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巨兽

来源 :海事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yleeDak_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v 222“维京”(Wiking)是二战小最大的军用水上飞机,这种飞机的翼展有46米,高10.9米,机身长37米,长度是B-29的一倍半,最大起飞重量49吨,在尺寸和重量上大大超过同期各国研制的水上飞机。这个海上巨兽配备 11名机组人员,最大航程7000公里,最大留空时间达到了惊人的33小时!堪称德国航空工业在大型机方面的杰作。Bv222仅生产13架,对战局的影响甚小,但由于与希特勒出逃的“格陵兰行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溯 源
  
  与许多二战德国名机一样,6引擎的Bv222飞船式水上飞机(注:水上飞机分为浮简式、飞船式和水陆两栖式)最初电是应汉莎航空公司的要求而研制的。1937年汉莎航空技术部公布了用于跨大西洋商业飞行大型飞船式水上飞机的基本要求。
  该要求分发到亨克尔、道尼尔和布洛姆&福斯(Blohm&Voss,前汉堡飞机制造厂,现德国著名造船厂)。亨克尔在制造水上飞机上经验丰富,道尼尔擅长生产飞船,而布洛姆&福斯通过Ha 139浮简式水上飞机表明他们在水上飞机结构设计上有独到之处。德国航空工业拥有水上—飞机制造的传统,道尼尔于1929年推出了DoX,向世界证明制造巨型“飞行舰船”的可行性,唯一的缺憾是当时缺少合适的引擎,以致DoX成为背负12台发动机的怪物。
  亨克尔相信他们可以只用4台发动机来满足设计要求,于是提交了He 120方案,后更名为He 220。道尼尔则提出由DoX改进而来的Do 20,引擎减少到8具柴油发动机,成对驱动4副螺旋桨。布洛姆&福斯的设计主任沃格特博士(Dr.Vogt)的方案中采用6台已投产的800马力BMW 132发动机,有—个长径比为8.5:1的船形机身,高置上单翼布局,两翼上的稳定浮舟设计很布特色,从中线一分为二向两侧收入机翼内,发动机置于机翼前缘的6个短舱中,外形流畅。
  汉莎经过对比认为沃格特博士的方案更具优势,于是在1937年8月19日签汀了购买3架飞船的合同,型号为 Ha 222,后改为Bv 222,同时在德国舰船研究院展开全面的机身线形水池拖曳试验。
  同年12月汉莎在合同里加入了更多细节:起飞重量45吨时,飞机可以在白天搭载24名乘客或是夜间搭载16名卧铺乘客进行跨大西洋飞行。
  1938年1月布洛姆6c福斯开始设计工作,9月Bv 222V1开始铺设龙骨,几星期后V2和V3电开始建造。建造如此大型飞机的主要困难在于无经验可循,必将花费大量时间摸索,另外雪上加霜的是由于二战的爆发,熟练工人被抽出支援更紧急的其他项目,进一步拖延了工期。无沦怎样,Bv 222的制造工作仍在继续。
  1940年7月16日汉莎代表视察了飞机内部布局模型并提出了改进之处,8月7日改进后的模型通过了审核。但是此时布洛姆&福斯得到的消息是德国空军亟待,增强运输能力,汉莎可能永远得不到这种飞机了。8月末, Bv 222Vl进入最后组装阶段。在完成了漂浮试验和水面滑行试验之后,9月 7日赫尔穆特·瓦萨·洛迪上尉驾驶这架巨大的飞机进行了首飞。工厂试飞显示 By 222的飞行操纵特性令人满意,但,在水平飞行中表现出不稳定趋向,且在水中滑行时易左右摇摆。
  
  Bv 222V 系列
  
  在1940年12月之前V1一直在重复着试飞与调校,但由于易北河结冰,试飞不得不中断下来。此时德国空军插手进来,提出为了不浪费试飞所剩燃料,实施一次汉堡至挪威科克内斯的远程运输试飞,布洛姆一福斯同意了。Bv 222Vl随后被施以军用迷彩并赋予注册号CC+EQ。试飞很成功,从此Bv 222完全转向军事用途,与汉莎无缘。到 1941年8月19日飞机已进行了7次上述航线的飞行,在120小时的飞行时间中向科克内斯运送了65吨补给并后撤221名伤员,总航程 3万公里。
  随后飞机进行了全面检修后便启程前往希腊雅典,VI将开始执行向利比亚德尔纳(Der-na)运输非洲军团补给的任务。
  在1941年10月 16日至11月6日期间,Bv 222V1在雅典和,德尔纳间往返7次,将 30吨物资运往利比亚,并后撤515名伤员。而此时飞机还没有安装自卫武器,且机组都来自布洛姆&福斯,所以在飞行中需要两架Bf 110护航。之后由于机身底部藤壶的蔓延,必须回到汉堡清洗。
  实战测试显示By 222V1平飞时的不稳定趋势还未彻底消除,且引擎常常出现故障。但飞机的性能表现让人满意,4500米高度时达到最大速度385公里/小时,最大航程,7000公里(可以进行汉堡至纽约间钓不间断飞行)o运送人员时,Bv,222V1可运送92名全副武装的步兵或72名单架伤员。
  1941/42年间的冬季By 222V1回到母港汉堡进行全面检修,并加装自卫武器。包括机鼻的一挺MG 81 7.92毫米机枪,机背前后两座配备单挺MG,131 13毫米机枪的DL. 131炮塔,以及机身侧面武器舱的4挺 MG 81。V1同时也更换了新的注册号: X4+AH,并成为第 222(海上)空运中队〕的中坚,在方向舱标上了“S1”,表示为该中队的1号机。随后飞机继续参与德军在地中海的行动, 1942年12月10日在一次从塔兰托到的黎波里的飞行中遭遇3架英国皇家空军的“英俊战士”战斗机,同行的By 222V4被击伤,Bv222V8被击落,而V1则侥幸’逃脱了。但V1的好运在1943年2月到了头,中旬的某日V1在雅典比雷埃夫斯港锚泊时,突然空袭警报大作,飞机被迫在盲目中下水,但慌乱中没有看到沉:船浮标导致水下残骸撕裂机身,X4+ AH在几分钟内沉入水中。
  第2架原型机By 222V2于1941年8月7日首飞,8月10日完成全面试飞后被第222空运中队接收。由于 V2原先是为大西洋空军司令部研制的远程巡逻飞机,除了V1:原有的自卫武器外,还在两侧机翼下各增加了一座有人机枪吊舱,配备4挺MG 131机枪。但是在特拉沃明德水上飞机试飞中心的测试显示吊舱增加的阻力太大,速度下降明显,最终被拆除。V2后来归还大西洋空军司令部,在北大西洋执行远程侦察任务,最后部署在挪威。1945年还有人看到V2系泊在锚地,德国投降后落入美英手中。
  第3架飞机,By 222V3(W.Nr. 439,最初注册号DM+SD)在11月28日刚刚完成,首飞后也被临时编入第 222空运中队。德国空军注册号X4+CH。1942年1月至3月间,V3在塔兰托、布林迪西至的黎波里间的航线上执行了21次运输补给任务。起初,第222空运中队认为自卫武器并非必要,拆除了除机鼻MG 81之外的所有武器,但在Bv 222V1遭遇截击侥幸逃脱之后, V3回到汉堡重新安装更强大的自卫武器并归还大西洋空军司令部。1943年6月V3停泊在法国比斯开罗斯锚地时被英国战斗轰炸机发现并摧毁。
  Bv 222特别适合在敌方无航母支援时执行大西洋海上巡逻任务。通过降低巡航速度,飞机的留空时间为33小时。除加强了自卫火力之外,飞机还可以安装多台德国当时先进的电子设备: EUG 200霍恩特维尔对海搜索雷达,用于指挥引导接近目标的FuG 16电台, FuG 25A敌我识别系统,FuG 10lA无线电高度计等。
  大西洋空军司令部的Bv 222机背前后各有一座配备MGl51 20毫米航炮的DLl51炮塔,机身两侧各一挺 MG 81,机鼻右侧一挺前向射击的 MGl31。由于自卫武器与电子设备天线增加的阻力,使Bv 222巡逻型的最大速度限制在了294千米/小时。   
  Bv 222A-0系列
  
  1942年第222空运中队接收了另外4架飞机,也被称为Bv 222A-0系列,分别是 1942年4月20日的 V4XA+DH,7月7日的V5X4+EH,8月21日的V6 X4+FH,9月 26日的V8X4+HH。
  其中Bv 222V4安装了为Bv 238设计的新平尾以收集数据。第 222空运中队使用V4向非洲军团运送补给,在1942年12月10日的袭击事件中被击中两次,严重受损,但还是设法达到目的地。之后V4与V2一道开始了大西洋的远程巡逻侦察之旅。1943年10月22臼,V2与V4在海上遭遇一架美国海军第105海上轰炸机中队的PB4Y- 1“解放者”。两架飞机冲出云层立即向美机开火,在交战中一架Bv 222被击中,导致一人阵亡,但换来的是PB4Y-1被击落,坠人大海。 Bv 222V4一直服役到1945年,在停战后自沉于基尔—霍尔特瑙港。
  Bv 222V5开始也在地中海地区运输补给,但在 V1事故之后也被召回进行结构加强,并在特拉沃明德港安装完善的自卫武器。1943年 4月V5配属大西洋空军司令部,但是在同年6月20日与V3一道被英国蚊式战斗轰炸机击毁于比斯开罗斯。
  在A-0系列的飞机中,Bv 222V6无疑是最短命的。1942年8月21日进入第 222空运中队服役,1942年11月24日在一次从塔兰托到的黎波里的任务中,在潘泰莱利亚岛以南遭受英国战斗机的攻击,在熊熊烈火中坠入地中海。
  随后第2特别轰炸机联队(下辖第 222空运中队)受命更改航线以减少损失。但由于Bv 222还是按部就班地按计划飞行,英国巡逻机不费多长时间就能摸清其航线并确定位于己方攻击飞机航程内的地点。从那时起,截击从的黎波里起飞向非洲军团运输补给的运输机成为一件简单的事,但对回程运送伤员的飞机,英军发扬骑士精神没有予以攻击。
  1942年12月10日晨。Bv 222V1、 V4和V8编队飞行在距海面仅5米的高度。追踪而来的英军飞机飞得更低,在两米高度切人巨型飞机的V形编队。3艘飞机试图互相掩护射击,无奈火力薄弱。英军飞机对Bv 222展开屠杀,仅V1毫发无损逃脱,V4受重创, V8被击中后坠人海中爆炸。、这次事件后,第222空运中队指挥官豪普特曼哀叹Bv 222自卫火力之薄弱,而实际上由于1942年下半年德国空军逐渐失去了地中海的制空权,所以在Bv 222上增加再多的航炮也没用。随着V3和V5在比斯开罗斯损失后,Bv222仅剩在大西洋空军司令部服役的V2和V4了。
  
  BV 222C-0系列
  
  计划中的Bv 222B是一种民用型,未投产。、为了进一步增加Bv 222的航程,Bv 222V7(TB+QL)安装了使用柴油燃料的Jumo 207C引擎,持续输出 680马力,起飞功率1000马力。Jumo 207是一具性能不稳定的引擎,易停车。不过Bv 222%77仍成为C系列的原型机,起飞重量50吨时航程6100千米。1943年4月1日V7进行了首飞,8月16日进人大西洋空军司令部服役,一直服役到战争结束,1945年自沉于特拉沃明德港外。
  德国空军原计划生产9架C-0系列,但只有5架完工(C-09~013);其中 014-4)17将安装Jumo 207D发动机,成为使D-0系列。但容克斯无法将Jumo 207D发动机实用化,另一方面紧急战斗机生产计划的实施,使D-0系列胎死腹中。
  Bv 222C,09于 1943年7月23日进入大西洋空军司令部服役,正值德军从法国撤退。C-09一直在挪威基地执行远程侦察任务,1945年被英国攻击机摧毁于特拉沃明德。 C-010于1943年末的一次飞行中被英国夜间战斗机击落。C-011毫发无损地落入美军手中并飞到美国进行鉴定测试。美国航空工业界从中获得了设计大型水上飞机的宝贵信息,从而研制出了8引擎的休斯大力神飞水上飞机。
   Bv 222C-012的命运与C-011相似,在挪威被英军缴获并由司英国,途中一具发动机发生故障。在英国催生出了8引擎的桑德斯.罗“公主”水上飞机。但是随着喷气发动机的出现,这些巨大的海上巨兽在一夜间就过时了。最后一架Bv 222是C-013,但建成后并没有投入使用,最后被美军缴获用于测试。
  
  格陵兰行动
  
  在第三帝国即将灭亡前夕,纳粹狂热分子秘密策划了一个大胆的“格陵兰逃亡行动”——计划将幸存的纳粹高级首脑——希特勒、包括空军大元帅戈林、党卫军及盖世太保首领希姆莱、德国海军最高指挥官卡尔·邓尼茨这样的核心人物,总共30多人从德国基尔港秘密撤退到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岛上,并在那里重建纳粹基地。这些人中邓尼茨已被希特勒任命为接班人,在德国投降前做了三个星期的元首。可以这么说,“第三帝国”是否能够“东山再起”就寄托在这些人身上。但由、于格陵兰岛当时缺少能供大型运输机安全降落的机场,因此载:重量大;航程远的Bv 222就成了这次逃亡行动的主角。
  1945年4月初,特拉沃明德港水上飞机试飞中心接到上级指示,精心调试两架性能最好的水上飞机以便为一项秘密长途旅行任务作准备。与此同时,大批战略物资被运抵码头,其中包括滑雪橇、帐篷、乘雪橇以及大量粮食。此时特拉沃明德一共仅剩两架,Bv 222 (V7、C-09),但是雪上加霜的是,停靠在港口水面的C-09遭受美军野马式战斗机扫射后被毁。于是格陵兰行动仅有一架BV 222可用。
  据希特勒的私人飞行员汉斯·保尔后来向盟军审讯官交代,就在战争结束前的最后几天,他曾向希特勒提出,愿意将“元首”送往任何一个避难之地,但希特勒铁了心要与“第三帝国”共存亡,竟然拒绝逃亡。
  4月30日,当希特勒自杀的消息传出后,此时特拉沃明德已经准备好最后一架Bv 222,但此时一切都已经太晚了,特拉沃明德市已经处在英军和苏军的两面夹击之下。5月2日,基地人员最后一次被召集到试飞中心的试制基地。当时负责的梅耶林上校告诉大家,随着战争的结束他的历史使命电已经终结,接着他给每个人发了一些证件,就将大家打发回去了。临走之前,有人用炸药将最后一架水上飞机炸了个灰飞烟灭,“格陵兰岛行动”至此彻底破产。
  
  布洛姆&福斯By 238
  
  继By 222之后,早在1940年初沃格特博土就开始为汉莎设计一种更大的8发飞机,预计可以搭载120名乘客飞行8600千米,设计代号P.200。但在 1941年1月RLM强行中断该项目并提出设计一种使用4具2500马力的 Jumo 223柴油发动机的多用途大型—飞船。但由于Jumo 223一直无法达到实用水平,计划于是被放弃。
  1941年7月沃格特博士又向 KLM提交了一份改进过的设计,看起来像Bv 222的放大型,在尺寸上比Bv 222大了1/3。博士提出在前3艘飞机上使用6具戴姆勒—奔驰DB 603发动机,而在第4架上开始使用6具BMW 801发动机。该提议被KLM接纳并赋予官方型号Bv 238。为了减小原型机制造的风险,布洛姆&福斯决定先委托捷克布拉格航空研究所制造一架缩比动力模型,有趣的是模型也被赋子FG 277之型号,注册号BQ+UZ。
  FG 227的制造工作由著名滑翔机飞行员路德维希.卡奇(Ludwig.Karch)带领一班捷克学生完成。FG 227是悬臂式上单翼布局,具有龙骨机体和高置平尾。机翼前缘并列安装了6具ILO FL2/400两冲程发动机,每具可以输出 21马力,在外形上尽量保持是Bv 238的1/3缩比,机身前部和中部翼根后方各有一个乘员舱,可乘坐两人。FG 227的首飞将在陆地上进行,为此在机鼻下安装了并列双轮起落架,机身两侧安装’了串列双轮起落架。由于人为的蓄意破坏,导致FG 227到1944年9月才进行首飞,这次首飞在紧急降落中结束。
  因此FG 227没有对Bv 238的制造起到什么作用。1942年初就开始了 Bv 238V1的零部件生产和夹具制造,为1944年1月在芬克威尔德 (Finkenwerder)的出厂做准备。由于盟军轰炸的加剧,Bv 238直到1945年3月才完工。工厂试飞结果表明Bv 238性能优秀,所以仅在4次试飞之后军方就决定开始进行实战测试,而此时飞机甚至还未安装任何自卫武器。拟议中的自卫武器包括一座有两门MG 151/20的HDl51炮塔,两座每座有4挺MG 131的HLl31V炮塔,机身两侧武器站还有两挺MG 131Z双联机枪。但是时间已不允许Bv 238参与任何作战行动了,就在战争结束前4天,美国第8航空队第375战斗机中队的4架P-51战斗机发现了伪装在夏尔湖的Bv 238V1并将其击沉。战后,在1947/48年间BV 238残骸被打捞出水并解体,1948/49年部件被运到汉堡废弃。Bv 238V2和V3在战争结束时仍在制造中,战争结束后已完成的机身和机翼部件被废弃。
  Bv 222和Bv 238都曾计划过陆基型,在原有机身中安装多轮起落架。Bv 222的陆基型项目代号P.187,Bv 238陆基型则是Bf250。战争结束时在这种飞机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一些项目仍在进行中。
其他文献
炮射导弹,顾名思义,就是采用常规火炮发射的可以制导的导弹。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精确打击武器在常规兵器上得以广泛应用。采用先进的高新技术,对常规武器进行战斗能力的提高,已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通常采用的做法。西方国家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炮射导弹的概念,60年代研制了坦克用炮射导弹,并在70年代装备部队,如法国的“阿克拉”、美国的“橡树棍”等。俄罗斯也在同时期研制了炮射导弹。虽然遇到了困难
期刊
缅甸全称缅甸联邦,位于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的西部,是中南半岛面积最大、东南亚地区面积仅次于印度尼西亚的第二大的国家。它南临安达曼海,西南濒临孟加拉湾,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从西部缅甸与孟加拉国的交接点到东南端的维多利亚角;长达2832千米。西南的若开地区濒临孟加拉湾,岛屿众多,三角港和小海湾交织如网。南部的德林达依地区属于下沉海岸,海岸曲折,岛屿港湾众多。沿海的丹老群岛有800多个岛屿。如此的地理条件
期刊
当美军仍然把精力集中在中东、朝鲜半岛和中亚的时候,中国一直在加快军事现代化进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战略中,发展潜艇部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长期以来都在寻求建设一支强大的潜艇部队。在中国海军首任司令员萧劲光对海军发展的规划中,潜艇部队就被放到了突出位置。现在中国正致力于建设一支庞大的现代化潜艇部队。    中国潜艇部队的实力    常规潜艇。中国花费十几亿美元采购俄罗斯“基洛” 级潜艇
期刊
2002年珠海航展中国馆的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的展台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架武装直升机,其墨绿和浅黄色相间的迷彩机身在灯光的映衬下透露出威严和杀机,这就是“直-9”武装型直升机。而在展馆的另一角,一架装饰豪华的民用直升机同样吸引着大量观众,真皮沙发、玻璃化的驾驶舱显现出贵族雍容的气息,这就是“直-9”家族的又一兄弟——“海豹”H425直升机。从1980年代初,我国引进“直-9”直升机以来,哈尔滨
期刊
“江卫”级是中国海军装备的新型护卫舰,装备比较全面,特别是其流畅的外型设计和布局、合理的武器装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为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刊认同或证实其真实性。    舰体结构与动力装置    “江卫”级导弹护卫舰的舰体线型与苏老舰只不同,比较接近意大利的“西北”级护卫舰。《简氏舰艇年鉴》提供的该级舰的主尺度是:标准排水量2250吨,全长115米,宽14米,吃水4米。外观上,“江卫”级具
期刊
世界进入21世纪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21世纪被世人称作“海洋世纪”,各国纷纷向海洋进军,竞相向海洋要宝,发展中国家指望靠它脱贫致富,发达国家更想富上加富,开发海洋资源已成为一股强大的潮流。美国海军自恃其实力横行在世界的海洋,为美国称霸张目。俄罗斯历经15年的改革后,其海军也要在世界海洋上再展风采。日本近年来也蠢蠢欲动,大肆扩充海上力量,且兵进印度洋。中国也是世界上的海洋大国,中国海军舰船虽曾多次出
期刊
众所周知,战略导弹是国之利器。而对于发射平台来说,潜艇由于具有高度的隐蔽性,使其优于陆基、空基和车载机动平台,潜射弹道导弹也就被誉为第二次核打击力量,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  潜艇上有一套完整的导弹武器系统,保证导弹的作战使用。导弹发射前需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虽然潜载导弹的类型和型号很多,但导弹武器系统的组成都基本相同,导弹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和发射方法及步骤原则上也是相同的。现结合弹道导弹的武器系统来介
期刊
刀自古以来就是英雄和权力的象征。作为武器,它被战士视为生命一般重要;作为工具,它是日常生活和应急生存的好帮手。据说美国的精锐部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One knife,one life”,有人直译为“一把刀,一条命”,意译可理解为“好刀伴一生”。一把好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能协助战士完成特殊使命,保护自己和战友的生命安全,而且作为随身战斗工具,它还能给予战士坚强的信念支持。所以要了解战斗工
期刊
2004年8月中旬,美国向我国台湾地区出售了一架E-2C“鹰眼2000”型预警机。这是美国和台湾在1999年签订的价值4亿美元、出售两架E-2C预警机合同中的第一架。在这两架预警飞机交付之后,连同以前获得的4架E-2T,台湾空军将一共拥有6架E-2型预警机。从单机性能上看,台军这次获得的E-2C“鹰眼2000”型预警机,相比它以前拥有的E-2T飞机,改进并不是特别大,但是对于台湾空军整个作战体系的
期刊
2004年6月23日,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官员陪同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以及日本资源能源厅的勘探专家乘坐海上保安厅的飞机飞抵东海上空,对中国的“春晓”、“天外天”、“平湖”三大天然气田进行了大约1个小时的观察,其目的就是了解掌握中国东海海上油气田的开发建设情况,确认我国是否“侵犯”了日本在东海的经济权益。7月12日傍晚,接到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情报后,日本海上保安厅第三管区海上保安本部的巡逻艇迅速前往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