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檐上的月亮(二章)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yyy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伯家的狗,对着悬挂在屋檐上的月亮嚎叫个不停。
  那只叫黑豆的老狗,嗓音沙哑,深沉,苍凉,每一记长长的干嚎都寓意深长。大伯原以为,这只已经瞎了左眼的老狗,一定是想起了什么伤心往事。让它发泄一通,无人搭理,自然会止住悲声。可是,大伯恰恰想错了,这条老狗越嚎越得势,把屋檐上的月亮一直撵到山梁上还不解气。那嚎叫声犹如一把锈迹斑斑的刀,在静寂的夜空中挥过来舞过去,刺辣辣地撕咬着人们的神经。
  大伯睡不着,起来过好几次。先是拍拍黑豆的脑袋,好言劝说,再是高声呵斥,最后不得不操起床前的棍子,让黑豆的屁股挨了几闷棒!黑豆哀叫着,夹着尾巴逃走后并没有收敛的意思。大伯躺在床上,只得任由它嚎叫到天亮。这只老狗在世的日子不会太长了,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把心中的怨气诉一诉,也在情理之中。
  “爹——”儿子闷闷的一声喊,惊醒了迷迷糊糊的大伯。让黑豆吵了一夜,老汉还在床上养神。大伯晚上睡觉不关大门,这个习惯已经差不多20年了。
  “啥事?”一夜没睡好,大伯脑子昏沉沉的,他连眼皮都不想睁。
  “爹,小芝回来了!”儿子的声音低沉,却异常清晰,锥子一样戳在大伯麻木的神经上。
  “啥……啥啥?你说啥……”
  大伯一下结巴起来,眼睛瞪得老大。说这话的时候,大伯已经一骨碌翻身坐起来,嘴巴张得大大的,枯井一样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他的大儿子。
  儿子的话没有错。因为他的身后,有一个怯生生的身影,还不等他坐稳,就传来了熟悉而异常遥远的声音:“爹——!”
  这样的情景,在梦中确实出现过许多次。但,这的确不是梦。大伯张了张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早上的光线有些暗淡,大伯眼睛一下转到门外的黑豆身上。黑豆又恢复了过去的模样,围着那个瘦瘦的影子刷刷刷地摇着尾巴。大伯拍了一下大腿,自言自语地说:“这个死东西就是有灵性,就为这个事,昨天晚上嚎叫到天亮!”
  算起来,小芝已经离开寨子十多年了。小芝在的时候,特别疼黑豆,没想到这个东西,还有这么好的记性。为了小芝,伯娘又气又急,吃药上吊折腾了几次,最终一病不起,过早离开了人世。大伯虽然硬撑了过来,那张挺拔的背也变成了一张弓,炯炯有神的眼睛也让忧郁搅得浑浊不堪。
  没有电影里那些煽情的画面,比如父女抱头痛哭一类的情景。女儿悄悄抹了两把眼泪,就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还是大伯说话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小芝到底跟谁走的,他们不知道;小芝是怎么走的,他们不知道;小芝到了哪里,他们更不知道。总之,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突然就从寨子里消失了。
  就算是小猫小狗丢掉了,也得去找一找。大伯心急如焚,到乡上反映,到派出所报案,折腾多次,没有任何结果。倒是周围谣言四起,各种消息传得有鼻子有眼睛。最具有杀伤力的说法,是会理老街子一带,有几个姑娘被人拐到山西,这个拐卖人口的人贩子,就是他宝贝女儿小芝!
  大伯惊得半天合不上嘴。惊愕之余,大伯流了半天泪:天老爷,你眼睛瞎了!我家姑娘,生性是个啥样我不晓得?平时说话声音大一点儿脸就红的人,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缺德的事来?
  大伯伤心之余,有了一个准确的判断:女儿回不来了。
  那时候伯娘还在要死要活,大伯不再找小芝,而是专心看管伯娘,直到老伴儿去世。不过,大伯从此不再关大门,为的就是方便女儿回来。
  斗转星移,日落日出,这一等就是这么多年。
  当年,女儿是怎么到的山西,到现在为止她也说不清楚。反正懵懵懂懂,稀里糊涂就到了山西,然后就和人家进了洞房。男人大她十来岁,没啥缺陷,只是平时话不多。家里两个老人对她还不错,像亲生女儿一样疼她。如今,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
  小芝这样一说,老人压在心上的那块大石板卸掉了一大半。和那些被拐出去的女子相比,小芝算是掉进福窝窝,找到户好人家。想想也是,女娃娃家长大了都得找人家,嫁在哪里不是讨生活?
  女儿还是和过去一样的勤劳。吃完饭,就和哥哥嫂子下地去了。正是春耕季节,女儿忙前忙后。黑豆顾不得年老体弱,殷勤地在小芝身前身后护着。女儿目光呆呆的,偶尔坐在树荫下,再叹上几口气。
  这一切,都瞒不过父亲的眼睛。大伯一再追问,小芝说了个大概。男人喝醉酒,就拿她撒气,经常打得她鼻青脸肿。想想也是,要不是在她身上花了一大笔钱,一家人的生活不至于这么窘迫。这一次,她就是挨了男人的拳头,一气之下跑出来的。前些年,一家人对她盯得紧,她自己也不好意思回来。如今,两个老人年龄大了,丈夫也经常病歪歪的,对她就少了管束。
  “回来就不要回去了,哪个还往那火坑里跳!?”
  “在这里,那个龟儿的敢动你一根指头,老子不把他的脑壳扭下来才怪!”
  “把那两个娃娃拖回来嘛。这些地方出食得很,只要你们肯出力,吃饭有啥问题?”
  大伯说起这样的话来,好像又年轻了20岁。
  可是,事情不是像老汉想象中这么简单。日子一天天过去,大哥大嫂对小芝的热情明显打了折扣,小芝虽然还是那么勤快,但脸上的阴霾一天比一天重。
  三个月后,女儿哭丧着脸说:“爹,我还是回去算了……”
  “回去?你疯了,還要往火坑里跳?!”
  女儿欲言又止,惨惨地一笑:“爹,家早就分开的。”
  “那有个啥?你回来,这里就是你的家呀!”
  女儿摇摇头,说:“爹,田和地是别人的,房子也是别人的,留下来……我和谁过呀!”
  买   牛
  三叔把牛牵回寨子的那个下午,当头就挨了一闷棒。
  挥舞着那根大棒的人是他的岳父。三叔是倒插门女婿。俗话说得好:招姑爷,耍把戏,三年不分家,是个憨女婿!意思是倒插门女婿靠不住,把媳妇哄到手早晚是要翻脸的。三叔却不是这样,他应了这句话的后半截,憨实得如同木讷的榆树疙瘩。   “你瞧瞧,你瞧瞧!”
  岳父唾沫横飞,用手摸着那头瘦骨嶙峋的牛。老汉那张油光光的脸,在太阳下沟壑纵横,咕咕咕的笑声如鬼哭一般,一半是幸灾乐祸,一半是恨铁不成钢。老汉摇着白了的头,伸出食指在天空中一阵乱戳,从唾沫星子中突围出来的话如锥子般锋利:“这种骗局,几年以前,人家玩腻了,你小子还会上套。猪脑壳,猪脑壳啊!”
  岳父说得没错。还在十多年前寨子里的赵扯巴就买回这样一头牛。那牛看上去骨架高大,毛光水滑,连牙口都没有长齐。可是,才牵到山上放了几天,那畜牲就露了马脚:害瘟的牛到了山上,高傲得很,成天扬着脑壳到处瞎逛,偶尔还要扭扭捏捏哼几声小调,半天不会下嘴啃一口草。两天过去,那身滑溜溜的皮毛就变得疙疙瘩瘩。赵扯巴把牛撵回去仔细一看,暗暗叫苦:这头倒霉的畜牲,身上的毛让人用刷子仔细刷过,在靠近牛腿的地方,梳子的齿痕还依稀可见。用手往它身上一摸,手上全是油,难怪前两天看上去毛色鲜亮,光滑润泽。最可气的是,它嘴里那几颗稀疏的牙,也让人用钳子拔掉了。那畜牲嘴已经溃烂,它除了低声哀鸣外,哪里吃得下草料?
  花了钱,请了这样一尊病恹恹的祖宗,自然成了寨子里嘲笑的对象。
  赵扯巴吃了亏,赶紧采取补救措施,买了两把上好的梳子,花了一碗清油,又把那头畜牲仔细装扮了一番,就往集镇上赶。无奈乡下人嘴臭,一夜工夫,就添油加醋把这件稀奇事传遍了十里八乡。赵扯巴连着赶了几场,人累瘦了一大圈,那牛还是卖不出去。
  病怏怏的牛一天比一天赢弱,赵扯巴在闲言碎语中,忍痛蚀了一大笔钱,卖给会理城里开餐馆的烀了汤锅。
  如今三叔买回这头牛,和传说中那头牛相比,一点也不逊色。
  有了这样一个烫手的山芋,三叔的脸色自然不好看。三婶呢,只顾着抽噎,一汪眼泪没忍住,扑簌簌地砸下来,溅起一地的烟尘。
  岳父瑟缩着身子,硬邦邦地扔过来一句话:“还愣着干啥,赶紧丢呀!”
  没有人敢搭腔,满世界都是老汉凝重的呼吸。老汉那句话,几近咆哮,生铁般冷硬,却不容质疑。眼下,只有两条路可走:其一,杀了,卖到会理城烀汤锅。其二,再牵到街上卖。
  那时已是入冬以后,呜呜的风又冷又硬,犹如一记记鞭子,抽得门前那几棵落光了叶的树瑟瑟发抖。家里那只黄狗出来干吠了几声,也不愿意凑这样的热闹,夹着尾巴偷偷溜回屋里。听到外面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那只老猫赶紧爬出来,长长地伸了个懒腰,探探爪子,耸耸肩膀,看看实在是帮不上什么忙,又踡在火坑边打起了呼噜。
  很多年以前,老汉还没成为三叔岳父前,老是喜欢横披一件衣服,说话的时候一手叉在腰上,让后面的衣襟高高地耸起,另一只手伸出来,时而拳头时而巴掌,再不济也要伸出几根手指在空中霍霍飞舞。就像电影里那些英雄人物一样,看上去就不是一般的威武了。无情的岁月,把老汉那头青丝蹉跎成白发,挺直的脊背日趋佝偻,威武的棱角也渐渐磨平。很多时候,老人就会眨巴着那双浑浊的眼睛,用沉默来彰显自己的稳重。
  不得不说,当倒插门女婿的三叔还是很厚道的。老人上了年纪,胃口越来越差,脾气越来越古怪,动辄为芝麻绿豆大的事发脾气,而且不依不饶。吵过几次架,三叔一直让着忍着。斗争的结果,老两口儿单独立灶,自己开起了小灶,烀也罢蒸也罢煮也罢,任由老两口儿的性子。至于田里地里,从不勉强,去也罢,不去也罢,全凭老两口儿高兴。当然,对于老人的唠叨,甚至是毫无理由的指责,三叔也学会了左耳进右耳出,从来不会因此发生正面的摩擦。这一切,让寨子里那些经常被子女顶撞得涕泪横流的老头儿老太太羡慕不已,在背后骂两个老不死的不识相。
  老汉发一阵飙,奈何没有人搭理,只好响亮地喷着鼻子折回了屋。过了一会儿,老汉回去提了半桶清油过来,重重地放在三叔面前。老汉什么话也没有说,那张阴沉的脸注满了铅,一声声凝重的鼻息,就像暮气沉沉的鼓声,在门前并不宽敞的坝子里擂过来擂过去,让人心烦意乱。
  第二天吃过早饭,三叔犹犹豫豫,牵着那头精心打扮过的牛出了门。为了这头抬丧的牛,三叔显然一夜没有睡好,看上去比那头毛光水滑的畜牲憔悴得多。
  吼了一夜的风歇了下来,厚厚的云散得差不多了,薄薄的彩霞把天空装扮得绚丽无比。三婶把家里的碗筷收拾干净,正准备下地扯些猪食回来,三叔已经把牛牵回来了。还不等三婶开口,三叔就闷声闷气地说话了:“我左想右想,自己上了当,何苦还要让别人上当呢?”
  三婶嘴唇动了动,见男人一脸的倦容,也就忍了。
  三叔没有把牛赶上山,舀了大半桶苞谷面倒在猪食锅里,煮成精料喂牛。“我用手摸了它的嘴,牙还在,说明牛不老哩……”
  三婶没有吱声,男人决定的事,她一般不会反对。岳父却不是这样,听说三叔把牛牵回来,气得把手里的碗都摔了,喷喷地骂:“你还当祖宗,敬在神龛上了!”
  老汉说得没错。三叔真把這头牛当成了宝贝,白天吃草,晚上把剩下的猪食,半桶半桶地倒给它。不仅是这样,每天三叔还专门去地埂上扯些嫩草给牛吃。那头牛渐渐长了膘,毛发变得光滑,眼里也渐渐有了柔情,经常在他去喂食的时候,伸出湿漉漉的舌头,舔他汗津津的手。
  没想到来年开春以后,这头牛发情配上了种,后来生下了一个小牛犊。岳父听说这事儿,到他们家转了几圈儿,背着手笑眯眯地走了。
  寨子里有人说:“当初,要是逼着他把牛卖掉就亏大了!”
  老汉不开腔,隔了半晌,才说:“你懂个锤子!你晓得啥子叫激将法?老子要不逼他,龟儿的能有今天?”
其他文献
不想说。只要说出,可能就是错  江安河不是汨罗江  谁投河,也不会增加或削弱阴影的暗度  阳光下,有莫名的影子被绑架  成為看客兴奋的刀  在一场不明就里的口水里厮杀  看客的眼泪比河水更廉价  很多时候,他们的情绪比投河者更冲动  把思维和眼睛交给,看到的风  风怎么说,他们也跟着学舌  从不质疑风的真实性  风是否会遮掩,或漏掉一些关键的词
期刊
江长深,湖北省红安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长江文艺》《芳草》《安微文学》《广西文学》《黄河文学》《雪莲》《辽河》《岁月》等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百余万字,结集出版《土地》等中短篇小说集三部,有小说,杂文获全国奖项。  回家过年,搭头是我见到的第一人。  那天的雪下得很大,湿盈盈的雪花从昏黄昏黄的天空中飘落,冷峻的白色由远及近,凝固在我眼前。我从热气腾腾的驾驶室走出,两眼经白雪反照,能见的距离很有限
期刊
比南方还南,比遥远还远  有一条线  那是你南行的极限  此时,  我在北方等一场大雪  你在无限的南触摸那条回归的线  白昼很短,夜很漫长  气温一降再降  冬至已把寒冷開启  你回归的脚步  把经纬一再度量  燃烧的激情不曾停歇  当赤道遭遇烈火  北方的春又把我温暖  虽然我离你还很遥远
期刊
将冰封的心事  打开  你会发现  季节总在轮回中重生  压抑了许久  深深吸上一口气  突然明白  重重的铠甲  包裹的是強加的痛  苍白是一种历练  没有围城的世界  注定与快乐无缘  何必期盼总是郁郁葱葱  把心揽在怀里  满世界都是春天的风
期刊
比起父亲的阅历  我只浅尝了他一半的白与黑  今夜,父亲从灯下走过  他的背,是我眼中的地平线  头顶上是他走过的  最光亮的部分,如一盏灯  对应着大地的隐影  多像在岁月中匍匐的人  一生都站在  這尘世的渡口,若明若暗
期刊
下地的麦粒,与归仓的稻谷  匆匆辞行。青葱的岁月,酝酿  又一次的啟程  赶在雪来之前  将温暖包裹。尽力拒绝  世界渐浓的凉意  交子之时,所有的事物  都在筹备一场归乡的迁徙  不知,我是否例外  透过秃枝桠斑驳的窗前月  我总觉得,那是母亲盼我的眼神
期刊
田螺,是一种生活在淡水里的田螺科软体动物,它对水质的要求极高,我们西乡地处里下河地区,这里地处平原,水网纵横密布,优质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水源形成了田螺生长的最佳地域!在西乡,生长最多的就是圆田螺。  西乡有“明前吃田螺”的风俗习惯,坊间一直认为清明前为一年中田螺最上品的季节。那是因为,经过大半年和冬藏的养精蓄锐,清明前的田螺多肉少仔,肉质肥而柔软,口感较好!而到了四月后田螺进入产仔期,田螺是体内育
期刊
天气转暖,燕子们全部飞回来了,气爽风轻,娇羞的梅花陆续开放,此刻,大地的颜色在我眼里都是粉色。  在新湖村,井水洗濯的圆皮粉色萝卜干,晾晒在台阶上,有着脱俗的容颜,我惊讶于萝卜们还有与梅花一样高贵的气息,被旧日的时光打磨的一样饱满及鲜亮,赚足了阳光的眼泪。此刻,它们是如此幸福和满足。  时光缱绻,三月的风雨飘啊,摇啊,又迎来了暖暖的春天,粉色的天空不停地播撒种子和希望,阳光停靠在花蕊上燃烧搁浅的雨
期刊
我对旗袍的喜爱由来已久,甚至远远超过对自己最为合身、最为舒适的衣服的喜爱。这不仅因为我是一个恋旧的人,更源于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认知和不断喜爱。在我看来,那一件件旗袍,不仅仅绣着好看的纹理,还绣着一段过往,更是流淌着无尽的优雅与美好。  “旗袍”中的“袍”字,定格了旗袍的基本款式,上下呈现长形,而且需要通体处于长形状态;而说起其中的“旗”字,更是蕴含着一段悠悠过往。追踪溯源,最初的旗袍是满族女性
期刊
大枪,江西修水人,长居北京。昭通学院文学研究院研究员,《特区文学·诗》责任编辑。《诗林》杂志特邀栏目主持人。诗作散见于《诗刊》《星星》《绿风》《诗林》《诗潮》《诗选刊》《中华诗词》《创世纪》(台湾)等专业诗歌期刊,并多次入选《中国诗歌年选》《中国新诗排行榜》《中国诗歌排行榜》等重要年度选本。获得第四届“海子诗歌奖”提名奖、首届杨万里诗歌奖一等奖、《现代青年》杂志社年度十佳诗人奖、《山东诗人》年度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