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魁,猴魁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xianc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支法国马戏团队穿梭在太平县600里山川。为首的马尔康夫·奈克騎着枣红大马,蓄着山羊胡子,深蓝色的眼睛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像是发现了什么,举起长筒望远镜不住地睁只眼闭只眼。他身边蹲着一只猴子,适时会献媚拍马。
  他们在这里已遛弯儿三天了,夜里就近随便找个客栈就寝。
  这是个不好的年代和季节。八国联军进攻了北京,火烧了圆明园。
  尽管这样,客栈老板还是以礼待客。
  “我们是来寻找猴王的。你们这地,不是有猴魁吗?猴魁就是猴子王,我们明白的。”奈克说。
  店老板没笑,心想,你明白个鸟?尽管他张冠李戴了,但来的都是客,是不可以怠慢的,可警惕性也不可放松。也许他们真的是马戏团,真找猴王,慕名而来。他们那几只猴子,竟是母猴。发情了不是?不满足它们,不肯上场演岀不是?
  “你们的茶,真是……”奈克竖起大拇指,在寻找词句,找不到更好的表达,就说,“太好了,太香了。”然后又指着喉咙,用手比划着。
  “很甘醇,很滋润,很清爽。”店老板替他说。
  “对,对,就是这个,就是这个。”
  晚饭的时候,店老板端来的是豆腐、白菜、芋头。他抱歉对他们说:“兵荒马乱的,我们老百姓凄苦,没什么好吃的招待你们,就这些菜蔬了,不好意思。”
  “很好了,很好了,我们理解,知道。”
  奈克趁吃饭的机会向老板提岀,明天采茶,可不可以让我们看一看?还有,看看你们怎么样炒茶制茶,开开眼界。
  店老板把这一切向族长作了报告。族长说,可以让他们看,这又不是什么秘密。我也留意到了。看来,他们是民间的,没事儿。
  第二天,采茶的姑娘们来了。采摘茶叶有讲究,姑娘们都梳妆打扮,穿上了最好的衣裳。
  谷雨前的季节,气温宜人,太阳还没岀来,山地一片氤氲。姑娘们十指尖尖,在茶梢头穿梭挥舞。那些嫩芽儿被抚摸后在茶篓里蹦跳着,簇拥着。披着蓝头巾、穿着蓝格子衫的那位美丽的姑娘带头唱起了山歌,姑娘们就跟着应和。那种灵巧与节奏,那种载歌载舞的劳作,把这些老外看呆了。法国人是豪放的,他们在山坡上,也情不自禁叽里呱啦地跳唱了起来,很自然的开了场歌舞盛会。
  看炒茶制茶的时候,老外的蓝眼睛都瞪圆了:这些树叶片儿,奇了怪了,像进了万花筒,说变就变,一叶一叶的青涩变成扁条型,或青黛,或金黄。整个房子,香气飘逸,神清气爽。中国人讲究食物色香味俱全,这样一丝不苟,智慧虔诚的劳作,让他们赞叹、感慨。
  奈克迫不及待把族长拉到一边,先鞠个躬,然后说:“真对不起,怕你们赶我们走,我们就装扮成马戏团,寻找猴魁。其实,我们知道猴魁不是猴王,是茶叶的名字,大名鼎鼎,早在欧洲享誉了。我们是借机考察。猴魁真好,六百里地真好,绿得让人心醉,心旌摇晃,不是亲眼所见了,还真难相信!”
  族长说:“我也如实相告,你们的良苦用心,我早看穿了,我们也装傻,满足你们的愿望……”
  “哦哦……这傻装的好,很宝贵,很友善!”
  “怎么样?签契约吧,只要价格合理,我们全卖给你们。”
  “好,好哦。现在就签,保证你们满意。”然后奈克夸张地做了个鬼脸,“放心,我们都是老百姓。”
其他文献
我对旗袍的喜爱由来已久,甚至远远超过对自己最为合身、最为舒适的衣服的喜爱。这不仅因为我是一个恋旧的人,更源于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认知和不断喜爱。在我看来,那一件件旗袍,不仅仅绣着好看的纹理,还绣着一段过往,更是流淌着无尽的优雅与美好。  “旗袍”中的“袍”字,定格了旗袍的基本款式,上下呈现长形,而且需要通体处于长形状态;而说起其中的“旗”字,更是蕴含着一段悠悠过往。追踪溯源,最初的旗袍是满族女性
期刊
大枪,江西修水人,长居北京。昭通学院文学研究院研究员,《特区文学·诗》责任编辑。《诗林》杂志特邀栏目主持人。诗作散见于《诗刊》《星星》《绿风》《诗林》《诗潮》《诗选刊》《中华诗词》《创世纪》(台湾)等专业诗歌期刊,并多次入选《中国诗歌年选》《中国新诗排行榜》《中国诗歌排行榜》等重要年度选本。获得第四届“海子诗歌奖”提名奖、首届杨万里诗歌奖一等奖、《现代青年》杂志社年度十佳诗人奖、《山东诗人》年度长
期刊
大伯家的狗,对着悬挂在屋檐上的月亮嚎叫个不停。  那只叫黑豆的老狗,嗓音沙哑,深沉,苍凉,每一记长长的干嚎都寓意深长。大伯原以为,这只已经瞎了左眼的老狗,一定是想起了什么伤心往事。让它发泄一通,无人搭理,自然会止住悲声。可是,大伯恰恰想错了,这条老狗越嚎越得势,把屋檐上的月亮一直撵到山梁上还不解气。那嚎叫声犹如一把锈迹斑斑的刀,在静寂的夜空中挥过来舞过去,刺辣辣地撕咬着人们的神经。  大伯睡不着,
期刊
此为仙人之地!   传说林林总总 ——八仙曾于此汇聚,交流天下道法;八仙在这里登陆,云游北方的山川;八仙从这里出海,去了蓬莱,又去了千岛湖和三清山……   这里,水清沙白,阳光与大海相融,风神戏波弄浪。磅礴的槐树林,高擎白花花的银两,收购五月的迷醉。乳酪的月光,缕缕的暗香,镀金的灯火,蓬勃的涛声,蓝宝石的寂静……瞄上了浪漫主义诗情和流连忘返的脚步。   我的向往是情有独钟的奔赴——拥抱大海,亲近辽
期刊
颜洪斌,沈阳人,生于普兰店,现居大连。自幼爱好文学,高中时代曾在《语文报》发表过散文,近期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若干。  城市里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即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艳阳高照之下,天空中也有着一层薄薄的雾层,或者说灰层似乎更准确一些。  但倘若回到百十来里地的山村,便是迥然不同的感觉了。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度过的。山村的四周,都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小的时候觉得这些山是高大的,陡
期刊
风刮得呜呜的冬天,我的爷爷去世。这年,父亲8岁。奶奶穿一件自己浆染的粗布衣裳,捣烂槐米,加草木灰,慢慢浸染,早上放置到井台,经露水的滋润,粗布就像上足了胎釉的青瓷,又经心灵手巧的主人精工细剪,就变成了一件漂亮衣裳。  来年春天,当花朵迫不及待地炸开,天空的脸庞一下子放大,像一个飞起的风筝,季节被浓妆艳抹,满眼的绿色,浓得像一坛子绿漆。  春天,如期而至。失去丈夫的奶奶在這样一个万紫千红的季节,被迫
期刊
“姥爷,今天晚上我们可以吃牛排了! ”  “是吗!看把姥爷的小宝贝儿高兴的呀!”  “姥爷!可是…… 您为什么不喜欢吃牛排呢?”  “嗯,姥爷以前是想吃,却吃不起。现在是吃得起了,这牙却不争气,想吃吃不动喽……”  傍晚时分, 我正在厨房准备晚餐,老爸说要出去呼吸下新鲜空气,随手戴上口罩,朝门外走去。我提醒他晚饭很快就好了,要早点儿回来,老爸却毫无反应,似乎对今天的晚餐没什么兴趣,走出了房门。  
期刊
祭奠  当活人祭奠死者的时候  死者真的死了  只有往事活下来  反过来,当死者祭奠活人  活人的确还活着  只是灵魂不在  光明  有多少光明就有多少黑暗  就像你,有多少爱  就有多少恨一样  我在你的光明里享受  花草的气息  我在你的黑喑里倾听  狼群的嚎叫  正如你在我的爱中  享受水的清澈与寒冷  你在我的恨里倾听  雷的怒吼与哀鸣  梦  人在睡着的时候  梦是醒着的  人在醒着的时
期刊
我羡慕——  我羡慕那只低头吃草的山羊——  它从不关心四季变化  也不关心草绿草黄  夏天的雷雨居高临下  它咩咩地呼唤同伴  躲进山洞高冈  北方的大雪覆盖群山,它会用蹄子  刨开冰雪,啃食被掩埋的嫩草  偶尔也会大人物一样,站在高处  俯瞰远远的河流  任凭白云掠过山鹰的翅膀  它们一生最好的时光,都在追逐  爱情,从来没有尔虞我诈阿谀奉承  牧羊人清脆的鞭哨  像返青的往事  讓它们一直向
期刊
生活里,有些伤,你可能会忘,但它依旧存在,偶尔从沉年里,不经意地醒来。  刚刚,填满了两页密密麻麻个人文学创作简历的我,右手大拇指第一关节的上方,就开始酸痛了。这是早些年,因过度写字劳损造成的大拇指腱鞘炎。  二十多年前,我所在的小城,还没有计算机这种办公设备。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的我,上班后的工作岗位是记账会计,但因自己写得一手好字,所有领导需要上报的文字材料,都交给我抄写。常常,几千字的急报材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