重要的是,当时欧洲正在经历文艺复兴运动,许多当时的一流建筑大师对改造城堡防御体系兴趣很浓。15世纪,意大利著名建筑大师里奥·贝蒂斯塔·阿尔贝蒂撰写了《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