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什么”:一种语义学和现象学的分析

来源 :江海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ONG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某种程度上,对“人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探讨构成了哲学的核心使命,不同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构成了“人”这个同一性概念的差异化的不同侧面。可以从三个方面对此问题展开讨论:(1)苏格拉底对“认识你自己”的思考;(2)“人”这个词在汉语语境中的含义;以及(3)对作为一种现象的“人”的本质,尝试进行现象学的分析描述。从现象上看,人既是一种“能在”,也是一种“应在”,正因如此,人才有目的地、应然地创造自己的历史。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通过其符号化能力而具有自己的历史意识,因此能够积淀自己的文明与文化,并在此基础上
其他文献
期刊
在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以及思维模式的实际运用加大了重视力度。求异思维可以说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思维模式,其自身有特殊的运行规律以及方式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的局限性。在求异思维的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从多个角度以及不同方面来进行思考,将其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求异思
古代诗歌鉴赏历来是高考试题中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重难点。重点体现在分值高达11分,难点体现在试题难度较大,考生得分率较低。如何高效复习,力求夺取高分值得每个高三教师和学生思考、探究。在多年的高考复习指导中,我认为,读懂诗句是根本,建构模型是关键。  一、读懂诗句把握内容  中国古代诗词博大精深,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就其内容而言,唐诗宋词里,长亭杨柳象征离情别意,月亮鸿雁传递思亲怀乡,梧桐芭蕉包含凄苦
伊格尔顿是当代西方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他的审美理论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认识论、伦理和政治三个维度透视其审美理论,可见他既关心美的真假,更在意美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取大量的文字信息,语文学习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阅读学习中,不能一味的按照教材上安排的内容阅读,要有批判性的意识,这种思维方式要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自身的主观意识,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培养。  一、创设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具备批判性思维在学生的语文阅读过
目的:为了描述国家眼科学会视功能调查问卷(NEI-VFQ)的功能,发现原发性年龄相关性眼病研究结果的长期意义(反馈)。
巴基斯坦水利电力发展署计划在俾路支省建设佩拉尔和格鲁克两座大坝,以提升该地区农业灌溉水平,改善当地居民的贫困状况。
2017年全国语文高考中,九种试卷均对名句名篇进行了考查,分值5-8分不等。本文结合这些考题,探寻名句名篇的命题规律,并寻求备考策略。一、依据考纲为本,探寻命题规律考试说明
美国参议员Daniel Akaka(D—Hawaii)和John Boozman(R—Ark)引出立法对1996年水资源开发法令中首次授权的大坝安全计划进行重新授权。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当中的重点内容,对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有待改进。为了使高中语文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围绕学生展开“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用以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并受到了良好的成效。  一、传统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困境  传统阅读教学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体,教师作为讲述者,而学生成为听众,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