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化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它同农业、能源、材料、资源开发、国防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初中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一些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由于没有掌握适当的方法,加之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指导,导致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逐渐走入了死胡同。究其原因,是学生对化学学习缺乏兴趣,没有发自内心的强烈动机的指引,学生学得被动,学得吃力,成绩每况愈下。因此,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着力点,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强烈的求知欲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在兴趣的牵引下,不断走进神秘的化学世界,学好化学。下面我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谈体会。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兴趣的培养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实际,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排除影响学习成绩提高的不利因素,有目的地给予指导,扫除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障碍,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自觉主动地投身于化学课堂学习。如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学生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学生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如果教师对此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学生就会觉得化学学习有困难,对化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逐渐丧失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化学成绩慢慢就会下降。在化学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形成稳定持久的兴趣,让学生面对化学学习中的困难,能够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我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发掘化学史,通过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让学生对神秘而精彩的化学世界产生兴趣。如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通过这些化学科学的发展史,学生不仅了解了化学家在化学发展过程中,孜孜不倦,为了科学奉献青春,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事例,而且丰富了对化学的认识,更了解了化学是一门国际通用的特殊语言,是国际上通用的表示物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交流工具。学好了化学,对生活生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体验了学习化学的价值,并体会了学好化学知识对于正常的生活是至关重要的,大到关系国家的发展,小到影响生活,可谓与我们息息相关。这样,学生对化学的情感无形之中得到了强化,他们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自然高涨,对化学学科产生兴趣。相信在这样的强烈的兴趣的驱使下,学生的学习不仅高效,而且轻松、愉快,教师在这样的氛围中也教得轻松。
  化学学科相对于其他理科,其对记忆的需要更明显。尤其是在化学学习初,学生往往会对庞大的记忆量手足无措、无所适从。教师需要瞄准学生学习上的障碍点,对学生作恰到好处的指导,帮助他们拨云见日,重拾学习信心。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学生很难记住。我在教学中,从第一课就开始将需要识记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并经常提问检查。此外,我将原本枯燥无味的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将化合价创编成顺口溜,将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写成韵语,简化记忆,既让学生很快熟记了相关内容,又寓教于乐,让学生体会到了化学学习的乐趣,可谓一举多得。例如在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时的操作,取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查装定点收离熄);在讲解粗盐提纯的过滤操作要领时,总结为一贴二低三靠。类似事例还有很多,既简化了学生对化学记忆的流程,又让化学充满了快乐,强化了学习效果。
  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我还在课余开设各项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对学生课堂学习的内容起到补充作用,更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在这些活动中,我更通过开设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训练学生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化学的奇妙。如发动学生利用身边的废物如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学习了燃点以后,我们组织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引导学生领略了化学学科的神奇。
  总之,化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充满神奇和乐趣的学科,初中学生正处于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广大化学教师一定要以激发兴趣为抓手,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凸显化学学科中蕴含的丰富的兴趣因子,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既获取知识,更娱情悦智,从而真正喜爱化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实施,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高中学生面临升学压力,教学中还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对某些化学知识的讲解不注重学生的感受,硬性地塞给学生,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本文提出双向反馈教学法的运用,它注重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的知识接收情况及时传递给教师,赋予学生足够的自由,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
摘 要: 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中必须处理的首要问题。叙写初中化学教学目标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课程目标,明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研究教材,最终确定每节课的课时教学目标。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新课程 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好每一节课的课时教学目标,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率。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制定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时教学目标势在必行。
摘 要: 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只有对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结构、教学资源运用进行深入反思、总结和改进,才能真正提高新课程标准下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化学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教学资源中不仅包含学生应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还蕴含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响铃草是我省广安地区民间用于治疗肝肾不足所致头晕目眩、耳聋耳鸣的植物药,为豆科猪屎豆属植物假地蓝(Crotalaria ferruginea Grah.)的全草,异名狗响铃、马铃草、黄花野百合等,为民间常用药物之一。用于久咳痰血,耳鸣耳聋,头晕目眩,梦遗,慢性肾炎,膀胱炎,肾结石,扁桃体炎,淋巴腺炎,疔毒,恶疮,月经不调等症。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尚未见对该生药成分、品质等方面系统研究的相关
摘 要: 作者认为应努力让学生喜欢教师教的化学,用“爱心”唤醒学生,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施行有效化学教学,优化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高产高出”,给课堂更多的生命,这才是学生喜欢的化学老师的立身之本。  关键词: 化学教学 高效课堂 评价方式  一、努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化学  学生喜爱的化学教师应该具备教学方法好、知识广博、耐心温和、平易近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事公平和责任心强等特征。高素质的老师
本论文以收集到的不同品种百合和梨为研究对象,对二者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研究,对其多种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明确其作用物质基础,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究梨和百合中的活性化合物并进而评价其品质,其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全国各地收集到的9个百合鳞茎样品化学成分和抗炎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利用HPLC和LC-MS等方法对其中11种多酚化合物和2种皂苷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相关性分析
摘 要: 化学是一门与环境有关系的基础学科,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治理环境污染。在化学教学中,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传授学生化学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联系环境保护的知识,认识绿色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 环保意识 渗透方式
“细节”从字面上理解。细者,小也;节者,单位或要点也。教学细节就是构成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是教学行为的具体分解。“教学细节”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是构成教学行为的外显的最小单位。它可能是教师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也可能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   课堂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教育的大智慧、大理念,所以,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有深刻内涵的细节。精彩的细节就来源于课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