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语文创新教学

来源 :校本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颁布后,语文教学理念得到全新的改变,与之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也将产生新的变化。积极投身到课改热潮中、勇于实践,为语文教学之园浇开朵朵鲜花,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陶醉于教海的快乐之旅。
  一、“大语文”教学
  新课标理念认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些理念充分体现了大语文的观念: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大课堂,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体验生活、关注社会、思考人生,从中学到知识和体会到语文的乐趣,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不应忽略的一个教学方向。
  二、创造性运用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对新课标的规定,我们更可以创造性地理解为:课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应包括教材和教材之外一切鲜活的语文资源以及教师自行创编的教材。
  无论是哪一种版本的教材,它的编定都有其理念。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教材只是一种材料,是供给我们“用”的,而不是要作它的奴隶。对这一理念,我们甚至可以理解得更为宽泛一点,可以适当地删去和补充一些教材内容,以适应当地学生的需要,因为语文就在生活中。
  三、课堂生成教学
  沿着教学之河回溯,不难发现,曾经博得大家赞赏的公开课大多是教师的预设课,甚至是彩排课。公开课的课堂轨迹无论怎样延伸,最后的结果还是圆规——从哪里出发,又回到哪里,不管怎样都无法跳出教师预设的圈套。新课程标准颁布后,生成理念在广大教师中深入人心,因为生成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使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不断绽放。
  课堂生成的教学策略,不是指放羊式的教学。一般情况下,教师都要有自己预设的大方向目标,再在课堂上用灵活的方法让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当然,如果课堂教学中出现了精彩的转折点,我们教师甚至可以改变原来的教学目标,沿着学生正确的兴奋目标,让课堂不断地生成精彩。
  四、经典文化与创新文化互相渗透
  新的语文课标下,语文教学需要经典文化与创新文化互相渗透。因为学校的经典文化时刻都在影响或左右着每个学校的语文教学。比如,一所学校的教学共性习惯,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慢慢地形成的,是在广大的师生共同打中而一点一滴的汇集起来的。这些就是学校的教学经验,或者把它当作是教学经典。当然,学校的这种经典大多数只能适应本校的教学,而至于其他学校要借鉴,那就要有选择地挑,全部照搬那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在今天的新课程的教学背景之下,每所学校都应该重视这种校本文化,它始终都是该校的文化发展的源头,是校本文化发展的火车头。而新课程来到校园里,必须要有这种文化牵红线或者充当月下老人,它,新课程式的文化,才能慢慢的沿着经典文化的足迹,走进具有自己文化特色的校园。
  五、引疑激趣,诱发创新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决。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能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六、从扶到放,引导创新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并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则学生“众鸟乱飞”,那么就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而学生也会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教师注意的是先“扶”着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摸索,教师只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引导,则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可以在新课教学后,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敢于质疑、释疑,提高自己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再次发现,如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简单的改写、续写等。当然,在刚训练时,教师要作一定的指导,“扶”着学生学习,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即可“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完成。而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解决时,教师才作适当的点拔。
  (作者单位:洛阳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深入推进,在高中英语听力的实际教学中,如何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听力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然后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从而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鉴此,我拟从《新课标》的听力要求着手,认真分析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然后提出相关的对策,从而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基本课型,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条常用教学线索,也是一种灵动多姿的教学细节。成功的朗读教学一定是层次非常细腻,过程非常生动,形式非常活泼。反过来说,没有朗读的语文课不是美的语文课。  但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有相当多的教师忽视了课堂上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也有相当多的教师认为学生的朗读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即已形成,到了高中阶段无须再行教学,甚至认为朗读教学功能有限,对提高学生语
科技教育不仅仅是科技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科学方法的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对小学生来说科技的启蒙教育是终身受益的.鉴于以上认识,我校从整体上规划科技教育工作,全方位
住宅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和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由于住宅工程质量通病具有多发性,难治性等特点,所以是一影响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的投诉热点。如何有效防治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一直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长期思索、不断总结的工作,本人根据长期从事建设工程施工和质量监管经验,并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现提出住宅工程墙体裂缝、楼板裂缝、楼地面渗漏、外墙渗漏、门窗渗漏、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主要探讨“新民歌”的传承基础及发展现状,并就其功能和形式进行了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