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园林设计是为了一定的目的和用途,将线、形、明暗、质感等的视觉要素组织化,并使之具有美的形态的实践活动和过程。在整个园林设计过程中,色彩始终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先通过对园林景观配色、色彩组合的分析,研究了园林景观的配色的特殊性和色彩效应,重点阐述了色彩如何在园林设计中应用。
【关键词】色彩;园林设计;配色
一、概 述
园林艺术属于造型艺术中的形象艺术类,它是运用各种造型要素对客观存在的自然形象进行再现的技术和方法。在所有造形要素中,色彩与形状是最主要的造形要素,园林设计始终离不开色彩这一要素。
色彩是情感的象征,并能真实地再现自然,同时也传达着人的情绪与心理状态。有时,一种色彩在世界范围内有其共同的象征;有时,其所象征的东西会因自然环境、民族习惯及信仰等不同而产生很大的差异。
园林中的色彩设计与画家选择色块不同,不能那么自由,色彩要围绕着园林的环境随季节和时间变化。恰当地进行园林色彩的配置,会给人创造一个赏心悦目的园林环境。因此,在设计方面利用色彩的组合构成,改变着过去的传统构图方式,会使园林景观更加丰富多彩和更具有时代气息。不同的色彩所产生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总之,都是为人们生活服务的。
二、园林景观的配色、色彩组合及与周围环境的配合
(一)园林景观的配色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要有主次之分,使环境的整体色调统一起来。在公园、广场和绿地的设计中,绿色植物组合可作为支配色,其他的景观元素,如:小品、建筑外墙、铺地等几个因素的色彩都是作为点缀色出现的。而对于一些主要活动场所来说,可以降低植物材料的比重,增大其他硬质元素的数量。而从小范围活动场所来看,绿色和其他景观元素的比例呈现逆转,绿色植物组合的色彩就作为点缀色,其他景观元素就成了支配色。以学校和广场等绿地面积不大的建筑为例,在景观配色方面就要敢于突破绿色的限制,发挥出其他景观元素的色彩造型能力。此外,在园林景观支配色作用方面,尽管绿色和其他景观色彩都处于同等地位,但是不能保证在任何时候支配色都能与所处的环境保持相似调和,因此,保持期间的某种调和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园林景观的的色彩组合
1、色彩组合应以满足视觉需求为基本原则。人们的视觉需求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但是也具有相对稳定性。稳定性指的是作为一种观念,要受到各地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影响,而人们的色彩观念却是不易变更的。因此,根据中国人的审美标准,在色彩的选择上仍注重中性色和暗色,以及色彩的单纯和和谐,而不追求色彩的丰富性。
2、时代的变化发展使现代审美观念发生变化,现代色彩审美增加了对色彩变化和对比色的需求,更加趋向于简洁明快、醒目亮丽的色彩组合,所以明度较高、色度较低的颜色更加受到欢迎。因此,在色彩设计时要保持协调统一,并在此基础上突出美感。
(三)园林景观的的色彩与周围环境的配合
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将色彩的造型能力充分利用起来,使景观小品或建筑成为视线的焦点或成为景观的标识。但是要确保无论色彩多么优美,都要与周围的环境相互协调一致。经过研究观察我们发现,要使整体色彩相互调和,就要在选择色彩时足够谨慎,从单体上得到协调的色彩效果,并与周围环境必须协调。如果发现色彩过于单调或是对比过强,那么就要加入其他颜色使其更丰富。可以根据明度或彩度加入色彩,通过色相区分色彩。通过实践进行大量总结,就会使色彩更为丰富。
三、不同色系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由物象所造成的色彩现象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由于其波长各不相同,所以对人的视觉刺激程度也就各不相同,大脑就会感觉出不同的色彩。因人们对色彩的认识和应用程度不一,那么,色彩在人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就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在园林设计中,主要应用了以下几种色系:
(一)暖色系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暖色系主要是指红、黄、橙三色以及这三色的邻近色。在暖色系的色彩中,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波长普遍较长,可见度高,色彩给人的感觉比较跳跃,在园林设计中是最常用的色彩。当人们看到红、黄、橙色时,就必然会联想到给人温暖的火光以及阳光的色彩,暖色在人们心中象征着热烈、欢快,大多被应用于庆典场面,能给人欢快感。
此外,在生理上,因这几种颜色的色光波长都比较长,所以会在视觉上拉近距离,平衡心理温度,因此在寒冷地区应用较多。但是,红、黄、橙色可见度高,不适宜在高速公路两边及街道的分车带中大面积使用,这样容易分散司机和行人的注意力,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给人们的安全出行带来很多隐患。
(二)冷色系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冷色系主要是指青、蓝及其邻近的色彩,在园林设计中,对一些空间较小的环境边缘,可以采用冷色或倾向于冷色的植物,能有效增加空间的深远感。当人们看到蓝、青色时,就会在心理上将大海、冰川联系起来;在生理上,冷色波长较短,会产生视觉上的后退感和收缩感,在视觉上冷色比暖色面积感觉要小。那么,要获得冷色与暖色相同面积大的感觉,给人以宁静和庄严感,就要使冷色面积略大于暖色。
在园林设计中,尤其是植物配置方面,为了产生欢快、明朗的气氛,经常将冷色与白色及适量的暖色搭配。例如:城市很多广场内的大草坪和花坛等处,都广泛应用了冷色系。在南方和炎热的夏季,将冷色应用到园林设计中去,也会给人凉爽的感觉,在心理上起到了降温的作用。
(三)同类色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同类色是指色相差距不大,且比较相近的色彩。在色轮表中指的是各色的邻近色,例如:红色与橙色、橙色与黄色、黄色与绿色等。另外,同类色也包括同一色相内深浅程度不同的色彩,如:深红与粉红、深绿与浅绿等。从色相、明度、纯度等这几个方面来看,这几种色彩的组合都是比较接近的,所以要保持相互协调,以便突出层次感和空间感。同类色还可以应用在绿地中心,结合白色的园林设施,在草地上点缀各种深浅不一的绿色植物和树木,给人宁静之感和美的享受。
(四)对比色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对比色主要是指补色的对比,从色相等多个方面来看,补色的对比差别是很大的,其对比效果比较醒目,因此在园林设计中经常被使用。如:游园、广场及重大的节日场面,可以利用对比色组成各种主体造型,花坛、花柱等,由此产生的视觉效果更强烈,显示出欢快的气氛;最典型的还有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大型花坛、立体造型就是由对比色组成的,给人视觉冲击感和令人欢欣鼓舞。在补色对比中,还有不同面积的对比,不同的明度和纯度的对比。总之,在我国园林设计中,植物花卉组合中的补色对比是应用最广泛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园林的欣赏水平也日益提高,对于美的追求亦越来越强烈,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也更为广泛,其风格也在不断变化。园林事业从业者要掌握植物和硬质景观色彩的奥妙和规律,配置出最美的图案,给人欣赏自然美、古典美的景观效果,从而设计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程双红.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J].中国园艺文摘,2012(03):107-109.
【2】刘源波.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基本特色和普遍性格[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 125-126.
【3】段渊古,王宗侠著. 环境美术基础 [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41-51.
【关键词】色彩;园林设计;配色
一、概 述
园林艺术属于造型艺术中的形象艺术类,它是运用各种造型要素对客观存在的自然形象进行再现的技术和方法。在所有造形要素中,色彩与形状是最主要的造形要素,园林设计始终离不开色彩这一要素。
色彩是情感的象征,并能真实地再现自然,同时也传达着人的情绪与心理状态。有时,一种色彩在世界范围内有其共同的象征;有时,其所象征的东西会因自然环境、民族习惯及信仰等不同而产生很大的差异。
园林中的色彩设计与画家选择色块不同,不能那么自由,色彩要围绕着园林的环境随季节和时间变化。恰当地进行园林色彩的配置,会给人创造一个赏心悦目的园林环境。因此,在设计方面利用色彩的组合构成,改变着过去的传统构图方式,会使园林景观更加丰富多彩和更具有时代气息。不同的色彩所产生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总之,都是为人们生活服务的。
二、园林景观的配色、色彩组合及与周围环境的配合
(一)园林景观的配色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要有主次之分,使环境的整体色调统一起来。在公园、广场和绿地的设计中,绿色植物组合可作为支配色,其他的景观元素,如:小品、建筑外墙、铺地等几个因素的色彩都是作为点缀色出现的。而对于一些主要活动场所来说,可以降低植物材料的比重,增大其他硬质元素的数量。而从小范围活动场所来看,绿色和其他景观元素的比例呈现逆转,绿色植物组合的色彩就作为点缀色,其他景观元素就成了支配色。以学校和广场等绿地面积不大的建筑为例,在景观配色方面就要敢于突破绿色的限制,发挥出其他景观元素的色彩造型能力。此外,在园林景观支配色作用方面,尽管绿色和其他景观色彩都处于同等地位,但是不能保证在任何时候支配色都能与所处的环境保持相似调和,因此,保持期间的某种调和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园林景观的的色彩组合
1、色彩组合应以满足视觉需求为基本原则。人们的视觉需求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但是也具有相对稳定性。稳定性指的是作为一种观念,要受到各地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影响,而人们的色彩观念却是不易变更的。因此,根据中国人的审美标准,在色彩的选择上仍注重中性色和暗色,以及色彩的单纯和和谐,而不追求色彩的丰富性。
2、时代的变化发展使现代审美观念发生变化,现代色彩审美增加了对色彩变化和对比色的需求,更加趋向于简洁明快、醒目亮丽的色彩组合,所以明度较高、色度较低的颜色更加受到欢迎。因此,在色彩设计时要保持协调统一,并在此基础上突出美感。
(三)园林景观的的色彩与周围环境的配合
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将色彩的造型能力充分利用起来,使景观小品或建筑成为视线的焦点或成为景观的标识。但是要确保无论色彩多么优美,都要与周围的环境相互协调一致。经过研究观察我们发现,要使整体色彩相互调和,就要在选择色彩时足够谨慎,从单体上得到协调的色彩效果,并与周围环境必须协调。如果发现色彩过于单调或是对比过强,那么就要加入其他颜色使其更丰富。可以根据明度或彩度加入色彩,通过色相区分色彩。通过实践进行大量总结,就会使色彩更为丰富。
三、不同色系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由物象所造成的色彩现象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由于其波长各不相同,所以对人的视觉刺激程度也就各不相同,大脑就会感觉出不同的色彩。因人们对色彩的认识和应用程度不一,那么,色彩在人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就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在园林设计中,主要应用了以下几种色系:
(一)暖色系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暖色系主要是指红、黄、橙三色以及这三色的邻近色。在暖色系的色彩中,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波长普遍较长,可见度高,色彩给人的感觉比较跳跃,在园林设计中是最常用的色彩。当人们看到红、黄、橙色时,就必然会联想到给人温暖的火光以及阳光的色彩,暖色在人们心中象征着热烈、欢快,大多被应用于庆典场面,能给人欢快感。
此外,在生理上,因这几种颜色的色光波长都比较长,所以会在视觉上拉近距离,平衡心理温度,因此在寒冷地区应用较多。但是,红、黄、橙色可见度高,不适宜在高速公路两边及街道的分车带中大面积使用,这样容易分散司机和行人的注意力,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给人们的安全出行带来很多隐患。
(二)冷色系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冷色系主要是指青、蓝及其邻近的色彩,在园林设计中,对一些空间较小的环境边缘,可以采用冷色或倾向于冷色的植物,能有效增加空间的深远感。当人们看到蓝、青色时,就会在心理上将大海、冰川联系起来;在生理上,冷色波长较短,会产生视觉上的后退感和收缩感,在视觉上冷色比暖色面积感觉要小。那么,要获得冷色与暖色相同面积大的感觉,给人以宁静和庄严感,就要使冷色面积略大于暖色。
在园林设计中,尤其是植物配置方面,为了产生欢快、明朗的气氛,经常将冷色与白色及适量的暖色搭配。例如:城市很多广场内的大草坪和花坛等处,都广泛应用了冷色系。在南方和炎热的夏季,将冷色应用到园林设计中去,也会给人凉爽的感觉,在心理上起到了降温的作用。
(三)同类色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同类色是指色相差距不大,且比较相近的色彩。在色轮表中指的是各色的邻近色,例如:红色与橙色、橙色与黄色、黄色与绿色等。另外,同类色也包括同一色相内深浅程度不同的色彩,如:深红与粉红、深绿与浅绿等。从色相、明度、纯度等这几个方面来看,这几种色彩的组合都是比较接近的,所以要保持相互协调,以便突出层次感和空间感。同类色还可以应用在绿地中心,结合白色的园林设施,在草地上点缀各种深浅不一的绿色植物和树木,给人宁静之感和美的享受。
(四)对比色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对比色主要是指补色的对比,从色相等多个方面来看,补色的对比差别是很大的,其对比效果比较醒目,因此在园林设计中经常被使用。如:游园、广场及重大的节日场面,可以利用对比色组成各种主体造型,花坛、花柱等,由此产生的视觉效果更强烈,显示出欢快的气氛;最典型的还有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大型花坛、立体造型就是由对比色组成的,给人视觉冲击感和令人欢欣鼓舞。在补色对比中,还有不同面积的对比,不同的明度和纯度的对比。总之,在我国园林设计中,植物花卉组合中的补色对比是应用最广泛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园林的欣赏水平也日益提高,对于美的追求亦越来越强烈,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也更为广泛,其风格也在不断变化。园林事业从业者要掌握植物和硬质景观色彩的奥妙和规律,配置出最美的图案,给人欣赏自然美、古典美的景观效果,从而设计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程双红.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J].中国园艺文摘,2012(03):107-109.
【2】刘源波.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基本特色和普遍性格[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 125-126.
【3】段渊古,王宗侠著. 环境美术基础 [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