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卷叶病毒衣壳蛋白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来源 :东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w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克隆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roll virus,PLRV)衣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改造其密码子,使其偏好原核表达,构建pCzn1-PLRV CP重组表达载体,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纯化,经Western Blot方法鉴定为PLRV CP蛋白,纯化后的蛋白免疫日本大耳兔,成功制备PLRV CP蛋白多克隆抗体,识别重组蛋白效价为128000倍,识别PLRV叶片的效价为32000倍,经Western Blot方法分析,其特异性良好.本研究为PLRV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脱毒种薯的检测提供了必需的生物材料.
其他文献
通过实证性研究法与文献研究法,分析了当前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振兴产业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青年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结果表明,当前乡村振兴模式存在青年配比不敷、农业色彩过重、后续发展乏力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的冲突等缺陷,提出了思想振兴先导、智力振兴助力、文化振兴交融、资本入局支撑的实践路径,以期为青年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提供有效途径和方法.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研究教育水平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教育与行为的相关理论,采用长江经济带1998—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求长江经济带农村教育水平与农业绿色生产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教育水平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且区域教育水平强化了该作用;农田基础设施等对农业绿色生产产生正向显著影响;下游地区农村教育水平对农业绿色生产的影响小于中、上游地区,但下游地区区域教育水平的影响大于中、上游地区.最后,提出了关注农村教育发展
首先运用Binary-Probit模型,探究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社会资本、金融环境、政府及第三方支持对农户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的影响,其次通过微观数据进一步分析符合农户需求的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模式.结果表明,年龄、耕地面积、与信贷人员熟悉情况、贷款满足度、政府贴息贷款以及专业土地价值评估机构6个变量对农户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有显著影响;融资模式意向方面,农户对直接抵押模式的接受度更高.最后提出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各参与方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通过提高农户金融素养、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CMDS)调查数据,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实证分析了农村女性外出务工特征和现状,并通过logistic模型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在农村流动女性中的配置情况.结果表明,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区域特征对于社会保障、健康教育、医疗保障等公共服务具有显著的影响;已婚、非体力劳动、短距离流动的农村女性更容易获取相关公共服务.
玉米在萌芽期的抗旱性直接影响到田间的出苗率.本文利用PEG-6000的卷纸法建立玉米萌芽期模拟抗旱筛选系统,根据玉米自交系的芽长、芽重、主根长、根重、总鲜重、总根长及根表面积等性状的综合隶属函数,对248份玉米自交系萌芽期抗旱性进行量化评价.结果 表明:新建立的卷纸法玉米萌芽期模拟抗旱筛选系统以20%浓度PEG-6000作为最适浓度.248份玉米自交系的萌芽期抗旱性存在广泛差异,最终筛选出31份抗型和45份中抗型玉米自交系,这些优异的抗旱自交系将为国内玉米自交系抗旱遗传改良提供重要的材料基础.
为了探究在辽宁省花生过早剥壳是否会影响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及产量,本研究于2017年、2018年以农花5号、农花13和花育22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剥壳时间对花生发芽率、出苗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种子含水量均较低,2017年T1处理种子含水量变幅为4.25%~4.29%,T3处理变幅为3.52%~3.59%,同一年份同一品种不同处理的种子含水量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剥壳时间对花生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无显著影响,对出苗率、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在辽宁
玉米单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生态条件的差异,同时增密是有效提高玉米产量的措施.为探明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对密度的响应,在黑龙江省不同生态条件的哈尔滨、兰西、富裕设置了品种和密度的交互试验.结果 表明:玉米穗位高、茎粗主要受区域生态条件影响.叶面积指数(LAI)空间比例分布受区域生态条件差异的影响显著,高产试验点玉米棒三叶以下所占比例最高.区域生态条件差异比密度差异对吐丝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要大.本试验条件下,哈尔滨和兰西地区调节密度的增产效应明显,适宜密度为75000株/hm2,富裕地区改良土壤为主
为探明不同栽植模式杂交粳稻群体产量、光合特征及经济效益的变化,于2019年在辽宁省盘锦市、东港市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以杂交粳稻辽优9906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高光效栽植模式和1种当地常规栽植模式,分析了不同栽植模式下2个生态区的水稻产量、光合特征和稻田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宽窄行栽植模式可在保障有效穗数的基础上提高40 cm、60 cm冠层透光率,优化光合参数,实现水稻高产;而12比空栽植模式可优化河蟹栖息环境,增加河蟹产出量,提高综合经济效益.12比空栽植模式在高产生态区盘锦试验点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基础上,增
为筛选适宜寒地水条播栽培的水稻品种,明确水条播栽培下水稻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适应性评价指标,以29份寒地早粳稻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利用水条播适应系数、适应指数和综合适应能力,结合主成分分析对水稻条播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能同时在水条播适应系数、适应指数以及综合适应能力上均表现为高度适应的材料共3份.穗粒数、成粒率、经济系数、千粒重和理论产量5个因子可作为水条播下水稻农艺性状适应性评价指标;整精米率、垩白度、精米粒长、直链淀粉含量和米饭食味评分5个因子可作为寒地水条播下水稻品质性状适应性评价
以丹粳17为试验材料,研究生物菌肥对水稻氮素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生物菌肥处理下,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农学氮素利用率有降低的趋势.水稻的氮肥利用率表现为:W1N1>W1N2>W0N1>W0N2.施用生物菌肥处理的水稻氮肥利用率与对照达到极显著差异.氮肥偏因素生产力与农学氮素利用率的变化规律一致,即中氮处理水稻氮肥偏因素生产力高于高氮处理.不同氮肥水平下增施生物菌肥均可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中氮处理下增产效果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