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医学类专业新教师岗前培训的思考

来源 :江苏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otscotscotsc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医学类专业新教师主要来源于医药院校或者医院医护一线,其中,绝大多数是本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他们在职前都受过系统、严格的专业训练,但是他们未经过教育理论和方法的系统训练,从而缺乏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深刻认识与思考。他们在教育教学中常表现出教学基本功不扎实和教师职业专业化进程缓慢。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类新教师由于缺乏系统的职业素质训练,他们无法顺利完成和实现个体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也很难适应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对医学类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率提出的更高要求。所以,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并为其职业成长制定系统、严格的规划
其他文献
作为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和谐校园建设已成为教育领域的全新课题。在现代法治精神的引领下,在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实践中,树立权利至上的理念,慎用管理权力,畅通权利救济渠道,确立
本文在介绍中国的学位制度和当前出现的学位纠纷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中国学位纠纷的深层原因在于学位授予机构和申请者对于学位功能认识存在分歧,提出适时出台一部《学位法》是
德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高校德育工作者应正确理解德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德育在高校教育中的
对我国而言,院校研究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开启了专门研究某所具体高等院校的新的实践活动形式。本文从院校研究的动因是学校自身的发展,院校研究的
一、合唱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合唱是非常重要的。由集体的努力所完成的音乐作品和带来的愉快,培养了高尚品格的人,这种价值是无法
弹性实习是高职院校主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实习形式。它围绕企业需求,灵活调整实习时间、地点和内容,实现了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的动态结合;它提升了学生的技能,锻炼了
“十一五”规划倡导的“穷人经济学”的新命题,为高职教育新发展进而为“和谐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构建“平民化”、“个性化”、“全人化”的“三位一体”的现代高职教育新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