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开设美术课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画家,而是要通过美术教学,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启迪学生们的心智;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爱心;引导学生们用更多的时间自由地去接触大自然,欣赏各种容易接受的美。进行美的创造和表现,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实践活动。利用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开展美术教学,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环境,从中发现美并欣赏美。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而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是美术创作的前提。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观察是知识理解的技艺之母。”因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在其学习美术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美术教师应该进行不断探究的问题。现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谈谈几点看法。
  一、 明确观察要求,提高美术创作效果
  明确的观察要求,就像一座给学生指明前进方向的灯塔。美术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之前应提出明确的观察要求。学生有了观察的目的,观察时就会提高注意力,观察的效果就会更加明显,学生的收益将更加丰厚。如在教学《生动的小泥人》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人物的外形特征,教师可提出身体分几部分、各部分都长什么样、有何特征等问题。这样,学生带着学习的要求有目的地去探求,使学生观察有门。又如教《面具设计制作》,要求学生了解各种不同的面具特点。观察时要明确面具形状、颜色等是怎样的。总之,有了明确的目标,观察有了导向,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其顺利地进行美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激发观察兴趣,增强美术合作动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观察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学生情绪高低。学生高涨的情绪往往使观察结果让人惊奇而意外。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对外界事物十分敏感而好奇的心理,把握时机促使学生情绪高涨,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对提高学生美术创作能力裨益多多。具体可采取以下做法:其一,以乐促趣。就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始终处于亢奋状态,高昂的情绪极大激发了学生对观察对象的兴趣。如教《学画中国画——梅花》一课,学习之前组织学生仔细观察梅花的生长特征及各部分的特点,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播放名曲《梅花三弄》。在优美的乐声中,学生不知不觉沉浸在梅花的世界中,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梅花这一象征中华民族坚忍不拔、不屈不挠伟大精神的内涵,在观察梅花过程中达到至高境界。其二,以嬉诱趣。玩是学生的天性。教师要把握好这个特点,组织一些科学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对观察的事物产生浓厚兴趣,实践也证明这是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如《校园活动策划竞标》一课,在学习之前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一次校园活动,要求学生在游玩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树木花草的特征、典型的山势奇树、活动中最生动感人的场景、同学的神奇表情、每人所带的物品等。通过这种学生津津乐道的活动,让其充分领略美丽的校园,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对自己的所见所闻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在美术创作时也就得心应手了。
  三、 养成观察习惯,提高美术创作能力
  “习惯成自然。”由于年龄的限制,学生的观察是即时性的,总是在一定外部需求的情况下才刻意地去观察。因而,鑒于美术课的性质及学生年龄特征,在美术课中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学生本人今后的发展将受益匪浅。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观察有备。观察总是建立在一定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的。学生描绘某一事物时,起码要对这一事物有一定的认识,否则学生只能凭空臆造。因此,在观察前,师生要共同准备好观察的材料。如学习《大家动手做条龙》一课,教师可带学生参观图片,让学生目睹各种龙的特征。又如学习《对印的乐趣》,同学要准备各种工具,亲自动手印染,相互借鉴,画出自己喜爱的图案。教学中是否充分准备观察材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作品的优劣。
  (2)观而有法。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是学生学会观察的关键,也决定了其观察习惯的好坏。由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欠佳,需要教师在学生观察时给予指导,教给合理的观察顺序。如学习《我的同学》一课,如何让学生掌握同学的五官形象和神态的刻画,教师可引导学生按整体——局部——整体的方法认真观察,这样,学生在运用正确方法进行观察过程中尝到甜头,懂得了观而有法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观而有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根据教材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观察,引导学生多思、深思。否则就是蒙着眼睛走瞎路,最后无功而返。因此,观察前给学生布置问题将会达到良好的观察效果。
  (4)观而有恒。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半夕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恒心来逐步培养而成。教学中仅限于课堂内进行观察是不够的,课外实践活动也是观察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随时随地观察周围的万事万物,必要时对观察的事物进行描绘记录。也可以采取课前“一分钟描绘”的形式,让学生描述当天观察到的事物。这样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无形中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这为今后进行美术创作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而良好的观察习惯,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瓦房店市)
其他文献
分析侨资企业党组织在促进企业发展,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群众,积极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目前侨资企业党建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坚持与时俱进,用改革创
目的探讨老年人(≥60岁)及各民族构成、血压、血糖、血脂、体重指数不同切点的聚集状态和并发冠心病(CHlD)的特点.方法随机整群抽样调查乌鲁木齐地区≥60岁834人的健康状况.
2008年1月中旬以来,我国经历了一场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全国有21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其中湖南、贵州、江西、广西、湖北、安徽、浙江7省(区)最为严重。在这场罕见
期刊
本文根据健美操的教学特点和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征,讲述了如何选择健美操教学内容,分析了影响健美操教学质量的因素,研究了健美操的教学方法。同时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了
两个素不相识的年轻士兵,他们因病住进了同一间病室。
预防性外交是联合国处理国际事务时所采取的战略性手段。冷战格局结束以后,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总是将预防性外交行动和战略变革联系起来,通过对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逐渐完成
目前,群体间、区域间、行业间的各种差距正逐步拉大,差距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老师:“你来说说你的理想是什么?”小学生:“吃得好,穿得好,过得好。”老师:“你的理想能不能更高些?”?学生:“吃得更好,穿得更好,过得更好。”
在中职德育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中,新的课标、新的教材,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创新。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课教师,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尤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对德育课的学习兴趣,对此,本文从法律课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进行了探讨。  我认为法律教学中最关键的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懒而不爱锻炼可能表示你正在丧失关键性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