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f10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主合作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本文将主要探讨自主合作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自主合作学习;中学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自己阅读是版主,其核心问题是能独立思考,能不断地提出问题,能不断地自己解决问题,能不能独立思考的最重要的标志是能不能提出问题[1]。按照爱因斯坦的说法,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解答更重要。顾明远教授说:“21世纪的教育观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敢想敢说,善于创新,也就是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的学生。”
  一、自主合作学习的内涵
  不会提问,就不会有思考,就不会有发展,就不会有创新。无论哪一门学科,都应在让学生学会提问上下功夫。爱因斯坦说:“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追究问题罢了。”他还说,要懂得“在别人视为平常中发现问题,在别人不觉是问题上看出问题”。我们的语文教学如果不在这方面下功夫,如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布鲁巴克说:“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我们许多的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成功教学经验。于漪说:“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
  合作学习就是在学习中大家一起探讨,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方式。它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
  自主合作学习的规则:①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②组员分工明确:主持人、记录员、报告员、检查员。③小组成员尽职尽责,形成交流,掌握合作技巧,形成合作能力。
  有效合作的条件:①尽职尽责,互相依赖。小组成员要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②努力促进互动,既要互相提供信息,又要互相进行质疑。③小组应该定期评价共同活动情况,保持和巩固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自主合作学习应该讨论什么问题:现在的小组活动问题较多,其中有一条,就是讨论的问题过滥,因此常常流于形式。长此以往,学生将失去对小组活动的信心和兴趣。小组讨论的问题应该是高质量的问题,有挑战性的问题,能产生多种观点、能引起争论的问题。
  二、自主合作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教师设置争论性问题,激起认知冲突
  学生头脑中没有问题,是因为思维相对静止。提出引起学生争论的问题,能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徐振维老师说,这可以“迫使”学生熟悉课文,形成看法,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如教《愚公移山》时问学生:愚公究竟笨不笨?有人说笨,有人说不笨。形成两派,引起争论。钱老师让学生从课文里找根据,讲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有时教师要隐藏真实看法,故意发表偏激或错误的意见。这主要是为了促使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和深入思考问题。教《中国石拱挤》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赵州桥,一个是卢沟桥,那么讲中国石拱桥为什桥,我这样理解对不对呀?宁老师故意发表错误观点,让学生在课文中找根据,谈自己的看法,引导了深入阅读,引发了思维碰撞。
  2.让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喜欢寻根问底追究问题”的习惯
  思维自问题始。让学生提出问题是最高形式的思维训练。英国科学家波普尔说:科学的第一特征是“它始于问题、实践及理论的问题”,“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在阅读中,学生是否思考的主要表现是头脑中是否形成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喜欢寻根问底追究问题”的习惯十分重要。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有这样三种情况:一种是不懂,也说不清哪儿不懂,处于混沌状态;一种是不懂,能说清哪儿不懂,但不知道怎样才能懂;还有一种,不仅能说清哪儿不懂,而且对问题已经有了思考方向。前一种已经开始思维,后两种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愤”、“徘”的积极思维状态,是十分可贵的。问题从模糊到清晰,从说不清到说得准是思维的飞跃。应该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其意义正如贝弗里得所说:“确切地陈述问题有时就是向解决问题迈出一大步。”学生提出问题,再让他们谈谈对问题的看法,会使问题更清晰;有了看法,再找找根据,使思维向前发展一步。
  不应该小看“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根据”這一类的问题,这是引导学生探究,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布鲁纳说:“用发现法进行教学,就是要把学生当做教学领域里的小科学家来看待。”提这类问题的教学虽然还算不上“发现教学法”,但语文教学中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探究、善于发现的好习惯。这样的训练,既调动了学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用提问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他们未知的领域,积极开发学生的见识,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缺乏的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结论
  总之,对于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时能够自我思考,团结合作,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自主合作学习要求学生要发挥自我潜能,开发思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才会让自己的知识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周庆元,黎利云.中学语文教育要“返璞归真”[J]. 中国教育学刊,2014,01:68-72.
  [2]张秀华,温薇迪.网络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探索[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05:150-151.
  [3]王君.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学周刊,2014,04:117.
  [4]韩秀华.浅谈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学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14,01:82.
其他文献
对于小学生来说,直接出示单词,让学生拼读死记的方法不可取,实在是太枯燥了,孩子们根本无法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怎样才能调动起学生们开口学习英语单词的兴趣呢?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总结了一些单词教学方法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利用直观教学法来教授单词  用图片、实物等一系列的辅助教具来教授单词,既直观又形象生动,也可以节约时间,特别是对刚接触英语的学习者来说,采取直观教学,便于学生一开始就把某些实物与英语词汇
摘 要:要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效率,首先要从根本意识上认识到听力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其次,要分析新课标下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且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提高听力教学效率的对策。在整个听力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该行动起来,应该紧密配合,才能切实提高听力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英语听力;重要性;主要问题;对策  我们经常说,英语教学要做到“读写听说”四位一体化,也就是
最后的行者rn何泽勋(土家族)rn一rn这流火的七月,浮躁的时间如同霓虹灯下的风尘女子,把烟雾沉沉的表情展现给路人,不奢望同情的眼神,任由潮湿的空气把嘴角的唇彩溶解.rn季节
[摘要]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创新启迪思路;传统的教育方法已不适应创新教育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巧设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变求同式思维为发散式思维,使课堂教学从僵化的模式中走出来。给学生的思维发展插上创新的翅膀。  [关键词]兴趣;思维;创新
摘 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初中语文第一节课对学生至关重要,它将影响学生将来学习语文的兴趣。本文尝试从树立教师良好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畏难情绪、合理安排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入手,探析如何上好初中语文第一节课。  关键词:初中语文;积极性;能力;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许多中学教师都在为如何上好初中生的第一节课而费尽心思,聪明的老师不会马上进入到第一篇课文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开始注重于自身的身体健康,羽毛球作为一项既适合户外又适合室内的体育运动项目,深受人们的喜爱。自2008年奥运会之后,人们开始认识到羽毛球的规则
在初中科学的学习中,学生觉得最难的是计算题,特别是公式繁多的机械功和功率的计算,和电学中的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因为公式多,并且难以选择准确的公式,尤其是关于机械效率的理解和计算是初中科学物理力学部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历年各省市中考必考的内容之一。这部分知识在中考中以滑轮组和斜面为题材的试题最为典型。
期刊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课本中包括讲读课和自读课两个部分,自读课所占的比例比讲读课略少一些。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区别对待自读课和讲读课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争议的问题。本将就自读课和讲读课的区别进行分析总结,并试析自读课的教学方法,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为例,进行论述。旨在探究出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整体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读课;讲读课  初中语文课本中分为讲读课和自读课两种课文类
摘 要: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学是青少年进入数学知识寶库的入门和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具有初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启发学生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激发数学课堂中学生兴趣谈谈自己的浅见。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兴趣  数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一条主要渠道,它的效果取决于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