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蒂颞顶筋膜瓣修复前额深度烧伤一例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jing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不论是真菌还是人类,细胞融合是几乎所有生命体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基石。然而对于细胞融合的研究常常止步于此,其在现代分子肿瘤学领域并未引起广泛关注。肿瘤细胞通过与正常体细胞发生细胞融合,可以迅速获得比之亲本细胞更为恶性的表型,如加快增殖速度、提高侵袭或转移能力、产生耐药性等。相比于传统的基因突变理论,该机制更为高效而快速。即便在肿瘤微环境中发生融合的频率较低,鉴于肿瘤细胞数量庞大和恶性增殖的特性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常见的肾脏遗传疾病,是全球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第四大病因疾病,预后较差。目前ADPKD尚无有效治疗,但相关研究表明某些药物和肾脏管理可改善ADPKD的病情进展,故ADPKD的症状前筛查和肾脏管理对改善患者病情有一定的作
表观遗传修饰在细胞的正常生长发育及肿瘤发生的过程中均发挥重要功能,且在肿瘤发生早期就会有显著改变。基因组不稳定性是肿瘤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对表观遗传修饰与基因组不稳定性关系的研究有利于未来进一步了解肿瘤发生的机制,为临床上癌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合理的依据。本文综述了部分表观遗传修饰的功能和机制,以及这些表观遗传修饰的改变与肿瘤细胞基因组不稳定性的关系。
目的确定1例多囊肾病家系的致病性突变,为患者家系提供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方法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技术对先证者进行致病基因突变检测,并用Sanger测序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样本进行验证,结合先证者家系的临床资料及ACMG/AMP指南进行新突变的致病性鉴定。结果该家系中的多囊肾病患者存在PKD1 c.6079delA (p.Thr2027fs)杂合移码突变,根据ACMG/AMP指南,该突变具有1个"
目的观察"药性-功效-应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校第三临床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二年级学生12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和考核;观察组实施"药性-功效-应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分析比较两组学生的期中和期末考核成绩,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学满意度评估。结果观察组期中和期末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考试
目的研究血清C肽检测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126例LADA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分析LADA患者NAFLD发生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LADA患者并发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判断血清C肽对LADA伴NAFLD的预测价值。结果12
目的调查分析佛山市医疗机构康复医学服务能力现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2018年10月9日佛山市康复医学会通过发放调查表格,专家实地调研、电话访问、机构座谈、专家咨询等多种调查形式进行资料核对,收集各医疗机构对康复医学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建议,分析调查数据资料。结果佛山市设有康复医学科、提供康复服务的医疗机构分别为78.80%和87.96%;康复医学科床位数占医疗机构总床位数的7.17%,其中三级综合
早期复极(Early repolarization,ER)是心电复极异常的一种表现,早先认为这是一种良性的心电图表现。但近年来多项研究已经证明ER与某些恶性心律失常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认识和了解ER的发生和特点,尽早识别高危人群,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改善ER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现针对早期复极归纳其研究成果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目的探讨基于MR T1WI的最优影像组学机器学习模型及其预测软组织肉瘤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8年11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113例软组织肉瘤患者的术前MR T1WI资料,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n=80)和验证组(n=33)。根据法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FNCLCC)系统将软组织肉瘤病理分级分为Ⅰ~Ⅲ三个级别。Ⅰ级为低级别,Ⅱ、Ⅲ级为高级别。训练组中18例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