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道德素质在活动课教学中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l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正〉活动课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新境界创造可能,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舞台。
  【关键词】思想道德素质 平等 和谐 民主 直接体验 即时信息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84-01
  活动是知识、技能转化为能力、素质的又一中介。学科课程是促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课程,活动课程式学生从学科课中获得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它超越课堂空间,把学生引入更广阔的时空,对学生扩大视野,陶冶道德情操,锻炼心理品质,发展个性有着学科课程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活动课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新境界创造可能。活动课教学在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上以其实践性原则、过程性原则、互动性原则,避免了空头说教,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意境。活动课教学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多样化的舞台,那么如何在活动课教学中,使学生的个性既得到发展,同时又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呢?我谈几点做法:
  一、创建平等、和谐、民主的氛围,活跃学生的思想
  活动课中,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绝不是教师居高临下,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管你服的关系,而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充分的发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活跃学生的思想。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感到,你是他们当中,实实在在的一名伙伴。在《卧龙山的探秘》一课中,我与同学们一起倾听美味同学的回报。通常在学科课中,老师站着,学生坐着,学生的回答是针对老师的问话,感觉上学生的回答是说给老师听的,然后老师宣判对与否,师生之间有种距离感。活动课中坐着倾听回报,学生会觉得你和他们是平等的,你是他们的朋友、伙伴,学生会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教师要让学生感到你是尊重他、理解他、信任他的。表现在课堂上无论大事、小事,如:计划的制定、调查方法和选择,回报形式的采用都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民主决策的。教师要善于运用“行不行”、“可以吗”“你们认为呢”等商量的口吻。
  教师要让学生感到你举手投足的情态语态都是包含热情,和蔼可亲,风趣幽默的。与学生一起参与研讨、交流,做到情感相融,好似温馨的家庭。如教学《少数民族风情》一课中,当歌舞组汇报完毕后,教师说:“我也会跳一段少数民族舞蹈,请你们猜猜我表演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看到老师的表演,学生异常兴奋,欢呼雀跃,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励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师生的感情得以共同升华。
  活动课中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可以在师生之间造成“情意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活跃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达到平等研讨,自由交流,发展学生个性的目的,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二、以学生直接体验为主,促进学生的知识、情感、行为统一协调的发展
  获得知识,掌握真理,认识世界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体验学习是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体验,获得感性认识的学习过程。学生只有在体验和实践中,才能养成探索、追求真理的顽强精神,具有创新意识。活动课程为学生提供在学科课程中通常缺乏的发展机会。在数学活动中引入实践成分是学生认识能力发展完整性的必须,也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必须。直接体验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做到培养兴趣露才能,兴趣活动育才能,创造条件发展才能,使兴趣、才能、成果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直接体验中提高自身素质。如:把数学、语文、美术、劳动、英语等学科知识综合在一起的综合活动课《想一想,拼一拼》。课首让学生认识学过的各种基本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椭圆形等,并自己亲手剪了若干个图形待用。接着,教师出示了两幅用这些图形拼出来的图画,让学生观赏。当学生看到这些美丽的图画就是用学过的图形拼成的,立刻产生了创造的欲望。面对学生的跃跃欲试的创作积极性,老师只介绍了三点应注意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去拼、去做、去创。先是每人一副作品,后是每个小组集体创作一副大作品。这一动脑构思想象与动手创作结合的过程,完全体现了活动课的主体性原则、愉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是学生以极大的兴趣进行自我实践的主体活动。
  一幅幅浸透着孩子们心血、闪耀着孩子们创新的火花的鲜活的作品展示出来了,主题各异,有“养鸭专业户”、“快乐家庭”、“幸福的小学生”、“海底世界”等。由此可以看出,在学生的直接体验过程中产生一种内在的情感体验。
  三、抓住有价值的“即时信息”捕捉教育契机
  小学生年龄小,喜欢听故事,可结合教材内容以讲故事的形式上好思想品德教育活动课。如:通过讲述我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刻苦学习,认真钻研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学习态度的教育;讲述苏步青等科学家的爱国精神和对祖国的巨大贡献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可以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集体活动。针对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弱点,召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是妈妈的小帮手”等主题中队会。以“爱学校”、“愛护公物”为题开班会。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实践使我认识到:活动课教学以特有的功能和途径,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到一个新境界、新水平,具有独特的魅力。
其他文献
在2002年和2003年分别用15只和20只成年母羊(体重为55±2.4kg)进行了为期7周的实验,应用近红外光谱法(NIRS)对绵羊粪便的扫描值和对应日粮的分析测定值来建立定标方程式,预测绵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对商品的寻找、认识和了解是靠信息来完成的,而包装设计是商品的载体与媒介,起着快速传递商品信息的作用。色彩作为包装设计的第一元素,传播着现代包装
【摘要】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作用是显著的,在班级管理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激励作用、熏陶作用、隐形的教育作用;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人格;班主任的人格魅力能启迪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人格魅力 示范 激励 熏陶 隐形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69-02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构建的物理图谱及比较物理图谱为生物的进化研究及功能基因的克隆鉴定等提供了重要依据。为丰富鸭的物理图谱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73-01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技术大爆发的时代。现代社会大量的电脑、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多媒体技术、设备进入了我们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为在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互动中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能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储存有机结合和展示图像、文字、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的媒体系统,其最大的
【摘要】《背影》是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经典散文。现在放在新教材中教学,如何体现新教材的“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彻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育”的理念?如何教出新味?教学中,既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放飞自己的想象,又要精心安排,放收自如,实现教学三维目标。  【关键词】《背影》 课堂教学 “放”与“收”  【中图分类号】G633.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75-01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和逐步的深入之下,我逐渐地认识到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因此,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其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实施新课改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原有的、单一的、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小组合作学习
【摘要】问题是课堂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师若能做到趣味、铺垫、变式等精心设问,则能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发散其思维,让他们重塑起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  【关键词】学困生 数学课堂 提问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76-01  随着普高大潮的掀起,作为重点中学的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74-0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在一问。”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问题是学习的起点,问题是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选择恰当时机提出问题,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拥有者,让“问题”成为推动课堂进程的动力。  一、抓住文眼 一石击起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构建新的高职教学模式,以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努力探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律,为国家输送第一线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 教育 就业导向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 发展 和 经济 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