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画创作培养幼儿艺术能力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ok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头来源于大自然,它质朴而低调,很容易被人们忽视。艺术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对石头进行绘画创作可以赋予石头新的生命。石头画创作是幼儿教学中常见的美术活动之一,它以石头为载体,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对石头进行绘画创作,从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动手能力、绘画能力以及艺术审美。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经常会用各种生活素材引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如花朵、树枝、树叶、石头、废旧物品等,让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发现、创造,体验、感受生活和大自然的美。石头是最常见的一种生活素材,小河边、沙滩上、山林中都有千奇百怪的石头,每块石头都有自己不同的质感和形状。幼儿天生想象力丰富,拥有无限的创造力,教师要合理引导幼儿进行石头画创作,引导幼儿通过想象赋予石头新的生命,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艺术能力。

选择收集石頭,培养幼儿艺术欣赏能力


  石头是石头画创作的原材料。在进行石头画创作前,我会让幼儿自主收集石头素材。我一般会提前告知幼儿和家长石头画活动的时间,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去收集、观察身边的石头。刚开始,一些幼儿看到石头就捡,也不管适不适合创作。在几次石头画活动后,幼儿心里有了自己的主张,开始考虑利用石头的纹理进行创作,会思考哪些石头适合涂色、哪些石头的形状适合创作等。幼儿把石头捡回家后,还要自己动手清洗、整理和分类,为美术活动做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对石头进行细致观察和想象,通过触摸感受不同石头的质感。每块石头都有不同的颜色、形状和纹理,有的石头是白色或灰色,有的石头形状像一个动物,有的石头纹理像一幅画。幼儿在选择、观察和欣赏石头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锻炼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进行石头画创作,培养幼儿艺术创作能力


  (一)针对幼儿绘画基础,激发创作热情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特点,从简单的涂色开始石头画的创作。刚开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选颜色给石头穿上“漂亮的外衣”。慢慢地,看似不起眼的小石头通过幼儿的小手变成了五颜六色的、漂亮的“艺术品”。幼儿们看看自己的“彩石”,再看看小伙伴的“彩石”,变得更有创作热情了。在幼儿掌握了涂色技巧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试着点缀石头,丰富石头画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一些节日主题来进行教学,比如端午节画彩蛋,教师可以选择圆形的石头来代替易碎的鸡蛋,这不仅能让绘画创作更方便,还容易保存。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石头想象成一颗蛋,在上面涂色、装饰,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彩蛋”。在活动的最后,教师可以展示幼儿的石头画创作作品,让幼儿们互相学习并获得自我成就感,激发他们对石头画创作活动的积极性。
  (二)丰富创作形式,提高艺术创造力
  随着石头画创作活动的开展,幼儿对重复的、没有新意的简单涂色慢慢失去了兴趣。教师要利用新的创作方式或技巧刺激幼儿的大脑,满足幼儿的创作需求,帮助幼儿打开创造思维,充分发挥想象,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教师可以结合一些生活中的其他材料,辅助石头画的创作。比如石头加上树枝,把树枝当作花杆,石头上色后拼成花朵,最后组合成花束;还可以在石头上画一些简单的小鱼、水草,再在石头画中加入树脂胶,最后呈现出的效果像鱼儿在水中游一样,让幼儿获得极大的心理成就感。

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艺术能力


  在幼儿进行石头画创作的过程中,我并没有过多干涉幼儿具体要怎么画或者画什么,因为幼儿的想象力是丰富多彩且无穷无尽的。过多的干涉只会限制他们的想象,导致幼儿在创作时有所顾虑,担心画得不好、画得不像等。教师在幼儿艺术创作过程中只是一个引导者,教师要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在适当时机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大限度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自主认识、探索和创造,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来赋予石头新的面貌。
  比如,班里的一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不错,但动手能力有所欠缺。在一次石头画活动中,他想做一列高铁,却不知该如何下手。我就引导他“高铁的车头是什么样的呢,车身有什么特点呢?”我提示他要根据事物的外形特征和结构特点来创作。他想了想便找了合适形状的石头作为高铁车头,再找了几块石头一节一节地拼成了高铁车厢,并涂上了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图案,甚至还画出了车厢的小窗户。我大加赞赏,给予正面肯定和鼓励,让他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裕元实验幼儿园)
其他文献
1月13日下午,由河南省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郑州师范学院、河南省中原一校一品研究指导中心协办,河南省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办的“2016年度河南省校园足球颁奖盛典暨校园足球校长论坛”在郑州师范学院盛大举行。来自河南各地市的教育管理工作者、中小学校长600余人,人民网、中国教育报、《中国学校体育》、河南电视台等20余家媒体参与了此次大会。  出席本次颁奖盛典的嘉宾有:河南省教育厅体
“老潘”并不老,算起来比我还晚一年参加工作,和我是二十几年的同事。彼此因学校体育工作结下了很深的友情,习惯了互称姓氏,自然而亲切。  同事“老潘”  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我校还是一所大型国企的子弟学校,只有我一个专职体育教师。“老潘”不是体育科班出身,但从学生时代就热爱运动,身体素质一点也不亚于专业体育教师,他还主动向学校要求上两个班的体育课。因此,我们在一起聊的、玩的最多的都是体育的那些事儿,也包
《中国学校体育》:“教体结合”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您是如何理解其内涵的?  杨铁黎:20世纪90年代末,高水平运动队、业余体校的队员等由于文化课成绩不能达到高考分数线,导致不能上大学;或由于运动成绩难以进一步提高未进入国家队,或未进入其他更高一层次的队伍中;或者进入国家队但退役之后由于个人生存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储备不足,导致在社会上难以立足,甚至出现生活困难,如艾冬梅等。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
“互联网 ”推动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驱动着各个行业的快速转型与发展,对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家出台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政策文件,并作出一系列部署和要求,将以“互联网 ”为主要特征的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面向信息社会的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在“互联网 ”的推动下,教育领域的边界被逐步打破,学生的需求、家长的期
笔者试教了水平三(五年级)《跨越式跳高》一课,在试教本课时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活跃,组织也比较有序,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  一、新模式、新思路、新境界  本课的练习模式具有层次性、注重实效性。教学设计分别按照:体验分解技术——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尝试不同难度的练习——选择适合自己难度的练习——交流展示——技能迁移等进行。  1.做好热
2017年11月27日,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市第五中学承办的“江苏省第三届高中青年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在江苏省常州市拉开帷幕。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国强,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常仁飞,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张桂春,常州市第五中学校长杨尧中,全国中小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潘绍伟教授,江苏省教育学会体育
能够参加省级优质课评选,无论是教学的设计,还是教师的个人素养都应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水平高度,但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一堂高水平的优质课不仅需要亮点突出,而且需要全面开花。2016年江苏省初中体育与健康评优课在苏州举行,笔者全程参与观摩,现对获得一等奖第一名的宋卫华老师的《远撑前滚翻》一课解评如下,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带来可借鉴之处!  一、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1.教学内容
宫颈癌是对女性健康造成威胁的一种常见癌症,这种癌症在所有妇科恶性肿瘤中占比超过30%。这种原发性的恶性妇科肿瘤的高发年龄在30~35岁之间,且发病年龄不断年轻化。半个世纪以来,医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宫颈细胞学方面更是取得了极大的突破,这就使得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能够更早发现,并且可以及时治疗。在医务工作者的努力下,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预防
9月29日,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举行了主题为“做自己,赢未来——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安全教育嘉年华”的校园安全教育体验活动。来自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北京市“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项目组、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石景山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方工业大学等单位的相关领导及专家出席了此次活动,另有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到场
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乌申斯基曾这样说过,“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感受周围的事物”,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教育中,给幼儿园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化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将成为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育手段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能把各种教育因素与教师的教、幼儿的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最优组合,达到最佳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