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舍之间彰显语文教学本色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语文教学;合理取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11(A)—0040—02
  
  在语文教学中,贪多嚼不烂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学目标过分求全而忽略重点,教学内容求多而忽略精当,教学方法求异而忽略实用。为此,许多教育专家提出:语文教学要倡简,要回归本色,要轻轻松松教语文,简简单单学语文。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简约呢?本人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要进行合理的取舍。
  
  一、教学目标的合理取舍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新课程倡导“三维”教学目标,每一个大目标又包含许多小目标,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陈述。“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整体,它的达成需要一个过程,对于一堂课,只能全面考虑而不可能全面完成,所以教师不能机械地、一一对应地照搬上位,也不能把它们单独割裂开来,然后一一对应,而要在全面兼顾的基础上有所偏重、有所取舍。
  
  1.预设时的取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体现简洁的原则,选取较小的切入点,使自己的讲课有章有法、以小见大、突出重点。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只按“字、词、句、章、中心思想、写作特色”的传统模式组织教学,千篇一律,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也使学生越来越感到语文学习的枯燥乏味。其实,在一堂课中放弃一些知识目标,绝不是真正永久的放弃。一篇文章,可能有几个学习目标都比较重要,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有用的,暂时舍弃一些目标,这样我们教课时就会很轻松,学生在获取知识时也会很快乐,课堂就变得既简约,又有效了。
  例如,人教版第三册中《爱迪生救妈妈》一文,就价值目标来说,学生在感悟中会谈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爱迪生有孝心,关心妈妈;另一方面是爱迪生善于开动脑筋。虽然新课程提倡多元解读、多元感悟、多元理解,但教师应引领学生去解决重点。纵观全文,我们应该尽力引导学生向第二个主题靠拢,因为这是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用意。教学目标明确了、集中了,整堂课的主线就突出了。
  
  2.生成时的取舍。预设的教学目标大多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按照自己的主观理解拟定的。它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即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考虑的是基本要求。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与学的情况是很复杂的。教学本身是一个师生共同互动、创新的过程,而学生学习的结果也是预设目标加上生成目标。如果仅限于知识性目标,那课堂教学势必会导演一出“教案剧”,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扼杀了学生的个性。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春雨的色彩》一文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于是,教师改变了原先设计的教学程序,带着学生来到外面听雨的声音、欣赏雨落下来的情景、尝雨的味道、画雨的姿态、说雨的美好,通过多种形式,巧妙地把下雨这个外因转化为难得的“生成性目标”,利用并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更贴近学生。
  
  二、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
  
  “简约大师”于永正老师在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时感慨地说:“快五十多岁了才明白,教学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他认为,课也是要“洗”的。教师要通过细读文本,洗练出文本中的精华:课文本身的阅读价值,即课文赋予学生的精神成长的养分,它能奠定学生最基本的文学、文化素养;课文蕴涵的教学价值,即关于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听、说、读、写训练。
  在一堂课里要想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取舍。要依据教学设计的需要,对能突出中心、重点的内容一定要保留;反之,对与主题无关的、不能为教学服务的、不能突出重难点的内容则要舍弃。对于课文重难点的突破,或抓重点词句,或抓经典评论,或抓意义深远的标点,或抓课文的插图,或抓人物的语言、外貌、神态、动作等,或抓文中环境描写,以点代线,以线带面,进行拓展。
  例如,一位教师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建议学生休息——拿出抽屉中的零食来吃——吃前把包装袋上的字读一读——会读、会认了后把东西吃下去。在此环节中,学生个个兴趣盎然,教室里充满了学生识字的声音。接着,他又让学生交换品尝零食,但也要把包装袋上的字读一读、认一认。从表面上看,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很高,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但只要细想,这堂课教学内容的取舍就不当。首先,教学内容的确定应以教材为基础,不能随意确定;其次,教学内容的确定要顾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二年级的学生根本没有能力认识包装袋上的所有字,一堂课也根本解决不了那么多问题。难怪现在的低年级教师常常在喊:学生学习生字的“回生率”大得惊人,其实这跟教师对教学内容安排不当有着直接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合理取舍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开发语文校本课程活动”。这些理念的提出使原本“平静”的语文课堂星现出“繁忙”的景象。唱歌、跳舞、绘画、表演层出不穷;课本剧、辩论赛、写作赛精彩纷呈。但是如果缺乏对上述课堂教学手段的正确把握,只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形式上的走过场,那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有何价值呢?须知,方法、手段是服务于内容、服务于目标的,如果与内容和目标相背离,那么这种方法、手段就应当舍弃。
  
  1.情境的取舍——让目标明确。课堂中的良好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于是,教师们尽情地创设情境,把竞争、游戏、动手操作等活动充分地引入课堂。课堂氛围是热闹了,却少了实实在在的语文训练。事实上,我们应该讲究情境的“实在、实用和适宜”,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情境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课堂充满活力而又不失语文的味道。
  
  2.材料的取舍——让思维增值。“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教学课件可以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但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其工具性,使用要适度、要恰到好处。例如,写景的文章就可以采用优美图片、风景视频、舒缓音乐来进行赏析;写人的文章可采用背景资料及相关图片、视频来教学;革命历史题材的文章可选用经典革命影片来教学;寓言故事可选用动画片来教学;科普说明文可用实物或图片资料进行直观展示等等。
  
  3.时间的取舍——让重点突出。课堂上只有宝贵的四十分钟,合理利用时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条件。教师切不可忽视这一点,向课外无止境地要时间。当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之时,我们应该珍视学生的这种能力,不要在学生已认知或容易接受的知识点上花大力气,而应该把时间用于学生的实际学习上,让学生在课堂上得以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4.教学过程的取舍——让课堂有效。语文课堂教学也要“减肥”,要积极倡导板块式的整体结构,立体设计的教学过程。薛法根老师这样说:“语文学习本身是一件简单、快活的事情,学习的过程应该是科学的、是顺畅的、是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规律的。我们没有必要设计那么多的学习环节,没有必要设置那么多的问题和陷阱让学生去钻,没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这么玄、这么深奥。”
  总之,语文教学虽然负载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使命,但我们的教学却不能毕其功于一“课”。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一定要从多重功能的负担中解脱出来,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成长规律,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编辑:刘立英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水田芥不同浓度乙醇提取液的总酚,总黄酮,Vc含量,以及羟自由基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对羟基致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从而对水田芥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并对酪
斑岩型铜矿床是一类与浅成、超浅成中酸性侵入体(斑岩)有关的规模大、品位低的铜矿床。它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铜矿类型,目前占世界铜资源量和产量的一半以上。据其所含的金属,可将其
土地储备制度是土地利用管理制度的一种创新,它在我国起步虽然较晚,只有短短二十年左右的历史,但其对于实现国家对土地资源进行宏观调控、规范土地市场、使土地资源发挥尽可能大
分析了织金县人工种草现状、存在的困难和发展优势,并就加大人工种草支持力度、加强草地综合治理和草地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全县实现草原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本文对云南甜茶中总黄酮提取方法进行研究,筛选出较好的提取方法。用AB-8吸附树脂对甜茶中总黄酮进行分离,并对大孔树脂分离总黄酮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包括洗脱剂、洗脱浓度、洗
〔关键词〕 语文;文学社;活动;生活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10(A)—0052—01    陶行知先生认为:“行是知之始”,并提出了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语文是产生于生活的社会现象,同时也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此,语文教学不应该局限于学校的范畴,更不应该局限在课堂里。文学社作为校园课外语文教育组织,是理论指
5月30日至6月6日,省国土资源厅委托中吲地质大学(武汉)举办了黑龙江省矿政资源管理培训班。
2月13至14日,部宣传教育中心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召开全国国土资源宣传教育暨联创齐争座谈会。会议主要议题是:全面推进国土资源宣传教育工作,打造优秀的国土资源宣传队伍,同时按照
生物安全措施是指采取有效的疫病防制和防污染措施,以预防传染病和污染物传入鸡场内的综合防控措施。生物安全措施在大型规模养禽场已得到重视,同样,林下养鸡场的生物安全措施也
〔关键词〕 阅读教学;作文能力;兴趣;积累;   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23.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2(A)—0026—01    怎样才能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通过有效的阅读,让学生获得语言的积累和情感的沉淀,从而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  一、择趣而读,走进童话以启迪灵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