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敬畏之心缺失成因的探析

来源 :教育界·综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r349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史怀泽创立的生命伦理学为依据,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加以剖析,从各种表现形式来阐述小学生敬畏之心缺失的原因,为增强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提升小学生道德水平找到理论依据。
  【关键词】敬畏之心;小学生心理健康;道德;表现形式;成因分析
  【基金项目】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8〕GHB3527。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心存敬畏,律己,慎言,慎行,权力才不会用偏,行为才不会越界。从国家到个人,“敬畏”一词被提到了历史的新高度,不得不让人思考——敬畏之心的缺失,是一切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敬畏之心缺失的表现形式
  (一)敬畏之心的缺乏让校园欺凌愈演愈烈
  近年来,未成年人欺凌现象越来越多。笔者对近年校园欺凌事件案例做了一些盘点:2016年4月22日的一段视频中,湖南女生100秒被掌掴32次;2016年4月28日,重庆彭水一初中生被同学持刀捅死;2016年4月,济南初二女生找男生说话遭掌掴,被逼说自己是狐狸精;2016年5月16日一段视频显示,日照五莲一中学学生在厕所被群殴;2016年5月,西安某学院17岁女生遭同宿舍5名女孩群殴;2015年6月,四川一未成年女生被同龄人扒衣拍裸照;2015年5月,安徽怀远火星小学副班长逼同学喝尿;2015年11月,重庆女生因太邋遢被5室友打成十级伤残;2016年1月11日,两段长达3分钟的视频显示,江苏无锡女生遭羞辱、打耳光、扯头发,被围观哄笑;2016年3月5日,安徽高三女生发微博称被同学下药遭威胁;2016年1月16日一段视频显示,海南15岁少女遭多人围殴扒衣被骂“打死她”……这样的事件在校内还在继续发生,且呈增长态势,让每个人为之汗颜。校园欺凌事件从小学到大学无一例外,欺凌者无视法律,恃强凌弱,缺乏对规则的基本认知和敬畏,虽因未达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但是对他人造成的伤害确实是无法估量的。
  校园暴力是特殊环境下的产物,目前的大环境非常适合其生长。由于中国多年来致力于消除贫困,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奇迹”, 但是也经常暴露出诸多弊端,这些弊端也许是改革开放后中西文化撞击的产物,但绝对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缺憾。这些缺憾首先是家庭教育缺失。首先,中国的家长多在为生计奔忙,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使得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其次,学校对学生无可奈何。法律禁止体罚学生,剥夺了学校惩戒学生的权利,让学生肆无忌惮。再次,法律法规对未成年人太仁慈,甚至成了学生违法乱纪的保护伞,造成今天我们的孩子缺乏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二)敬畏之心的缺失让环境愈加恶劣
  近年来网络的热搜词大概就是关于“环境保护”了,部分城市雾霾笼罩,农村垃圾肆意抛撒,草原面积逐年递减,太湖水面蓝藻蔓延,太平洋的海水油污片片,插着管子流着胆汁的狗熊眼神哀伤,被割去鱼翅的鲨鱼垂死挣扎,踩着融冰的北极熊苟延残喘……我们在用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一切手段污染着地球,屠杀着生命。凡此种种,都是人类对大自然缺乏敬畏之心的恶行,终究会让人类尝尽苦果。对生存环境欠缺敬畏之心换来的就是对所处社会缺乏敬畏之心,以至于丧失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小学生经常会遇到关于环保的作业,他们的手抄报色彩明丽,主题鲜明,处处可见他们对生态破坏的控诉。
  (三)敬畏之心的缺失让我们无从选择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劣质奶粉,“德州扒鸡”背后的秘密,调出来的“鸡精”,勾兑的劣质饮料,黑心厂生产黑心肠,土办法生产的“卫生筷”,“无公害蔬菜”令人惊心,“果肉果冻”裹的是什么,肉牛变“水”牛,腐肉“巧”炼猪油,鹿胎膏羊胎造,病死母猪肉做“鲜肉松”,竹笋“保鲜”的秘方,“黑”佐料调“白”腐竹,劣质葡萄酒借“壳”上市,陈化粮做“鲜”米粉,鸡翅的“红”与“黑”,“毛发水”酱油让人发毛,劣质香肠猫腻多,火锅底料“硬”是有道理,变了味儿的“老陈醋”……这些都已经是“旧”闻了,单是看到这些题目,就已经让我们心惊肉跳了。这些案例也只是媒体公开报道的冰山一角。每年关于食品安全的案例还在急剧上升,除了食品还有大量的药品。虽说食品安全与小学生心理健康无直接关系,但小学生确是受害群体中最脆弱的一环,每个家庭的希望是孩子,孩子的生命尚且无法保障,何来心理健康?试问企业的道德底线在哪里?政府的监管力度和制度的执行力在哪里?如何给我们的孩子安全的食品,教会他们从内心对自己和他人生命有所敬畏,是摆在全社会面前迫切要解决的道德问题。
  二、小学生缺失敬畏之心的成因分析
  (一)科技发展使我们的孩子失去敬畏
  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使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比较明显的就是“科技至上、自我至上”的观念逐步占据了人们的心灵。人们盲目地将征服自然、改造社会作为唯一的价值追求,在这种价值观念的引导下人们变得狭隘和自私,只关注自我而忽视周遭的环境和他人。成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孩子们,小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轻易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学会技能……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许多小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小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的不成熟,没有很好的是非判断能力,在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缺失合力作用之下出现了心理成长的偏差,情感发展造成的冲击突出地表现为敬畏意识淡薄,敬畏感缺失。近年来校园暴力案件层出不穷,正是由于这些孩子缺少对法律和生命的敬畏之心。
  (二)信仰缺失使我们的孩子失去敬畏
  没有信仰,人们就会陷入空虚的世界;没有信仰,也就没什么东西能约束人们的心灵;没有信仰,肉身与精神就会分离,思想与人格就会背叛,实用主义就会在社会上大肆横行,人们开始疯狂地追求物质利益,而且不择手段。反之,信仰指导下的敬畏之心是一种由心底产生的敬意、一道为人处世的红线,这种由内心产生的敬重会对自己对大自然或他人的冒犯产生道德的谴责和良知的责问。敬畏之心是法律得到自觉遵守的原动力,也是使法律成为信仰的必要条件。
  子曰:“君子有三畏,们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无知者无畏”,说的正是小人的状态,失去了敬畏之心,就会“放辟邪侈”,无所不为。恩格斯曾说过:“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对于年幼的小学生而言,需要有信仰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因此迫切需要培养和唤醒小学生的敬畏意识,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要让孩子们在敬畏中学会感恩,学会律己。
  三、结束语
  重塑当代小学生的敬畏意识,是增强道德教育实效性,提升小学生道德水平和道德品质的新的生长点,也是现代教育乃至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索长清,王唯一.敬畏生命伦理及其对幼儿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启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3(02):96-100.
  [2]唐聪.史怀泽生命伦理思想初探[D].湘潭:湘潭大学,2013.
  [3]李艳玲.从“道法自然”到“敬畏生命”——道家生態伦理思想与史怀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比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9):129-130.
  [4]周波.史怀泽“敬畏生命”伦理学对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启示[J].学理论,2015(18):240-241.
其他文献
利用负坯剪断机机床定子电流和机床工作负荷循环周期、峰值相位相同的特点,高地 以电流互器为传感器的检测电路,并通过模数转换器ADC0809对获得的信号进行模数转换,最终用Inte18031单片机对机床
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当今好多教师还是偏向于以前中规中矩的死板教学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扮演的只是单方面的受 众,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少之又少,学生缺乏主动创造力,就像一排“
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高目的,因此也是教 育的高目的”。政治课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
就甲氯化物生产过程的工艺特点,阐述了采用DCS控制的必要性,根据工艺要求如何进行DCS的软硬件配置设计,以及横河CENTUM-XL系统在该装置中的应用情况。
小学是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初始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教学要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前提,全面增强语文敦学的趣味性与互动性,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文章以瓢
【摘要】文章简要总结了智慧课堂的内涵及互动特点,对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环境下的互动教学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提出深度利用智慧课堂环境的互动教学建议,以期为智慧学习的深度推广和应用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智慧课堂;互动;分析;反馈  一、智慧课堂的互动特色  (一)智慧课堂的内涵与特点  智慧课堂的“智慧”体現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智能化,二是学习工具的智能化。前者强调完善学生学习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祖国的市场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及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正在蓬勃兴起,越来越完善的经济管理模式也在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然而,各种风险也在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本文以非车载直流充电机的可靠性数学分析模型为基础,通过整体降低充电机所使用的电子元器件工作失效率,进而达到对充 电机设计的优化。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各种有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有高 尚的人格、良好的品质,还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感恩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任务不仅是学会书本上的知识,完成课本的练习,还应该在活动中学会假设、选择、辩论、尝试失败、反思、纠正错误,尝试解决不熟悉的问题,从而形成能力,真正体现数学的应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需要教师对学生经常进行“说”教,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  【关键词】强化;学生 数学知识;应用意识  一、教师“说”,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  (一)“说”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