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学细节,演绎精彩的课堂教学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dewei6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节”从字面上理解。细者,小也;节者,单位或要点也。教学细节就是构成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是教学行为的具体分解。“教学细节”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是构成教学行为的外显的最小单位。它可能是教师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也可能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
  课堂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教育的大智慧、大理念,所以,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有深刻内涵的细节。精彩的细节就来源于课堂中和谐的氛围,来源于教学的整体设计,来源于对学生的倾听,来源于对教学关键点的把握,来源于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那么,作为一线教师,应怎样把握这些教学细节,演绎精彩的课堂教学呢?
  一、精心预设,把握细节
  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地开展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设计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不善于关注细节的教育是缺乏技巧的教育。一个闪光点,就是一个精彩的细节,它往往能体现一堂课的精彩。而充满魅力的教学细节,需要教师精心预设并用心打造。
  教师应该做到深挖教材,了解学生。要对教材、学生、环境深刻理解和把握后作自然而巧妙的“创设”。预设教学细节也是教师备课环节中的主要一环。教师既要考虑上课前学生不同的认知基础、能力水平、情感趋向,也要预测学生在课堂上面临问题时的回答和心理反应。新课程倡导“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一刀切,要为每个学生的发展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程序,激励每个学生,讓他们天天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优秀的学生要求方法上有所创新,对中等及偏上的学生则要求能用基础的方法,对后进生则可降低要求。
  二、灵动探究,捕捉细节
  发现了这些细节后,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进行讨论。
  智慧往往是在碰撞中生成的。当学生产生“愤悱”的心理状态时,往往希望能从别人的发言和交流中得到启发,这种心态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课堂回答与动作情绪中察觉到。这时,教师如果精心选择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样,往往能有比较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当学生感知了对称的概念,知道了可以用对折的方法判断某个物体是不是对称物体以后,一个学生举手质疑:“老师,有的物体太硬,像茶杯、铅笔盒等,不好对折该怎么办?”这样的问题,可能出乎有些教师的意料。这时,教师应捕捉到这一细节,立即组织学生讨论,不少学生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陆续举起了小手。有的说:“可以用尺子量!”有的
  说:“可以用眼睛仔细观察。”还有的说:“可以先照物体的样子画下来再对折!”那么,这个出乎意料的问题,就成为了课堂精彩的亮点。
  三、巧妙评价,提升细节
  教学评价是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调味剂与催化剂。教师在课堂上应对学生多激励。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课堂上,学生有了兴趣,才有交流的动机;有了兴趣,思维才会活跃,而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就是“激励” 。在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不能盲于批评。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只会招致愤恨。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和老师对着来的原因。因此,当学生回答问题有错时不要指责他们,让他们从赞扬声中去反思自己的不足。
  教师必须抓住一切有利资源,在任何时候都能灵活果断地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要诱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的欲望,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对提出疑问产生兴趣、对探索和解释疑问产生信心。教师在关键处的评价,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开阔其视野,还能引发其探索的欲望。
  四、总结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可忽视小小的细节。假如我们没有善于捕捉细节的一双慧眼,那么,就如袁振国教授所说“或许我们得到了大海里露出水面的冰山的一角,而失去的却是大海下的整座冰山的主体”。在现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环境下,就让我们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一个个脱离预设的“细节”,通过努力使它们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教学共享资源,真正地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效率。关注教学细节,精心打造教学细节,使我们数学教学更自然,更贴近学生,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新华出版社。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3]杨九俊,《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教育科学出版社。
  [4]罗恩.克拉克,《教育的55个细节》,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单位: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合作学习法逐渐受到了重视,在课堂上得到了一定的运用,而且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合作学习法越来越受到师生的欢迎。本文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为背景,对合作学习法的应用原则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合作学习法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运用步骤,用以促进高中新课改的落实,保证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合作学习法 高中化学教学 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  1.引言  虽然各世界著名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实施,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高中学生面临升学压力,教学中还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对某些化学知识的讲解不注重学生的感受,硬性地塞给学生,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本文提出双向反馈教学法的运用,它注重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的知识接收情况及时传递给教师,赋予学生足够的自由,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
摘 要: 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中必须处理的首要问题。叙写初中化学教学目标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课程目标,明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研究教材,最终确定每节课的课时教学目标。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新课程 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好每一节课的课时教学目标,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率。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制定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时教学目标势在必行。
摘 要: 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只有对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结构、教学资源运用进行深入反思、总结和改进,才能真正提高新课程标准下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化学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教学资源中不仅包含学生应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还蕴含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响铃草是我省广安地区民间用于治疗肝肾不足所致头晕目眩、耳聋耳鸣的植物药,为豆科猪屎豆属植物假地蓝(Crotalaria ferruginea Grah.)的全草,异名狗响铃、马铃草、黄花野百合等,为民间常用药物之一。用于久咳痰血,耳鸣耳聋,头晕目眩,梦遗,慢性肾炎,膀胱炎,肾结石,扁桃体炎,淋巴腺炎,疔毒,恶疮,月经不调等症。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尚未见对该生药成分、品质等方面系统研究的相关
摘 要: 作者认为应努力让学生喜欢教师教的化学,用“爱心”唤醒学生,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施行有效化学教学,优化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高产高出”,给课堂更多的生命,这才是学生喜欢的化学老师的立身之本。  关键词: 化学教学 高效课堂 评价方式  一、努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化学  学生喜爱的化学教师应该具备教学方法好、知识广博、耐心温和、平易近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事公平和责任心强等特征。高素质的老师
本论文以收集到的不同品种百合和梨为研究对象,对二者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研究,对其多种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明确其作用物质基础,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究梨和百合中的活性化合物并进而评价其品质,其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全国各地收集到的9个百合鳞茎样品化学成分和抗炎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利用HPLC和LC-MS等方法对其中11种多酚化合物和2种皂苷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相关性分析
摘 要: 化学是一门与环境有关系的基础学科,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治理环境污染。在化学教学中,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传授学生化学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联系环境保护的知识,认识绿色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 环保意识 渗透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