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水下发射弹道导弹

来源 :海事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830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战略导弹是国之利器。而对于发射平台来说,潜艇由于具有高度的隐蔽性,使其优于陆基、空基和车载机动平台,潜射弹道导弹也就被誉为第二次核打击力量,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
  潜艇上有一套完整的导弹武器系统,保证导弹的作战使用。导弹发射前需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虽然潜载导弹的类型和型号很多,但导弹武器系统的组成都基本相同,导弹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和发射方法及步骤原则上也是相同的。现结合弹道导弹的武器系统来介绍水、下发射的有关情况。
  潜艇的导弹武器系统一般由下列各主要部分组成,即导弹、导弹的保障和支援系统、射击控制系统、导弹的发射系统和潜艇的导航系统等。导弹发射前都要检查上述各个系统的技术状态,并完成一系列发射前的装备工作。一次成功的发射有赖于各系统之间可靠、准确无误、协调配合的工作。
  弹道导弹 弹道导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弹道导弹发射的命中精度与潜艇的定位精度和制导技术有直接的关系。发射前有些战斗数据是要输入导弹的。发射前的装备工作又因弹道导弹发动机的推进剂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苏联的液体燃料导弹,其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就比固体燃料导弹发射前的准备时间长,因为固体燃料已经在导弹内成形,不存在推进剂的加注问题。
  在发射前的准备工作中,苏联的 P29型液体燃料导弹就发生过在加压过程中,第一级发动机燃料箱内没有压力信号,后来燃料箱由于“过压”而裂开,致使导弹的头部被抛出艇外,发生了事故。这很可能是检测系统出了故障,因为在发射前,对导弹有一系列的检测工作。弹道导弹的保障和支援系统 潜艇有导弹舱,舱内有导弹发射筒。不过,也有的潜艇导弹发射筒不在导弹舱内。
  导弹发射筒既用于储存、保护导弹,更直接用于发射导弹。从导弹舱内可以进行导弹发射前的准备工作。潜艇的保障作用是提供电力、液压和气压动力源,为导弹和发射系统设置温度以及监控导弹状态,同时为艇内导弹武器系统设置各部位通信联系。这一工作系统必须保持完好的工作状态。导弹平衡水舱和潜艇的均衡系统均是完好的,才能保证导弹在发射前后,潜艇在水下静力平衡。
  射击控制系统 该系统又称火控系统。火控系统用于检查发射前导弹的准备情况,计算目标数据,确定发射阵位、潜艇的攻击机动要素和导弹射击诸元,并将这些数据输入导弹的制导计算机。只有在这些工作完成后,才能进行导弹发射。
  这些数据对导弹是必木可少的,因为关系到导弹的制导。现代潜艇的导弹可以实现串主式制导,那以导弹自身或外部固定的某种信息来源依据,发射后无需外界提供信息,按给定方式自主地控制飞行、导向目标。自主式制导对弹道导弹更重要,因为弹道导弹主要是攻击岸上目标,不像前苏联飞航导弹那样,攻击海上的活动目标。例如,俄罗斯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就是以航母为攻击目标,需外界提供目标信息或借助于外界控制导。
  发射前,必须检查导弹上制导系统的状态。例如惯性制导系统就可以由弹上仪器测定、计算导弹运动的速度和位移;实时形成姿态控制、发动机关机等制导指令,控制导弹飞向目标,工作时不需外界信号,不受外界干扰,隐蔽性好。
  又如,星光制导系统,又称天文制导系统,可测定数个星体的实际方位,并与预先输入导弹的方位进行比较,和惯性制导系统一样,用以修正弹道,而且其制精度,不像惯性制导系统,不受导弹射程影响。惯性制导系统和天文制导系统可以组合成复合制导系统,现为弹道导弹广泛采用。
  弹发射筒内,有一套发射系统可以将导弹从发射筒中发射出去。如果导弹的发射方式不同,发射系统的操作也不向。
  一种发射方式是利用导弹本身的推力发射出管。俄罗斯的弹道导弹大多采用液体燃料,为了保证能从充满水的发射筒里发射导弹,液体燃料导弹的发动机要以最大的推力,将导弹推出发射筒外。而美国人采用固体燃料导弹,采用的是一种所谓的弹射方式。
  俄罗斯将这两种发射方式分别称为“湿”式和“干”式。
  俄罗斯的液体燃料导弹采用“湿”式发射。发射时先往发射筒内注水,使发射筒内和舷外压力相等,便于打开发射筒的盖子。开盖后,导弹就处在充满海水的发射筒内。发射时,导弹发动机在发射筒内点火。发动机的燃气喷向筒底,导弹就沿发射筒和水一起冲出发射筒,然后出水进人大气。因为导弹的发动机在发射简内就已点火,,所以又称热发射。因为导弹是靠本身动力出筒的,所以又称自推力方式。
  俄罗斯认为,这种发射方式的优点是,导弹在水下和出水后,导弹上的发动机都是在工作的,因此导弹的弹道是受控的。而且导弹在出水时具有相应的动能,不怕海面波浪的干扰。
  相反,美国人采用将导弹弹出筒的方式,即俄罗斯所说的“干”式发射。发射时,先将发射筒盖打开。这时水并不进入发射筒内,因为在发射筒口有一个隔膜把水隔开,然后发射系统提供发射动力。动力能源可以是高压空气,也可以是蒸汽或燃气,核潜艇上是不缺蒸汽的。这样,蒸汽或燃气进入发射筒后,在发射筒底产生高压,把导弹推出发射筒,同时冲破筒口处的隔膜。因为采用这种发射方式,导弹的发动机在发射筒内是没有点火的,在发射筒内不会出现喷火现象,所以这种发射方式又称为冷发射。
  导弹出发射简后,什么时候发动机点火,美国和法国是不同的。美国人是在导弹出水以后再点火;而法国人的导弹则在水中就点火。据说,在水中点火,容易熄火。而且法国弹道导弹的发射深度一般在水下40米左右,而美国的一般为30米。由于导弹在出发射筒时本身并无动力,完全依靠“弹射”获得的能量和惯性,所以发射时对潜艇的航态有要求:一般海况不超过5级,航速不超过4节。而俄罗斯的“湿”式发射,发射深度比美潜艇深,约40~50米,发射时的航速也大些,发射时对海况的要求一般为5级,甚至是“全天候”的。
  潜艇的导航系统 潜艇的导航系统并不是专为导弹武器系统而设的,导航系统用以测定潜艇的位置、航速、航向和航态(摇摆、升沉和偏航)。潜艇的导航系统和导弹的射击控制系统有接口,将所测定的数据不间断地传送给射击控制系统。
  发射导弹时潜艇所处的深度和航速可由海军根据所发射导弹的具体情况提出使用要求。如果是在研的导弹,则需由海军、导弹研制部门和潜艇设计部门协调商定,并经海军批准同意。
  潜艇的导航系统确定了潜艇所处水下的准确位置和航行的有关数据,对提高弹道导弹的命中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已经有了可以精确确定艇位的GPS系统和艇上的惯性导航系统。潜艇可以长期在水下潜航并准确定位。
  如上所述,在检查了各系统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按规定项目完成导弹的检测并向射击控制系统和导弹输入实时数据后,就可以按发射程序发射导弹。
  ,
  在战时,弹道导弹攻击的是敌方的固定目标,因此,不管目标在那儿,目标的坐标是固定的。如果是试射导弹,就要考虑导弹的命中点。这个命中点,试射一方应能掌握,以便准确获取有关导弹飞行和弹着点的各项数据。俄罗斯在这方面有优越的条件,他们国土辽阔,一般情况下,发射都是在本国领土内。例如,从巴伦支海射向勘察加的库拉试验场或从鄂霍次克海射向白海的库拉卡宁角上的靶场,导弹都没有“出国”。
  如果射向公海,就需要向外发出通知,说明发射的时间和弹着点的范围。在这个时间和区域范围,各方不要进入。这个范围并不是比该型导弹的发射范围偏差稍大,而是比这个范围大得多的一个水域。当然,要进入这个区域去捞情报会有危险。
  笔者有幸曾在发射点附近的水面舰船上观赏过一次我国潜艇的水下试射,那场面真是壮观。只见从水下突然冒出一个尾部喷出烈焰的导弹,好像龙王在水下放烟火,飞向远方。这和在电视上看到的景观完全不一样。这就像在电视上看足球比赛,决不如球迷们在比赛现场看到的那样真切,感受自然不同。
其他文献
1950年,毛泽东访问苏联,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两个社会主义大国互相支持,反对美国推行侵略政策,在世界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由结盟到对抗,其间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交锋可谓尖锐复杂,惊心动魄,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    赫鲁晓夫访华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同年9月,赫鲁晓夫被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1954年9月,
期刊
毛泽东与林彪自1928年在井冈山相识之后,在民主革命时期,从师生到战友,一直都在密切合作着,但是,他们之间也有过许多这样那样的分歧,择其要者就有九次——  第一次:毛泽东在开辟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林彪曾置疑“红旗到底打得多久?”毛泽东对之进行教育再教育,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28年,井冈山根据地遭遇“八月失败”后,时为28团团长的林彪常发牢骚说:“天天吃南瓜,能打得天下吗?”
期刊
据俄罗斯“祖国”网站报道,俄罗斯空军司令弗拉季米尔,米哈伊洛夫2005年1月13日宣布,在通过政治决定的前提下,俄罗斯可能会向中国出售几架战略和远程轰炸机。  米哈伊洛夫透露,俄方派出参加2005年俄罗斯与中国联合军事演习的战机,包括最新型的苏-24M前线轰炸机、苏-27M歼击机、图-22M3远程轰炸机和图-95MS战略轰炸机。  他指出:“我们可能向中国出售上述飞机中的部分机型,在即将举行的联合
期刊
新闻背景    不久前,美国政府宣布向巴基斯坦出售24架F-16战斗机,而且数量可逐渐增加。紧接着美又宣布可向印度出售该型战斗机,数量可达到126架。该飞机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表示,可以根据印度的特殊要求,通过技术转让来生产升级了的F-16战斗机。对于美国的决定,巴基斯坦方面已表示了明确的欢迎态度,而印度在对美国向巴方出售战机提出强烈不满的同时,也表示了购买美国战机的意向。  向南亚两个长期对
期刊
炮射导弹,顾名思义,就是采用常规火炮发射的可以制导的导弹。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精确打击武器在常规兵器上得以广泛应用。采用先进的高新技术,对常规武器进行战斗能力的提高,已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通常采用的做法。西方国家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炮射导弹的概念,60年代研制了坦克用炮射导弹,并在70年代装备部队,如法国的“阿克拉”、美国的“橡树棍”等。俄罗斯也在同时期研制了炮射导弹。虽然遇到了困难
期刊
缅甸全称缅甸联邦,位于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的西部,是中南半岛面积最大、东南亚地区面积仅次于印度尼西亚的第二大的国家。它南临安达曼海,西南濒临孟加拉湾,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从西部缅甸与孟加拉国的交接点到东南端的维多利亚角;长达2832千米。西南的若开地区濒临孟加拉湾,岛屿众多,三角港和小海湾交织如网。南部的德林达依地区属于下沉海岸,海岸曲折,岛屿港湾众多。沿海的丹老群岛有800多个岛屿。如此的地理条件
期刊
当美军仍然把精力集中在中东、朝鲜半岛和中亚的时候,中国一直在加快军事现代化进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战略中,发展潜艇部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长期以来都在寻求建设一支强大的潜艇部队。在中国海军首任司令员萧劲光对海军发展的规划中,潜艇部队就被放到了突出位置。现在中国正致力于建设一支庞大的现代化潜艇部队。    中国潜艇部队的实力    常规潜艇。中国花费十几亿美元采购俄罗斯“基洛” 级潜艇
期刊
2002年珠海航展中国馆的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的展台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架武装直升机,其墨绿和浅黄色相间的迷彩机身在灯光的映衬下透露出威严和杀机,这就是“直-9”武装型直升机。而在展馆的另一角,一架装饰豪华的民用直升机同样吸引着大量观众,真皮沙发、玻璃化的驾驶舱显现出贵族雍容的气息,这就是“直-9”家族的又一兄弟——“海豹”H425直升机。从1980年代初,我国引进“直-9”直升机以来,哈尔滨
期刊
“江卫”级是中国海军装备的新型护卫舰,装备比较全面,特别是其流畅的外型设计和布局、合理的武器装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为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刊认同或证实其真实性。    舰体结构与动力装置    “江卫”级导弹护卫舰的舰体线型与苏老舰只不同,比较接近意大利的“西北”级护卫舰。《简氏舰艇年鉴》提供的该级舰的主尺度是:标准排水量2250吨,全长115米,宽14米,吃水4米。外观上,“江卫”级具
期刊
世界进入21世纪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21世纪被世人称作“海洋世纪”,各国纷纷向海洋进军,竞相向海洋要宝,发展中国家指望靠它脱贫致富,发达国家更想富上加富,开发海洋资源已成为一股强大的潮流。美国海军自恃其实力横行在世界的海洋,为美国称霸张目。俄罗斯历经15年的改革后,其海军也要在世界海洋上再展风采。日本近年来也蠢蠢欲动,大肆扩充海上力量,且兵进印度洋。中国也是世界上的海洋大国,中国海军舰船虽曾多次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