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问题情境”教学引领数学课堂

来源 :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peng4610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一个生动的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调动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提供想象与思维的前提,教师利用学生感受后的兴奋状态,引导学生做层层深入的思考,挖掘学生大脑潜在的能量,学生便会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从而掌握知识和学会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方法。所以,教师备课时,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关键词 问题情境;引领;数学课堂
  
  一、以旧引新
  
  数学知识是统一的严密的体系,遵循知识的发生过程,教师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设置一系列问题,从而引出并解决所要讲解的新知识。如解方程=3,若直接给学生做,很多学生往往只得一个解x=4,造成漏解。教师可从学生已学的绝对值概念入手,设置这样一组问题:① 3的绝对值是几?-3的绝对值是几?绝对值是3的数有几个?是多少?②如果|x|=3,那么x等于多少?③如果|x-1|=3,那么x又等于多少?这样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深奥的问题也变得浅显了。以旧引新是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多反馈,不仅复习了前面所学知识,也为所学新知识作了铺垫,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设疑
  
  问题是思维的导火线,是探究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为活跃状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设计出一个个带有开放性的、适合学生质疑探究的有价值的问题,并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并能明确探究的目标,把握住探究的方向。
  德国教育学第斯多蕙说:“一个坏的教师家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学生领会当然不会深刻,久而久之,甚至感到厌烦。而教师如果根据所学知识,设置一组有逻辑性的疑问,必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比如,在讲过分母有理化后,就可这样设疑:二次根式相除如何运算呢?例:如何计算 ÷(
  - 1)?迫使学生思考,并找到方法:用分数线代替“÷”再分母有理化。待学生得出结果后,教师再设疑:这样做原式=
  ÷- ÷1=1- 对吗?为什么?待学生弄懂后再设疑:如何计算÷(- )?最后再让学生总结:我们要注意什么?这一连串的疑问必能引起学生探究问题的愿望。在教师的适当启发下,学生自己就能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这样,不仅能够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还能够获得思维方法上的启发,其效果当然比由教师直接讲授要好多了。
  
  三、立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地设置一些障碍,定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征服感,从而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解方程 =--1。学生用常规方法解决后,教师便可巧立障碍:还有其他解法吗?于是立刻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想到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左边为非负数,而右边为负数,立刻判断方程无解。这时教师再立障: =
  -1有解吗?再次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观察后得出:因为 >>-1,所以方程无解。教师再次立障: =- +1呢?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思考后指出由二次根式定义得x≥1,∴左边≥ ,而右边≤1,所以方程无解。最后教师还可再问: =
   +1呢?学生观察后认为左右两边可以相等,于是用常规方法解出x=。
  这样巧妙地设置层层障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征服欲望,把学生带入到不断思考、不断理解、不断接受的良好气氛中,有利于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
  
  四、实验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的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育家杜威曾经指出:“要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合作情境,切实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对精神搭建平台。把所设置的问题寓于学生的实验中,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过程中寻求答案。不仅能使学生把理论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也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如讲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剪一个三角形,然后把它的三个角拼在一起,并同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多少个?两个内角的和与第三个外角的大小关系如何?学生通过亲自实验,并认真思考后得出了正确结论。在这样的情境下,对问题的理解当然要深刻得多了。
  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还可联系生活实际,借助于发展史实,利用分解策略等等。这里就无须一一举例。
  总之,教师在备课时,如果精心“设计一组好的提问”,“设计由浅入深的尝试题组和问题系列”,并追求知识发生的问题化,追求知识掌握和应用的问题化,就一定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参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良好情境之下学习,从而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 要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事实上,这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而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溶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不失为一块沃
期刊
摘 要 为了监测变压器运行状况,提出了对变压器采用气相色谱分析诊断技术,论述了变压器油色谱分析在变压器潜伏性故障诊断上的应用,总结了变压器油色谱分析诊断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事项。  关键词 变压器油;色谱技术;应用    变压器油色谱分析是大容量油浸变压器很重要的试验项目, 色谱分析技术是根据测得的变压器油中溶解的各种气体含量结果,对变压器油性能进行分析,能发现变压器内部存在的潜伏性故障,为判
期刊
摘 要 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特点、构成要素和基本结构,提出了高职教育是一个自动控制随动系统的观点,并研究了其结构模型。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系统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特定要素按内在关系所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呈现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期刊
摘 要 在体育活动中,教师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向学生传递赞许和反对的信息,而学生则通过心理体验来接受教师的意图,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自信心。  关键词 体育教学;自信心;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新的体育教学大纲,确定了以育人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同时要充分利
期刊
摘 要 基础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复杂系统理论对于认识、理解、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介绍复杂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入手, 分析了基础教育中的复杂性,运用复杂系统理论审视了基础教育改革系统的构建、教育质量的提高、基础教育的创新等问题。  关键词 复杂系统理论;教育;基础教育改革    一、复杂系统理论简介    复杂科学是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兴起的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综合性
期刊
摘 要 钢琴学习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相辅相成。一方面,钢琴学习有利于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钢琴学习的进步。在钢琴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开展各种教学活动、适当参加表演、竞赛等实践活动,从而实现钢琴素养和心理素质的双丰收。  关键词 钢琴学习;心理素质;培养  Abstract The piano study supplements each other w
期刊
摘 要 手机病毒也是一种计算机程序,和其它计算机病毒(程序)一样具有传染性、破坏性。手机病毒可利用发送短信、彩信,电子邮件,浏览网站,下载铃声等方式进行传播。手机病毒可能会导致用户手机死机、关机、资料被删、向外发送垃圾邮件、拨打电话等,甚至还会损毁 SIM卡、芯片等硬件。本文探讨手机病毒的概念、形成、原理和对策。  关键词 手机病毒;手机安全;手机攻击  AbstractThe cell phon
期刊
摘 要 研究和解决好军队群众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既是群工干部任职教育自身特点和规律的内在体现,又是军队群众工作创新发展、发挥服务保证作用的客观要求。要提升群工干部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必须深化专题教学内容,使群工干部扎实掌握解决现实问题所需的相关知识;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努力提升群工干部分析现实问题的思维能力;认真组织研讨交流,努力提升群工干部解决现实问题的工作能力。  关键词 群工任职教育
期刊
摘 要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成功就业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大学生在实际开展社会实践中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缺乏对其重要性的认识、缺乏科学的运行保障机制、缺乏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和缺乏足够合适的实践基地。针对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策  AbstractSocial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wa
期刊
摘 要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简称PBL)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本文介绍了PBL教学法及其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 PBL;计算机网络;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特别是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