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传统节日应用,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效果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chang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的教育活动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展开的,因此,班主任管理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能否实现目标。在初中教育教学环节中,班主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对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综合能力提升都有着重大帮助。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大力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应当如何将传统节日纳入班级管理,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修养;初中班级管理;班主任
  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初中是中小学教育的中间环节,也是关键环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初中生的年龄一般在13至16岁之间,其言行举止较小学生更为成熟,教高中生则稍显稚嫩,因此,对初中生的管理和教育应当遵循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不仅要在课程改革上下功夫,更要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德育和情感教育,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是初中班主任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推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营造和谐课堂、提高授课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通常采取命令式和专制式的管理方式,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过于强调课堂纪律,忽视了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提升。因此,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应当转变观念,以素质教育和學生全面发展为核心,推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推动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精神保障,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它能潜移默化地约束个体行为,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从而推动社会的稳定进步。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应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入到班级文化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充满华夏文化气息的班级文化,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
  二、以传统节日文化推进中学生德育和情感教育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一个美妙传说,有经典诗词歌赋加以颂扬,蕴含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同时也是我国民族习惯、宗教观念和道德风尚的集中体现。正如,中秋节代表了我国人民对家庭和睦,家人团圆的殷切期望,端午节代表了我国人民祭奠先贤,驱毒辟邪的美好期望,重阳节寄托了我国劳动人民敬老、敬祖和感恩的民族情感。
  因此,传统节日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关系到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创新,不仅可以保留民族特色,更能增强人们对民族国家的情感,尤其在当前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下,部分中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一无所知,不仅造成了传节日的文化断层,更是造成中学生传统文化情感的丧失。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引导初中生开展传统节日活动,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弘扬民族精神,更有助于推进初中学生的德育和情感教育,规范初中生日常行为,提高初中班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加大传统节日的应用,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效率
  (一)将班级实践活动与节日活动相结合,推动中学生德育教育
  每一个班级都由性格鲜明的学生组成,因此,不同的班级都有不同的特色,而对学生的管理更离不开德育教育,德育是班级正常运行、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离开了德育教育,正如机器没有了润滑油,无论硬件设施多么健全都很难运转。初中班级的德育教育应当以班主任为领头人,根据班级管理制度有条不紊地进行。
  传统节日文化对初中生的德育工作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每一个传统节日都不是简单的庆祝活动,其背后都蕴藏着深厚的情感因素,而情感正是初中生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情感教育能唤醒人内心的情感,引发人的情感共鸣,提升人的道德意识及道德水平。因此,将传统节日文化纳入到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展开班级管理,能从情感上引发初中学生的共鸣和认同。
  笔者在实践管理活动中开展了一项从生活中寻找传统的实践活动。众所周知,传统节日中蕴含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在新时期的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教育作用。每一个传统节日有其历史渊源,寄托了整个民族的伟大憧憬,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历史变迁中的伟大盛会。笔者会引导学生开展传统节日探寻活动。首先开展传统节日调查活动,让学生探寻传统节日的习俗和历史渊源,笔者会在这个活动中带领学生共同完成节日调查方案,划定调查提纲,如节日来源、节日习俗、历史传说和相关诗文等。其次,笔者会把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在课余时间深入农村和社区展开实地调查,并通过互联网、图书和报刊等渠道搜集分析资料,进而总结出节日调查报告。
  另外,在班级实践活动中开展传统节日知识竞赛,或开展诗文朗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和传统节日亲密对话,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在班级日常管理和文化建设中,笔者会通过班会、宣讲会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情感教育,通过黑板报和展板在班级内进行宣传教育,如让学生搜集和传统节日相关的诗词,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杜甫的《登高》、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在班会上通过讲解诗词中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如与重阳节有关的诗词侧重于敬老爱老,而这也和我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教,尊老爱幼有着共同的文化内涵,因此,笔者会在班会上重点讲解,通过情感启发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尊老尊长、举止规范、礼貌待人。
  (二)将传统节日文化与班规、班风建设相结合,推动中学生集体教育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要想成为一个和谐团结的团体,首先就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下去。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班规建设是重中之重,这是由初中生的身体和心理发育特点决定的。初中生开始进入青春期,性格特点日趋鲜明,追求独立自由,不愿受到外界拘束,如果缺乏一个有约束力的班规,那么班级就会成为一盘散沙,班级管理更是无从谈起。但是班规建设不应仅强调约束性和权威性,更应强调亲和力和榜样力量。同理,班风代表了班级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核,良好的班风能为班主任的管理提供思想保障。   笔者在进行管理班级时,将传统节日文化和班规班风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以“慎思、博学、笃行”为代表的班风和以“弘扬美德、博闻强识”为特色的班规。
  如,在端午节开办“走进端午”的主题班会。传统节日是培养优美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学生民族归属感荣誉感的有效途径。因此,围绕“走进端午”这一主题,我和班委共同设计了“端午小故事、端午诗歌、爱国兴邦”等多个板块。首先,通过端午小故事,我让学生讲解他们从长辈那里听说到的小故事,如赛龙舟、除五毒、挂菖蒲等。另外,在“慎思博学”的班风引导下,我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图书等多种渠道查找和端午节来源有关的各种说法,自由发言,勇于打破权威。多个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发现,一直以来,端午节的来源说法不一,并对此展开了辩论。
  有的学生认为是为纪念屈原,有的学生认为是纪念伍子胥、曹娥。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古百越族在端午这天举行龙图腾的崇拜祭祀活动,进而发展成节日。
  其次,在端午诗歌会上开设弘扬爱国精神的板块。先由会议主持人讲解端午和屈原的故事,屈原是著名的爱国诗人,在楚国都城被破之后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因此,端午节还有“诗人节”的称呼。除此之外,历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爱国事件呢?
  我让同学们分享他们收集的爱国诗歌、爱国故事,从屈原到岳飞再到林则徐,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在班会的最后,我对爱国主义精神进行总结——无论历史如何演变,爱国主义精神始终存于中国人民的文化基因中,所以,在洋节日大肆流行的当下,学生更要懂得爱护自己的文化,保护自己的传统节日,对传统文化的捍卫也是一种爱国行为。集体精神也是爱国精神的一种表达形式,大家生活在这个集体中就应该热爱这个集体,维护这个集体,自觉遵守集体的纪律和制度。
  (三)将传统节日文化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推动中学生心理教育
  在傳统的初中生班级管理中,管理方式往往欠缺人性化,而初中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人性化管理模式能够让班主任更加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平等对待班上每一个学生。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可带领学生挖掘传统节日的人文内涵,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传统,增强对传统节日的了解,进而通过优秀的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远离颓废、消极、避世等负面情绪,抵抗社会不良因素的诱惑。
  在大部分学生眼中,清明节是个沉重悲伤的日子,为了让学生更了解清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对清明人文内涵的挖掘,主要分析两个层面:一是怀念故人,感恩先人的生养之恩;二是迎接新生的意思。因此,清明节活动不仅包括扫墓,还有郊游踏春、放风筝等活动,这些活动是生动鲜活的,是对春之生命力的弘扬。因此,在清明节那天,我们开设的主题班会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死者的敬畏和怀念,二是对新生的庆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们学会真诚的交流和互动,体会“老吾老,幼吾幼”的思想情感,并懂得珍惜年轻的生命。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开设了别具一格的知识竞赛单元,先从欣赏《清明上河图》开始引入清明节活动,接着开设清明节由来、习俗、食品和国外的清明节等几个环节,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竞赛中,并且笔者和班委一起准备了歌曲、小品和故事,消除了一些关于清明节的封建迷信传说。之后,通过故事和朗诵让学生懂得“爱”,鼓励学生努力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在主题班会上我会让学生踊跃发言,分析网络游戏、毒品对年轻生命的璀璨,总结消极颓废思想对年轻学生的负面影响,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保护自己,珍爱生命。
  主题班会只是第一环节,在第二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展开清明节实践活动,全班一起出去踏青,在大自然中开展拔河、踢毽子等活动。
  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应积极应用情感教育、德育教育,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将传统节日纳入到班级管理,开发其中蕴藏的情感教育和德育资源,结合时代特征,赋予传统节日新的人文内涵,由班主任带头开展多种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
  【参考文献】
  [1]陈会彦.运用“班级日”文化力量管理班级[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5(12):32-33
  [2]许丹虹.传承节日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8(7):71
  [3]李兰芳.班级管理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作用分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8(1):67-68
  [4]周燕.在传统文化中寻班级管理之道[J].新课程·中学,2017(9):211
  [5]甘巧生.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68
其他文献
【摘 要】化学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实验,大部分知识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或验证实验得出结论,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符合学生的学习探究课堂模式。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如何营造化学课堂氛围”“如何把课本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如何促进学生科学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科学探究;教学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
目的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肾性贫血的治疗作用.方法根据使用EPO剂量的不同将39例慢性肾衰竭并血液透析病人分成4组,观察治疗后2、4、12个月时与治疗前(0月)相比红
【摘 要】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是,教师虽有重视学生的阅读,但填鸭式、满堂灌的提问讲解充斥着整个阅读教学,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没有思考,没有品味,更没有问题的质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形成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  【关键词】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
一、引言  词汇是组成语言的最基本单位,没有词汇,也就无所谓句子,更无所谓语言。外语教学离不开词汇教学,词汇学习贯穿于语言学习的全过程,不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听、说、读、写、译都无法顺利进行。  二、教学现状  基于词汇教学的重要性,教师们一直关注词汇教学,但在实际日常教学中,课堂教学仍难以脱离传统词汇教学模式,采取跟读、解释、听默写、做题等方式处理词汇。导致了以下几个问题:(1)词汇教学往往缺乏真
目的观察丙泊酚混合瑞芬太尼静脉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分丙泊酚混合瑞芬太尼单泵输注组(Ⅰ组,n=153)、丙泊酚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恒速输注双泵输注组(Ⅱ组,n=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相结合,提高脑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在CT引导下,采用简易脑立体定位尺,确定头颅穿刺点后,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和生化
为了建立照明工程中主观感觉量与客观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广义的韦伯一费昔勒定律把照明工程中的定性问题与定量问题联系起来,并对于照明工程实际应用问题,推导出了由客观物理
【摘 要】教育工作者是阳光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教师应认识到自身问题并作出相应的策略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要求。本文阐述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提出了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的对策,目的是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分析;实施策略  1.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模式存在缺陷  初中主要分为代数与几何两部分,代数是考察数字运算及应用能力,几何是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定位及其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乳腺癌患者采用术中肿瘤周围和乳晕下注射专利蓝定位SLN;用RT-PCR方法检测SLN中CK19的表达.结果 SLN
目的为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性病变提供一种方法.方法应用二维超声观察血管壁、管腔及周围结构,血栓部位、大小及栓塞程度以及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充盈情况.结果 32例下肢深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