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国小说欣赏》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dzhu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认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可见,新课标将写作课程定位在认识社会、自然、人生和自我成长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高度,体现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形成学生健全人格,促使其向社会人转化的人本主义教学理念。
  目前高中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是作文。新教材中作文教学包括片段作文、命题作文、课外练笔三个部分,如果完整地进行一次全程训练教学需要大量的时间。而现阶段的课堂可用于作文教学的时间太少,课外学生也很难找到时间完成作文,因此,新教材的作文训练目标在实践中基本上难于实现。加上大多数训练内容学生不感兴趣,或命题太俗,或限定太死,或与过去训练重复,导致教师在教学中难于执行。
  新课标对中外小说(含选修课)教学则提出了明确要求:“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作品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这样高难度的教学目标,想要达成,更是谈何容易啊!而高考又没有对欣赏水平作专题的检测,许多教师把它当做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教可,不教也可。这种定位的模糊性使《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变得随意,欣赏教学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为此,笔者针对学生实际,进行了一年的研究和实践,发现在《外国小说欣赏》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是一个既能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又能提升写作水平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 让“场景”专题指导作文的丰富性
  一篇好的作文决不是泛泛而谈,它往往具有吸引人的具体的细节、具体的画面,在小说中,称之为场景。场景可给文章定篇,可营造意境和渲染氛围,可引导人物出场,可揭示人物性格,可作为象征。如《炮兽》一文,教师可以直接引导学生进入小说描写的特定场景:“船身前后颠腾的时候,大炮被抛向前,一直朝人群冲过去,头一下子就压死了四个人,然后被船身向左右倾斜的力量拉回来,再推出去,又把第五个可怜的人碾成两半,再向左弦的船壁冲过去,撞坏了一门大炮——船舱里一转眼人都跑光了。”这是全景描写,作者尽可能给我们描述一个大视野、一个宏观的场景。这个场景里,人是怯懦的、渺小的、无能的,而大炮是凶猛的、庞大的、威力无穷的。两者产生一种强烈的对比。接着,作者给我们创设了两个宏大的场景:老人制服炮兽,老人惩罚炮队队长。这三幕连续的场景组合起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富有戏剧性地将故事推向高潮。又如《丹柯》一文中,丹柯带领大家走出丛林前黑暗令人窒息的环境描写、走出丛林后清新舒畅的环境描写,也令人印象深刻。笔者在教学时着重引导学生细细体会运用的方法,把它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在进行《那时花开》作文训练时,根据场景专题指导,学生的文章中出现了很多精彩的语段,而且描述得非常细腻,富有表现力。
  (1) 伴着些许凉风的早春,鸟儿的一声脆鸣打破了校园里原本的静穆。风缓缓地吹来,一股令人心旷神怡的清香在风中飘荡,几株玉兰在窗前静静地绽放,独显一分华丽与高洁,从容与大度,以不变的笑靥,装点生命的绮丽,用柔曼清逸的身姿点缀这个季节。
  (2) 看着你从最初的如细小月牙,迎风扶摇稚态可掬,到现在满树玉碗摇曳枝头,朵朵亭亭玉立,交相辉映。几个欢笑打闹的同学轻轻地触碰,便教万瓣飘落飞舞而下。放学时的一场细雨,玉兰便收尽千样妆容,可仍遮不住你在细雨绵绵中的异常妖娆。
  二、 让“情感”专题指导学生创作的真实性
  《文学是人学》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除了思想的力量外,情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情之所至,金石为开。情感的存在,使小说超越了知识水平、地位教养,被广大的读者所理解。一篇渗透着情感的文章,可能比一篇思想深刻、复杂多义的文章,更能打动人。
  目前高考作文要求最主要的是感情真挚,而当前学生最缺乏的就是真实的感情以及真情的艺术表达。《山羊兹拉特》描绘的是阿隆和兹拉特之间,即人和动物之间有可能恒久存在的亲情状态,它可以超越任何时代的贫困和窘迫,成为一个物质匮乏的世界里人和动物之间永远的温情和慰藉。《礼拜二午睡时刻》是小偷和母亲之间的亲情。从表达的角度看,我们能从《山羊兹拉特》明确感受到文章传达出的感情信息,而《礼拜二午睡时刻》作者的感情是躲在幕后不出场的,我们只能从人物的言行里,从小说内容材料的安排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因此,小说写作在处理情感上,不宜饱满和激烈,并不是作者花在煽情上的力气越大,读者就越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相反,适当的隐忍和节制,让人物和情节自己说话,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受“节制胜于放纵”“蓄势待发”这两种处理情感的方式,并运用到学生的创作中,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收藏昨天》一文,学生真实地写出了自己对长大的发现。
  昨天还那么高不可及挂在那里被编织着蜘蛛网的窗,今天我已可以透过那繁密又有些许破败并打成卷的蛛网中看到窗外柳枝在风中被轻轻吹抚。昨天仿佛还要努力踮起脚尖才能摸到的门铃,竟什么时候静静爬到了胸口。那昨天还挂过我的身体的门把手,今天却只能跟我握手。昨天还在被人称呼着小胖子渡过,今天的镜子前,我的脸不再臃肿反而是显得棱角分明。
  三、 让“情节”专题指导学生作文的生动表达
  与有一定长度的情节相比,短小的细节描写更显具体,也更有针对性。它是作者对情节一点一滴地补充与落实。如志贺直哉在写清兵卫对葫芦的喜爱时,选取了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将“从一个摊户伸出一个老头子的秃脑袋”错看成葫芦;每次上街时,看到店家的葫芦“总是呆呆地站在门前望”。正是这些细节,才使得整个小说情节丰满充实起来,小说也活了起来。
  同样,一篇好文章,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不是情节如何曲折怪异,而是富有表现力的动人细节。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一定要重视对细节的指导,引导学生去关注老师的典型动作、父母关爱的细节等,让这些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细节,对情节和人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有学生在创作《思念之尘》一文,通篇用生活的细节加以组接,让人感觉到思念无处不在。
  我又没有很想你。
  我只是在经过大饼店门口时会想起你,想起那个为我买咸豆浆的你。
  我只是在经过校店时想起那个曾经陪我风雨无阻买奶茶的你。
  我只是在精品店里看到Jay的贴纸时想起那个疯狂迷恋它的你。
  我只是听歌时、看到歌名时想起那个写下歌词教我唱歌的你。
  我只是在上QQ看到你的头像时想起那个跟我聊天的你。
  我只是看到校园里的凉亭时想起那个和我晚上一起散步的你。
  我只是看到车棚里停着你那辆橘黄色的自行车时想起那个陪我拖车的你。
  四、 让小说的人文思想提升学生思考的深度
  在《外国小说欣赏》中,很多文章有着丰厚的人文思想。而目前的中学生很少有时间去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关注自我,加上近几年浙江省高考则明显加大了对学生思考的考查力度,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能引导学生思考的文章,并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放眼世界,提升思考的广度和深度。
  《山羊兹拉特》描写人与山羊患难与共,最后达到一种超越人与动物界限的真挚情感,表达了人道主义情感。笔者就让学生讨论人到底该怎样和动物、自然相处的问题。
  《丹柯》表达了对自由誓死捍卫,对困境中向死而生的实践。丹柯面对族人的诘难和质疑,毅然掏出红心的无私奉献和无畏的拼搏精神。笔者就引导学生对英雄和普通人的践踏进行深刻自我批判。
  《清兵卫与葫芦》是对教员和父亲为代表的武士道专制强权扼杀清兵卫喜爱葫芦为象征的自然、心灵的抗议和批判,笔者引导学生反思家长、学校、社会对学生兴趣的扼杀。
  在《在桥边》中,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每天在为生存而进行数数字工作的机械枯燥日子里,给自己保留2分钟的心灵时间,并提出了心灵栖居的思考,我们可引导学生关注精神救助和物质救助的区别。
  《桥边的老人》《牲畜林》都是有关战争的题材,表达作者对和平的向往,笔者则让学生关注当今全球的战争,人民的苦难。
  《外国小说欣赏》的编者曹文轩老师在《人教版高中选修课程说明》一文中写道:“注重写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这一点也许是本教材最大的也是最有价值的特色。”“本教材突出了写作的位置,无论是从选文还是到设问、实践活动,各个环节都与写作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门写作课,它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是十分有益的。”基于这个指导意见,我们对《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就不能仅仅停留在阅读教学上,而应让小说的阅读变成作文的动力。因此,在阅读教学时,针对本书的“话题”和篇目的特点,作好基本的筛选显得尤为重要,让我们的努力使作文行走在阅读教学中。
其他文献
针对航空γ能谱测量工作时矿致异常信息在时域批次性干扰下难以有效提取的问题,结合小波变换理论与测线标准差变异系数理论,提出一种新的线单元校正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变换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关键。所以,对一所学校来说,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非常重要。它能有效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我们经过四年多探索,初步构建起了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这个体系主要由四部分组成:质量文化建设、管理机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价。  一、文化建设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驱  在教学质量保障体
写作难,这是学生的共同感受。学生面对写作任务.不知道思绪从何开始、沿着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去克服写作出现的种种障碍。写作教学难,这是教师的一致体会。面对不同学生写作过程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要想课堂取得高效,就要花工夫备好课。集体备课实现了备课资源共享,教学预案、教学智慧共享,实现了高效备课,有利于减轻教师负担,有利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其利显见,然而它也有一些缺陷,主要表现为“个性化备课的缺失”。  集体备课往往强调趋同和统一,以至于出现多个教师共用同一课件、同一教案去上课的情况。可是,我们的教学果真这样简单吗?   有的教师在集体备课后可能为图方便,缺乏必要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教育也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师生关系问题成为教育内外的热门话题。从教育的自身角度而言,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