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的系统综述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评价肺癌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情况。

方法

以"肺癌""肺肿瘤""发病""风险""危险""预测""预警""评估""评价""模型""评分"为中文关键词,以"lung neoplasms""lung cancer""lung carcinoma""lung tumor""risk""malignancy""carcinogenesis""prediction""assessment""model""tool""score""paradigm""algorithm"为英文关键词,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平台、PubMed、Embase、Cochran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截至2018年12月发表的肺癌风险预测模型相关文献,语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纳入标准为模型构建、验证及评价的信息完整;以人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为会议摘要、中文学位论文等非正式发表文献;综述、述评、新闻报道等研究资料。共纳入33篇文献,涉及27个模型。对纳入研究的人群特征、研究类型、危险因素及模型预测结果等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

18个模型基于欧美人群构建,9个模型基于亚洲人群构建,其中基于中国人群研究有7个;根据纳入因素分为传统流行病学因素模型(11个)、结合临床指标模型(6个)和遗传指标模型(10个)。15个模型在构建后未进行验证或仅在内部人群中进行了交叉验证,模型预测效果的外推性未得到有效评价;8个模型在1个外部人群中得到验证;仅有4个模型的风险预测效果在多(3~7)个外部人群中得到了验证;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57~0.90。

结论

肺癌风险预测模型研究处于发展阶段,模型预测效果的外部评价较少且现有模型对于临床指标的探索有限。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基于MR T1WI的最优影像组学机器学习模型及其预测软组织肉瘤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8年11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113例软组织肉瘤患者的术前MR T1WI资料,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n=80)和验证组(n=33)。根据法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FNCLCC)系统将软组织肉瘤病理分级分为Ⅰ~Ⅲ三个级别。Ⅰ级为低级别,Ⅱ、Ⅲ级为高级别。训练组中18例为
期刊
期刊
2019年12月,中国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将该次疫情定义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可能会引发公众恐惧、焦虑、疑病、崩溃等一系列负面情绪。做好公众心理建设,有助于提高社会整体心理抗压能力,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的心理卫生问题。
【目的】描述一起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NCP)聚集性疫情,以探讨该病在人群中传播模式。【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聚集性疫情相关的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患者、密切接触者的发病日期、隔离日期等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对采集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在这起聚集性疫情中,确诊病例1例,此病例共接触36人(家庭内12人,家庭外24人),家庭内2人
目的探讨梭形细胞/硬化性横纹肌肉瘤(spindle cell/sclerosing rhabdomyosarcoma, SR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MyoD1表达与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至2019年20例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SRMS病例资料和切片。对肿瘤切除标本进行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染色,对12例进行MYOD1基因Sanger法测序分析。
本指南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大型室内体育场馆改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症患者的治疗场所的卫生防护要求。围绕重大病毒性传染病卫生应急情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症患者聚集的非典型场所,以工作人员和周边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从功能分区、卫生设施、个人防护、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综合性的健康风险防护建议及应对措施。本指南的实施将为室内体育场改建为方舱医院的应急需求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回顾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建设,从促进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出发,阐述以人为核心,全民健康信息化对全生命周期慢性病信息监测重要作用。以目标、需求和问题为导向,提出在基层个人电子健康档案(EHR)建立尚不完善的条件下,优先建立个人电子疾病档案(EDR)为重点,支撑业务协同。以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为驱动,提出全民健康与慢性病防控全覆盖的关系,描述了整合重构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及其全生命周期慢
目的评估朋辈支持的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干预的效果,探索糖尿病社区管理模式。方法于2016年9—12月在无锡市滨湖区和锡山区的各6个街道(乡镇)招募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结构化糖尿病自我管理教程,开展由社区医护人员指导、朋辈志愿者带领、2型糖尿病患者参加的自我管理小组干预活动。采用自身前后配对设计,分别在基线时和干预后4个月时,收集干预对象的自我管理行为、空腹血糖、卫生资源使用信息,比较干预前后指标的差
目的评价临床预防性服务和生活方式调整相结合的综合干预对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效果。方法2015年通过典型抽样方法选取浙江省桐乡市的河山镇、龙翔街道、梧桐街道和凤鸣街道等4个乡镇(街道),以整群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其分配至干预组(河山镇和龙翔街道)和对照组(梧桐街道和凤鸣街道),在各乡镇(街道)50~74岁人群中招募10年心血管病发病风险≥10%的社区管理高血压患者,其中干预组1 823例,对照组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