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的逻辑与向度

来源 :教育文化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的构建是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的内在诉求,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关键。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高校要对课程思政的逻辑起点、现实困境、推进向度等进行理性省思,厘清课程思政的历史逻辑、内涵要义,明确课程思政改革方向,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课程思政;逻辑起点;困境;推进向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21)01-0028-05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1.01.005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立德树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改革方向,明确了目标要求。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从“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等八个方面,构建了布局全面、互相关联、逐步深化的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意见,更加明晰了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体系化设定,对于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课程思政的逻辑起点
  人类的教育实践史就是对教育价值的认识史。由于文化观念、制度体系与文明程度的不同,教育面临不同的价值选择向度。做好新时期课程思政改革,需要回溯教育价值本源,回归教育的初心使命。
  1.传统逻辑
  知识传授过程中传播价值理念,将课堂学习、课外实践、省思自我有机契合,向来是中华民族的德育传统。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①,这里的“行、忠、信”都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孔子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②,强调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倡导人的全面发展。孟子主张“反省内求”,内向用力进行自我道德构建,加强自我教育。老子倡导“行不言之教”的方法,类似一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于我们从事课程思政实践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庄子倡导的“无用之用”“坐忘心斋”等对道德教育中的自我反观与榜样引领有较好的借鉴作用。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意在强调所有教学内容都承载着德育的使命。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主张的“美德即知识”,作为西方理智主义道德论的经典命题,强调美德不仅有助于知识传授,其本身也是一种知识。柏林大学的创办者洪堡宣扬的“因科学而修养”,作为一种新人文主义精神,认为通过科学探索,能够促成“科学”与“修养”的价值共鸣,其对德国大学课程体系以及其他国家大学课程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
  2.理论基础
  课程思政强调文化传承与价值引领,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高等学校开展课程思政的根本依据,以实践论为出发点、认识论为着力点、价值论为落脚点,最终旨归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重要观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是课程思政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自人类产生之后就通过实践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同时实践也改变着人本身。教育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实践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学校教育的各种形态、各类机构以及一切教书、管理和服务活动,都应当自始至终将实践作为本位贯彻其中。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课程思政的着力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认识论是一体的,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的目的是实践。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2]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由实践到认识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从认识再到实践是第二次飞跃,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为人们检验、发展和掌握,才能推动下一步的认识过程,这也是认识运动必然遵循的规律。学生只有将自己所学的间接知识投入到实践中去检验,才能深化认识,实现对理论的真正习得和掌握。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是课程思政的落脚点。价值是现实的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因此,在人类社会中需要人们去不断追求、创造价值,才能实现享有价值。价值具有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作为个人有其不断激励自己实现全面发展的自我价值,作为社会有其引导和凝聚各方力量的核心价值,作为政党有其为之努力奋斗的政治价值。马克思主义价值论认为,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以及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最高的价值目标。当然,马克思指出人的发展不仅仅是智力的发展,应当是人的体力、人的志向与兴趣、人的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二、课程思政的现实困境
  课程思政主张充分挖掘各门课程中的“思政德育元素”,并巧妙融合到课程教学中,在授业中传道,在教书中育人。自这一理念产生并实施以来,获得了党中央高度认可,在各大高校积极实践推广,但在具体实施运用中尚存在一些亟待改进之处。
  1.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
  部分非思政课程教师未充分认识到国家立德树人的布局与定位,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认为“课程思政教育只是附加任务”,未领悟到其深远意义,导致出现思政课教师“孤军作战”和思政课程的“孤岛化”现象,专业课和思政课存在严重脱节现象,知识教育与价值引领在实践中时常处于“分離”状况,学生存在“两只耳”的学习等。因多方因素困扰,要让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完全深入部分专业课教师脑和心尚有较长一段路要走。
  2.课程思政能力不足
  所有教师都同时兼具教书和育人的使命。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要得到有效实施,关键在教师,尤其要看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否具备相应的思政育人能力。部分教师不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技巧方法,对于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潜在思想政治元素不能灵活运用。一些教师将思想政治元素生搬硬套地植入本学科教学,有的甚至完全形式化将专业课演变成了思政课。这些做法都脱离了本学科的教育目标与要旨,引起了学生的反感和排斥,不仅起不到价值引领的作用,反而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育人资源挖掘不充分
  科学识别并精准挖掘课程的思政资源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前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推进课程思政离不开优质教学资源的辅助。目前,部分高校使用的教学内容远离社会实际,时代感不强,将知识的深度与开阔的视野相分离,将理性思维与人文素养相分离。一些自然社会科学教材将价值判断从实验数据中剥离,过分重视理论与技能的教授,相对忽略人伦道德与科学素养等人文情怀的涵养,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专业课教师对思政元素的发掘与运用。
  三、课程思政的推进向度
  1.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观,需遵循教育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3]从宏观层面看,课程思政是教育哲学的整体性彰显,是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而进行的教育主体的价值评价与选择。育人是课程思政的价值本源,而育人必须坚持正确的教育规律和育人指向。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课程思政是推进教育现代化与提升教育水平的必要手段。高校要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不断加大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力度,着力提升广大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从师资队伍上确保课程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实现“社会人”培养的同时,更加明确“为谁培养人”的这一根本问题。
  坚持彰显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底色。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多元文化思潮角逐和各种价值观念的矛盾冲突日趋凸显,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青年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希望,高校作为传播党和国家意识形态、思想价值体系的前沿阵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教育携手共进,培育广大师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仰者、坚定拥护者、主动实践者。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内容,应当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依托,以大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紧密联系意识形态工作、家国情怀涵养、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思维培育等因素,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结合的中华优秀教育文化。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感培育的内化吸收和外化实践,启发引领学生深入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及其当代价值。文史类课程注重培育文化自信,经管类课程侧重培养经世济民素质,理工类课程重在培育工匠精神,农学类重视涵养“三农”情怀,医学类课程着重培养仁心仁术,等等。
  2.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需要尊重不同课程的特点
  从中观层面来看,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思想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课程思政作为一种课程观念,能够促成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彰显教育思想与理念。课程思政改变了已有的教学认知图式,不是“课程”与“思政”的简单相加,也并非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教育呆板堆砌,而是水乳交融般的巧妙结合。
  以“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统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课程思政是“大思政”理念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体现,立德树人仍然是其核心。大学阶段的教育目标是促进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德育是根本,课程思政应将德育放在课程目标建设的首位,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强调理论自觉和实践养成,不断增强学生的价值自觉,提升思想道德素养,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应最大限度地创设条件,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活力,将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专业扎实、身体健康、审美高雅、热爱劳动的时代新人。
  以建立健全质量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为抓手。课程质量评价就是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结果进行价值判断。课程有效性是指教育教学活动对其预设目标的达成度。课程思政建设评价首要标准是人才培养效果。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将有力促进和保障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课程思政的有效性评价应当围绕思想引导、知识传授、人格健全等维度展开。要按照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通知要求,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订科学多元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调动课程思政考核“指挥棒”,真正实現课程思政的价值旨归和实践遵循。
  以系统观念谋划推进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做好顶层设计,要以点带面、全面规划,推进其体系化建设和改革创新。要画好“路线图”,制定“任务书”,列出“时间表”,有序推进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构建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高效联动、院系扎实推进的课程思政工作新格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建设学校党委——学院党委(党总支)——教师党支部的课程思政三级建设机制,实现由上到下一体化联动,压紧压实各级教学单位党组织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激发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形成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铸魂育人的协同效应和强大合力。
  3.课程思政是一种方式方法,需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从微观层面来看,课程思政是一种教学方法,是教育价值实现的方式手段。不管教育形式如何变化,教育内容如何更换,教育方式如何革新,教育都有着亘古不变的价值追求,都有对人内心与灵魂的关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马克思指出:“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而所谓‘问题’就是‘时代声音’,就是时代‘呼声’。”[4]因此,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学生成长成才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引领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创新。   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水平。“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在于打造一支专业化的高校思政队伍。”[5]首先要找好“料”。各门课程教师尤其是非思政课教师要准确识别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映射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的“富矿”。例如,在讲到科技创新时,可以通过中美贸易战,帮助学生认清美国打压中国高科技的真实面目,引导学生将深厚的爱国情、高远的强国志融入务实的报国行之中。其次,要加强沟通协同。专业课教师要与思政课教师同向同行,同频共振。专业课教师要主动和思政课教师加强沟通,找准课程坐标,选准课程思政方位,瞄准课程思政靶心,精准发力,有的放矢,确保成效。同样,思政课教师也要借鉴专业课素材,扩充思政教育“库容”,增加“库存”。再次,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性和实践智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思想掌握群众[6]。因此,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捕捉学生的难点、痛点和兴奋点,因人施策、因材施教,倡导多样化,鼓励个性化,做到针对性“滴灌”、局部性“喷灌”和整体性“漫灌”有机融合,打造出有深度、有广度、有厚度、有温度的课程思政“金课”,提高学生学习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要改变传统的“我说你听”教学模式,尝试运用翻转课堂、交流研讨、辩论赛、小品、情景剧、舞台剧、现场观察、实地走访、实践调查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理解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感悟制度优势,提升道德修养,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在一定政策环境和场域空间范围内围绕教学内容开展双向交流互动的过程,教学方法开展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双方互动[7]。要以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需求点为突破口,以课堂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核心,因势利导,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获得感、满意度。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自觉性、创新性和能动性。教师要主动倾听学生所思、所感、所忧、所盼,走进学生的内心,触摸学生灵魂,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让学生在新鲜感、参与感、体验感中生发对思政课程的热爱,领悟课程思政的价值与魅力。作為网络“原住民”,当代大学生对知识的态度、对价值的认知方式不同以往,教师需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促使课程思政活起来、实起来、暖起来、强起来,切实增强课程思政的时代感、亲和力和吸引力。
  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8]500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知道,还要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有所得。“在马克思看来,道德的真谛和意义绝不在于抽象的概念、空洞的说教,甚至是系统的理论,而主要在于实践和行动、批判和斗争、革新和创造。”[9]课程思政的生命力源自实践,并最终服务于实践。高校教师要跳出身边的小小悲欢,积极投身民族复兴的伟业,自觉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课程思政开到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最前沿,开到乡村振兴的第一线,把课程思政的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让大学生在体认内化中感受制度优势,厚植为民情怀,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效力内源性生成,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当然,课程思政需要结合不同专业课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找寻两者的“触点”。如安徽建筑大学依托徽派建筑、徽派文化研究平台,深入开展徽派文化中的家风、家训研究、聚落文化研究等,并将研究成果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用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2]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1.
  [3]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9-290.
  [5] 冯刚.治理视域下高校思政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9): 4-7.
  [6] 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思想掌握群众[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9): 128-137.
  [7] 佘双好.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0):9-15.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 张之沧.论马克思的道德实践[J].道德与文明,2007(3): 8-10.
  (责任编辑:杨 波)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一类含时变系数的退化抛物系统在Neumann边界条件下的解的奇异性与全局正则性.利用弱解的比较原理和微分不等式,本文给出了解的整体存在条件与爆破条件.
等螺旋角锥度棒铣刀具有切削平稳、切削效率及耐用度高等特点.由于锥度棒铣刀的刀坯是一个圆锥体,当它有一个不变的螺旋角ω时,它的导程是不等的,这就给制造带来了困难.而找
目的:研究一种无毒无害、经济、美观的人体解剖学标本保存方法。方法:使用真空冻干技术使人体解剖学标本脱水并保持原有形态,然后使用透明环氧树脂进行包埋。结果:环氧树脂包
软件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商品,其凝结了开发人员的智慧、精力和时间。但软件本身极易被复制,同时软件版权也非常容易被盗。为维护开发人员利益,其在开发软件的过程当中不断研发
由倾销与反倾销冲突衍生的规避反倾销措施与反规避反倾销措施正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我国在相关立法中对反规避进行了规范,但与美国和欧盟的反规避立法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为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达格列净片联合二甲双胍维格列汀复方制剂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沂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9年4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患
文章对2002年上市公司红利分配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红利分配的动机是为了进行再筹资、满足大股东套现和配合庄家炒作.
研华,2009年8月25日-作为全球产业计算机(IPC)与自动化设备领导厂商的研华公司,近日推出支持Intel双核/四核的PICMG1.3全长系统主板PCE-7214。PCE-7214是一款服务器级PICMG1.3
慕课作为具有较强体验性特征的教育产品,在为广大学习者提供在线学习机会和优质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独特的情感体验。通过对一门教师教育类慕课前、中、后期与情感体验表达有
为了获得伺服系统较高的跟踪和鲁棒性能,考虑摩擦、负载的时变性,提出了基于对角递归神经网络控制器的控制方案,改善系统的跟随性和抗扰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对角递归神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