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作文教学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ming82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作文教学重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强调作文兴趣的培养,提倡把学生带进自然的、社会的、创设的情境中,指导学生观察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美感和健康的情趣。
  一、寓教于乐
  观察情境教作文,把学生带进五光十色、光彩夺目的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情境中去,或师生协同创设美妙的游戏情境、表演情境、童话情境、观赏情境……学习语言描述情境的本身是这样的有趣,情境作文教学方法的多姿多彩,是这样的适应学生心理发展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在一次题目是《记一次升旗活动》的作文教学中,我结合我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指导学生仔细回忆升旗的过程和情景,使学生感悟从歌词中移情入景,联想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场面,有些学生还联想到我国的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夺取了金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徐徐升起的场面,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我把学生的优秀作文在班上交流。学生的优秀作文得到老师的表扬,在学生心里是件快乐的事。学生从中体会到作文的材料来源于生活,要养成热爱生活、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二、以美激趣
  情境作文以观察情境为基础,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生活,观察艺术作品,观察创设游戏的表演情境,进入想象性的或显性的声象情境。我结合语文教材,教给学生“抒发感兴”“感物吟志”“状物抒情”的志趣。如我在教学生写《美丽的校园一角》时,引导学生抓住校园的景色美(树木、草地、操场、教学楼、校旁的小河)的描写,抒发学生热爱学校,深深体会校园美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学校“假山”艺术美时,我通过观察假山的艺术造型、装点,使学生得到艺术美的熏陶;观察“植物园”的形象美时,通过观察植物园的花草、树木的颜色美、形态美及盎然的长势,体会到植物园的形象美,促使学生在现实情境美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运用书本上知识,使“习作式”的情境作文练笔,变成一种享受美的活动,提高了学生审美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以乐趣写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表达自我”和“抒发感兴”,使学生去掉厌恶作文的心理,感到作文是一件乐事,从而使“要写”变成“会写”,上升为“爱写”。这样,情境作文教学就成为学生的乐趣事。
  我在情境作文教学实践中,设计了“创设情境,激发情趣”的乐学形式,使情境作文变得极为有趣。如在一次习作中,正是晴朗的夏日,南风习习,我带领小学生来到学校的小花园,美丽迷人的园景和教师巧妙动情的导语,使小学生置身于浓烈的美育气氛中;在兴之所至、情之所钟、爱心雀跃的气氛中,我引导学生运用“静态描摹法”把眼前景物的形状、颜色,按照一定的顺序,仔细地观察,细致地描摹,在教师的妙导和学生的观赏说话的活动相结合中,学生兴致勃勃地开启语汇仓库,把小花园描绘得如仙境一般。接着我引导学生运用“动态描摹法”,仔细地观察眼前景物的动态变化,触觉动态美的特征,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的器官和心灵,展开想象、联想的翅膀,捕捉景物的动感变化。在教师的点悟、触发、引申的导引和学生的不断进行语言尝试描摹的活动中,表现形态变化,反映视觉美、心象美的词语便分别从独创或衍生的语言锤炼活动中呼之而出,一发而不可收,移景入文,移情入文,眼前的景物活起来了。这样的作文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以爱激学
  情境作文教学的着眼点是“寓教于爱”,顺应学生对情境美的喜爱,对充满童趣味的教学方法的喜爱,对创新教学过程的喜爱,对新型的师生合作关系的热爱,让“爱”成为动力,实现“要学”到“爱学”的飞跃,使学生在“物”“趣”“活”的情境作文练习的实践中深深地爱上学习,爱上这种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交往需要的语言训练活动的表现。在一次写“雨中”的习作中,我抓住学生喜欢“雨”的特点,先让学生听《雨》这篇课文录音,然后根据有关“雨”的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投影出“雨”淅淅沥沥地下,像不断的珠子……大自然以神奇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学生在此种情境中展开了丰富的联想,领略到雨的美丽丰姿,沉浸在一片美丽雨景的美好想象中,学生由喜“雨”学会了写“雨”。
  责任编 黄日暖
其他文献
近年来,江苏省盐业集团公司水产养殖工作紧紧围绕产区结构调整和职工脱贫致富的重点工作及省集团公司一届三次职代会提出的"十五"期末实现"三个翻一番"的奋斗目标,进一步解放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涵非常丰富。而且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不但中国人喜欢,连外国人都在学我们的京剧。然而由于我国幼儿对京剧接触很少,因此对京剧充满了神秘感。幼儿园可通过精心设计一些活动,让幼儿自主地进行体验,初步发展幼儿的创新意识,可以让幼儿在塑造、感受美的同时,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交往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感受京剧的魅力,激发幼儿热爱国粹文化的情感。 
介绍软件代码质量的重要性以及当前代码质量教育方面工作的不足,提出将代码坏味检测工具引入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可以提高代码质量教育的观点。文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对基于
摘要:近年来,高师声乐教学改革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制约了深层次的改革。本文对此提出了有效易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集体课 小组课 整合 课外活动    一、高师声乐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学生数量与师资力量的极度不平衡导致声乐课时不足。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期,招生量的扩大使得学生与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衡。在许多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各声乐老师每周要为六七十个甚至更多的学生授
从VB程序设计的教学实践出发,通过整合"SPOC"与"微信公众号",结合线上自主学习、移动学习、翻转课堂等,设计基于SPOC的VB程序设计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基于翻转课堂实践分析教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的质量。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新课程注入了活力,为实现课程目标提供了保障。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教师必须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帮助他们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
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够促使人们积极思维,它是创新精神的起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产生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活动,它包括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材料来源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向发散于不同的方面。集中
<正> 社会分配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极为敏感的关结点,又是一个关系社会安定的政治问题。近几年来,许多人在享受改革给他们所带来的种种利益的同时,又普遍
本文用路径积分方法导出了AB效应的精确解析式。指明在微观领域的电磁理论中,磁势(?)必须作为基本的物理量来引入。并从规范场论的角度出发进一步讨论了磁势的物理意义。
翻转课堂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局限,重构了教学结构,更加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学习者深层学习的发生提供了有效途径。文章在把握深层学习内涵的基础上,从宏观、微观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