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s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语文知识和其他知识全面综合运用的过程,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思想认识水平的综合反映。搞好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品德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要积极探讨阅读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真正达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自主学习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语文知识和其他知识全面综合运用的过程,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思想认识水平的综合反映。搞好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品德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课标的改革形势下,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地完善自己,汲取过去教学经验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使自己的教学方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比较集中的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了这一课题,并在走向语文阅读教学的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一、 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就决定了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那么,阅读就应成为学生的自主性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给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给学生以创造自由,让学生异想天开,从中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创设条件,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方式,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坚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如我在《孔乙己》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文章的主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说,从孔乙己的遭遇和结局来看,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小说就是要表现封建科举制度对以孔乙己为代表的读书人的毒害,以达到控诉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的目的;有的说,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否定,揭示了封建制度的必然崩溃;有的说,孔乙己本身根本没意识到他已被封建制度所奴役,他四体不勤,自命清高,思想保守,像这样的人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有的说,从当时民众的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冷漠了,对别人的不幸麻木不仁甚至挖苦取笑,充分说明了封建社会世态的炎凉,作者要批判的就是这些麻木、无聊的看客……这时,我抓住时机及时肯定了学生的理解,并在最后进行总结,对本文主题的多重认识作出充分的说明,使学生明白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文章,可以得到不同的体会,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努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看得出,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同时也调动了学习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在阅读中提高写作水平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会写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读写结合是语文学习的一条宝贵经验。作文和阅读必须紧密结合,因为二者虽各有其独立性,但又是互相联系和互相转移的。目前学生的协作能力不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把读写结合起来,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如教学篇幅较长的小说,可编故事梗概、故事提纲。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去试着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同时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对于文章中的字词句,我们要让学生从课文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训练、理解词语的含义,体会词语的用法,把课文当成语言交际的典范,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思想感情,感受作者观察、思维表达的方式,领悟文章的遣词造句,在练说中由词成句,由句成段,由段成篇,以便为写作服务。此外,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与生活和身边的事例联系,注意从学文中再现生活、描绘生活而不脱离生活。如教学《背影》,我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父亲买橘子的一系列动作,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父亲买橘的艰难,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疼爱。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我结合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想象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想象后结合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写一篇二百字左右的短文。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也进行了写作训练,课文内容理解加深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涵的语文素养,适时地引导学生积累、练说、写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目标,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得到提高。
  三、 重视课堂朗读训练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学习文学作品,更要在朗读中体会其美感,从而发展学生智力,陶冶美好情操。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作品丰富的意蕴,存在于字里行间,隐藏在文字背后,存在于空白处留下的巨大审美空间之中。目前,阅读教学课以“讲”代“读”、以“听”代“读”的现象比较严重。即使注意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师,也只是在课文知识方面“诱导”学生达到与教师的共识。对一篇课文的教学,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去感受,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去品味语言文字的意义、情味和旨趣。教学《春》,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后,我抓住文中“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一句,引导学生联想母亲轻抚时的“温柔、亲切、慈爱”等感觉,从而体味文中对春风“轻柔”这一特点的描绘。同时,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朗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然,读,也不只是只言片语地读,读一定要和思考相结合,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熟读精思。如果阅读课真正落实“读”的训练,学生就能在朗读中长知识,练思维,增智能,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四、阅读中鼓励质疑,激发学生创新动力
  我们知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质疑开始的。传统的阅读教学普遍注重“知识型”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是机械的,教者设法把课文的知识系统交给学生,这才感到踏实。其实,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的对象是应该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这就要求教师经常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营造宽松的环境,巧妙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思辨、质疑,引导并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多向分析,增强学生质疑求异的信心。教学《春》时,文中写春风的一句“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我及时鼓励学生思考“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还觉得像什么?”并引导他们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对合乎情理的及时给予肯定。这就给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了自由的空间。挖掘了他们创新的潜能,激发了学生创新的动力。 此外,初中语文课本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丰,我们教师可以用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欣赏、体味这些名篇,使学生获得身心的陶冶和情趣的升华;使学生的创新不仅仅局限在课文内容上,而且可以拓宽到课文的深处。同时,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课外内容来解决这个问题,可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出来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给学生的创新插上翅膀。
  总之,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勇于创新,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才会有所提高。这样的教学,既教会了学生知识,又培养了学生技能,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真正达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其他文献
情感,是学生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情感教育,它和智育、美育一样,是青少年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情感伴随着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和效果。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感情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可见,促使学生感情丰富和发展的情感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充分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
期刊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谓是一语道破了“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但是,就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来看,因为忙于应试,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是重讲轻读,凡是有可能考试的内容,都恨不得全部讲给学生。而当今的语文考试。只有笔试,而无听说考试“朗读”,这样,在课堂上对于“读”,很多教师要么认识不足,偏薄待之;要么干脆将其打进“冷宫”,疏于读。殊不如,这不单是把“其义自见”与“读”的二者关系忽略了,更遗憾的
期刊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育的核心,一个人思维发展的水平标志着他创新能力的高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思维能力,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注意培养了下列创新思维能力:  一、辩证思
期刊
【摘要】在新世纪,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应何去何从,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本文归纳了当前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说明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刻不容缓,提出了笔者自己的对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看法。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    近年来,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声很高,但在农村中小学,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目前,农
随着春节期间消费需求的增加,国内牛羊肉价格随之达到历史高点,2月第1周的价格分别达42.30元/公斤和49.86元/公斤。春节过后(自2012年2月第2周起),国内牛羊肉价格结束了连续40刷的上涨
苏霍姆林斯认为:“没有细腻的情感,缺乏同情心的人,就不可能有崇高的理想,缺乏同情心就会对人漠不关心,并从漠不关心发展到自私自利,发展到残酷无情。”(《让少年一代健康成长》)所以,情感教育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它能塑造完善的人格,促进教学的健康发展。语文情感教学作为诸多情感教育中的一种,必须承担起自身应负的责任。语文教师要在具体教学中教育学生用真、善、美去克服假、丑、恶,要让他们去领悟精神世界的纯洁、
期刊
本文就自己在语文课改教学中,通过读、悟、写来实施对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进行浅析.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