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之间的心灵对话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nkthinkth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中国声乐艺术庞大的从业者(这其中主要包括从事表]和教学的两大类专业人士)、学习者和爱好者队伍相比,关于声乐表]理论评论的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环节。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我国特殊的历史发展轨迹造成的时间上的断层,有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观念隔阂,更有这一研究需的极强专业知识支撑而对研究者在学术素养上提出的特殊要求。所以,纵观在中国当代声乐艺术理论研究中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代表人物,如郎毓秀、沈湘、李维勃、石惟正等人,无不是在声乐]唱、教学领域成就斐然、积淀深厚,而后“转型”成为理论家的。当然,他们中间另一位不容忽视的,就是本文所评述的《名家谈艺——田玉斌与名家谈美声歌唱》(以下简称《名家谈艺》)的作者田玉斌先生。
  青年时代的田玉斌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后作为中央乐团优秀的男中音歌唱家活跃于国内外舞台上二十多年,]唱了大量中外声乐作品;80年代开始先后在中央乐团、东方歌舞团、中国歌剧舞剧院等国家级艺术院团担任领导管理工作;与此同时,田玉斌开始了自己声乐理论方面的整理、研究工作,并不断有优秀成果问世,至今从未间断①。作为一位声乐理论家,深厚精湛的专业素养、丰富全面的艺术阅历加上认真执着的学术精神,决定了他的研究具有广博的视野,深入的探讨以及对现实声乐发展深切的人文关怀等特点。他的最新力作《名家谈艺》便集中反映了这些特色。
  《名家谈艺》是田玉斌先生将自己在1994—2008年14年间,对30位当代中国声乐界具有代表性的歌唱家、教育家的采访录结集而成的一部著作。受访者中既有他的师长、多年的老友也有许多学生辈的青年歌唱家。由于在业界特殊的声望和地位,作者每次访谈都能够切入核心、直奔主题,被访者也总是毫无保留地将各自独特的人生经历以及多年领悟的艺术心得和盘托出,完成一次次艺术家之间真诚、精彩的心灵对话和思想的碰撞。特别是当我们以一种宏观、整体的视角去审视这部著作时,其中蕴含的独特文化意味也变得鲜明、生动起来。
  为了使《名家谈艺》在内容上具有权威性和学术价值,本书作者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可谓是煞费苦心,“在美声]唱和教学方面的佼佼者“成为其访谈的首先目标,不仅考虑到了各个年龄段和各个声部有代表性的人物,还尽量采访那些学有所成的“海归派”以及现在仍然在国外工作的海外学子。(见本书前言)其中,有上世纪30年代即活跃于歌坛,并有机会走出国门看世界的郎毓秀先生;有“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被公派留苏的郭淑珍教授;有改革开放初期,赴意大利进修的黎信昌、吴琪辉;更有一大批伴随着90年代的“出国潮”远赴欧美求学的中青年歌唱家。这些受访者看似各自独立无甚直接联系,但当我们将其作为一个个文化坐标置于百多年来中国美声艺术发展的历史时空当中,就会发现他们所勾勒出的就是一副充满着艰辛曲折、欢笑收获与困惑反思的真实而生动的历史画卷。从空间上,中国歌唱家们的足迹踏遍了欧美甚至东洋日本等每一个可以探寻到美声歌唱艺术真谛的国家,随着他们的回归,世界各国在声乐艺术发展上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资讯和宝贵经验也被带了回来。因此,透过一次次深入的访谈,使得我们可以沿着历史发展脉络的逆向追溯,从一个侧面认识到世界声乐发展的历程和源流。
  正如作者所追求的,本书的最大特色是汇聚了31位声乐专家点的艺术思想结晶而彰显出来的学术价值。“语言”、“呼吸”、“换声”、“打开喉咙”、“用气”、“弱声”等等,几乎涉及到所有美声]唱中运用的技巧。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每一个概念都会由不同的专家以不同的方式加以表述,或殊途同归,或略有差异,或各抒己见,无不是在各自多年艺术实践基础上的心得体会。因此,笔者强烈建议,从事声乐专业的读者一定要以对比的方式来阅读这部分内容,所谓“道理越辩越明”,通过各位专家对不同角度的表述,将使我们对这些概念有更为清晰、全面的认识。
  《名家谈艺》这种独特的学术价值,得益于作者多年来在声乐研究中的深厚积累和对采访对象在各自艺术成就上的深入把握,他的提问不仅能够把握住访谈的节奏和方向,更能准确地将他们艺术实践中最宝贵的经验挖掘出来呈现给读者。同时将自己在声乐艺术领域多年的总结和思考融入到每一次对话中。因此,本书虽然没有常规的学术著作那般有严谨的结构、规范化的体系,但却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以及很多具有极高参考价值的经验。这也是本书最好看的地方之一。例如,吴雁泽在经历艺术生涯的“塌中关”②时,采用多元、科学方法加以解决的内容;如吴琪辉在结合意大利传统歌唱与京剧唱法基础上提出的“边缘振动”和“哼哈唱法”的方法,较好解决学生音域、音色问题的经验;再如,郎毓秀先生运用琶音和五度音程的练习方法,解决女声真假声交替难题的“窍门”等等,都是田玉斌在访谈过程中挖掘出的宝贵经验。
  本书的第一篇访谈中,黎信昌先生就提到了“很多技巧都是先于作品出现的”,因此如果我们对于所要]唱作品的语言乃至文化传统、历史背景,音乐风格等内容不了解、不理解,想要把歌曲唱好是不可能的。(第3页)这无疑切中了一直以来中国声乐教学中普遍的“重技巧轻内涵”的时弊。实际上,本书中,几乎所有的受访艺术家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问题似乎有些老生常谈,但可贵之处在于,很多受访者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悟提出了具体的、可资借鉴的解决之道。
  在本书中,吉诺·贝基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名字,在每次访谈中,田玉斌都会与对方交流关于吉诺·贝基歌唱理论的一些话题。众所周知,这位举世公认的意大利声乐艺术大师于上世纪80年代将意大利正宗、科学的歌唱理念带到了中国,对包括田玉斌个人在内的中国声乐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中涉及到的吴琪辉、于吉星、汪艳艳、贺磊明等众多歌唱家都曾赴意大利,拜入他的门下学习。作为贝基声乐理论的忠实践行者,田玉斌更是将其作为自己多年艺术实践的理论支撑。特别有意思的是,他几乎在每次访谈中,他都会就贝基先生关于美声]唱理论的两大核心——“呼吸”和“喉咙位置”的问题与受访者展开讨论。正所谓“艺如其人“,从中我们也能感到田玉斌在艺术理念上的执着严谨又开放博收的治学态度,通过与同行专家就同一问题持续地交流碰撞,来不断验证、修正自己的理论。   这本书虽有着很强的专业性、学术性,因为穿插了受访者讲述的生动的故事,所以读起来并不晦涩,即便只是对声乐艺术感兴趣的非专业人士也可以从中窥得声乐艺术的奥妙和乐趣。在老一辈艺术家的讲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不为人知的珍贵史实。而在青年一代歌唱家的讲述中,我们更多地了解到的是他们在国外求学、生活以及在广阔的声乐舞台上摸爬滚打的经历。与老一辈出洋留学的歌唱家相比,他们大多没有家庭雄厚的经济支撑或是政府资助,但是这种求学先要求生存的经验,也使他们更为彻底地深入到异国的文化氛围当中,从而也对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有了更为真实、透彻的认识。透过这些故事,我们也能看到要成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所要具有的品质。例如彭康亮、袁晨野两位歌唱家,他们在选择出国之前,在国内的声乐界都已经是小有成就的名人,一个是在流行音乐界火爆异常,一位则顶着首位获得柴科夫斯基国际声乐大赛金奖的亚洲人的光环,但是他们却为了对歌唱事业的热爱,为了能够探寻到美声艺术的真谛,都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急流勇退、出国深造,在新的环境中从头学起。这种敢于放弃唾手可得的名利的洒脱并非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对比两人的往昔与今朝,读到袁晨野在访谈中所讲“永远不要放弃对音乐的爱,永远不要放弃你所追求的梦想,你就一定会成功。”(第325页)的肺腑之言,不禁令人感慨万千。
  在这些故事中,我们还能发现一些有意思的内容,例如,现在年轻歌唱家普遍认为,中国歌比外国歌难唱,这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音乐家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而对于老一辈的歌唱家却完全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在中国首唱了《跳蚤之歌》、《再不要去做情郎》(莫扎特歌剧《费加罗婚礼》选段)的魏启贤先生,]唱起毛泽东诗词歌曲和“亚非拉歌曲“同样韵味十足;郭淑珍教授除了能够驾驭多部西洋歌剧,她]唱的《黄河怨》至今难以超越;吴雁泽既能凭借《我的太阳》声震意大利歌坛,他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却又将中国民族声乐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访谈,我们得以了解,老一辈歌唱家之所以做到”中西兼顾,土洋结合“,与他们扎根于民族传统艺术的生活经历有着紧密的关系。而这些,正是今天的中青年歌唱家(无论美声还是民族)身上集体缺少的一种品质。没有中国民族特色谈何“中国声乐学派”?
  作为我国当代声乐艺术研究领域一部优秀的著作,《名家访谈》所包含的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远非本文能够揭示。正如作者在序言中特别提示的,“读书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认识,但毕竟是别人的经验……要想学有所成,必须通过实践,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田玉斌《名家谈艺——田玉斌与名家谈美声歌唱》,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2]田玉斌《谈美声歌唱艺术》,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①据不完全统计,自1986年以来田玉斌仅发表于《人民音乐》杂志一本刊物的文章就多达近30篇,其中亦有不少都是本书中的章节。
  ②塌中关是中国戏曲表]理论中独有的术语,指]员在45岁前后所面临的伦理、心理上的转型阶段。
  杨岩 星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 张萌)
其他文献
日本音乐史上内教坊一词初出于天平宝字三年(759,《续日本纪》卷22),它初现于日本宫廷中宴请宾客及外国蕃客时奏踏歌。内教坊在正月十六日踏歌节的宫廷仪式上出现外,9世纪中叶后在正月七日的白马节、正月二十一日的内宴以及九月九日的重阳节中内教坊奏女乐又频繁上演,在平安时期宫廷仪式音乐中内教坊的奏乐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日本内教坊一词及其组织机构来自于中国,唐内教坊初出于武德(618—626)初年,一百
响曲是西方近代音乐发展的文化标志。它以庞大的器乐规模和复杂的音响结构,将宏大叙事与哲学理念融汇其中,成为最具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音乐体裁。中国的大学教育酝酿于洋务运动,发端于戊戌变法,成长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推动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大学”之名古已有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四书”中的观念点明了“大学”修身治世的教育本质。行至近代,西方教育体制在中西文化的
2006年12月13、14日晚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举行了两场别开生面、意义深远的音乐会。谓之别开生面,主要体现在形式上——师生同台,这在中国音乐院校的作曲教学上还是首屈一指的。其意义远不止两场作品音乐会,其形式反映的内在的教育理念的确为中国作曲教学的同行们显示了一条本应有的必经之路。这并非叶小纲教授刻意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其实这正是作曲教学中内在的一个要求。“因才施教”,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内在潜
“梦回大寨——献给劳动者的歌”大型晚会  在山西省昔阳县举行  2014年4月28日晚“梦回大寨——献给劳动者的歌”大型晚会在山西省昔阳县大寨礼堂举行。乡土艺术家刘改鱼、石占明、刘红权、刘海平和来自晋中学院、忻州师范学院近二百名师生为大寨的劳动者们送上节日的祝福。85岁的老英雄宋立英、大寨铁姑娘郭凤莲以及几百名大寨人观赏了节目。  演出分为四个篇章。第一篇章是“寻梦到大寨”,主要看点是刘海平的晋中
2011年10月13—15日,“第九届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召开。来自日本大学、东京大学、东京文化财产研究所、东京艺术大学、日本创造学园大学、日本泽丽大学、日本昭和音乐大学、日本冲绳县立艺术大学、日本立教大学和日本学术振兴会等10所日本教研机构,以及国内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山东音乐家协会、《人民音乐》编辑
作为音乐艺术的重要环节,音乐表演及其理论研究在近年逐渐得到国内学界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不仅有利于我们从理论层面对音乐表演艺术进行宏观与学理上的把握,同时,对于表演专业而言,无疑将推进其教学与练习过程中的系统性与学术性。目前,国内关于音乐表演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关音乐表演的创造性问题、对音乐诠释问题的研究、音乐表演心理研究、音乐表演表现性分析”①,与之相比,杨健所著《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
正如屈原《招魂》篇中“魂兮归来”句。我想,阿炳音乐也有灵魂。这种灵魂,未曾因阿炳有过不堪回首的生活遭遇而暗淡,迄今仍在中国民族乐坛飘柔徘徊。如此说来,在当下这种渐失传统乐魂的时代,是否也需要为之呼喊“魂兮归来”!?  一、阿炳音乐之魂  阿炳音乐的灵魂在哪里?我的思考和认知便是:  阿炳音乐的灵魂在传统。  阿炳的传统音乐底气厚足,他是一位技艺全面的传统音乐行家里手。他不仅精通道家音乐和二胡琵琶等
日前,钟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在市实验中学学术报告厅举行“2015年度中小学教师一对一跟班培训”启动仪式,来自全市各乡镇中小学校的108名首批培训教师参加仪式,此举标志着钟祥市千名“影子教师”跟班培训正式启动。  本次培训活动采取郢中城区9所“影子教师”培训学校与乡镇对接,一名骨干导师指导一名乡镇专任“影子教师”的模式进行。在结对骨干导师指导下,“影子教师”通过跟班听课、随班上课、参与班级管理
随着20年代70年代认知科学的兴起,学者们已经认识到要想认识世界,首先就得认识人类心智。一些学者甚至喊出出了“不搞认知科学,奢谈世界一流大学”①的警句。因为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皆是心理活动。没有心理的探索,我们无法深入了解人类精神世界的任何现象产生的动因。也正是如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现代心理学与各类学科——其中也包括了艺术,文化和语言——有了更多的边缘结合,给即将到来的、打开人类认知奥秘的2
继2011年首届居庸书苑“再续兰亭——山水情怀琴书诗会”的圆满成功之后,时隔两年,2013年5月25-27日,中国传媒大学曾田力教授再次发起并携手音乐理论家李西安教授、青年作曲家张朝、青年歌唱家龚琳娜夫妇等音乐家和学者策划、举办了第二届“再续兰亭”的雅集。为期三天的活动分为“指尖上的中国”、“琴韵流深”、“百家问学”三个大的板块。  此次活动仍然延续居庸书苑一贯的探索路线,即新时代环境下中国传统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